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产电视剧的“赣文化”表达

2024-05-29 01:59舒童沈鲁
影剧新作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视剧

舒童 沈鲁

摘要:电视剧艺术的地域特色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电视剧艺术展现其文化价值的重要功能。某些取材于江西地方故事的电视剧创作表现出极富“赣地文化”色彩的叙事魅力,成为电视剧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一道亮丽的“赣文化”风景线。其间蕴含着“赣人”的历史传承、社会变迁、生活智慧与人生感悟,因此探寻新世纪以来部分国产电视剧的“赣文化”表达有助于总结江西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艺术经验,也使得电视剧美学成为“赣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呈现方式。

关键词:电视剧 赣文化 艺术传播

引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社会经济的差异,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浓郁的地域特色也一直是当代电视剧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体现。在电视剧的影像中,通过具有地缘文化特征的城市意象创设故事的典型环境,便是从自然地理、历史背景、社会形态、文化氛围、民俗风情等多个领域,对电视剧文本的时空场域作出具有地域文化属性的设定,这既有利于增强故事环境的真实性与生动性,也赋予了文本独一无二的文化个性与艺术魅力。新世纪以来,一系列具有“赣地文化”特色的电视剧在“赣文化”表达方面,已经不是简单地展现江西的地域特色文化,也不仅是叙述典型的红色革命故事,而是结合“古色”、“绿色”、“红色”等地域文化符号,显性或隐性地主动参与到电视剧文本的情感主题设置与人物形象塑造中来。

一、描绘“古色”文化风情

历史悠久的赣鄱大地,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江西人,更形成了江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在影像的捕捉下,一个个彰显“赣地文化”的写实与表意符号,不仅具有烘托主题、外化人物情感的叙事功能,更提升了电视剧的审美文化价值。

(一)独具特色的地标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地标是地域文化积淀的艺术品,地标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在电视剧创作中日益得到重视。近年来,部分与江西地域文化表达相关联的电视剧作品更倾向于从虽残旧但古韵犹在的历史地标中,寻找文化的痕迹,讲述不同年代下的不同角色的境遇,从而唤醒观众的情感记忆,彰显电视剧中厚重的意境和主题。

“安义古村”位于南昌西郊梅岭脚下,保存着许多的古楼、古牌坊、古井、古树等。年代情感剧《古村女人》

(2011)便是在这些意象的烘托中,以对朴素平实的农村生活的描述完成了对古村女人曲折命运的感叹。故事围绕着一位古村女人一生坎坷命运进行叙事,女人梁红英为了哥哥的幸福,换亲嫁给邻村的傻子,再婚的她不幸又被丈夫抛弃,但她没有向苦难低头,而是用瘦弱的肩膀肩负起了照顾三位老人,养育4个孩子的重担,从她身上展现了江西女性坚强隐忍、吃苦耐劳、忠贞执着的高尚品格。

“赣南客家围屋”是赣南客家人创造的一种特色民居建筑,造型上呈“回”字形的封闭式布局,给人一种幽闭、阴森之感。《围屋里的女人》

(2004)就是在这样压抑的空间环境中讲述了一群挣扎在情感与生死线上寡妇的故事。剧中,女人的贞节犹如她们生命一般重要,只要当她的丈夫死去,无论年龄的大小,族人们都会把她们关在围屋的“清洁堂”里。可怜的寡妇们只能在此度过她们的余生,与孤灯青烟为伴,在寂寞和不甘中凋谢。“围屋”在剧中作为一个贯穿全剧的重要象征,通过像棺材一样封闭的房屋来隐喻旧中国女性在情感、情欲中的挣扎。该剧最后一集迎来了最精彩的戏剧部分,当日本人入侵围屋时,熟悉围屋结构的女人们自发地与侵略者进行对抗,尽管最后她们已经精疲力竭了,仍勇敢选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这也表达了这些女人们内心深处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思想。

(二)灿若星河的文化明珠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古老且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习俗和审美意识。江西作为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粗狂原始的“赣傩”无疑是影视剧所重点关注的文脉之根。5集音乐戏曲电视剧《傩瑶》(2000)揭开了誉为“中国古文化瑰宝”——傩舞、傩庙、傩面具的神秘面纱,用镜头呈现了精彩纷呈的面具傩舞表演。该剧以一个珍藏已久的傩面具重见天日为线索,牵扯出一连串曲折复杂的爱情与道德故事。

千年窑火,犹如凤凰涅槃,淬炼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灿烂,造就了其多样性的文化特点:悠久的制瓷历史、珍贵的文物古迹、传统的制瓷技术、大批的陶瓷名家、丰富的陶瓷产品、独有的陶瓷习俗等等。然而,陶瓷与影视的优雅“邂逅”,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让更多的人以另一种形式领略陶瓷文化的内涵。关于陶瓷文化的电视剧大多属于历史传奇剧,其原因有三,一是景德镇陶瓷发展昌盛的时间局限,故选择明清、民国时期作为故事的背景;二是由于具有传奇色彩的叙述更偏平民化、私人化,一定程度上能够消解正剧的严肃性,让观众更乐于接受:三是此类人物传奇大戏,注重从角色个体的命运和人生历程出发,由此表现出民族精神与人格气节的坚守。

由赵雅芝、斯琴高娃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青花》(2004)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不单是因为它是第一部完整表现制瓷业状况以及制瓷入境遇的电视剧,更因它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设置。《青花》以传世国宝“青花日月樽”为线索,描写了薄家和司马家两个制瓷世家爱恨情仇的曲折故事,而《大瓷商》(2009)讲述的是民国初年景德镇制瓷商人陶昌南波澜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瓷文化和制瓷业是如何在那个年代艰难成长和发扬光大。《景德镇》则摆脱了传统古装历史剧的束缚,以陶瓷文化为载体,以第一代景德镇制瓷人张天三制造瓷器的歷程为主线,展现了手艺者们身上创新传承的艰苦品质。

(三)博学多才的文人风范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之称,得天独厚的地域促成物产经久的繁盛,成就无数的人才髦英。稳定的农耕经济推动了文教的兴盛,江西是儒学理学鼎盛之地,安土重业、为人恭谨、崇尚礼教的儒家思想扎根于江西人民心中,明理开悟、格物致知、博综广知的理学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江西学子。

黄庭坚,江西修水县人,是书法界公认的“宋四家”之一。《大宋才子黄庭坚》(2015)以黄庭坚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兴书院、为民生、福佑百姓、泽被后世的故事。历史上的他是一位“全能才子”,该剧通过考究的剧情,呈现了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才学造诣。同时他还是一位垂范千古的大孝子、儒生,一生追求为官忠信,为师严谨,为民道德,为子孝顺,为夫体贴。剧中黄母病危,黄庭坚悉心照料,母亲去世时,他悲痛万分,大病一场,仍亲自为母守灵,并守孝三年。《清平乐》(2020)以北宋为背景,讲述了宋仁宗的一生,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上,还穿插着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命途多舛、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也正是《清平乐》这部剧的高明之处,每个看似不起眼的配角,却是体现北宋经济发达、文化鼎盛、人才辈出的重要人物。晏殊和欧阳修的戏份虽不多,但体现了江西文人身上不羁的风骨和清廉为民的思想。《大明奇才》(2007)以明朝江西吉水大才子解缙为人物原型,从平民化的视角讲述了解缙求学、成亲、为官、著书的人生历程,通过亦庄亦谐的情节塑造了“为昏君佞臣设置障碍、为江山社稷消祸除灾、为广大黎民百姓伸张正义”的忠臣形象。喜闻乐道的民间传说作为赣文化的“活化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传奇故事映衬着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厚重人文气息。《大唐歌飞》(2003)从唐人笔记小说中取材,将江西永新歌女许合子进行虚构改编,刻画了一位别样的传奇妃子形象。“剪不清,理还乱”的情感线使得历史故事更加精彩动人,歌美人甜的许合子因备受唐明皇的宠爱被贵封为“歌妃”,但她早已对青梅竹马的尹梦荷心有所属,诗仙李白也被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所深深吸引,由此一段复杂的三角恋围绕着这位“歌妃”而展开。后来情人尹梦荷为了救她出宫不惜放弃了读书人最看重的气节,但历史的漩涡还是将她牢牢卷入了“安史之乱”当中。

二、构建“绿色”文化空间

自然的丰厚馈赠造就了江西的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江西题材电视剧通过引人入胜的镜头画面勾勒出一幅幅风景灵秀、生态优美的江西画卷。

(一)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

江西地理位置优越,正如《滕王阁序》所言,“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好山好水”的自然风貌也為影视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影视基地。鹰潭龙虎山有着“丹霞仙境”之称,因其奇石异峰、碧水丹山、古崖墓群的雄浑之景入选了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三国演义》、新版《水浒传》、《龙虎山客栈》、《诛仙·青云志》、《古剑奇谭二》等电视剧先后在此取景,在古色古香的上清镇,钟灵毓秀的龙虎山里,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好戏。在抚州资溪县的大觉山景区里,满山辽阔的翠绿树丛,古色古香的亭台水榭和江南小院,氤氲着娴静淡雅的沁人氛围,为《天仙配后传》(2012)营造了宛若仙境和世外桃源的画面美感。故事续写着《天仙配》的爱情,讲诉了20年后七仙女与夫董永、儿子董天生迁至江西大觉山镇,他们一家在各种阴谋诡计的陷害中化险为夷,破“妖孽勾魂案”、解救朝廷政变危难。

同样,有着“七仙女之乡”的新余仙女湖因一则古老的爱情故事,被推崇为“爱情摇篮”,成为新余市的文化遗产与地标,并为当下的神话魔幻古装剧提供了绝佳的拍摄圣地。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最早记载了关于“仙女下凡”的权威文字,其中的“豫章新喻”就是现在江西省新余市的古代称谓。于是,粼粼碧波的江口水库便冠上了“仙女湖”的美誉。《仙女湖》(2013)把这毛衣女下凡的故事重新进行了艺术创造,将那位偷拿衣服的男子改编为西汉武帝时期被捕杀的墨者“非乐”,故事的开篇是两人在仙女湖相遇,由此展开了一段凄美的“仙凡之恋”。

(二)原生态美的乡村风光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江西“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形地貌,天然造就了江西数千年农耕劳作的社会生产方式,陶染了江西人勤奋务实、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

新世纪以来,短篇电视剧在长篇电视剧日益兴盛的影响下日渐式微,但江西本土农民导演周元强满怀一腔热血投入到乡村大地中,接连创作出了《快乐乡村》、《正骨柔情》、《知青岁月》等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展现了当地农村秀丽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塑造了一位位可爱质朴的江西人民形象。

《快乐乡村》(2011)讲述了改革开放后昌南某乡村文化站组织当地农民自筹资金拍摄电视剧的故事。《正骨柔情》(2012)以景德镇市浮梁县正骨医院院长金剑飞故事为原型,反映医患一家亲的美好主题,书写了一位农村小医生用博大的爱心,谱写了一首妙手回春的动人赞歌。无独有偶,宜春电视台出品的两集短篇剧《村长助理》(2011)讲述了沃土村的80后大学生村官满怀热情,因地制宜,利用所学知识引领农民科学致富,修筑希望小学,收获村民信任与情谊的故事,该剧歌颂了村官投身乡村的奉献精神,同时还展现了沃土村好山好水的风景面貌。

潺潺流水、青青石桥、袅袅炊烟描绘了恬静自如的江西婺源乡村,不禁让人在这独特韵味中勾起对美好生活的浪漫幻想。正如剧版《致青春》(2013)里,女主角郑微带着心爱的人来到婺源,找寻那颗承载着母亲青涩的爱恋的老槐树,再次见证自己不留遗憾的青春。此外,在《欢乐颂2》(2017)中,关雎尔和谢童一起来到婺源篁岭,他们在烟雨朦胧的垒心桥上奔走拍照,穿梭在白墙灰瓦、错落有致的村庄中,他们来到许愿树前许愿,在汪口看傩舞、舞龙灯,甜蜜的画面搭配上表白的歌词旋律,让观众在追剧之余感受了篁岭天街的水墨柔情。《油菜花香》(2013)亦如其名,“油菜花”成为不可或缺的意象元素,为了呈现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田,剧组来到江西上饶玉山县取景拍摄,在至真至纯的爱情故事和至亲至孝的家庭伦理里,描绘了一副风景秀丽、古韵悠悠的乡村风光。田连阡陌,青山绿水,几头水牛以及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田,空间环境的营造不仅诗意化地还原了原著中江西农村的真实景象,更借此衬托农村姑娘“周英”在历经磨难后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

(三)地地道道的赣鄱味道

方言是某一地域特色和历史积淀的文化体现,在影视艺术中,方言一方面既是地域文化的表意符号,另一方面也是身份认同的情感符号。2005年开播的赣语方言情景喜剧《松柏巷里万家人》(2005)以幽默而不庸俗,风趣而又搞笑的方式讲述了南昌市松柏巷里一户万姓人家的生活故事,描摹出了南昌市井生活的缩影。每集独立的故事情节,共播出了600集,“下里巴人”式的赣味搞笑也让该剧高居南昌影视收视率榜首。2007年九江旅游文娱频道采用九江方言出品了《女儿街的婆媳经》(2006),借鉴了台湾的《婆媳过招》改编而成,讲述了发生在浔城女儿街一个七口之家的生活故事。

地方特色饮食也是当地一脉相承的文化结晶。尽管赣菜并不属于八大菜系,但却依托本土的自然资源形成了独有的风味:昧浓、油重、佐料丰富,在味道上讲究成、香、辣,在烹调上以烧、炒、炖为主。如江西名菜“藜蒿炒腊肉”,藜蒿,茎嫩叶香,脆甜可口,原本是长在鄱阳湖的一种草本植物,但配上咸香的腊肉一炒,便成为了南昌人饭桌上的宝。在本土剧《松柏巷里万家人》中,只要有吃饭镜头,便少不了这道菜的身影。此外,江西人对米粉的钟爱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代表着家乡的味道。电视剧《小敏家》(2021)虽说故事发生地是繁华的北京大都市,但角色却都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九江人。剧中便通过米粉来慰藉小敏这个外乡人的胃,小敏妈妈从江西特意带来的米粉,用开水煮烫捞出,再放上足足的辣椒和配菜,用筷子拌匀,得到了女儿小敏和小捷的一致欢呼和感叹。江西人嗜辣成性,红彤彤的辣椒也象征着他们豪爽泼辣的性格。例如,女强人李萍做起事来雷厉风行的态度,展现了江西人为人处事的爽快脾性。江波和陈天福在飞机上因老乡情怀而一见如故,也体现出了江西“老表”热情熟络的性格特征。资溪面包也是江西味道的另一招牌,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退伍军人张协旺和洪涛率先在鹰潭开办了第一家面包店,后来他们主动传授技术,扶助资金,带动了当地面包产业的发展。都市创业剧《像我们这样奋斗》(2020)便以此为故事原型,讲述了退伍军人徐耕田和战友高龙等人,在转业浪潮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家乡,依靠制作面包发家致富的故事。他们面对种种选择和诱惑,始终坚定如一,用心做面包,最终让这支由家乡人民和退伍军人组成的面包大军走向全国。

三、书写“红色”初心

如果说浓浓绿色是江西名片无可替代的“颜值”,那么烽火岁月的红色则是唱响“江西红”的动人“音符”,汇聚起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消褪的底色,凝铸中国华彩乐章中嘹亮的交响曲。

(一)峥嵘岁月的血色传奇

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承载了太多慷慨激昂的革命历史。新世纪来,当代电视剧依旧肩负着传承红色,宣扬主旋律的使命,创作了一大批弘扬革命精神、歌颂英雄伟人的优秀作品。《井冈山》(2008)、《共和国摇篮》(2009)、《领袖》(2014)将视角聚焦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红色三部曲”清晰勾勒出江西红土地上发生的三次重大革命事件的脉络,陆续展现了攻打长沙失利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出走井冈山,将第一个革命政权定都于江西瑞金: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大转移的奋斗历程。《非常岁月一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的日子》(2004)转变风格,不再展现革命战争中领导者的运筹帷幄,而是用平实的镜头记录邓小平同志来到江西劳动锻炼的生活经历:夏天身着短裤为被造反派摧残的大儿子翻身擦澡;夜深人静时与子女促膝谈心,谆谆教诲:上下班走在通往工厂的小道上,思索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可爱的中国》(2019)讲述了江西革命烈士方志敏投身革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一生的故事。

以往对红色故事的影视化改编,有不少落入陈旧、宣教的窠臼中。于是,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大众商业话语、精英话语缝合,成为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新路径。民间传奇、谍战悬疑、爱恨情仇等元素的杂糅,不仅诠释了江西“刚正节烈”的人文品格,更使得这类革命历史剧突出市场的重围。《兴国,兴国!》(2011)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背景,在红色叙事中揉进揪心的爱恨情仇元素,将革命英雄的个人情感与家族恩怨进行嫁接,荡气回肠地演绎了风雨飘摇时代下的人物传奇,该片讲述了江西兴国桐川镇的谢勋东等几位热血青年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拥有坚定信仰、刚毅品质的革命英雄。《破阵》(2015)根据赣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以商战为主线,谍战为核心,情感为催化,每个角色都是多重身份的伪装,在相互试探和猜忌中上演着“谍中谍”的戏码,虚实交替、逻辑性强的惊险桥段不断起伏反转。

(二)巾帼英雄的女性叙事

红色故事有了“她”力量,更彰显精彩。新世纪以来,女性革命叙事再次回到中心位置,角色赋予女人本身的“恋人”、“母亲”、“妻子”的身份,但她们都不约而同地突破了个体身份的纠结,选择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以牺牲完成对信仰的祭奠。

《那时花开》(2007)从三位年轻少女的视角展开,在赣南苏区被敌人占领的黑暗时期,她们选择加入共产党,在枪林弹雨中,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挣脱了情感的纠葛,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红军女战士。勇敢的她们就像是朵朵盛开的红花,在花一般的年纪里用青春的热血浇灌了自己红色的信仰。《杜鹃山》(2009)翻拍于经典同名红色电影,通过细致考究的剧情再次塑造了“打仗、教育两手抓”的女党员柯湘历经艰难险阻,带领湘赣边界杜鹃山上的农民击退当地武装势力,正式转改为工农革命军,共赴井冈山干革命的故事。剧中的她,既有女性的细腻柔情,又不失将军的谋略。当田大江被误为土豪受刑时,柯湘的耐心教育感化了他,在紧急关头时她沉着冷静,有勇有谋,率领尖刀班雨夜渡涧,成功营救雷刚母子。《党的女儿》(2011)对原著短篇小说《党费》进行改编,把故事的发生地置于江西赣南兴国县,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撤离赣闽根据地,辗转北上,此时的苏区却成了白匪的天下,深受党的信仰感召的李玉梅,面对白色恐怖主动要求入党,她冒着种种危险保护红军,始终铭记入党时的誓言“要做党的忠实儿女,永不叛党”。在故事的结尾处,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李玉梅仍不为所动,用瓦片把长发割去,留下了她一直幻想的“党的女儿”那般短发模样,她的英勇就义展现了女性身上的凛然正气。在《我的传奇老婆》(2012)中与众不同地塑造了一位古灵精怪的女土匪“火凤凰”,因为她的一念之仁邂逅了革命青年郝山水,两人在较量和误会中渐渐产生了绵绵情愫,共同投身革命。

(三)刚正义烈的赣人气节

江西辉煌灿烂的人文历史不断向世人证明江西人“刚倔正直、忠孝节义”的家国精神和“大公无私、舍身取义”的品格魅力。每当国家危难之际,江西士人秉承刚正节烈之气,体现倔强正直、无所畏惧的赣人气性和舍生取义的铮铮铁骨。从古代忠烈到近代革命志士,他们倔强而不退缩,特立而不趋附,英勇而不苟且,这乃是深深厚植于江西人骨髓血液里的独特气节。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然风骨、如天师张道陵“坚守本心,行道立德”的济世度人,或如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无所畏惧,又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宁死不屈……

江西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将江西人的“刚正义烈”彰显的淋漓尽致。《将军日记》(2011)将共和国开国将领赖传珠搬上电视荧幕,展现了他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义。兵临城下,赣州城乱作一团,赖传珠的父亲赖家芳不幸被抓获,但大战在即,赖传珠得知父亲被抓的消息,他痛苦不已,万般无奈,只能带领着队伍担任攻城爆破任务,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杀出了一条血路。在《我的特一营》(2014)中,营长周天翼在兄弟义气与民族大义之间,果断选择了民族大义,不顾自身安危英勇率领部队奔赴抗日前线,尽管敌人疯狂围剿,周天翼依然带领战士们坚持斗争、奋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军人的不朽赞歌。

当代题材电视剧同样将历史人文精神深深植根于创作之中,演绎出当代人的不凡人格魅力。《初心》以江西莲花县人甘祖昌为人物原型,真实可信地塑造了一位造福人民、高风亮节的农民将军。导演将甘祖昌身上的儒家气质、侠义情怀、刚正不阿的性格融入故事情节中,讲述了他“不当将军当农民”,毅然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排除万难兴修水利、建设交通、发展经济的奋斗历程。熊育钖,南昌县人,一生致力于办学教育事业。《心远》(2010)便围绕他的育才之道展开叙述,讲述了熊育英在军阀混战时期,践行“教育乃是最大革命”的救国思想,与妻子陈天文一起潜心办学的故事。剧中,当南昌起义爆发时,城里一片混乱,熊老师冒着危险,亲自带队,救出了不少受伤的共产党员。这些惊心动魄的抗战情节,展示了他身上为国为民的“师侠风范”,更让观众从中体会到了教育救国的重要性。

结语

江西风景独好,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俱佳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地域文学”流行的当下,为民族大义而献身的悲壮慨歌、为社会建设而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成为电视剧创作的重要素材,深刻地影响着江西在电视剧中的“在地性”书写。

新世纪以来,在电视剧中融入“赣文化”,将文化历史与角色命运相结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作品中表现的赣地“古色文化”,缺乏深入地挖掘文化本質。因此还需要多一点人文思索与关怀,以增强地域文化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审视。紧跟时代浪潮固然重要,但追根溯源挖掘历史同样不可轻视,从历史积淀中探寻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将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对于赣地“绿色文化”的呈现,风光美景不该只是游离于电视剧情节主题和形象塑造之外的装饰和“壁纸”,而应贯穿作品始终,真正地融入影视内容本身。而赣地“红色文化”的叙述,也要注意合理地利用类型元素。类型既是电视剧创作的动力亦是制约,因为受众对于电视剧的收视期待与习惯“是永远在平常的模式中,寻找秩序和意义,以及新的体验”。创作者唯有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理智创新,在发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强化地域气质,才能激发类型剧的创作活力和地域美学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许丽雯

猜你喜欢
电视剧
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特征与创作趋势
我国电视剧“走出去”研究综述
大众狂欢到政治泛化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浅析当下中国历史传奇剧的成功之路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探析我国国产电视剧剧本选择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