人·物·景的情感交融

2024-05-29 01:59易乐
影剧新作 2024年1期
关键词:渔舟鸬鹚炊烟

易乐

可谷先生(1921-2006)是江西现代美术史上著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是江西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江西版画最早的开拓者,他在版画、水彩、国画领域均有独特的创造,对江西版画的开创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可谷先生自20世纪30年代起献身江西的革命美术事业,直到21世纪初,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改革开放、世纪之交等历史时期,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全国版展、全国水彩粉画展。他是“中国新兴版画纪念奖”和“版画世界奖”获得者。赵延年先生曾评价他:在质朴的平民日常生活里,可谷表现的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人们为生活而创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可谷先生一生钟爱对乡村题材的艺术表现,在众多描绘乡村生产生活场景和乡村自然风情的美术作品中,渔舟系列作品构建起有别于其他写景的视觉体系,具有升华于写景范式的独立审美。这一题材断断续续出现在可谷先生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极尽感性,在水和月的诗意营造里,将人与生活、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情感表达探索到极致。

鸬鹚捕鱼是中国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江西地处江南水乡,各地都有以鸬鹚捕鱼为生的渔业生态。可谷先生幼年时在赣江边长大,后因工作原因调入江西高安,在高安生活了二十余年。解放后,锦江流域的渔民依靠养殖鸬鹚进行捕魚成为那个时代常见的渔家生活,他的视角始终追随着他关注的渔民,“渔歌唱晚”便成为可谷先生恒久的描绘主题。在现存的资料中梳理,从最早的一幅渔舟题材作品《晚炊》

(1956年),到可谷先生八十岁所作的《江上炊烟》(2001年),其间共诞生了七幅较完整的这一系列作品,可见其在选材上的独特思考。五十年间,即使时代不断更迭,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鸬鹚捕鱼这一传统技艺也由繁盛到几近消失,但在可谷先生的笔下,月夜下的渔舟早已化为他内心深处的一方净土,寄托着乡思和情愁。这一题材的表现语言,也是可谷先生毕生不断琢磨、探索的命题。技法上,他分别使用了油印套色、水印版画、彩拓版画、水彩画四种表现技法,利用不同技法的语言差异表现不同美感,精心布局,高度概括,背景大都简练地以大色块的灰蓝色调烘托主体。这七幅作品虽表现方式各异,但整体基调却尤其统一:夜晚劳动后休憩时的舒缓情绪是画面中传达出的视觉感受,在朦胧月光和袅袅炊烟的映照中,传递出人与物、物与景、人与景相互交融、自然和谐的审美意境,这种意境既是可谷先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后对物象的提炼,更是作者对人文情怀、人类情感的精神感悟。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劳动者们正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当中,直观地反映劳动场景,清晰地刻画人物面貌,对现实生活的最真实写照是这一时期图像纪事的主流。可谷先生和大部分的版画工作者们一样,聚焦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创作了大批大场景、大视角的情节叙事,既是政治宣传和文化环境的需要,也是对劳动者最朴素真挚的表达。他践行着艺术为最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文艺宗旨,却能在劳动的赞歌中提炼出淳朴自然的人性光辉。1958年他创作了渔舟系列的第一幅套色木刻《晚炊》,这幅作品在众多场景描写的作品中使人焕然一新,没有热火朝天的捕鱼场景,而代之以渔民和鸬鹚的休戚与共,在一抹夕阳的映照下用高度概括的剪影勾勒出渔民的平凡生活,那一缕炊烟与远处的点点波光遥相呼应,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物资的相对充足极大地丰富了版画家的表现形式,呈现从黑白木刻到更受大众喜爱的彩色版画的审美转换。作品以黑、灰蓝、浅绿三色套色而成,刻出渔船、鸬鹚等主体轮廓后,圆口刀刻水面,小三角刀刻斜阳,烘托出恬静抒情的画面氛围。画面中黑色的剪影厚实而沉稳,白色的点点波光灵动且跳跃。1959年该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版画展览并由外文委选送到苏联等六国展出。这次入选,成为可谷先生的艺术生涯中真正走向全国水平的里程碑意义的记录,也许正是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入选,在可谷心中埋下了种子,在30年后重拾这一路径的创作。

中国现代版画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特殊气候下人像主题的叙事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版画家们回归到艺术的本体,一方面在形式上多方探索,一方面重新回归到生活本身提取素材。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可谷先生围绕渔舟题材展开了不间断的创作,船、月、人、鸬鹚交相呼应,在水的波动和船的倒影里融入情感的表达。这些创作中,可谷先生将背景空间简化为抽象的意向空间,他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找到最合适的语言:在水印木刻中,他利用木纹的自然肌理意象为江面的宽广,使其色彩透明且丰厚:在彩拓版画中,他将彩色拓印的细腻质感融合进浪漫的温情,对细节的处理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在水彩画中,他采用在白卡上作画的独特技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擦、刮痕迹,在虚实的笔触间增加画面的意境。

从作品中判断,可谷先生应是偏爱并且较满意自身对渔舟题材的理解和创作,得以使他对这一题材在同一视角上的反复推敲。以《水乡情》和《故乡情》两幅作品为例,虽相隔十年,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图式上分析,可以看到作者创造性的想象和情感线索。在色调处理上,两幅作品都从近景视角表现眼前的渔船,以黑灰暗调统一主体造型,却又不失细节,与皎洁明亮的圆月形成鲜明对比,背景如音符般跳跃的旋律,仿佛奏响了悠扬的乐章,传递着中国人对月亮的特殊情感,即对乡土的情思。再细揣摩,同样是月圆之夜,从一位正面朝向坐在船头吹笛的少年,到一位隐现在船只尽头抽着烟斗的老者,画面基调从悠扬抒情到静谧平淡,时间的流逝在作者的心中划过了一道痕迹。

再看另一组图式几乎一致的两幅作品《小歇》和《江上炊烟》。作者先以水印木刻的形式创作了《小歇》,大块的深蓝色倒影充盈着整个画面,木纹的肌理和水印的通透质感融为一体,三条渔舟依靠在一起,形成不同角度的节奏感,船上景象清晰明朗,农妇和渔夫正在生火做饭,鸬鹚结对安静地立在船沿两旁,与主人和谐共生。《江上炊烟》将《小歇》的镜头拉远,从俯瞰的视角加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水彩技法的晕染增强了背景的层次感和肌理效果,相较于《小歇》去除了农妇和细枝末节,更注重空景和留白的表现。创作《江上炊烟》时,可谷先生已耄耋之年,在水彩领域被誉为“田园派大师”。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寄托于他独有的语言符号,并不断升华为艺术之境。

在可谷先生艺术生涯的半个世纪里,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美术和地域美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审美风格几经转换。而纵观可谷先生一生的美术创作,在追随图像记叙的路径之外,他最终找到了具有自身独立审美品格的艺术语言,这是一种可贵的坚守和追求,而渔舟题材系列作品或许可称为这份坚守和追求的见证。

责任编辑:谢菁菁

猜你喜欢
渔舟鸬鹚炊烟
梦里炊烟
渔舟晚霞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鹗VS鸬鹚,真正的“鱼鹰”之战
睡在炊烟里的等待
出走的炊烟
渔舟绕落花
心静听炊烟
绿柳系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