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教育领域内,将文化内容融入教学过程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那些专注于国际汉语传播的学生而言,通过汉语这一媒介探索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还能够提升自身的“移情能力”。然而,目前国际汉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方法仍旧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虽然网络教学作为辅助工具已经被引入教学中,但大部分研究依旧集中于理论层面,实际操作的反馈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旨在基于丰富的理论基础,通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材料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研究背景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汉语的全球传播工作及相关的中国文化教学领域经历了革命性的变革,网络环境提供了多样化和丰富的教学媒介。如何有效地筛选出与课程内容相符的资料,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具体需求,成为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一大挑战。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发起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解决中国语言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学习与应用分离”的问题。这一方法融合了中国的外语教学实践、学生的特性与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力图实现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无缝衔接。“产出导向法”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思想,还吸收了国际上外语教学的理论精髓,并且融入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通过应用来深化学习,实现学与用的相互促进。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产出导向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该方法的研究团队已在国内外学术平台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编撰了《新一代大学英语》(iEnglish)教材系列,该系列在全国众多高等教育机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探索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输入→输出”教学模式的“输出→输入→输出”的循环教学流程。这种方法以输出为动力,适时地结合输入,而且这种输入是为了更好地输出而服务。通过这种教学流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认识,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产出能力,并应用于日常交流中。
“产出导向法”的具体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主要阶段。在驱动阶段,教师需要设计交际场景,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交际任务,并明确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促成阶段要求教师详细说明产出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学习,教师进行指导和检查,学生练习产出,再次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檢查。在评价阶段,教师和学生会对产出进行即时评价和互评,并对后续的任务进行延时评价,以确保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目前,“产出导向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国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平台上可搜索到的内容主要是对国际中文教育中国文化教育模式的探讨和应用此教学法于课堂实践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显示出这种教学法较之其他教学法的独特之处,因此,可以从这一教学法入手,探索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中国文化教学的方方面面,希望能为未来的国际中文教育提供更多新的教学思路。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不管是行为方式还是思想理念都存在差异性,而中国文化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们借助汉语来传播和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移情能力”。但是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理论研究,实践成果的反馈少之又少,现有的中国文化教学方法虽然能基本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但从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程的理解深度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材料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中国文化教学方法的构建与实践。
在理论意义探讨中,“产出导向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为响应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而创立的一种创新教学策略,其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尽管相对较新,但已开始受到关注。且由于这一教学法在中国文化教学中的应用还在初期阶段,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报道也相对有限。“产出导向法”的核心理念强调利用产出驱动的教学场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制造学习需求的“饥饿感”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随后通过提供精准的输入材料来确保学习过程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有效匹配,以助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此外,通过采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将“产出导向法”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国文化课程中,不仅为该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实证检验的平台,也促进了对中国文化教学方法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这种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优化和丰富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在实际意义层面上,“产出导向法”为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课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建议。观察目前中国文化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既存在于教材设计之中,也源自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这些因素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个人因素尤为关键,主要影响了文化知识点的有效传授和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所学知识点未能充分支撑他们对中国现代及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深入理解,这种情况增加了模糊不清的知识点,逐步侵蚀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下降,对中国文化课程的兴趣也随之减退。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样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准确把握和传授中国文化课程中的关键和难点知识方面。教师往往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导致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所需的知识点。因此,针对中国文化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显示,本研究的实施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框架,尤其是其对教学材料使用和评价的指导原则,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依据此理论,教学过程被设计成一个“驱动—学习—产出—反馈—产出2”的循环体系,这一体系通过引入 iPrepare(准备)、iExplore(探索)、iProduce(产出)、iEvaluate(评价)、iPromote(促进)五个阶段的教学模块,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扩展和深化。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中国文化”课程被视为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涵盖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思想历史、绘画、音乐与戏剧、传统美食及社会习俗、建筑艺术等多个维度,目的是通过文化教学与实践体验,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中国文化课程多样性的构建
中国文化课程的多样性表现为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在动态中国文化课程结构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环节,应建立“个性化模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授课教师方面,二是课程模块内容,二者双向作用,共同作用于学生,用以加强课堂教学和吸收的有效性。其一,授课教师按照“产出导向法”理论组建“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和“实践能力”的联合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开展个性化、多样化教学(如图1)。
其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水平学术素养的中国文化传播与教学的双向人才。课堂环境应迎合教学主体的需求而不是让师生去适应环境,这种适应是由实际教学需求驱动的。为了保证师生互动和提高生生互动效率、提高生态资源的分配效率,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职业选择划分班级,可以分成:“就业”“升学”和“出国”三大类别。教师根据学生多元的职业选择和实际需求设计该课程的教学广度和宽度(如图2)。
(二)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激发教师自主教学积极性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可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优势,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在线上进行自主教学。首先,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前置学生学前任务,先期布置随后的线下教学,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成为学习主体,锻炼了自学能力。其次,有效利用网络优势和手机时刻在线优势,开展课外的实时交流和交互,师生间、生生间、生机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元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在中国文化课程学习平台上建立答疑区、讨论小组等网络互动区域。对于学生个体存在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并给出适当的学习建议,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小课堂”,以便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学生通过组建的讨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作业。同伴学习和同伴教学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要求和监督。
(三)移动终端学习 APP ,增加中国文化学习趣味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适应各种学习需求和不同定位的外语学习 APP 越来越多。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学生完成线上和线下课堂任务的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中国文化知识点的学习自信,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尝试利用移动终端的各种学习APP ,开展各种中国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如为历史剧配音,文化常识大比拼等。应用有趣互动的APP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自觉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收获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
多元化评价机制,即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也是信息技术赋予学生学习效果有效评价的新优势。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实时统计功能、自动化分析功能、自动化反馈功能等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技能熟练水平、学习态度状况等进行全过程持续监控和评价,这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既能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又能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进行自检,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总结性评价过程中,有效融入课程知识要点、关键点等方面考核,有效巩固和考查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要点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介者和管理者,将这两种评价方式按照一定比例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线上线下学习中,都具有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四、结语
在推动中国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关键在于对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内的中國文化课程资源进行精细化整合,并依托于国际化趋势、就业市场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路径,打造一个结合“专业知识+语言能力+现代技能”的综合教学架构。教育策略需聚焦于分层次的培育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性,确保对参与课程的学生进行事前的能力评估,基于他们的职业发展目标来安排教学进程,以及根据其职业倾向定制课程内容和评估标准。该教育模式旨在针对三大领域的挑战: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改进教师的授课方法、优化课程评估体系。对学生方面,其旨在消除隐形缺课的现象和提高课后互动交流的机会。对于教师而言,这一模式有助于弥补课程中对跨文化交流技巧训练的缺失、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教学法,以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问能力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2021年校级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21B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杨,女,博士研究生,西安翻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方文化比较)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