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E分析框架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

2024-05-29 11:21王旻旻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宁波市

王旻旻

摘   要: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TOE框架的指导下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涵盖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一级指标。基于此,以宁波市35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宁波市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体现状的了解与把握,分析面临的问题,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在实地调研、借鉴国内相关城市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提出技术、要素、政策三条驱动路径。

关键词:TOE;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路径;专精特新;宁波市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8-0059-05

一、引言与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理应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涵、水平测度、影响因素、驱动路径等方面。本文研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通过梳理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研究。一是制度因素。一些学者认为,税负降低、地区营商环境优化,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技术因素。部分学者认为,行业内技术进步会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和擴大行业规模,进而促进行业地位提升。现阶段,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有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三是人力资本因素。部分学者主张人力资源优化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步骤。四是金融因素。部分学者关注企业融资,发现融资规模和金融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产业成长、结构优化。可见,现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因素研究,多因素协同驱动研究较少。由此,本文选取TOE(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分析框架研究多因素协同联动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排头兵,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充分体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特点,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力军。那么,“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路径是什么?如何持续深化“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关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较少,多数从实践层面以新闻报道形式来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少数理论研究主要从政策视角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如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对企业政策辅导等。由于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内在驱动因素研究回应较少,因此本文选择研究“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驱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框架阐释

TOE框架是Tornatzky和Fleisher两位学者于1990 年首次提出的,最初主要是强调信息技术本身对技术采纳的影响,后来的发展开始考虑组织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学者们愿意将该理论应用于解释组织的技术整合和采纳行为。模型中的T、O、E分别表示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技术因素指的是组织现有技术以及市场上仍未被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组织因素通常指的是传统上组织的一些与资源利用和采纳相关的特征,如组织规模及范围、管理结构特性以及其他组织内部可利用的相关资源(人力资本)。环境因素是该组织开展业务或活动所处的宏观环境,如所处的宏观行业情况、竞争强度和分析、政府环境等。本文在TOE框架的指导下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涵盖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一级指标(图1)。

(一)技术因素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获得收益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活动的中心和目的,也是微观层面上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如今,传统封闭、独立、线性化的研发模式已不能满足技术创新趋势的要求,企业需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充分适应研发模式和创新组织方式形态的演变趋势,需要不断革新技术创新组织范式,打破组织边界,打造网络化平台。一方面,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专利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资源,具有排他性。专利数量多,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高,拥有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组织因素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经营绩效、增强盈利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就离不开组织的行为与资源支持。从企业规模来看,规模较大企业可以通过大量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活动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得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规模较大企业拥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资源,这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地位。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规模较大企业更容易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这是因为企业可以为人才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

(三)环境因素

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政策支持力度越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越坚定。优惠、便利的政策会为企业发展提供阳光和土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存在机会不对等现象。例如,在某项招投标中,即便双方产品质量相近,采购方仍然更青睐大企业。因此,市场环境、竞争状况都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政府引导推进制度改革,确保中小企业公平享受政策红利。

综上所述,TOE分析框架中的技术因素包括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组织因素包括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源,环境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这些因素协同联动,共同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基于TOE分析框架下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

宁波市作为制造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之城,截至目前,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2家,居全国城市第五位、计划单列市第二位,为全市中小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积聚了力量、夯实了基础。笔者将从TOE分析框架中的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面,剖析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

(一)技术驱动路径

创新驱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力。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创新驱动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次,创新驱动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最后,创新驱动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力。一方面,实施专项攻关计划。宁波市深入实施“科创甬江2035”计划,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网联汽车等“卡脖子”项目,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攻关清单,每年组织实施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实现现有研发机构升级为省级、国家级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研任务,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各级研发机构798个,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51个;研发费用总额87.57亿元,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平均为5.97%,分别是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约2.6%)和宁波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约3%)的2.3倍、2倍;累计拥有发明专利4 354项,户均12.37项。通过全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揭榜”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双向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揭榜挂帅”活动。另一方面,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参与承担、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沿“技术—零件—部件—整机—系统”开发新产品,争创国际国家省内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产品。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持或参与制(修)定已批准发布标准数量853项,户均2.42项;拥有自有品牌1 151个,自有品牌销售收入1 248.1亿元。

(二)组织驱动路径

要素驱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素驱动是一种原始的驱动方式,指的是以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TOE分析框架中,组织层面的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可以说是一种要素投入。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业绩较好,平均成长周期为17.81年,企业普遍对其主营业务有着长期而专注的深耕细作。2022年,35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418.03亿元,同比增长14.82%;净利润145.68亿元,同比增长8.38%。宁波市97.7%的“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制造业,与宁波市优势产业集群体系相吻合。

一是数据要素驱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数据为生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可以说数据要素已经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细分行业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逐步实施“环节自动化—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的改造升级路径;积极探索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为载体的轻量化企业数字化改造模式。宁波市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工业互联网搭建,支持行业内已经初见规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行业产业鏈为单位普及数字化车间,并助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入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是劳动力要素驱动。人力资源优化可以推动研发、生产、销售、组织等全业务流程重塑,从而强化核心竞争力。宁波市加快甬江实验室、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宁波大学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大科学装置落户宁波。宁波市借鉴杭州市实施“鲲鹏计划”“西湖明珠工程”重点人才计划,深度融入国家“3+N”人才战略布局总体框架,深化实施甬江人才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可纳入高层次人才编制池管理;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根据企业需求与高校合作;优化完善企业职称自主评价办法,打破传统唯学历论,以企业为主制定人才认定标准。

三是土地要素驱动。宁波市借鉴杭州市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组团供地模式,加大用地供给力度,重点保障符合“标准地”要求的“专精特新”企业用地需求,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牵引,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园,加快项目入园、工业设备上楼。

(三)环境驱动路径

政策驱动:营造企业发展生态。当前,产业经济转型压力陡增,地方经济下行困难。而有效发挥政府“有形之手”,能够弥补产业链、行业、企业不足,给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增强其发展信心。对政府而言,要聚焦制度顶层设计,营造企业发展生态。

一是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顶层设计。宁波市建立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为总统筹协调、多部门协同配合、市区(县)两级联动、属地具体落实管理的工作机制,于2022年2月制定出台了《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起“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并在财税激励、金融支持、人才引培、要素保障等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明确对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指导区(县、市)出台本地化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案及政策。

二是打造“专精特新”企业三级成长机制。联动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银行及投融资机构等,做深做实优质中小企业筛选、分类指导工作。摸排组建了由779家企业组成的市“专精特新”扩量提质三年攻坚重点培育企业库,对标“小巨人”专、精、特、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逐项实施动态管理和重点培育。

三是资本、创新、人才、数字化、法律等多维度赋能。资本赋能方面,设立宁波市“专精特新板”,构建尽职调查、专场投融资路演、专项投融资对接会等系列专属特色融资活动,创新推出专精特新“小巨人”贷、上市贷、投贷宝等产品。创新赋能方面,提供成果推介、技术培训、专家问诊、关键技术研发等技术服务,邀请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宁波市10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并面对面“把脉问诊”。人才赋能方面,开设宁波市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班;对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三所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培育活动;举办“专精特新”企业—技能人才双洽会,9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近400名学生达成实习意向。数字化赋能方面,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组织“专精特新”企业近距离对标学习博世华域、华星光电等数字化标杆企业。法律赋能方面,组织宁波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专门推出商业秘密保护与维护、对外宣传规范化及防范虚假宣传两项法律服务产品。

四、当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走访和调研宁波市委政研室、经信局、部分企业,从TOE框架模式的视角去审视,使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技术层面:企业创新能力偏弱

2022年,宁波市有发明专利9 611件,杭州市有30 126件;宁波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03%,低于杭州市3.75%,甚至低于嘉兴市的3.45%。宁波市“国字号”重大科创平台、重点技术攻关项目不多,缺乏国家重点实验室,而杭州市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7家省级实验室,占全省数量的70%,还有2个“大科学装置”获批在建。在调研中有企业家反映,“得技术者得天下”。企业不缺工艺、不缺设备,缺的是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卡脖子现象严重。2021年国家成立了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但截至目前,在25家北交所上市的浙企中,杭州市占7家,嘉兴市占6家,宁波市仅4家(球冠电缆、新芝生物、舜宇精工、西磁科技)。

(二)组织层面:存在“后继乏力”现象

对比2021年,2022、2023年宁波市“小巨人”企业认定增速放缓,杭州、宁波两市差距逐渐缩小,相继被深圳市、苏州市反超。宁波市产业结构整体偏传统,97.7%的“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制造业,主要分布于高端装备及关键基础件、新材料、汽车等优势传统产业领域,在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深空深海等新兴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在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方面不具优势;而深圳市、苏州市“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随着前期较优企业的成功申报和现有后备潜力企业的挖掘排摸,宁波市符合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标准的企业存量偏少,后备军明显不如其他城市。例如,北京市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已达到6 323家,上海市超过7 000家,深圳市超过8 000家,而宁波市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仅有676家、467家。企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也有待加强。从产业数字化看,宁波市数字化改造仍处于探索阶段,产业数字化指标仅居全省第六,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自动化阶段,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能力不强。从人才招聘与留用看,不少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装备等领域企业普遍反映宁波市在本地很难招到适用人才。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对技能型、实用型产业工人的需求远远高于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企业认为,宁波市交通、居住、教育医疗、人才发展空间等整体城市环境影响人才留驻,如人才子女受教育问题基本需要以企业为主出面解决。

(三)环境层面:政策支持体系性不高

宁波市在培育方面出台的政策大多是從奖补角度出发,而在技术创新、土地要素等方面的奖补政策缺乏,较多关注的是鼓励现有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小巨人”。在调研中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反映,企业获得感不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像是一种荣誉,虽然评上有奖励资金,但除此以外地方层面几乎没有实质性政策。怎样树立全面综合的制造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之城整体概念,特别是对如何培育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系统性、前瞻性考量不多,尚缺少对于全市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区域性宏观规划和具体建设的操作性措施。而杭州市已于近期出台《关于打造全国专精特新名城的实施意见》,把鼓励企业创新提到首位,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比如,针对土地紧缺、产业发展空间受限问题,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组团供地模式,允许企业联合参与竞买,建成后可按约定办理分割登记手续,推行“工业上楼”模式。

五、结论与讨论

综上,笔者通过构建TOE研究框架,在对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体现状的了解与把握基础上,分析宁波市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中面临的问题,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借鉴国内相关城市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得出三种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路径,即技术驱动路径、要素驱动路径、政策驱动路径,三种驱动路径共同影响企业发展。

鉴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从政府角度。一是因地制宜完善政策利企方案。借鉴先进方案,明确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目标、重点发展方向,把鼓励支持企业创新放在首位,“问需于企、问策于企”,重点聚焦于项目投资、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用房用地等企业实际需求方面,增强企业获得感,给予企业更加精准化的政策支持。二是聚合企业精准服务。围绕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节能降碳、投融资、产业对接等服务,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和专家入企开展专项辅导,统筹开展主动式、清单化、实用型公益服务。

第二,从企业角度。保持适当规模,努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一是修炼内功。企业要调研、梳理其所处产业链、行业发展现状,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制订做优做强企业的工作计划,发挥企业规模效益。二是实施“企业友邻计划”。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供应链协同创新综合体等,和上下游企业共享供应链、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带动企业共同发展,共筑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   韩晶.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J].人民论坛,2022(7):90-93.

[3]   江胜名,张本秀,江三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态势与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8):78-91.

[4]   毛军权,敦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基于TOE框架的定性比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50-159.

[5]   董志勇,李成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J].改革,2021(10):1-11.

The Driving Path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under the TOE Analysis Framework

— Research on Specialized, Refined, Unique, and New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in Ningbo

WANG Minmin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ixi Municipal Committee, Cixi 315300, China)

Abstract: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aking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the TOE framework,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for the driving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constructed, which covers three primary indicators: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this, 352 specialized, refined, and innovative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in Ningbo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pecialized, refined, and innovative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in Ningbo City, the problems faced were analyze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research, and reference to advanced practice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relevant domestic cities, three driving paths were proposed: technology, factors, and policies.

Key words: TO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Drive path; Specializing, refined, and innovative; Ningbo

[責任编辑   彦   文]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宁波市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小学 把最好的给孩子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共享经济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路径研究
共享经济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路径研究
浅析合肥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
新常态下鲤城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围发展探析
实体书店多元经营的创新尝试及思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