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感动

2024-05-29 12:53王明法
金山 2024年5期
关键词:镇江干部社区

王明法,江苏扬中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歌、散文,作品见于《诗刊》《十月》《作家》《扬子江诗刊》《雨花》等。出版诗集《融雪》《三角洲上》,散文随笔集《最美》。

作家董晨鹏的社会身份是一位国企高管,我们曾经在经济战线“同甘共苦”拼搏过。当这部反映基层社区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即将面世时,一位颇有些乡镇街道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担心他写不好:“你不知道啊,社区复杂得很!”然而当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呈现在我们面前,大家一致的认知是:写得很到位,社区干部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担心董晨鹏“写不像”的原因,大概是由于他未曾有过社区工作的实践。但是我知道他有过深入社区生活的经历。十多年前晨鹏所在的城建集团,曾经是这座小城旧城改造的主力军,涉及“老破小”和城中村的居民动迁,那是一项极其“磨人”的大工程。有一次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起拆迁,个中滋味,真是五味杂陈,非亲历者不得其中要领。晨鹏对属地政府的动迁工作专班是“既爱又恨”,尤其佩服社区干部,这些当下中国最基层的社会工作者,面对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社区居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细致的巨大努力。在参与建设南徐片区的十多年间,他和包括七里甸街道的多个社区的干部们打成一片,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本书就是对七里甸社区基层干部群像的工作纪实,因为和他们曾经的“并肩战斗”,晨鹏对杨小玉、贾名扬们的家庭生活也有着极细微的观察,因而作品读来极具说服力。

在本书尚未付印前我没有读过书稿,内心曾经有过疑惑:社区干部整天和家长里短打交道,都是些芝麻蒜皮的小事,以文学的方式表现这些“小事”,如何能“出彩”,如何能打动读者?读完该书,掩卷沉思,我发现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居民和干部,一件件接踵而至的麻烦事,熟悉的地名和俚语,眼花缭乱的部门,在一气呵成的叙事里,根本“来不及感动”。

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

纪实文学的纪实性要求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日常性抒写,必须满足读者的审美“共情”。《最后一公里的守望——七里甸纪事》作为特定区域的本土写作,镇江,润州,七里甸,在这个聚焦点出现的人以及發生的事,必须完整准确地呈现出所在地的文化元素。董晨鹏做到了。

书中“引子”的第一段写了一位“江对过”(指镇江长江段北岸邗江)跨江售卖茶干的货郎的叫卖号子,一下子就把读者拉到了当场——镇江。润州原先是三面合围了镇江老城的农业郊区,多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后,逐步成为涵盖了北到长江南岸堤坝,东到古运河,南到韦岗,西到高资的这一大片区域(镇江高新区成立后又划出一大片,与本书无关,不再赘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跨江南来售卖豆腐(茶叶)干的货郎活跃在润州的大街小巷,十二圩茶干是很多本地人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

“本书背景为镇江七里甸,书中有大量的方言俚语,在不妨碍理解的情况下,未做处理。个别难懂的词语以脚注方式进行解释。”董晨鹏如是说。他把一些有着独特的镇江本土文化气息而外地读者不大能准确理解的词语做了脚注处理,比如“倒霉瞌冲”“洋盘”“六角铮铮”“逸逸当当”“小炮子儿”“马惶鸡躁”等等。实际上书中仍然有不少当地特有说法的词语,未做脚注,比如“关木闩”,指为了破除可能带来厄运而邀请方士或和尚道士所进行的某种特殊仪式。在文学作品中引用方言俚语并不少见,对于本土读者可以迅速产生“熟人效应”,消除阅读障碍;对于域外读者则可以产生“陌生化”效果,增加新鲜感。

著名作家汪曾祺以成功抒写“吾乡高邮”的风物而享誉海内外,他创造了一种“风俗画”的写作风格,使得其在新时期中国文坛独树一帜。董晨鹏显然借鉴了汪氏的文风和笔法,在本书的创作中成功加以运用,起到了很好效果。风俗画写作不会迅速产生激烈的冲突,不会产生高大上的戏剧效果,但是值得细细品味,有悠长而绵密的余韵。

普通人不普通

一部成功的非虚构作品绝不仅仅是主角的舞台,精彩的普通人叙事往往更能烘托戏剧效果。董晨鹏对围绕在主角周围的一众群演,有着格外特别的安排。猫婆婆、红睡衣、烧河豚的老蔡及妻子、马齿苋包子张奶奶、住福利院的老吴、退休老干部罗素琼,等等。书中这些得到社区干部细心照顾和服务的群众,有着个性鲜明的性格描写。“红睡衣”是一位购买七里甸二手房的新居民,平日里开一间棋牌室,通过收头钱度日,是个“社会上的混脚子”。受人蛊惑要求社区为其办理低保待遇,由于不符合政策未果,因而与社区干部结怨,此后时而因现实困难,时而以不正心术生出种种伎俩为难社区。董晨鹏对这一类人物的心理刻画和行事风格安排大量笔墨,进行非常细腻的描写,读来活色生香。

不把普通人写“平”,写成脸谱化,这就需要作家把自己“放进去”写。董晨鹏曾经日夜行走在城中村的拆迁现场,和那些普通人打交道,自然熟悉他们的语言和做派。书中一只被当成“家人”的杂毛犬“陈二”,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从出生后被遗弃到混成社区家家熟的老混子,直到最后死去。它出现在干群关系紧张与和谐的每一个现场,见证了社区的变迁。从一只狗的眼里,看人世的许多冷暖,既不煽情,也不过度悲情,如实呈现,既有谐趣幽默之感,又有发人深省之处。

对普通人的细节刻画,创造有利于故事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得情节发展的过程润滑而不生涩。书中张奶奶的马齿苋包子多次出现在居民餐厅、汽车和办公室,根据人物和故事发展的需要,恰如其分又恰到好处地把人间烟火气展现在读者面前。

“把我们当家里人”

本书是镇江润州七里甸社区干部的一次集体亮相,对群体性主人公的摹写,不能聚焦一人而对其他人轻轻带过,也不能板凳桌子一般高,其中尺度很难把握。董晨鹏巧妙地从主角们的“家里人”和把他们当成“家里人”这两种视角,以差异化说事,来保证群体的个性鲜明。

女一号杨小玉是湖北来的大学生村官,疫情到来前计划来镇团圆一起过新年的父母,在行前的电话里用湖北话夸女儿:我们姑娘到底有家了。说不完的电话里,六年没有见面的父母要带上老家的特产甜柿饼、油茶、地封黄酒、黄牛肉,又回忆起杨小玉结婚前的旧事:关于彩礼,她和未婚夫的一段精彩对话,最终用一万零一块,象征这位大学生村官“万里挑一”。的确,杨小玉“一路回望,发现这么多年来,她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句话,就是为社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这是一个多么朴素的人!没有惊人语,也没有豪放言,最终在被提拔时仍然选择去信访接待中心工作。她放弃行政岗位而重回又苦又累又烦人的信访接待窗口,是因为她“闻到了一种熟悉的泥土的气息”。在当今社会这种姿态很多人并不理解,所以要说感人肯定是不恰当的。

这种甘于奉献的行为对于服务对象而言,是认可并乐见的。很多时候,社区干部乐于也善于,被居民群众当成“家里人”。社区干部吉倩倩为了解决楼上下邻居的矛盾,自费购买礼物“装孙子”骗开许多人都进不去的门,最终化解多年矛盾;因为千方百计帮助大病返贫的老蔡获得低保补助,社区干部刘梅被感动的老蔡夫妇传授“绝不外传的烧鱼秘方”……

本书所描写的几位社区干部,并不都是英雄般凯旋的人物。杨小玉提拔,贾名扬晋升,而刘梅静悄悄退休,吉倩倩为了照顾家庭,“说离开就离开”地辞了职。生活中不仅有为了大家舍小家的壮举,也有全心全意为亲情的温暖。

对群像人物的褒扬性文字无法对比那些给某一位英雄或者大人物的传记作品,尤其是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国家媒体为之歌颂,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桥梁、是纽带、是润滑剂、是灭火器。他们生活在沸腾的生活现场,他们活得匆忙,活得普通,但他们是社会的基石。当人人都在向上努力,希望拔高的时候,我们或许不会为基石感动,我们来不及向下,来不及向内心,寻找支撑平凡生活的这一部分人。

猜你喜欢
镇江干部社区
社区大作战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