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静 胡文韬
基金项目:本文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校级本科专题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以新闻传播理论课的改革为实践对象》的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牛静,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胡文韬,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在新闻传播格局飞速变化发展的当下,新闻传播教育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构建具有健康性和生长性的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首先,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应以信息社会发展现状为立足点,从而破解学界人才培养和业界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错配。其次,新闻传播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在教学模式上注重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并打造差异化的院系文化,进而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新闻传播教育应当遵循合作共享的改革创新路径,在政府、媒体行业、各个大学之间形成“育人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新闻传播教育导论》一书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了系统性论述,为尝试构建可持续性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提供理论自省和顶层设想。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可持续性 《新闻传播教育导论》
高等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国家战略和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mass higher education),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视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标志[1]。而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6%[2]。这意味着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规模呈现飞跃发展的态势,新闻传播学逐渐成为大学的热门学科。但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迈向繁荣发展的分水岭,飞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则成为了新闻传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如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学科认同的危机以及全球化影响等。虽然其中有一些问题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早期就已经出现了,但信息化社会的浪潮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新闻传播教育各个利益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得“重塑新闻学”成为了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3]。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最早是作为一个意指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趋势的术语[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持续性”一词与人类的众多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联系在了一起。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国际社会倡导的可持续社会发展理念中的关键内容,它是一种涉及到学习内容、学习成果、教学方法以及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变革性的教育。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则于2019年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纲领性文件,就中国落实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的健康性和生长性是实现新闻传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反思与革新,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运作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当不断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张昆教授是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和教育领域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和领军人物之一,从事新闻传播教育30余年,不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研究积淀,还在担任院系负责人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张昆教授基于自己在新闻传播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研究,出版了《新闻传播教育导论》一书,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并构建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论体系。这本著作开篇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进行了启发性的理论阐述;接下来从新闻教育家、教师与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育、学生事务、院系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及院系管理等方面着手,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各個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全面剖析了我国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难点与问题。可以说,《新闻传播教育导论》关注了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的内外部因素,将新闻传播教育置于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回应了新闻传播教育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同时基于新技术、新视角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规划、人才培养、院系建设和改革路径进行了洞见性研究,填补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空白。
一、信息社会: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实用主义教育观是贯穿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两大主导性理念之一,认为高等教育应适应环境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5]。由于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属性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教育的实用主义观点一直备受推崇,强调人才培养应与新闻业的实际发展相匹配。然而,高度规范性的传统新闻传播课程、学生以就业驱动的工具性需求、传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现状三者之间持续存在着尚未调和的矛盾与冲突,破解学界人才培养和业界人才需求之间的供需错配也就成为了实现新闻传播学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解决的痛点之一。如何应对信息社会的要求,培养全媒体新闻工作者,是全球新闻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信息技术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及社会系统的重塑,其中新闻生产观念的改变对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体系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整个新闻传播研究的概念框架、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都需要重构,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未来方向也应随之调整[6]。新闻传播教育必须立足于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不断调整并更新课程设计、课程教材以及评估方法以顺应传媒产业的发展,依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传媒人才,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就国内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现状来看,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滞后、内卷化等问题。信息社会中媒介形态的多样化和快速“转形”推动了传播范式的转型,知识“保鲜期”大幅缩短[7],而教材编撰与课程设计则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为弥合知识生产与知识转化之间的鸿沟,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材观,将教材视为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而不仅仅将其等同于教科书,“立体化教材”的思路以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拓展知识空间[8]。此外,还需要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坚持学术培养与职业训练并重的教学理念,在理论人才与业务精英之间达到一定的均衡,彼此互补[9]。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新聞传播学与信息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是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发生重大转变,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展,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多技能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为传媒产业带来了全景式的转变,比如,技术革命带来了公民新闻、参与式新闻等新兴的新闻生产方式,使新闻职业的专业化边界出现松动,职业新闻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其专业身份与社会功能。需要明确的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民参与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专业新闻媒体、职业新闻人的价值将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为社会所认知[10]。但这一系列变化必然会对新闻传播教育界提出新的要求,若传媒系统的急剧变革与新闻传播教育系统出现支点错位,新闻传播院系与业界的距离将渐行渐远。因此,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赶上全球化和媒介变革的新趋势,新闻传播教育应重新审视、认识自身,在接受新见解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和调整,不断拓宽视野及知识以培养高质量的新闻人才。
二、以人为本:新闻传播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为新闻业输送年轻血液的新闻传播院系应当秉持多元、自由、开放的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但现实情况是,新闻业所追求的多元化与新闻传播院系中讲授型的教学模式以及学校、院系高度同质化的局面之间存在冲突。学生与教师是矛盾的统一体,提升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关键则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师生层面上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在院系文化层面上追求特色化发展,进而引领新闻传播教育结构的优化。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传统高等教育的过程通常被视为知识渊博的教育者向学习者单向传授知识或提升其道德品质的过程,侧重于基础理论的传统教科书,推行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对话与互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出于被动接受知识或接受改造的客体地位。在面对“未来100年新闻业将走向何方”这个问题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芭比·泽利泽教授(Barbie Zelizer)回答:“如果不对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进行改变,新闻业将不会好到哪里去。”[11]值得庆幸的是,新的传播语境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场景,教师能灵活地将高质量的传统教学与新的现代技术相结合,同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混合式学习将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但要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简单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是远远不够的,在后喻时代(指在当今高科技时代的某种条件下,晚辈或学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给先辈或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相长的新师生关系,教育中的主、客体及教学方法发生改变[12]。比如,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MOOC”模式以及以实习实践和专题教学为导向的“工作坊”教学模式正是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教学范式”转变为“学习范式”的具体体现,
其次,新闻传播院系应当打造差异化的院系文化,进而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质化倾向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最直观、最突出的问题,大学及其院系缺乏准确定位和自身特色,脱离实际盲目发展[13]。院系文化是专业人才养成的培养基,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14]。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鼓励并支持新闻传播院系的特色发展,打造差异化的院系文化才能满足社会对传媒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是构建可持续性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的应有之义。因此,各个新闻传播院系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具有独家特色的办学模式。但目前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定位都是基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职业型特征,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以致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15]。高等院校中的新闻传播院系应重视院系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考虑校园文化、地域文化、时代精神以及物质环境,形成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从而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多元化的新闻传播学学生[16]。
三、合作共享: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
合作共享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特征,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内外部关系及其问题错综复杂。因此,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以及新闻传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除了需要新闻传播院系内部进行自发的改革与创新,还需要实现社会中各个关键要素的协同运作。数字化转型建立了基于参与性和互联逻辑的信息社会,整个社会的连通性空前加强。这也意味着仅靠高校、研究所等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新闻传播相关知识的生产、扩散与转化是不可行的[17]。合作共享有利于重塑过去陈旧、孤立的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还能促进同政府、媒体行业、各个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以应对数字化转型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弥合新闻传播学术知识与实践需要之间的错配。打造“育人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体现了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系统化思维,在此之中,新闻传播院系成为各个高校、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黏合剂,三者通过在各个领域展开合作以应对可持续性发展带来的挑战。
其一,“部校共建”“校企合作”的改革路径是通过“破界”的方式打造“育人共同体”。首先,“部校共建”是自上而下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大学与党政部门联合办学,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景观。其次,“校企合作”指新闻媒体业界与新闻传播教育界密切合作,其方式有提供专业实践平台、建立媒体实践中心、将媒体人引入课堂等。美国学者埃弗利特·E·丹尼斯(Everette·E·Dennis)曾将教育与职业之间的争论称为“聋人的对话”(a dialogue of the deaf)[18]。要摆脱这一困境,新闻传播院系应当与新闻媒体业界建立长期对话,并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求。“部校共建”与“校企合作”通过汇集各方优势为新闻传播教育引入更多优质资源,能为“大实践观”提供双重支持[19],使学生获得更多接触第一手新闻资源和新鲜思想的机会,从而弥补传统新闻教育形式的不足,帮助学生面对未来“全媒体”发展的需求,实现政府、新闻媒体业界以及新闻传播学界三方共赢的可持续性发展格局。
其二,跨学科是指“将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模式结合起来以促进认知进步”[20]。在知识爆炸、学科交叉、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培养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是所有学科面对的共同问题。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已由过去的“并联”关系逐步转变为“串联”或“并联+串联”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借鉴、融通发展[21]。新闻传播学在传媒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发展出多条学术脉络,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集群,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跨理论、跨方法的学科间的沟通与联系。多学科交融的理念已是新闻传播教育界形成的共识,且交融的趋势将会更加全面深入[22]。例如通过打造多学科背景的新闻传播教师团队构建跨学科跨院系的学位项目及课程体系[23],或与理工科专业高度嫁接和相互渗透[24],进而实现多学科交叉。建设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能在大学之间、学科之间建立对话与合作的空间,这不仅有助于打通新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还有助于鼓励不同层次的大学共同合作,帮助欠发达地区的新闻传播院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结语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革新,要构建新闻传播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体系,意味着不能将教育视为一次性的、单向的过程或方法,而应当根据现实需求不断进行调整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与时代主题保持紧密的联系。新闻传播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体系要求立足于信息社会中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复杂情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社会中的各个利益攸关者协调行动,以合作共享的方式提升新闻传播教育质量,进而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节,引领新闻传播学科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张昆教授站在新闻传播院系管理者的高度,反思和总结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措施及理念,基于“华科大模式”多年积淀的经验性启示著成《新闻传播教育导论》一书。该书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的论述,不仅回应了新闻传播教育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种种问题,还构建了在复杂的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现代开放的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纵观全书,《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既体现了作者作为新闻传播研究者对新闻教育研究的理论自省,也体现了作为新闻传播教育家对学科建设的顶层设想。该书的出版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了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突破,还将为新闻传播教育实践的可持续性发展探索注入新的能量。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王新凤.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9(8):7-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EB/OL].[2023-03-23][2024-02-15].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3/55167/
sfcl/202303/t20230323_1052203.html?eqid=cdbcd96900002e1a00000006645cad23.
[3][23]刘明洋,袁晓川.融通之道:解读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两大趋势[J].国际新闻界,2018(9):128,148.
[4]邬建国,郭晓川,杨稢,钱贵霞,牛建明,梁存柱,张庆,李昂.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J].应用生态学报,2014(1):1-11.
[5]卢晓中,刘太颋.大学理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3(6):3-6.
[6]吴飞.新闻传播研究的未来面向: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7(1):148-158.
[7]郑广嘉,秦静.传播教育的当下与未来:“新媒体时代传播教育的困境与创新”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2015(6):85-89.
[8][9][10][12][16][19]张昆.新闻传播教育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19-120,71,15,90-96,176-190,154.
[11]Zelizer B.What is journalism studies[J].
Journalism,2000(1):9-12.
[13]余蓝,刘丽.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三条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3(7):21-26.
[14][15]张昆.一流大学传媒教育定位的困惑与思考[J].新闻记者,2016(2):179,54-59.
[17]黄升民,刘晓,刘珊.中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困惑与走向[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5):5-12.
[18]Cervi L,Simelio N,Tejedor Calvo S.Analysi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Europe,s
top ranked universities:Competencies,aims and courses[J].Journalism Practice,2021(7):1033-1053.
[20]Mansilla V B.Assessing student work at disciplinary crossroads[J].Change,2005(1):14-21.
[21]白貴,杨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J].出版广角,2019(9):29-32.
[22]张明新.多学科交融的新闻传播教育:过去、现在和将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S1):93-95.
[24]吴果中,余宏.后人类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内涵[J].青年记者,2021(1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