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是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学科重组,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坚定文化自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新文科建设而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拓展了空间,为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了平台,也优化了新文科育人的方法。[1]从发展层面看,艺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回应现实需求,深入研究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数字化的新机遇、新问题、新路径,借助数字化推动艺术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全面构筑“艺科融合”才能真正助力文化自信的提升。
一、高校舞蹈类课程数字化应用的发展现状
(一)舞蹈课程数字化领域学理研究薄弱
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类课程的数字化研究论文近130篇,主要以教育改革、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视角展开对课程数字化的研究,包括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工具、实践与反思、研究方法等内容,体现出我国学者对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数字化的重视与关注。但在知网检索“舞蹈”“课程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等关键词,相关研究论文仅43篇,相较其他艺术类专业有明显差距,其针对数字化的功能作用、内在需求、应用路径等探索不够深入,且处于起步阶段。
(二)舞蹈课程数字资源尚不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现代化教育视域下,由数字载体呈现的教育资源需求日益增长。以重庆高教智慧教育平台为例:网站累计浏览量突破1.7亿人次,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省市子平台总浏览量的22.74%,排名全国第二。其中,本科公共通识课、专业导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践课五个类别共计1812门,学科门类丰富,在线选课率高,数字化的交互共享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场域。对比笔者走访调研重庆5所高校的数据显示,舞蹈专业共有课程114门,目前已开设重庆市高教智慧教育平台在线课程2门,认定重庆市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运用云班课、锐捷Uclass等信息技术的课程不足5门,大多仍旧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线课程、网络资源、平台交流、虚拟现实等智能化技术均未有效落实。
二、高校舞蹈类课程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数字空间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学科交融的数字通道,同时也呈现出各种复杂化、综合化的问题。据调研数据分析,高校舞蹈类课程除数字化领域学理研究薄弱、数字资源建设不充足外,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其一,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率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整合缺失,难以打破学科交流的壁垒、学科交叉的联动,导致舞蹈人才培养无法由学科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其二,师资队伍建设与“数智”教育创新发展出现脱节现象,专业课教师大多未参与到课程数字化的实践应用中来,数字智能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式、泛在式、便携式学习渠道还未完全建成,学科发展及课程设计都无法构建新文科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字教育生态。由此可见,信息化时代下的舞蹈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全新机遇,传统舞蹈课堂与数字化发展的迭代更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新文科与舞蹈类课程双向互动的数字化趋势
(一)推动数字教学的创新提质
新文科背景下扩展学科交融、构成多学科知识的数字通道已是必然趋势。数字化建设为促进新文科知识跨域融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赋予能动性,迭代与更新舞蹈教学的开阔性、知识传递的灵活性以及学生应用的广阔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一,通过慕课、微课、微视频等数字资源的建成,为舞蹈课堂提供图像化、叙事化、场景化、可视化等多种呈现知识的新形式,学生获取更多不受时间、空间局限的学习条件,以此打造出便捷高效的教学新模式。其二,借助数字技术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舞蹈生既要具备艺术表达与艺术内涵,又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培养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学习者”,才能适应技术与人文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二)助力教师队伍的长足发展
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数字化发展节奏,促使教师担负起数字化改革的育人使命,必须构建人机协作的教师共同体。数字化時代需要关注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首先,能够合理选择并使用数字化工具,判读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及可靠性,避免误导性或低质量的信息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持续追踪学生的使用感受、使用思考以及思维转变,形成学术积淀与理论启示提供先期探索成果。再次,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微讲堂”“虚拟舞台”等数字教学活动,关注数字化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同类高校共建共享在线资源平台,以促进新文科背景下的舞蹈类课程与数字共研。
(三)打破“身授性”的单一模式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教学工具的逐渐兴起,舞蹈教育“师传身授”的单一模式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学生在传统舞蹈课堂中习惯了“接受式”学习,偶尔有“朋辈教育”式互动,但极少成为教与学的“主动方”。[2]这与舞蹈专业特有的学科特点分不开,专业课以技术性知识为主,“徒弟”需要“师傅”不断引领、示范,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模仿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也更注重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忽略数字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因学科特点形成的“身授性”应予以保留,继而探索舞蹈类课程数字化的应用新路径,能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内驱力。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对《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连接Unity3D技术,通过3Dmax建模、虚拟场景、成像采集等获取舞蹈生在教学中的实时状态,对动作质量、目标达成度、情感投入等数据进行分析,有效帮助学生修正姿态、调整动作,并获得生动有趣的沉浸式体验感。
四、高校舞蹈类课程数字化应用的路径探索
新文科建设对于艺术学科而言,是对内强化审美、对外提升美育感知力的基点,也是艺术审美的精神核心。[3]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舞蹈学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劲头强、专业技术扎实、文化素养与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结合笔者所在的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定位,人才目标主要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舞蹈教学、院团编导及表演、文化馆站艺术指导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建设适用于舞蹈类课程的数字体系与数字工具拓展应用,对学生实现培养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类课程的数字教学体系建设
1.“一轴两驱三台四融”的教学模式
明确以文科教育、数字技术、艺术思政于一体的育人指向,围绕学生中心、学科特点、学情分析三要素,构建“一轴两驱三台四融”教学模式。课程以高等教育数字建设为轴心,新文科金课范式、信息技术育人理念为驱动,开启在线慕课资源平台、“教、训、创、赛”拓展平台、创新创业传播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融思政、校内校外融资源、课前课后融实践、校企平台融项目,充分发挥高校舞蹈专业“以舞育人、以舞传薪、艺科融合、德艺双修”的学科特色。
2.“线上导学+线下研学+课后促学”的教学设计
以线上慕课自主学习、线下班课合作探究、平台践课真实体验为设计思路,形成“线上导学+线下研学+课后促学”的教学设计,实现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式教学。其一,线上导学增强理论基础。以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平台为主导,通过教师自建的案例库、组合单元、导学视频、讲解PPT等内容为补充,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系统、积淀文化素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二,线下研学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新增案例启发、小组研讨、主题编创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有效提升思辨、探究、创新、应用等综合能力。其三,课后促学打造艺术家品格。借助课程拓展平台开启项目比赛、巡演实践等任务,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将课堂作业转化为展演成果,为高校舞蹈类课程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价值引领。
3.“学术、艺术、技术”的教学资源
(1)线上自主探索,倡导个性化学习
融合多学科知识打造数字资源,使其成为更具学术性、艺术性、技术性的数字体系。以笔者承担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教学为例:教材选用唐满城、金浩所著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笔者将原有六个章节优化为基本术语、基本元素、支干教材、主干教材四个模块,再重构为导师精讲、案例赏析、表演展示、习题测试四个单元内容,以视频、图文等形式,运用数字技术建立适用于本校学生学情的在线资源。优化后的在线资源囊括主题案例、知识图谱、问题导向等模块,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对本课程的学术观点,巩固元素韵律及形态舞律的基本框架,积淀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教师录制的示范表演及导学教程,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美育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实现对“国舞”的传承、传演、传创能力。
(2)线下翻转课堂,建立合作式学习模式
线下新增创编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索,最大化实现线上学术理论与线下实践演练的资源共融。以《舞蹈剧目》课程为例:二年级学生需要完成舞蹈作品的自学、排练及展演过程,并达到相应考核标准。其一,教师团队通过云班课传递主题案例,择取《只此青绿》《深AI你》《永不消逝的电波》《远山不远》《咏春》等经典剧目,学生在课前自行赏析并参与问答互动,有助于提升线下学习效率;其二,收集社会热点素材,为线下编创实践提供人物塑造、故事素材等,润物无声地传递“艺术思政”理念;其三,课内由授课教师总揽,引导学生完成编创与评价,课外聘请校外编导专家,借助腾讯会议连线指导,作品可通过上传视频号或舞台展演的路径完成终结性评价。
(二)舞蹈类课程的数字工具拓展应用
1.建立数字课堂
课程数字化正是面向新时代学科建设的革新举措,借助数字化工具,舞蹈教育者可以轻松获取丰富多样的舞蹈视频、音乐素材、文献资料等学习资源,对学生的舞蹈演示、创作过程及作品展演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数据更直观地分析、评价学习效果,帮助师生获得更有创意和多样化的课堂体验。以舞蹈理论课程《舞蹈鉴赏》为例:课前利用“云班课”“超星”等工具发布资源,学生通过完成问答、测试、小游戏等环节达成预习目标,激发学习能动性。课中借助VR技术建立与作品起源地相关的虚拟场景,让学生沉浸式、情境式体验该舞蹈的原生态风貌,在小组表演、探讨、评价中通过成像采集工具跟踪学生动态,分析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投入度和喜爱度,有效提升教学互动性。课后以互联网形成新的活动场域,学生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对作品详解的微视频,于课程视频号进行传播、展示,并以此为该课程的评价方式之一。从学生的问卷调研得知,相较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他们更热衷于新事物的尝试,也具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意愿。
2.搭建数字平台
随着文科教育的視野空间不断扩展,现代化技术对专业前沿、学科融合开辟了新的数字平台。一是搭建课程平台,以期开展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收集整理、录制保存教学资源及全过程信息。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建设课程视频号,开启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分享。三是搭建项目平台,与本地中小学共建在线课堂,为山区学校提供少儿舞蹈在线教程,提升大学生投身一线、服务基层的意识。通过以上的拓展平台及管理系统,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和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4]数字化工具与平台提供了交互式学习和即时反馈的机制,这种个性化模式有效激发了舞蹈生的内驱力和创造力,重塑“教、学、练、测、评、管”的教育数字化全链条。
五、结语
数字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也为新文科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家人才建设的战略需求。高校舞蹈类课程的数字化应用探究充满挑战,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数字化应用并非一劳永逸,不能过度依赖数字工具而缺失教书育人的初心,同时还需要持续提升教师教育能力,要兼备数字技术与人文情怀,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和个体成长的通识能力,构建有序、有机、有效的艺科融合机制,为推动高校舞蹈类课程数字化创新发展提供应用参考。
参考文献:
[1]黄铭,韩志强.教育数字化赋能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23(03):46-49.
[2]余畅.高职舞蹈“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挑战、路径与反思[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2,12(06):43-49.
[3]周星.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舞蹈艺术文化素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3):1-6.
[4]张丽.“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以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为例[J].现代英语,2022(22):5-8.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舞蹈类专业课程数字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qgj23099C)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亚芳,女,硕士研究生,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