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避免的趋势。[1]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需要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教育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在众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中,“O-LIS-E”教学设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施策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O-LIS-E”教學设计强调目标(Objective)、导入(Lead-in)、交互式学习(Interactive teaching)、总结与提升(Summary)、评估与考核(Evaluation)五个核心要素,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开放、互动和整合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O-LIS-E”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与课堂案例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建立相应的测评体系,是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O-LIS-E”教学设计下课堂案例的导入与测评,并以新闻类专业《视听语言》课程为例,探讨其实践策略和方法。
二、“O-LIS-E”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O-LIS-E”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育的开放性,鼓励学习者自主、协作和探究式学习,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和教育服务的提供。在“O-LIS-E”教学设计下,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转变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角色也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支持者,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一)“O-LIS-E”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O-LIS-E”教学设计以明确的、可衡量的教学目标为起点,确保教学活动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教学设计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强调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进,用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O-LIS-E”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方向,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明确教学目标(Objective)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课程要求,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评估。课堂导入(Lead-in)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尤其是在新闻类专业的大一学生群体中,他们可能对《视听语言》这门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影视制作”方面,而忽略了新闻生产制作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导学生转变教材名称或课程名称带来的思维局限性。交互式学习(Interactive teaching)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大一学生学会深度思考与发问,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总结与提升(Summary)环节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巩固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此环节还能帮助教师在课后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学生学习效果反馈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最后是评估与考核(Evaluation)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这一环节强调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品评定、口头报告等,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O-LIS-E”与案例导入的内在联系
《视听语言》的课程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摄影摄像、画面构图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在大一年级构建对新闻专业知识的认知,搭建一定的新闻制作基础思维。而这一环节恰好需要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案例,帮助学生在认识新闻专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建立新闻“把关”的职业操守、明确新闻真实性的社会意义。在《视听语言》课程中,可以通过“O-LIS-E”教学设计导入真实案例,例如,在导入环节中展示具有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视听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交互式学习环节中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探讨视听作品的生产过程与传播意义;在总结与提升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同时,通过“O-LIS-E”教学设计的评估与考核环节,可以全面评价学生在《视听语言》课程中接受专业教育的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改进建议。“O-LIS-E”教学设计注重整合性,可以有效地将案例分析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专业教育,提升新闻专业应有的素质。
(三)“O-LIS-E”的应用价值
从“O-LIS-E”教学设计导向“OBE”理念,是成果导向与能力导向的“前置技能”。“OBE”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预期成果和能力来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而不是遵循传统的学科体系。OBE的核心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实际成长和成就,而非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OBE”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OBE”教育理念的实施通常包括明确的目标、预期的成果、评估和反馈等环节,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有效的评估和改进。
“O-LIS-E”教学设计与“OBE”理念之间有很多的相似性。“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而“O-LIS-E”教学设计也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OBE”理念的核心是以成果为导向,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来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而“O-LIS-E”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确定”环节也强调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OBE”理念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而“O-LIS-E”教学设计中的“评估与考核”环节也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反馈和改进的依据。“OBE”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需要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式。而“O-LIS-E”教学设计也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些联系使得“OBE”理念和“O-LIS-E”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2]
三、“O-LIS-E”教学设计下课堂案例的导入策略与实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导入环节起到关键作用,也是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和兴趣点回归课堂的重要方式。在实验阶段,热点问题讨论导入和经典作品赏析导入使用的次数最多,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导入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案例进行引导分析,从讲述与了解到提示与反问,从原因分析到结果反思。例如,在引入的新闻案例中,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将其导入“镜头组接”这一章节的知识讲述,再通过部分非记者拍摄或网友提供的画面,引出新闻制作中的用户生产信息模式(UGC)的知识拓展,让学生讨论并分析这些“非专业”的新闻画面选择的用途与作用,让学生开始了解新闻中如何让受众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从而认识到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者们一直坚守的信息真实性,对社会进步与大众知识接收的重要作用。此外,经典作品赏析导入课前或课中时,除了常见的具有深刻内涵的经典影视作品外,还可增加电影制作纪录片,如,电影《八佰》的制作纪录片《破虎》,讲述的是电影“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优秀的作品。电影《1917》导演与演员对“一镜到底”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让学生了解了幕后不为人知的付出,以及团队协作在视听内容生产中的作用。
四、“O-LIS-E”教学设计下《视听语言》课堂案例的测评体系研究
(一)课堂案例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在构建《视听语言》课程的案例测评体系时,应遵循以下构建原则:首先,坚持导向性原则,确保测评体系紧密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育人要求。其次,注重全面性原则,力求在评价中涵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考虑可行性原则,确保测评方法简便易行,既方便教师操作,又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强调反馈性原则,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促进改进和提升。
在构建测评体系时采用多元评价法,结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信息。[3]此外,还应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结合,既关注量化指标的科学性,也重视质性评价对学生深度思考和情感态度的反映。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在《视听语言》课程中对新闻传播方面的学习成效,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O-LIS-E”教学设计下测评体系的实施方案与步骤
首先,明确课堂案例的教学目标与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基础,确立清晰、具体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其次,设计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如案例分析、项目制作、课堂讨论等,确保评价能够全面覆盖知识掌握、技能应用、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在实施评價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重视其最终的学习成果。此外,还应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同学、自我等,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信息。数据分析与反馈是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收集到的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学生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明确改进方向。最后,建立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机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评价方案,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流程。明确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标准,确保评价过程有章可循,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制定详细的评价流程,包括评价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确保评价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其次,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根据课程的特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确保评价方法和工具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同时易于操作和实施。再次,确保评价主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同学、自我等,应确保他们在评价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可以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提高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和水平,减少主观偏见和误差。此外,注重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4]确保收集到的评价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可以采用多种数据来源,如学生作品、课堂表现、同伴评价等。同时,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和结论。最后,建立反馈和申诉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方向。同时,建立申诉机制,允许学生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和申诉,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透明度。[5]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O-LIS-E”教学设计在《视听语言》课程的案例导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不断完善和优化。通过深化教育教学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进而推动新闻类专业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韩鑫.我国智能传播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青年记者,2023(16):113-115.
[2]余泳萱.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3(15):32-34.
[3]李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视听语言课程路径探索[J].中国军转民,2023(21):109-111.
[4]徐井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路径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2,25(04):33-37.
[5]甘忆辛.媒体融合视角下的传媒教育发展新探——评《传媒教育: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Z1):2.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O-LIS-E教学设计下课程思政的导入与测评研究——以《视听语言》课程为例”(项目编号:J22B6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轩溢,男,硕士研究生,西安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播效果研究、文化传播)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