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廉家风建设“实”起来

2024-05-29 13:47
清风 2024年4期
关键词:家教家风家庭

在新时代条件下,培育优良家风既要解决当前家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要积极培育大众所认可的优良家风,这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努力,才能真正让家风建设“实”起来。

從文化传统上夯实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纵观古今,在中华文化世代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形成了以清廉的为政之德、忠孝的伦理道义、慈爱的仁德之心、信义的处世准则等优秀品质为基本内涵的优秀家风文化。

从曾子杀彘教子、孟母三迁和断织教子、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家训名篇,这些卷帙浩繁的家风文化故事典籍,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世界文明宝库贡献了瑰丽篇章,是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重要见证。

而到了近现代,中国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良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用自己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同时,更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了新的优秀家庭风气和生活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党性锤炼、精神风貌在家庭层面的集中体现。

譬如“厚德”“勤俭”“廉洁”等优秀家风内涵,就在大家广为熟知的毛泽东“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三不”家风中,在周恩来亲自制定的“十条家规”中,在陈云向子女、亲属提出的“约法三章”中,有着十分生动的体现。这些红色家风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不断激励着党员领导干部要清白传家、干净做事,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做人民的好公仆。

足可见,千百年来,优秀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始终占据本体和主体位置,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文明豪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与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梳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文化,发掘典籍中涵纳的优秀家文化思想,讲述典籍中承载的生动家文化故事,不断夯实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家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正是当下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题中之义。

从制度建设上抓实

家风是一种德行传承,更是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的根本风气。但更多时候,家风的很多内容属于道德软约束,并不具备强制性和震慑性。

新时代家风建设应软硬结合,既要从思想文化上夯实,又要从制度保障上抓实,从领导干部容易出问题的家庭行为风险点入手,沿着沟渠找水流,进一步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和身边人就业、出国、经商办企业等有可能存在权钱交易、利益冲突的风险点进行严格的制度防范。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大量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和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已将领导干部的家风从道德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将柔性约束固化为刚性约束。

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就明确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要求法官妥善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不利用身份寻求特殊利益,教育督促家庭成员不利用职权、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这些规定从制度层面明确了领导干部等在家风建设中的责任,围绕干部作风问题、个人事项报告问题、家庭财产问题等明确了规矩、划出了红线。

此外,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落实国家十四五 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汇聚亿万家庭力量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监察委员会、教育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也提出家风建设要“强化制度保障”:

“加快推动家庭教育立法进程,不断完善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功能发挥的法律体系。大力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彰显公共政策价值导向,把新时代家庭观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政策中,体现到各类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中,有效发挥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社会规范对家庭成员的引导约束作用。”

家风建设制度化是一个非正式制度不断完善、正式制度不断创设的过程。虽然国家层面已经提出要完善新时代家风建设制度,发挥正式制度的权威性,但毋庸讳言,这项工作任重道远,仍需要各级地方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建制,包括但不限于继续积极推进家风建设立法、构建家风建设的社会评价和反馈制度、健全家风落实落细的奖惩和激励制度,让好家风蔚然成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传播载体上做实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在传承,难在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春风扑面而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良好家风就必须在了解其形成条件和基本内核前提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创新传承载体,实现现代转化,加强舆论引导,创建优秀家风社会传承传播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如今,我国多地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钟爱的精神家园,培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而老百姓家门口的一座座家风馆,正在成为大家学习交流家风家训的重要场所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实践载体。

不过,纵观各地的家风馆,大部分仍然以简单搜罗家规家训、通过线下陈列展览为主。这些家风馆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参观学习价值,但由于图文结合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走马观花的参观流程实在单调,故而在无形中让广大观众对于这些优秀家规家训,莫名有一种来自历史时空和文化背景上的距离感,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优秀家风的魅力。“参观”也就成了单纯地“观看”,就算在当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根本没有入脑入心,收效甚微。

如何做实家文化建设载体,让家风馆通过新媒体技术活起来,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由全国妇联主办,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承办的“中华好家风”主题展览,则在这方面为全国众多家风馆提供了有益镜鉴。

该展览由“先贤家风”“红色家风”“时代新风”“新时代家风建设成果展示”四部分组成。通过大量图文实物,系统展示古代先贤名士的优秀传统家风、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的红色家风、当代最美家庭的时代新风,以及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主要成果。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观众,2023年七一前夕,博物馆隆重推出“中华好家风”云展厅。利用全景VR、3D融合、真人嵌入等技术,提供线上沉浸式观展,为展览带来数媒科技新风,帮助观众获得更佳参观体验。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面对面听取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身临其境地参观展览。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家风馆不仅对社会承载着文化方面的职能,还承担着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如果不加以规范,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够负起领导责任,切实把家庭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同时,能够予以更多的政策、技术、资金倾斜,推动形成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家教家风家庭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