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就业状况及其差异研究

2024-05-27 05:59李敏魏丽娜李泽龙陈洪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

李敏 魏丽娜 李泽龙 陈洪捷

DOI: 10.16750/j.adge.2024.05.005

摘要:基于2021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数据,对我国29对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的工科硕士就业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是工科硕士的主要就業选择,但工程硕士去企业就业的比例更高,工学硕士去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更高;工科硕士在地区间的就业流向基本符合我国行业结构分布状况;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用匹配度及就业起薪均较高且差异不显著,但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略高于工学硕士。以上问题聚焦到相同学科背景下,差异有所不同,工程硕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建议根据专业性质确定工科硕士授位类型,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设置工程硕士专业,根据技术发展调整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以优化工科硕士生的分类培养模式,提高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及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就业状况;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李敏,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昆明 650091;魏丽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871;李泽龙,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昆明 650091;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一、引言

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变革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以建设新工业体系、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全球共识,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美国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间,美国工程科学领域的硕士学位授予数增长了一倍以上,从9.6万人增长到约20.6万人,并预计这种增长将至少持续到2028年[1]。与此同时,工程硕士作为我国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培养规模持续扩大,招生数由2010年的97137人[2]增加到2018年的141901人[3],增长率为46.1%。而2018年工学硕士招生规模为116318人,工程硕士生培养规模已大幅超过工学硕士生,二者共同成为支撑我国工程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随着工程硕士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就业走向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①从培养目标来看,对工程硕士强调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对工学硕士则侧重理论、知

识和方法的创新。因此,从培养的“出口”端来看,就业市场的认可度与区分度是分类培养成效的重要判断指标。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工程硕士生培养与工学硕士生培养存在同质化问题[4-6],工程硕士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力亟待检验。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将主动撤销的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7]是当前的政策导向,厘清相同学科背景下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差异,是进行工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招生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③工科硕士的学用匹配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不断扩大工科硕士生的培养规模,但美国和英国的研究均发现,工科硕士进入制造业工作的比例低于50%,学用匹配度低的现象尤为突出[8-9]。我国学者在2015年的一项小样本研究中也发现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科毕业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10]。学用匹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11],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学用

不匹配将导致收入的减少和工作满意度的降低;学用不匹配者与学用匹配者相比,女性收入减少10%,男性收入减少12%[12]。我国学者也证实了学用不匹配者的收入与学用匹配者相比大约少5.9%[13],学用不匹配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我国工科硕士学用匹配度问题进行探讨,把握当前行业产业部门的人才供给现状,可为“新工科”建设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对于工科硕士的就业问题,国内学界尚缺乏基于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14]。因此,本研究以北京大学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承担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为依托,对相同学科背景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的就业去向、学用匹配度、就业起薪与就业满意度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为进一步优化分类培养、提高工科硕士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全日制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为研究对象。为全面了解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就业状况上的差异并保证可对比性,以工学一级学科为判断依据,仅选取有相同一级学科背景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进行对比。就业状况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讨:①具体的就业去向,包括就业单位、工作岗位和就业地;②学用匹配度,即硕士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的匹配情况,包括“学用匹配”和“学用不匹配”两个选项;③就业起薪,以平均年薪数进行衡量;④就业满意度,即毕业生对就业结果的满意程度,就业满意度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进行测量,1?5依次表示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在研究当中使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就业现状的描述及差异的对比。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即将毕业离校的研究生群体,在抽样上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以尽量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根据上述调查抽样设计,本次调查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的开展时间为2021年5?7月,共回收工科问卷44210份,在剔除填答时间过短、填答内容明显不合理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40946份,问卷有效率92.6%。在进一步剔除不满足配对原则以及两对样本量差距过大或样本量偏少的问卷后,最终纳入分析的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及工学硕士一级学科为29对,共36233份问卷,其中工程硕士问卷19312份,工学硕士问卷16921份。样本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83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中男性占比66.4%,女性占比33.6%;来自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比例为33.6%,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比例为33.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及科研院所的比例为2.6%,其他高校占比30.4%。样本配对情况如表1所示。

三、研究结果

(一)就业去向

1.就业单位

就业单位方面,工程硕士到政府机关、高校或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比例分别为6.0%,7.2%,73.6%和13.2%,工学硕士这一比例分别为6.1%,13.4%,70.1%和10.4%,企业是工科硕士的主要就业单位。两种学位类型硕士在政府机关就业的比例最低,差异不显著,在其余三种单位类型上有显著差异(p<0.001)。

工程硕士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比工学硕士低6.2%(p<0.001),所有相同学科背景的工程硕士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均低于工学硕士。其中,航空宇航学科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去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均最高(29.6%,57.1%)。除航空宇航学科以外,控制工程、仪器科学、光学工程、矿业工程、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均超10%。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农业工程、仪器工程、风景园林学、光学工程、安全工程、航空宇航、矿业工程、船舶海洋、冶金工程等学科的工学硕士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均超过13.4%的平均值,而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学等学科的工学硕士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均低于10%。

工程硕士在企业就业的比例比工学硕士高3.5%(p<0.001)。水利工程(专硕60.1%,学硕59.7%,下同)、测绘科学(59.5%,59.0%)、航空宇航(52.8%,33.8%)等学科两种学位类型硕士在企业就业的比例相对较低。而材料科学(79.6%,74.6%)、计算机科学(77.4%,73.9%)、机械工程(78.8%,73.5%)、控制科学(74.0%,70.0%)、环境科学(67.5%,56.8%)与动力工程(76.9%,65.5%)、航空宇航(52.8%,33.8%)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在企业就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工学硕士(p<0.05),在其余学科上差异不显著。

2.工作岗位

工作岗位方面,工程硕士选择到教学或科研岗、技术研发岗、管理与服务岗和其他岗位的比例分别为19.9%,68.3%,9.7%和2.1%,工学硕士的这一比例分别是25.5%,62.6%,9.6%和2.3%,技术研发是工科硕士主要从事的工作。两种学位类型硕士在教学或科研岗、技术研发岗上的就业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图1)。

從技术研发岗来看,工程硕士的就业比例比工学硕士高5.7%(p<0.001)。建筑学学科工程硕士在技术研发岗位就业比例最高(专硕86.6%,学硕79.8%,下同),最低的是食品科学学科(43.0%,36.7%)。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子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食品科学、软件工程、动力工程、地质资源、建筑学、测绘科学、航空宇航、矿业工程、石油工程等16个学科的工程硕士从事技术研发岗位的比例都显著高于工学硕士(p<0.1)。

从教学或科研岗来看,工程硕士的就业比例比工学硕士低5.6%(p<0.001)。航空宇航学科工程硕士在教学或科研岗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专硕41.5%,学硕62.4%,下同),最低的是建筑学学科(5.7%,5.5%)。机械工程、化学工程、航空宇航、轻工技术、船舶海洋、冶金工程等学科两种学位类型硕士在教学或科研岗位就业的比例均超过30%,而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工程、电子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地质资源、风景园林学、测绘科学、安全科学、航空宇航、石油工程等14个学科的工程硕士在教学或科研岗位就业的比例显著低于工学硕士(p<0.1)。

3.就业地

工程硕士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6.5%,17.5%和16.0%,工学硕士在上述三个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5.2%,16.8%和18.0%。东部地区吸纳了六成以上的工科硕士毕业生。其中,工程硕士在东部地区的就业比例显著高于工学硕士(p=0.038),在西部地区的就业比例显著低于工学硕士(p<0.001)。从就业地来看,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软件工程、生物医学、船舶海洋等学科两种学位类型硕士生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较高,都超过70%;化学工程、建筑学、光学工程等学科的工程硕士以及控制科学、轻工技术学科的工学硕士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也超过70%。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学生群体中,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等学科的两种类型硕士的比例均超过20%;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地质资源、航空宇航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也超过20%。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工科硕士群体中,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质资源、农业工程等学科的两种类型硕士的比例均超过20%;电气工程、测绘科学两个学科的工学硕士以及轻工技术学科的工程硕士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也超过20%。工科硕士在不同地区的就业比例差异,基本反映了我国行业结构在地区间的分布差异,对相关行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从两种学位类型硕士就业地域的差异来看,建筑学(专硕72.9%,学硕64.4%,下同)、光学工程(78.7%,69.6%)、测绘科学(67.4%,56.2%)、航空宇航(50.0%,64.3%)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东部地区就业比例上有显著差异(p<0.1);土木工程(21.6%,28.4%)、地质资源(23.6%,15.6%)、光学工程(11.0%,17.9%)、航空宇航(24.6%,13.4%)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中部地区就业比例上有显著差异(p<0.1);化学工程(12.3%,18.6%)、测绘科学(17.8%,27.4%)、冶金工程(19.7%,35.0%)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上有显著差异(p<0.1)。两种类型硕士在东部地区就业比例最高的学科是船舶海洋(82.6%,83.6%),在中部地区就业比例最高的学科是矿业工程(30.6%,30.1%),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最高的学科是地质资源(36.4%,38.2%)(见图2)。

(二)学用匹配度

数据分析显示,工程硕士“学用匹配”与“学用不匹配”的占比为85.3%和14.7%,工学硕士“学用匹配”与“学用不匹配”的占比为84.6%和15.4%,两种学位类型硕士的学用匹配度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目前我国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量较大,且工科人才外流现象并不突出,制造业部门对工科人才吸引力较大,两种学位类型的工科硕士在就业市场找到合适职位的概率较高,没有发生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其中,学用匹配度最高的学科是电气工程(专硕94.7%,学硕95.1%,下同);除此以外,学用匹配度超过90%的学科还有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学。而土木工程(90.8%)、石油工程(90.2%)学科的工程硕士与交通运输(90.5%)学科的工学硕士学用匹配度也超过了90%。但也存在部分学用匹配度较低的学科。其中,学用匹配度最低的学科是光学工程(71.7%,72.6%),而轻工技术(74.1%,74.5%)、材料科学(74.8%,75.0%)、生物医学(78.2%,78.4%)、矿业工程(75.0%,77.3%)、冶金工程(79.3%、77.5%)等学科的学用匹配度也相对较低。这些学科有超过1/4的毕业生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或许是国内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所致[15]。从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来看,船舶海洋(68.1%,85.4%)、航空宇航(76.0%,89.6%)、交通运输(86.1%,90.5%)和动力工程(75.1%,80.4%)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学用匹配度显著低于工学硕士(p<0.1),机械工程(85.4%,82.5%)和土木工程(90.8%,88.5%)学科的工程硕士学用匹配度显著高于工学硕士(p<0.1)。

(三)就业起薪

薪酬方面,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平均就业起薪均为17.7万元,且无显著差异。其中,软件工程(专硕22.5万元,学硕22.2万元,下同)学科硕士生年薪最高,食品科学(13.4万元,13.4万元)学科硕士生年薪最低。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两种学位类型硕士生的年薪均高于20万元。仪器科学学科的工程硕士与控制科学学科的工学硕士年薪也高于20万元。从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来看,机械工程(17.0万元,17.9万元)、控制科学(19.7万元,20.7万元)、电子科学(20.9萬元,22.4万元)、电气工程(16.3万元,17.0万元)、交通运输(15.9万元,16.5万元)、测绘科学(15.7万元,17.3万元)与轻工技术(13.9万元,15.3万元)等学科工程硕士的年薪显著低于工学硕士(p<0.05),这些学科仍以传统工科为主;仅有农业工程(15.3万元,13.9万元)学科的工程硕士年薪显著高于工学硕士(p=0.01)。说明在就业市场上,工学硕士的就业竞争力更强,尤其体现在传统工科当中;而工程硕士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就业竞争优势。

(四)就业满意度

就业满意度方面,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得分分别为3.81和3.78,且差异显著(p=0.006),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略高于工学硕士。工科硕士的就业满意度在所有学科硕士中也处于最高水平。大量研究证明薪酬水平会显著影响就业满意度[16-18],因此可认为工科硕士的高薪酬水平是高就业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学科是软件工程(专硕3.95,学硕4.00,下同);就业满意度最低的学科是船舶与海洋工程(3.63,3.61),但该学科硕士薪酬较高,就业满意度相对较低或与需要海上作业的工作环境有关。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电子科学、电气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医药等学科的两种学位类型硕士的就业满意度均高于3.80;动力工程(3.82)、交通运输(3.85)、地质工程(3.81)航空宇航(3.80)等学科的工学硕士与建筑学(3.81)、仪器科学(3.84)、石油工程(3.88)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也高于3.80。从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来看,水利工程(3.64,3.76)和航空宇航(3.63,3.80)学科的工程硕士的就业满意度显著低于工学硕士(p<0.1),电气工程(3.96,3.87)和仪器科学(3.84,3.71)学科的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显著高于工学硕士(p<0.1)。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2021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就业去向、学用匹配度、就业起薪及就业满意度上的现状及其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工科硕士就业以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为主,东部地区吸纳了六成以上毕业生

工科硕士主要就业于企业并从事技术研发类工作,且到政府机关就业的比例均最低。工程硕士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比例显著高于工学硕士,包括航空宇航、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等学科;但所有学科的工程硕士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均低于工学硕士。航空宇航学科的两种学位类型硕士去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均最高。此外,东部地区吸纳了六成以上的工科硕士毕业生。工程硕士在东部地区的就业比例显著高于工学硕士,在西部地区的就业比例显著低于工学硕士。工科硕士在地区间的就业流向基本符合我国行业分布情况。

2.工科硕士生学用匹配度高,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良好

八成以上工科硕士学用匹配较好,工科硕士流失到其他行业的现象不明显。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软件工程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的学用匹配度均位居前列,超过90%。船舶海洋、航空宇航等学科的工程硕士学用匹配度显著低于工学硕士;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学科的工程硕士学用匹配度显著高于工学硕士。但也存在部分学用匹配度较低的学科,如光学工程、轻工技术等,两种学位类型硕士在这两个学科均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学用不匹配。

3.工科硕士就业起薪与就业满意度总体较高,工程硕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不明显

当前工科硕士就业起薪和就业满意度总体较高。工科硕士平均年薪为17.7万元,在所有学科硕士毕业生中处于最高水平,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两种学位类型的硕士毕业生年薪均高于20万元。从薪酬差异来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等7个学科的工程硕士年薪显著低于工学硕士,而仅有农业工程学科工程硕士年薪显著高于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就业满意度方面,工科硕士就业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显著高于工学硕士。水利工程、航空宇航学科的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显著低于工学硕士,电气工程和仪器科学学科的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显著高于工学硕士。

(二)讨论与建议

就业问题实际反映的是培养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研究生分类培养定位来看,大力发展工程硕士教育,继续优化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分类培养,是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工科硕士分类培养成效,结合本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根据专业性质确定授位类型,优化工科硕士培养结构

美国工程科学领域的硕士学位也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之分,分别授予工程硕士(M.Eng.)和理学硕士学位(M.S.),但并不是所有专业都同时授予两种学位。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领域主要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制造专业、后勤专业等只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而在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化学工程、工程管理、工程系统、核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则只授理学硕士学位[19]。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根据各专业的性质确定授位类型,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培养同质化情况的发生:①偏理科、偏基础的工科专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如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这些学科多偏向于理论探索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系不紧密,硕士毕业生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较高,更适合授予学术学位以进行高深知识的创造。②可与职业资格制度衔接或在实践性更强的专业授予硕士毕业生工程硕士学位。这些专业往往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已设立或将来会设立职业资格制度,如软件工程学科;或实践性强于学术性,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类工作,如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学科,这些专业应该授予工程硕士学位。③给予其他应用性较强的工科学位点以学位类型的选择权。工科的多数专业应用性都很强,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领域没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很多关键技术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因此这些专业既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也可授予工学硕士学位[20]。具体授予何种学位及不同学位类型人才培养规模如何确定,应根据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培养意愿、师资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安排。这样,就可避免同一专业既招收工程硕士生也招收工学硕士生所带来的现实资源难以支撑人才分类培养的问题。

2.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提高工程硕士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工科硕士在地区间的就业流向基本符合我国行业分布情况,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多个工科类学科超过20%的硕士毕业生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如光学工程、材料科学、轻工技术等。在工科毕业生平均起薪显著高于其他学科毕业生的背景下,这一结果大概率并非这些工科毕业生的主动选择,而是被动接受了劳动力市场的筛选。这个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工科人才供给尚未与行业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同时,与更倾向于从事基础研究及科技创新工作的工学硕士相比,工程硕士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比例显著高于工学硕士,意味着以实践性和职业性为培养导向的工程硕士在服务地方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工科硕士,尤其是工程硕士专业设置与地方行业产业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工科硕士生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应按照新工科建设提出的“问产业需求建专业”进行工程硕士专业设置和建设。高校应进行充分调研,结合区域和地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对接产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确保人才输出与企业需求有机衔接,着力于培养产业急需或紧缺人才。同时,应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对新工科专业的前瞻性谋划和交叉性建设,推动现有工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新工科人才[21]。

3.根据技术发展适时调整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继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从劳动力市场给出的薪资来看,工学硕士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力更强,在传统工科中尤为明显,而工程硕士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就业竞争优势。从学科特点来看,工科学科属于应用硬科学领域,工学硕士生和工程硕士生培养都具有应用性和研究性的要求,区别在于前者屬于“专业型研究人才”,而后者是“研究型专业人才”。因此,相对于培养体系更为健全成熟的工学硕士生教育,工程硕士生培养需要凸显“在实践中研究”的能力,增强他们发现和解决工程实践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和升级改造的能力。因此,使工程硕士生培养真正做到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并能具备一定的技术前瞻性,从而真正做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迫在眉睫。继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有效开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是增强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优化产教融合的具体机制设计,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22],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①落实校外实践导师制度,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开设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课程与讲座,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最新的工程技术和行业趋势,增强工程硕士生的职业素养。②企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和投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以实际工程项目合作推进高质量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工程硕士生提供更多能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和项目的实习机会。③探索鼓励教师在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合作的新机制,建立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产业项目的咨询和研发工作,或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交流与实践。使教师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产业动态,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活动中,促进前沿工程技术知识的流动与转化,使工程学科高深知识的创造真正起到引领产业变革的作用,并反哺教学,进一步提高工程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提高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TRAPANI J. Higher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R].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9: 26-27.

[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6[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33.

[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8[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25.

[4] 吴蔚. 全日制工程硕士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5] 廖振良, 雷星晖, 黄建业.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0): 8-12.

[6] 马永红, 马万里. 泾渭何当分?——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差异性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11): 9-18.

[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EB/OL]. (2020-09-30) [2023-08-31]. http://www.moe.gov. 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8] DIXON M. Engineering graduates for UK manufacturing: further confirmation of the evident minimal impact of possible workforce-planning policy responses to sectoral shortage reports[R]. SKOPE research paper, 2017(125): 1-19.

[9] KUEHN D, HECKER I. How do workers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job and their degree?[R]. Urban institute, 2018: 1-13.

[10] 张艺, 李锋亮. 工科毕业生去哪里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2): 100-104.

[11] 岳昌君, 张恺. 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教育研究, 2014, 35(11): 72-83.

[12] ROBST J. Education and job match: the relatedness of college major and work[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7, 26(4): 397-407.

[13] 文東茅. 学用匹配状况对毕业生个人经济收益的影响[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80-583.

[14] 李锋亮, 马永红, 付新宇. 培养模式对工程硕士就业的影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 56-60.

[15] 刘扬. 大学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 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31(6).

[16] 岳昌君, 杨中超.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33(4): 35-44.

[17] 涂晓明. 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高教探索, 2007(2): 117-119.

[18] 岳昌君, 夏洁, 邱文琪.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4): 1-17.

[19] 陈洪捷, 沈文钦, 吴彬, 等. 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专家谈[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5): 6-14.

[20] 廖振良, 雷星晖, 黄建业.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0): 8-12.

[21] 王章豹.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特征与展望[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7): 122-140.

[22] 王孙禹. 寻求产教融合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的着力点[N]. 光明日报, 2023-06-06(14).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欧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