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娅婕?魏勇
摘 要:“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内容相同、教学结构相异的,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教研手段,不仅是政策理论推动的产物,更是研究性和实践性价值极高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中小学的教学课堂中应用频繁,也取得了相应的教研成果,构建了关于“同课异构”的相对完整可行的理论框架。但对于音乐学科的针对性研究还没有达到足够成熟的程度,鉴于音乐学科的特殊审美性和体验性特点,推动“同课异构”在音乐课堂中的教研和实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同课异构;初中音乐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6-0-03
本文以“同课异构”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理论概念和实践意义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红河谷》的两堂展示研讨课例的分析,对比呈现“同课异构”在初中音乐歌唱综合课中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初中音乐“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提供学习反思的依据,探索出更高效优质的音乐教学路径。
一、“同课异构”的概念
“同课”指同一个课题或同样的教学内容,“异构”指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方法策略等呈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即教学结构上的差异。从教学主体上划分,“同课异构”有“单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两种形式,前者指的是由一位教师面向不同班级学生,展开的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活动;后者指的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展开的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活动。
初中音乐课的“同课异构”,就是针对一个音乐课题展开的集体教研活动,即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什么方法最有效?”等问题。具体而言,指一名或多名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从教材和学情出发,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中展开教学。后经过教研组成员根据课堂反馈和教学效果提出的实质性建议,执教者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并付诸二次实践教学中[1]。
二、《红河谷》展示研讨课例的“异构”对比
本文选取了广东省中山初中教研基地的优秀“同课异构”课例,依据教案设计和教学实录等有效素材的分析讨论,主要对两堂课的设计意图、环节流程、整体风格三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论述。
(一)依教材内容,异设计意图
1.分析教材的侧重点不同
这两堂课皆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红河谷》进行了具体理解,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域等音乐要素作出相同的阐述。
A课更加注重歌曲的演唱和音乐要素的学习。结合学生已有的音乐能力,对旋律进行与和声进行展开细致分析,注重音乐知识之间的逻辑递进,预设学生在音准、音高等演唱方面的问题和引导。
B课对歌曲本体的分析是较宏观的,在二声部教学上承接初一学过的旧歌曲,在弱起小节上启示初二要学的新歌曲,赋予本堂课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该课时所在大单元的分析,剖析该作品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丰富多彩的美洲民族文化。
2.设定目标的层次性不同
依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这两堂课皆关注到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了解掌握了本班学生的音准能力、和声能力、视唱能力等音乐素养的前提下,设定了本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A课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设定在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两个层面,遵循熟歌学本领的原则,在复习巩固歌曲演唱的同時,帮助学生将三度音程构唱的能力迁移到新的作品中。运用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进行节奏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音乐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B课将教学目标纵向延伸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两个层面,在演唱中加入柯尔文手势、声势律动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围绕多声部的创编与展示,让学生在强化听觉感知意识和创意实践意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音乐背后的地缘文化,树立在人类社会中合作与共存的意识[2]。
(二)析教学目标,异环节流程
1.课前导入
A课遵循音乐本体的原则,采用“三度音程问好歌”的方式进入本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简单的问好旋律,在级进下行三度叠置的和声中复习巩固三度和声音程。
B课遵循兴趣驱动原则,通过创设印第安人“乌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指定的节奏和旋律向他们打招呼,并通过欣赏乌代的家乡加拿大的美景,驱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2.课中展开
在歌曲教学的环节上,这两堂课均选择了一、二声部的顺序教学结构,但A课是将高声部作为本堂课的第一声部,B课则是将低声部作为本堂课的第一声部,并且在每个声部的教学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
(1)第一声部的教学
A课在第一声部的教学中,依据的是“节奏→旋律”的逻辑线。先用肢体拍打节奏,再用柯达伊节奏唱名法读节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拍和读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示范演唱《红河谷》第一声部的音高旋律,借助钢琴伴奏和音高手势引导学生用“lu”哼唱第一声部。在学生唱稳之后教师加入第二声部的旋律音高,自然过渡到第二声部的教学当中。
B课在第一声部的教学中,依据的是“三度音程→弱起节奏→旋律→歌词”的逻辑线。教师将三度音程的练习放在了新课教授的初始部分,利用《红河谷》的节奏型和旋律主干音编织出简化乐谱,通过律动和视唱旋律体验弱起小节和4个乐句的一段体结构。在具备了这些音乐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教唱《红河谷》的第一声部旋律,在钢琴伴奏中填入歌词并演唱第一声部[3]。
(2)第二声部的教学
A课没有将过多时间分配在第二声部的教学上,通过与学生配合演唱二声部旋律,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运用本歌曲的“音列”引导学生按照旋律行进指读唱音高组合,之后便出示合唱谱指导学生学习完整的视唱乐谱。
B课在第二声部的教学上投入了适量时间,以歌词作为第二声部的切入点,让学生初步感受音高的变化,通过呈现第二声部的旋律线走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学习旋律的变化,最后回到歌词的演唱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乐句接龙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乐句关系、解决六度大跳音程的演唱难点。同时借助红色丝巾在手中的收拢和膨胀,直观提示学生在填词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轻柔、饱满、贴合和连贯。
A课作为一堂第二课时的复习课,在遵循音乐本体逻辑的基础上,明显加快了歌曲教学的节奏,在第一声部的教学中,通过复习二分、四分、八分节奏和一声部的旋律音高,都是为后续新谱的视唱做准备。将“音列指读唱”作为复习第二声部的媒介,简单直白地完成第二声部的回顾演唱。B课较A课而言的新授程度较高,将“北美洲之旅”的情境贯穿于音乐教学任务的始终,音乐要素的分化和递进更为细致全面,加入歌词的学习演唱使学生初步感受北美洲的文化历史。在第二声部的教学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解决第二声部的六度音程跨越和演唱力度的渐强等难点[4]。
(3)多声部合唱的教学
A课选择了“二声部合唱”,运用“方块谱”游戏帮助学生背唱和巩固二声部合唱。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根据方块谱上的音高提示配合演唱一、二声部,每个方块代表一拍,每一遍视唱,方块内出现的音高旋律都会较前一遍抹除一个,抹除部分的节拍旋律要让学生在心里默唱、进行连接。整个重复练习的过程中,打破了学生惯性歌唱的状态,默唱增强内心音高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将音高由视觉转换成听觉。
B课选择了“三声部合唱”,按照“吟唱—低声部—高声部”的顺序引导学生合作演唱。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在演唱之前让每一个小组自行讨论需要注意的事项,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声部提出演唱要求,教师指挥学生将每个声部进入后唱两遍,稳定后再加入下一声部,遵循“先稳定再叠加”的练习原则,最终形成三个声部的合唱。
在教学方法上,A课在二声部合唱环节运用了新颖的“方块谱”教学法,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二声部旋律,逐步形成完整的音乐记忆。在多声部的叠加上,B课在原有的高声部和低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了导入部分的“乌代旋律”,将《红河谷》变成了三声部合唱,使歌曲更具层次性和表现力,更能够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演唱的热情[5]。
3.课后拓展
A课设置了“三度音程能力迁移”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二声部合唱教学的尾声部分,借《红河谷》的第一句和第三句做了一个三度音程的练习:不按旋律节奏节拍,只按音级顺序,学生看教师二声部音高手势进行和声连接。A课共进行了两次练习,分别选择了二声部合唱作品《真善美的小世界》B段第一乐句和《可爱的家》第一乐句,通过教师给出的上方一声部旋律,学生根据三度叠置写并唱出下方二声部旋律,再进行二声部合唱。
A课通过新谱的视唱,引导学生将s-m/f-r/m-d/r-t三度音程迁移到不同的合唱作品中,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降低了视谱的难度,将乐句的节奏或旋律进行适当简化,同时也会告知学生合唱作品的名称,让学生了解到三度叠置是合唱作品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和声配置。
B课设置了“打击乐器合作创编”的学习活动。教师依旧以“加拿大的枫叶变得更红火”的情境串联本活动,先将学生的队形变成一个大圆圈,安排好打击乐器——非洲鼓由一位同学打击节奏,教师给出指挥口令,引导学生按照“吟唱—低声部—高声部—打击乐”的顺序完成三声部合唱表演。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互相聆听、关注声部的平衡和音色的统一,加入打击乐器的配合伴奏,使得整堂课的音乐学习氛围达到高潮,既巩固了学生在本堂课中对三声部合唱的学习演唱,又为本堂课提供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听觉盛宴。
B课通过加入打击乐器的三声部合唱表演,将本堂课学习的《红河谷》的音乐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合唱的魅力。同时,为学生了解本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提供便利,以便于教师自然衔接团结合作的德育升华[6]。
(三)控课堂节奏,异整体风格
A课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很清晰,音乐要素的呈现也很准确,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柯达伊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上做得非常扎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音准、气息以及歌唱的状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并且都给出了及时的纠正、引导和评价。在教学风格上,教师的理性元素居多、逻辑严谨有序。
B课教师关注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衔接和融合,巧用戏剧化的情境完成了整首乐曲的线性串联,可以看出这位教师非常注重对课堂氛围的烘托。教学中通过沉浸式的剧情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围绕多声部的创编与展示,让学生在强化听觉感知意识和创意实践意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音乐背后的地缘文化,呈现出了感性、幽默、轻松、热情的教学风格。
这两堂课虽然在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都获得了良好有效的教学效果。A课虽然较B课而言在情境和氛围上略显逊色,但是教师运用了节奏律动和方块谱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不同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使课堂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即兴生成效果。B课在音乐知识的教授上虽然没有A课那么细致精练,但是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式,通过红丝巾和PPT等实物直观地让学生感受乐句、控制音色、完成合唱,真正实现了有兴趣、有参与、有成长、有发展。
三、《红河谷》“同课异构”展示研讨课例的反思
A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了解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择了最高效的教学方法,使整堂课回归到音乐的本质上,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B课教师具备幽默活泼的性格和灵活细致的教学机制,将情境贯穿于课堂始终,擅于使用学生感兴趣和能够直观感受的教具,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该教师关注到了学生实际的学习进度,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及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
当然,笔者认为,这两堂课并不是独立完美的。在依据不同的教学意图构建不同的教学结构的同时,这两堂课需要互相借鉴、融合,形成更高效有趣的教学生态。
四、结束语
“同课异构”从提出到应用再到创新,是需要经过学理、实践、教研活动循环往复的“洗礼”的,但始终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落实机制的深化。作为一名一线音乐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并将“同课异构”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坚定自己在音乐教学道路上不断提升、不断进步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杨任志秋.高中音乐课堂“同课异构”教学的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23.
[2]智桂林.同课异构视角下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設计及实践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2.
[3]莫慧.初中音乐教学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范式调研[D].海南师范大学,2021.
[4]林瑶,胡苹.探索音乐欣赏课之教学路径——以同课异构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为例[J].艺术教育,2022(09):80-83.
[5]许洪帅.谈谈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基于顺序性音乐教学13年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21(11):52-55.
[6]郑新萍.运用“同课异构”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浅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