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现象的多维审视与思考

2024-05-29 19:01杜放舒盛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审视美国现象

杜放 舒盛芳

摘    要   奥运冠军是彰显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标志,审视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的独特现象,对我国大学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现象进行多维分析。研究认为:美国凭借大学生运动员征战奥运的悠久历史经验、庞大的奥运参赛规模、均衡的奥运项目布局、强劲的竞技体育实力,助力美国奥运代表团位居奥运会金(奖)牌榜前列;通过多元协同的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的法治建设、健全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科技赋能的备战举措、结构均衡的赛事系统、支撑有力的服务保障,实现了美国以大学生运动员为主体的奥运夺冠路径。建议: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大学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加快大学竞技体育法治建设步伐,创新大学竞技體育人才选拔模式,转变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方式,完善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结构体系,强化大学竞技体育服务保障。

关键词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现象;审视;思考

中图分类号:G811.3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4.01.013

Abstract   Olympic championship is a significant symbol of the quality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 training.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amine the unique phenomenon of US college athletes winning the Olympic championship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uses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phenomenon of US college athletes winning the Olympic championship in multiple dimens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long history of college athletes compet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a large scal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Olympic Games, a balanced layout of Olympic events, and a strong competitive sports strength, which help the United States Olympic teams to rank at the top of the Olympic gold medal (award) list; through the diversified and coordinated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in-depth promo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 sound and perfect talent selection mechanism, the technology-enabled preparation measures, the balanced competition system, and the support of strong service guarantee,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alized the Olympic championship path with college athletes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China should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of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innovate the selection mode of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transform the train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university athletes, improve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on, an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guarantee of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Keywords   United States; college athletes; winning Olympic championship; phenomenon; examination; reflection

奥运会是世界各国运动员集中展现竞技实力和运动水平的重要舞台,在奥运赛场夺得冠军是运动员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所谓“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具有可察觉性[1],奥运夺冠现象则是与运动员夺得奥运会冠军有关的、可观察的事实或事件。在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上,美国组建了奥运史上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其中选派了169所高校的462名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占美国奥运参赛总人数的75.36%,并有47所高校的大学生运动员夺得奥运冠军[2]。因此,分析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现象,提炼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的有益经验,对深化我国竞技体育改革、推进大学高质量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的多维审视

1.1  美国大学征战奥运历史悠久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并夺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南加州大学派出的大学生运动员弗雷德·凯利在男子110 m栏项目中摘得金牌,开启了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的征程[3]。回首美国大学百年奥运征战历程,大学生运动员已逐渐成为美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夺冠的主力军,并且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征战奥运成绩优异。南加州大学自建校以来先后派出472名大学生运动员代表美国征战奥运会,累计获得309枚奥运奖牌(144枚金牌、93枚银牌、72枚铜牌),被誉为培养大学生奥运冠军的摇篮[4]。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8月8日,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历届夏季奥运会上共获得1 741枚奖牌(859枚金牌、494枚银牌、388枚铜牌),其中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学生运动员均贡献了100枚以上的奥运金牌。现今,美国大学已自主培养了百余名大学生奥运冠军,为美国竞技体育强势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纵观美国大学生运动员悠久的征战奥运历史,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强势发展主要归功于美国成熟的大学竞技体育体系和健全的立法体系。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历经百年发展,大学教育和竞技体育相辅相成[5]。与此同时,美国注重大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强调体育与学术并重,致力于培育和打造“学训双优”的高水平运动员。美国对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备战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和完善的立法体系,先后颁布了《业余体育法》《教育修正法案》等涉及大学生运动员平等参赛权力的法律法规[6],通过法律手段对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选拔、训练和参赛进行规范化管理,推进美国大学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1.2  美国大学奥运参赛规模庞大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阵容庞大,参赛人数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近3届奥运会,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参赛人数分别占美国奥运代表团参赛总人数的71%、74%和75%。在东京奥运会上,美国奥运代表团中更是有462名大学生运动员,包括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第一级别390名、第二级别7名、第三级别5名,以及美国大学校际体育协会(NAIA)、美国初级学院体育协会(NJCAA)的60名大学生运动员,创造了美国大学奥运参赛人数的历史新高[7]。与此同时,美国的高校和大学体育联盟成员在奥运会参赛的数量与日俱增。美国共有169所高校的大学生运动员代表美国征战东京奥运会,多于里约奥运会130所参赛高校的数量。这些参赛高校涵盖了NCAA、NAIA和NJCAA的成员学校,并以美国建校百年的世界一流大学居多。而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十二联盟、SEC联盟、帕克十二联盟在东京奥运会上也均派出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其中帕克十二联盟有100名大学生运动员参赛,SEC联盟参赛的大学生运动员相比里约奥运会多出45%[8]。由此可见,大学生运动员已成为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资源,为美国成为奥运强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纵观美国大学庞大的参赛规模,其主要与美国独特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以来,美国始终坚持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体制,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立“国家体委”或“州体委”,主要由美国奥委会、单项体育协会、NCAA、大学体育联盟负责奥运人才的选拔、训练、参赛等工作,逐渐形成了多主体协同参与的管理体制[9]。同时,美国通过实施“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半数以上的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均为在校大学生[10],大学已成为美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1.3  美国大学奥运项目布局均衡

美国大学高度重视奥运项目的普及与推广,积极推进奥运项目的均衡化发展。美国奥委会、NCAA和大学体育联盟通过完善奥运项目设置,优化奥运项目布局,增加了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项目的数量。一方面,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的参赛项目设置合理。在东京奥运会上,美国奥运代表团参加了37个项目的角逐,其中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包括田径、游泳、篮球等30个运动项目的比赛,占美国奥运代表团参赛项目总数的81.08%。与此同时,美国共有15支运动队的80%的成员是大学生运动员,其中篮球、篮球3×3、跳水、赛艇、垒球、排球、沙滩排球、水球8个运动项目的运动队完全由大学生运动员组成[11],体现出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项目集群化的特征,并且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项目分布广泛。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的高尔夫球、自由式摔跤、射击、沙滩排球、水球、击剑、竞技体操等14个运动项目中夺冠,这些运动项目不仅包括个人项目,还包括集体项目和混合项目。

纵观美国大学均衡的奥运项目布局,其主要与美国构建衔接有序、上下贯穿的大学校际体育竞赛体系,以及建立市场化的大学体育竞赛运作机制息息相关。美国依托大学体育竞赛社会化管理体制,将大学体育竞赛逐步推向市场,建立了大学与社会相衔接的竞赛运作机制,不仅通过出售赛事门票、转让电视转播权增加了大学丰厚的资金收入,同时也促进大学设置了更多的奥运项目,以及促进了美国大学体育竞赛项目的多元化发展[12]。美国通过构筑健全完善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形成了规章制度健全与运行机制顺畅的大学生单项选拔赛、挑战赛、锦标赛等系列赛事,打造了全球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大学生体育赛事,为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不同奥运项目中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实力强劲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赛场频繁摘金夺银的出色表现,体现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强劲实力,而处于竞技体育领先水平的美国大学,也因此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汇聚于此。根据NCAA网站统计得出,参加东京奥运会的NCAA运动员将代表117个国家或地区参赛[13]。换言之,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凭借强劲的竞技实力不仅为美国夺得多枚奥运金(奖)牌,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夺得了多枚奥运金(奖)牌。在东京奥运会上,美国共有来自47所高校的大学生运动员夺得奥运会冠军,其中的南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运动员夺得了10枚(含)及以上金牌。据不完全统计,在东京奥运会奖牌榜排名前十的高校中,美国运动员累计摘得144枚獎牌(金牌70枚、银牌41枚、铜牌33枚)。其中,南加州大学夺得11枚金牌、5枚银牌和5枚铜牌[14],甚至超过了法国、德国等欧洲竞技体育强国所获金(奖)牌的数量,可以位居东京奥运会奖牌榜的第7位[15]。

美国大学强劲的竞技体育实力主要与美国大学持续深化体教结合、推动大学竞技体育内涵式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美国大学坚持并提倡体育的教育价值,大学竞技体育已纳入大学教育范畴,实现了大学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同时,美国大学以科技赋能为手段,助力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备战,不仅通过实施教练员和团队负责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了大学生运动员训练的质量和效益,还通过协调美国奥委会、NCAA、大学体育联盟等组织持续提供优质的场馆设施资源,构筑了全面而系统的奥运服务保障体系,为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备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的有益经验

2.1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机制为多元主体协同

美国通过深化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多元化管理机制,推动了美国大学竞技体育长期稳定发展[16]。一是实施多元主体的组织管理体制,促进大学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备战与参赛实施社会化管理体制,美国联邦政府不设立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不直接参与大学竞技体育的管理。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事务管理的组织主要包括奥委会、单项体育协会、NCAA、大学体育联盟和成员学校,这些组织分别负责管理参加奥运会的大学生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参赛等工作,形成了多主体协同参与的管理体制。二是美国联邦政府重视与社会组织的合作管理,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虽然美国联邦政府与社会组织不同程度地参与大学生运动员奥运选拔、训练、参赛等管理工作,但是美国联邦政府无权干预社会组织对大学竞技体育事务的管理,而是通过间接手段对大学生运动员备战奥运进行宏观调控。例如,为入选美国奥运代表团的大学生运动员提供高额的奖学金和生活补贴,翻修或新建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场馆,免除大学生运动员奥运金(奖)牌收入的所得税等。三是积极发挥市场化的运行管理机制,扩大社会资金的收入规模。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同样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近年来,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产业收入规模与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收入规模相近。2021年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市场总规模已接近200亿美元,其中的电视转播和营销版权费就产生了8亿5 000万美元的收入[17],部分盈利将用于成员学校设立体育奖学金、资助大学生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还通过间接的融资手段为美国大学生运动员提供了训练备战和文化教育的专项资金。

2.2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美国将法律作为大学竞技体育治理的主要手段,通过加快大学竞技体育的法制建设,推进大学竞技体育走向规范化和法治化道路[18]。一是持续深化立法体制改革,着力提升依法管理水平。美国不断加强涉及大学竞技体育的法制建设,通过立法助力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签署了《教育修正法案》。其中对大学生运动员平等参赛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保障了女子大学生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和奥运赛事的权力[19]。美国国会于1978年颁布了对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业余体育法》,通过立法赋予了美国奥委会和NCAA管理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权力[20]。如今,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已逐渐形成了较为健全、规范的立法体系,提升了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备战奥运的法治化水平。二是全面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提高法律效力与执行力。美国《教育修正案(第九章)》突出强调了学校体育和女性在竞技体育中的重要地位,为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扫清了法制障碍[21]。NCAA基于该法案为大学女子运动员增设了曲棍球、赛艇等奥运项目,同时取消了部分大学男子奥运项目,以达到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项目男女平衡的标准。据统计,1981—1999年美国大学共取消了311支男子高水平运动队[22],旨在促使美国大学女子运动员享有更多的奥运参赛机会。三是建立奥运纠纷解决机制,实施有效的法律援助措施。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纠纷解决机制较为成熟和完善。在东京奥运会上,美国奥委会和NCAA成立了仲裁小组,专门解决涉及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赞助、奖金等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奥委会还专门组建了大学生运动员法律援助服务团队,为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备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2.3  美国大学体育人才选拔机制健全完善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美国竞技体育强势发展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美国大学将“体教结合”理念贯穿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男女平等、学术等同和业余性的原则,促进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23]。美国通过转变大学体育人才选拔方式,制定完善的人才选拔政策,为美国奥运代表团输送了一批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一是转变大学体育人才选拔方式,提升人才选拔质量和效益。大学是美国组建国家队、选拔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在近3届奥运会中,美国奥运代表团半数以上的运动员均来自大学,大学生运动员已逐渐成为美国奥运代表团的主力军。与此同时,NCAA高度重视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定期组织面向全国、大区和地方的公开赛、锦标赛和对抗赛,选拔和招募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24]。二是制定大学体育人才选拔政策,实施“体育人才培养扶持计划”。美国大学聚焦培养世界级的高水平运动员,通过设立高额的奖学金与开通绿色升学通道为美国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5]。NCAA先后制定了“奥运人才支援计划”和“竞技体育人才养成计划”,支持和鼓励美国大学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特别是在训练经费、文化教育、人才选拔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确保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赛场充分发挥出竞技水平。三是强调大学体育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增加大学体育人才选拔的透明度。美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选拔以比赛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大学生运动员需要与职业运动员一同参加美国奥运选拔賽,只有在选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才有资格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26]。与此同时,美国对田径、游泳等本国传统优势项目的选拔赛进行电视直播或网络转播,增强了大学高水平运动员选拔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4  美国以科技赋能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备战

在科技赋能背景下,美国奥委会和NCAA将科技元素融入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全过程,构建了科技辅助训练体系,组建了以教练员为主导,同时融“训练、营养、数据采集、医疗康复”为一体的科学化训练团队[27],助力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一是搭建科技辅助训练系统,增强训练备战的科技含量。美国奥委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备战紧密衔接,将训练动作捕捉、运动数据解析等科技服务融入大学生运动员科学化训练的全过程,借助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开发的辅助训练设施和仪器,实施以科技为核心的训练备战举措[28]。与此同时,美国大学积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瞄准奥运重点项目进行科技攻关,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质量。二是打造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美国依托大学良好的科研平台优势,实施精准化的奥运训练备战,构建了智能化训练数据分析系统,通过高精度的科技仪器捕获与采集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中的数据,并将数据用数字可视化技术呈现,帮助教练员分析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竞技表现,提升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参赛的效益。三是推进数字化训练的转型,提升运动员参赛备战能力。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备战期间广泛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以大数据筛查、云端共享为切入点,有效解决了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参赛和备战的关键性问题[29]。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流行期后,美国大学以数字化训练为导向,加快了大学生运动员训练转型的步伐,通过建立数字化虚拟训练模型,有针对性地调整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辅助教练员判断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弥补训练备战中的不足,从而提升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备战能力[30]。

2.5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赛事系统结构均衡

美国作为世界竞技体育和高等教育强国,依托大学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顺畅的运行机制,构建了衔接有序、全面均衡的大学体育赛事系统,形成了分级、分域、分层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31],为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提供了重要平台。一是划分不同等级的体育赛事,设立不同层级的赛事组别。NCAA实行分级赛事制度,按照大学所在地区、办学规模和竞技实力对大学体育竞赛进行等级划分,设立了Ⅰ级、Ⅱ级、Ⅲ级大学生体育赛事,并确保同一等級的大学生运动员参与相同层次的体育赛事,从而增强了美国大学体育赛事的观赏性。与此同时,美国根据不同年级和年龄段的大学生设置了不同组别、性别和运动项目的体育赛事,为大学生运动员提供了平等参赛的机会,确保了美国大学体育赛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二是设置全面均衡的赛事项目,确立固定集中的赛事时段。美国大学体育赛事项目设置齐全,诸如NCAA设立了包括球类运动和非球类运动的23个竞赛项目,几乎涵盖了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的全部项目。除此之外,为了避免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学习与参赛产生矛盾,美国大学体育赛事主要安排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周末或假期举办,确保了大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32]。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竞赛,构建精准衔接的赛事体系。美国大学构建了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体育竞赛体系,除了定期组织开展校际赛、联盟赛、校友赛、冠军赛、邀请赛以外,在年级和班级之间还定期举办内部的体育联赛。此外,美国大学体育竞赛在全美国体育赛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上一级的职业体育竞赛和下一级的中小学体育竞赛衔接紧密,形成了一体化、贯穿式的竞赛体系。

2.6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服务保障支撑有力

美国奥委会、NCAA、单项体育协会与大学相互合作,创建了多主体参与的服务保障机制[33],为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备战奥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是组建美国大学咨询委员会,提供奥运决策咨询服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美国奥委会组建了由10名大学管理人员组成的大学咨询委员会,建立了多方协商和互通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大学生运动员的奥运参赛风险。与此同时,美国奥运会不仅与NCAA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还成立了大学体育可持续发展智囊团,并确定了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的解决方案,以及组建了4个专项工作组,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大学生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影响、大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特定体育竞赛项目发展等问题提供咨询决策[34]。二是调动社会各方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美国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备战资金来源广泛、收入稳定。NCAA积极调动体育俱乐部、团体、协会、校际体育联盟等多方力量设立大学生运动员奥运专项基金,对大学生运动员发放训练补贴、竞赛奖金等,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美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通过社会捐赠、商业赞助、特许产品销售、媒体转播、版权转让、赛事门票、彩票收入等[35]为美国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三是创建一体化服务保障团队,提高重点奥运项目竞技水平。NCAA、美国大学体育联盟对赛艇、垒球、跳水等美国传统优势奥运项目和篮球、排球、水球等集体项目组建了集“伤病康复、心理疏导、体能恢复、科研攻关、后勤保障”为一体的服务保障团队(见图1)。通过跨领域、跨专业的协同合作打造多部门、多学科、多人员相互衔接的服务保障团队,促进针对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科研服务、医疗保障的紧密衔接和深度融合。

3   对中国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夺冠的思考

3.1  深化中国大学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已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体育协会为调控、学校为根基的管理体制,并在加快构建高质量的大学竞技体育体系。然而,目前我国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仍然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未能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不相称的现象仍然存在[36]。此外,地方大学生体育协会自治能力和决策能力较弱[37],在服务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在新发展阶段,要对标我国关于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和任务,逐渐使体育回归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竞技体育深化改革,促进竞技体育与教育系统深度融合。一是构建协同管理机制,消除职能界限。坚持传统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大学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建立政府、大学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新型管理机制,消除原有教育和体育部门职能界限,建立大学竞技体育联席会议制度,教育、体育等部门在联席会议机制下协商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事项,部署研究和统筹推进大学生运动员奥运参赛备战等工作,使大学成为培养奥运冠军的主阵地,使大学生运动员成为中国奥运军团的主力军。二是全面推进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加快运动队职能转变。持续深化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改革,积极转变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职能定位,将地方非职业化项目运动队逐渐向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转型,设立“职业队、大学、高中、初中、小学”衔接有序、环环相扣的阶梯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通道,依托国民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奥运选手。三是化解学训矛盾冲突,探索融合育人模式。促进大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化解学训矛盾,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新模式。同时,推进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坚持五育并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运动员,塑造新时代“学训双优”的大学生奥运冠军。

3.2  加快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法治建设步伐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的“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章节中规定,鼓励学校组建运动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38]。这不仅为我国学校在新阶段发展竞技体育指明了方向,还为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法律参照。然而我国虽然从顶层设计上颁布了涉及学校体育的法律和条例,但是基层学校执行力不足,部分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组织课余体育训练流于形式,并未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首要目标。此外,我国部分大学生运动员法纪意识较淡薄,在体育比赛中甚至出现服用兴奋剂和违反体育道德的现象[39],亟待构建大学竞技体育法治体系。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快大学竞技体育法治建设步伐,以法治手段推进大学竞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要完善规范管理制度,提升组织自治能力。加强大学竞技体育组织依法治理能力,定期对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制度建设进行评估,筹备设立大学体育仲裁委员会,完善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加强各级大学生体育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落实各省(自治區、直辖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责任制度,不断提高地方大学生体育协会自治水平。二是健全体育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积极构建集“执行、监督、反馈”为一体的大学竞技体育法治体系,制订大学生运动员奥运选拔和参赛的指导性文件,健全大学生运动员纠纷解决和服务保障机制,组建大学生运动员法律援助团队,及时处理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备战中出现的法律纠纷,营造良好的大学竞技体育法治环境。三是完善大学体育规章制度,推进大学体育法治建设。根据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新时代发展特点和规律,健全大学生运动员奥运选拔、训练、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大学竞技体育法治水平。与此同时,面向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政策、条例等具体制度约束大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不良行为,推进大学竞技体育法治化建设。

3.3  创新我国大学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模式

为促进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我国制订和实施了《奥运争光计划》,组织开展了竞技体育跨界、跨项及跨域选材工作,但是由于体育和教育系统对竞技体育人才选拔的标准和尺度不一,导致我国大学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效率不高[40],很难招收到具有良好运动潜能和天赋的高水平运动员。同时,受限于我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主要招收对象是二级(含)以上运动员,而具有争夺奥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金(奖)牌的高水平运动员实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工队接受专业与系统的训练,大学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培养和输送质量有限。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要破除大学竞技体育人才选拔的壁垒,创新大学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模式,构建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机制,提高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一是要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夯实人才储备根基。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工作,强化大学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主渠道的作用,拓宽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渠道,夯实竞技体育人才基础,开创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新局面。二是要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实施“人才扶持计划”。针对不同类型、层次和规模的院校,制订分级化的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标准和管理办法,实施大学竞技体育人才“选星计划”“造星计划”“育星计划”,设立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进入省队和国家队的绿色通道[41],发掘和培养具有国际水准和有望冲击奥运奖牌的大学高水平运动员。三是要完善人才选拔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要允许大学高水平运动员以个人名义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队运动员共同报名参加奥运选拔赛和测试赛,将大学高水平运动员选拔纳入国家竞技体育人才选拔体系,不断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大学招生主管部门要坚决抵制招生过程中的不良风气,把好竞技体育人才选拔质量关。

3.4  转变我国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方式

近年来,我国大学不断深化改革课余训练、创新训练备战模式及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提高了大学生运动员的整体竞技水平。然而我国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方式较为单一,特别是在训练负荷监控、训练服务保障等方面缺乏科技赋能[42]。同时,我国大学与其所在行政区的体育科学研究所和科学化训练基地尚未建立十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大学生运动员科学化训练水平有限,缺乏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科技手段在训练备战中的应用。在科技革命驱动下,我国大学要坚持走“科技赋能”之路,积极转变训练备战方式,全面提升训练备战效益。一是要实施科技赋能行动,提高训练备战质量。依托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研究中心等优势资源,科学监测大学生运动员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适时调控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强度,通过借助智能可穿戴设备、AI虚拟训练场景、5G自由角度分析技术、3D动作捕捉技术等手段,提升大学生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二是强化科技服务支撑,提升训练备战效益。通过建立大学智慧化数据分析平台,创建大学运动数据分析实验室,优化大学生运动员数据采集、收集和储存程序,提高对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数据的挖掘和处理能力。大学教练员可根据呈现的可视化数据,制定更加合理、精准、有效的训练计划和方案。三是要加快训练基地建设,提高训练保障水平。加强大学训练场馆设施的翻修和改造,整合大学健身室、理疗室、数据分析室及体能训练室,筹建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营地、训练基地和训练中心,组建集“律师、营养师、情报师、数据分析师、运动表现师、心理咨询师”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团队,为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备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3.5  完善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结构体系

我国在新时期深入推进大学体育竞赛制度建设过程中,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引领大学体育竞赛高质量发展。然而我国大学体育竞赛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竞赛项目仍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为主,未能全面接轨奥运会项目,致使我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参赛的运动项目较为集中,无法实现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同时,我国大学体育竞赛存在组织管理不畅、组别设置单一等问题[43],特别是大学与职业体育赛事缺乏有效的衔接,未能形成衔接有序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我国要坚持“体教融合”理念,构建具有世界水准、中国特色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一是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竞赛制度建设。创建大学体育竞赛激励、补偿、约束、监督和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大学体育系列赛、积分赛、测试赛、对抗赛等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办法,规范大学体育竞赛市场。二是要优化竞赛项目布局,调整竞赛项目结构。建立层级化的竞赛项目管理机制,推进大学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均衡发展、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协调发展以及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和混合项目一体化发展。特别要加强“三大球”等重点运动项目的推广,加大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的普及程度,逐步在大学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中设立非奥项目。三是完善体育竞赛体系,推动体育竞赛有机衔接。积极开展普适性、阳光性、精英性、选拔性的大学体育系列赛事,以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为龙头,打造面向不同年级的专业性校内竞赛、不同规模及不同层次的校际竞赛、不同运动项目和学龄的选拔性竞赛以及不同赛制和不同组别的国际交流性竞赛,形成横向衔接、纵向贯彻、一体化推进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此外,要加强大学体育竞赛与职业体育竞赛、校外体育竞赛的衔接,推动我国大学校内的、校际的、选拔性的和国际交流性的体育竞赛一体化发展。

3.6  强化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服务保障

我国大学在建设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队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持续强化大学生运动员服务保障,着力构建大学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然而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资源供需失调的现象依旧存在,政府和大学多方筹资渠道不畅,无法为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备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囿于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大学生运动员在科技服务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短板,阻缓了我国构建更高水平的大学竞技体育服务保障体系[44]。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大学教育资源优势,向社会力量筹集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资金,组建层次分明、协同联动的服务保障团队,构建更加健全的大学生运动员服务保障机制,助力我国大学生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是要促进多方合作交流,提升组织保障能力。加强大学与地方政府、大学生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筹建大学体育教练员协会、大学体育纠纷委员会、大学反兴奋剂检测联盟及大学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备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要优化资金来源渠道,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积极拓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政府拨款、学校自筹、企业资助、社会捐赠等途径解决大学竞技体育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大学生运动员训练与参赛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积极组建“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训练康复”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保障团队,健全和完善服务保障团队的内部结构,加强动态监督、管理和评价。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大学的实际情况,在大学训练场馆内设立心理干预服务站、医疗保健服务站及科研攻关服务站,为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备战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4   结束语

美国依托健全完善的大学竞技体育体系,培养了“学训双优”的大学生奥运冠军,形成了以大学生运动员为主体的奥运夺冠道路,这与美国推动大学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创新、加强法治建设、健全体育人才选拔机制、实施科技赋能备战举措、完善大学体育赛事系统、强化服务保障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时期,依据我国发展战略,应以深化体教融合为契机,聚焦大学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升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助力大学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杉本博司. 现象[M].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11.

[2]  美国队2020年大学生奥运资源[N/OL].(2020-09-21)[2022-08-13]. https://www.teamusa.org/tokyo-college-resource-hub/olympic-resources.

[3]  张守伟.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改革的历史轨迹、焦点问题与经验反思[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4):1-9.

[4]  南加州大学. 体育运动发展历程回顾[EB/OL].(2020-10-23)[2022-08-10]. https://usctrojans.com.

[5]  THURMOND R C.The history of sport and physicaleducation as a ?覱eld of study in higher education[D]. Oklahoma City: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1976:72.

[6]  SMITH J M. Cheated: The UNC scandal, the education of athlet-es[M]. Nebrask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15:2.

[7]  2020年東京奥运会大学生竞赛成绩[N/OL].(2021-09-01)[2022-07-03]. https://www.teamusa.org/Tokyo-College-Resou-rce-Hub/Olympic-Results.

[8]  2020年东京奥运会大学生新闻报道[N/OL].(2021-08-22)[2022-07-03]. https://www.teamusa.org/Tokyo-College-Reso-urce-Hub.

[9]  EAGLEMAN A N. What are we teaching our students?A descriptive examin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sport management curricula in the united states[J]. Sport Management Education Journal, 2010, 4(1):1-17.

[10]  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

[11]  2020年东京奥运会大学生运动员参赛足迹[N/OL].(2021-12-22)[2022-08-11]. https://www.teamusa.org/Tokyo-Col-lege-Resource-Hub/Collegiate-Athlete-Footprint.

[12]  LAPCHICK R E. New game plan for college sport[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2006:157.

[13]  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NCAA学生运动员[EB/OL].(2021-07-21)[2022-06-10]. https://www.ncaa.com/news/ncaa/article/2021-07-21/ncaa-student-athlet-es-2020-summer-olympics.

[14]  美国大学奥运奖牌榜重磅出炉!看看哪个大学是奥运冠军的“摇篮”?[N/OL].(2021-08-13)[2023-11-18]. https://www.sohu.com/a/483173559_120099297.

[15]  2020东京奥运会奖牌榜[N/OL]. (2021-08-08)[2023-11-17]. https://2020.cctv.com/medal_list/index.shtml?.

[16]  王永顺,薄纯磊,耿志伟. 美国高校体育治理体系特征及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21(4):105-110.

[17]  2021年NCAA电视转播收入和执照收入[N/OL].(2022-02-15)[2022-06-03]. https://data.iimedia.cn/data-classificati-on/detail/13002661.html.

[18]  GREEN M. Elite sport development: policy learn-ing[M]. New York: T&F Press,2005:154.

[19]  YIANNOPOULOS K. Save amateur sports: protection from lia-bility under the amateur sports act in eleven Line v[J]. Villan-ova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2002(8): 394.

[20]  姜熙. 比较法视角下的我国《体育法》修改研究——基于30国体育法的文本分析[J]. 体育科学,2019,39(7):62-79.

[21]  斯科特·斯金纳·汤普森,伊洛娜·M·特纳,孟瑶. 美国《教育修正案》第九章对跨性别学生运动员的保护[J]. 湘江法律评论,2020,16(1):192-221.

[22]  COAKIEY J. Sport in society[M].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1:110.

[23]  池建. 竞技体育发展之路——走进美国[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27.

[24]  PANKHURST A, COLLINS D.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need for coherence between research, system,andprocess [J]. Quest, 2013, 65(1):83-97.

[25]  彭国强,高庆勇.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制度治理及其特征[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4):74-81.

[26]  VAEYENS R, GULLICH A, WARR C R. Talent identification-and promotion programmers of olympic athletes[J]. J Sports Sci, 2009(13): 1367-1380.

[27]  杨国庆,叶小瑜,彭国强,等. 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战略思路与体系构建——基于中外奥运备战经验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1):57-64.

[28]  謝军,周志雄. 奥运备战视域下科技助力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20,40(7):25-30.

[29]  彭国强,杨国庆. 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重点项目奥运备战举措及对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启示[J]. 体育科学,2020,40(2):3-14.

[30]  胡海旭,杨国庆. 数字化转型:点燃当代竞技运动训练变革新引擎[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11):81-98.

[31]  钟秉枢,张建会,李海滨,等. 新时代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7):19-32.

[32]  杨蒙蒙,吴贻刚. 美国大学体育竞赛体系特征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21(5):104-110.

[33]  彭国强,舒盛芳. 美国体育制度治理研究热点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1):78-84.

[34]  美国奥委会大学体育可持续发展智囊团[N/OL].(2022-03-20)[2022-09-10].https://www.teamusa.org/usopc-think-tank.

[35]  HOFFER A J, PINCIN J A. The effects of conference realignm-ent on NCAA athletic depart ments [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15, 22(15):1209-1223.

[36]  毛振明,查萍,洪浩,等. 从“体教分离”到“体教融合”再到“体回归教”的中国逻辑[J]. 体育学研究,2021,35(4):1-8.

[37]  阳艺武,伍艺昭. 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审视与战略取向[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1):80-86.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N]. 人民日报,2022-06-28(17).

[39]  刘海元,展恩燕. 对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20,27(6):1-11.

[40]  杨国庆.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历史考察、经验凝练与优化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7):33-46.

[41]  柳鸣毅,孔年欣,龚海培,等. 体教融合目标新指向:青少年健康促进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J]. 体育科学,2020,40(10):8-20.

[42]  代向伟,凌媛,郭修金.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路径探寻[J]. 体育文化导刊,2021(6):104-110.

[43]  钟秉枢. 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完善的路径研究[J]. 体育学研究,2020,34(5):13-20.

[44]  杜放,舒盛芳. 美国高校运动员奥运夺冠特征、经验与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23(1):53-59.

猜你喜欢
审视美国现象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未经旅行“审视”过的设计,是不可信的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与当代发展探析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生与死:《荒野猎人》的伦理价值审视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