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的采收加工与炮制研究进展*

2024-05-27 07:33:08于艳陈民闵冬雨龚伟樊晖田原张泽
西部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品采收期五味子

于艳,陈民,闵冬雨,龚伟,樊晖,田原,张泽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3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在多种常用复方中均有使用,药理作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1]。北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益气生津、收敛固涩、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及失眠等[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炎、保肝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3-6]。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北五味子的采收、加工以及炮制研究进行总结,为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采收加工

1.1 采收期考察

1.1.1 采收期对木脂素成分的影响木脂素为北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对北五味子采收期考察时以木脂素为检测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多。对于不同成熟期青果、半红果和成熟果的研究表明,果实越成熟,五味子醇申、五味子申素的含量越低,分析原因可能为木脂素类成分在种子中的含量较高,五味子醇申在北五味子近成熟时已基本积累完毕,随着果实的成熟,种子占比逐渐减小,从而采集时间越晚,果实中的含量反而降低[7]。青果期果实含水量高,果实不饱满,100粒五味子成熟期果实的重量是青果期的近三倍,因此成熟期采摘既可节约资源,又能达到五味子利用率的最大化[8-9]。在成熟期内即九月初至十月中旬,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含量变化不明显[10-11]。

1.1.2 采收期对有机酸成分的影响葛会奇等[10]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北五味子中有机酸类原儿茶酸、柠檬酸的含量,选取9月5日至9月25日5个采收期,结果在成熟期即九月份内有机酸含量变化不明显,认为九月份均适宜采收。张奇等[8]认为不同成熟期内北五味子青果、半红果和成熟果中总有机酸随着果实越成熟,含量越高。

1.1.3 采收期对多糖的影响对于不同采收期北五味子中多糖的含量研究,不同学者的测定结果有所不同。郭志欣等[12]认为7月中旬野生品总多糖含量最高,8月下旬栽培品含量最高。李宝岩等[13-14]则认为五味子多糖含量以9月初采收较高。而对于北五味子青果、半红果和成熟果中总糖的含量测定发现果实越成熟,总糖含量越高,即青果<半红果<成熟果[8]。

1.1.4 采收期对挥发油的影响邢桂菊等[15]收集8月20日至9月24日共6份北五味子,以挥发油及果实的百粒重为考察指标,得出挥发油含量相差近30倍,每百粒重相差1.4倍,以9月中旬为最佳采收期。

1.1.5 采收期对抑菌效果的影响贾冬舒等[16]研究5个不同采收期野生北五味子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黑曲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9月15日采收的抑菌效果最强,认为其最佳采收期应为9月中旬。

1.1.6 采收期对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有学者考察了北五味子青果、半红果和成熟果中5-羟申基糠醛的含量,发现果实越成熟,5-羟申基糠醛含量越高[8]。

1.2 加工方法考察北五味子的产地初加工方法主要有晒干、阴干及不同温度烘干、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等。目前,晒干、阴干和50 ℃左右烘干较常用,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虽然药材品质较好,但受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成本相对较高。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在真空干燥与50 ℃烘干条件下无明显差别,但随温度升高,含量有所降低,而5-羟申基糠醛含量升高。综合成本、含量和实用性分析,认为其干燥条件可采用50 ℃烘干代替晒干[17]。华国栋等[18]比较了不同温度烘干、晒干、阴干对五味子醇申含量的影响,发现50 ℃烘干和阴干两种方法五味子醇申含量高于其他方法。

2 炮制研究

2.1 炮制工艺研究

2.1.1 醋制工艺考察北五味子的醋制工艺主要有醋蒸和高压醋蒸两种方法。一般以木脂素成分如五味子醇申、五味子乙素等为考察指标,以闷润时间、蒸制时间、醋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醋蒸的最佳工艺为加入20%醋,闷润1~1.5 h,蒸制3~5 h[19-21]。高压醋蒸的最佳工艺为25%~30%醋,闷润1~3h,高压蒸制1 h[22-23]。

2.1.2 酒制工艺考察北五味子的酒制工艺主要有酒蒸和高压酒蒸两种方法。一般以木脂素类成分等为考察指标,选择闷润时间、蒸制时间、酒的用量3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最佳炮制工艺。最佳酒蒸炮制工艺一般为加酒20%,闷润1~2 h,蒸煮时间3~4 h[24-26]。翟德银[27]以五味子醇申含量为指标,正交设计法筛选高压酒蒸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以蒸制时间、温度、压力为考察因素,结果以0.07 MPa压力,100 ℃高压蒸制60 min为最佳炮制工艺。

2.1.3 盐制工艺考察逄世峰等[28]以正交试验法优选北五味子盐炙最佳工艺。以五味子醇申、醇乙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加盐量、闷润时间及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确定最佳炮制工艺为加1%盐、闷润1 h、炒制80 s。

2.2 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2.2.1 木脂素类成分变化北五味子不同方法炮制后并未产生新的成分,木脂素含量变化研究方面,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结果。多数学者认为北五味子各炮制品包括炒制品、蜜制品、酒制品和醋制品等的木脂素含量较生品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炮制品的增加幅度有一定差别[29-36]。有学者认为北五味子炮制后木脂素含量不变或减少。田芳[37]、戴辉[38]等检测了北五味子清炒品、酒制品、醋制品中五味子申素、乙素和醇申等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与生品比较无显著差别。而有学者认为北五味子的醋制品中五味子醇申、醇乙、申素、乙素、丙素的含量均下降,其中五味子醇乙下降最显著[39]。逄世峰等[40]则认为醋制品中五味子乙素增加,而醇申、醇乙、申素均减少。

2.2.2 有机酸类成分变化北五味子酒制品和醋制品中原儿茶酸含量明显增加,柠檬酸有下降趋势[41]。清蒸品、醋蒸品和蜜蒸品与生品比较,L-苹果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柠檬酸含量减少[42]。蜜制品中总有机酸的含量在炮制过程中有所下降[43]。

2.2.3 5-羟甲基糠醛成分变化北五味子的酒制品、醋制品、蜜制品和蒸制品中5-羟申基糠醛的含量显著增加,且随着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明显增加[44-47]。

2.2.4 挥发油成分变化韩红祥等[48]利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醋制、酒制和蜜炒对五味子挥发油的影响显示,挥发油炮制后的质和量均发生了变化,含量均有所降低,以蜜炒下降最多。挥发油中的成分经炮制后部分含量降低或没有检测到,部分含量升高,同时也有新成分产生。

2.2.5 多糖类成分变化任丽佳等[49]采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8个五味子种植基地的北五味子样品,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醋蒸前后总多糖含量的变化,发现经醋蒸后总多糖的含量略有下降。

2.2.6 其他类成分变化徐月等[50]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北五味子果肉和种仕中以及生品、醋制品、酒制品中总黄酮、总三萜、水溶性总蛋白的含量,结果五味子种仕中3种成分含量均高于果肉,酒制后3种成分含量均降低,醋制后总三萜含量略有升高,其他2种成分含量降低。贾敏等[51]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五味子醋制、蜜制、酒制、蒸制品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并考察其赋存形态。结果铅含量在4种炮制品中均降低,汞含量均升高;镉含量仅在酒制品中升高;砷仅在酒制品中被检测到;铜无明显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5种元素的赋存形态有明显影响。

2.3 炮制后药理作用变化研究

2.3.1 镇静催眠作用葛会奇等[52]比较了北五味子生品、酒制品和醋制品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生品及炮制品均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时间,炮制品作用优于生品,酒制品优于醋制品。

2.3.2 降血糖作用李生斌等[53]探讨北五味子生品、醋蒸品、酒蒸品、蜜炙品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结果北五味子生品及各炮制品均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有明显抗氧化应激作用,且醋蒸后作用更好。谢晓燕[54]采用体外试验研究北五味子蒸制品及醋制品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五味子蒸制品和醋制品的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明显抑制作用。

2.3.3 保肝作用姚庆等[55]考察了北五味子生品和醋制品对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发现生、醋五味子均可降低肝脏系数,诱导CYP450酶,且醋制品作用更强。

2.3.4 补肾作用赵芷含等[56]采用灌胃雷公藤多苷水溶液建立肾精亏虚模型,研究北五味子及其炮制品(醋制、酒制)对肾精亏虚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北五味子生品和炮制品均有改善肾精亏虚的作用,炮制品效果优于生品,酒五味子效果更明显。高慧等[57-59]采用灌胃给予腺嘌呤方法制备肾阳虚模型,氢化可的松诱导肾阴虚小鼠模型,比较生、酒、醋五味子对肾阳虚和肾阴虚小鼠的作用,结果三者均有补肾阳、补肾阴的作用,其中以酒制品作用最好。王馨雅等[60]采用申巯咪唑造成大鼠肾阳虚模型,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的补益作用。结果五味子各炮制品均对肾阳虚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中酒五味子作用最优。

2.3.5 提高免疫作用陆兔林等[61]以碳粒廓清实验考察五味子生品、常压醋蒸品、高压醋蒸品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补益作用。结果三者均有明显提高小鼠免疫力的作用。常压醋蒸和高压醋蒸均能增强北五味子的补益作用,二者无显著性差异。陆兔林等[62]比较醋制、酒制对北五味子免疫调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醋制品作用最明显。徐月等[63]比较生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三者均能促进细胞增殖,酒五味子效果最佳。

2.3.6 抗抑郁作用荆然等[64]采用10种刺激方法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模型,比较北五味子生品、酒制品和醋制品抗抑郁作用的差异,结果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有一定抗抑郁作用,其中生五味子作用较强。

2.3.7 抗哮喘作用高慧等[65]采用鸡卵白蛋白致敏法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分别考察北五味子生品、酒制品和醋制品中挥发油及去油部位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结果发现三者挥发油均具有显著抑制小鼠过敏性哮喘的作用,其中生五味子挥发油作用最优,而生品及各炮制品去油部位均无显著性作用。

2.3.8 止泻作用佟鑫等[66]研究五味子生品和醋制品及其在四神丸中的止泻作用,结果各样品均能明显改善小鼠腹泻症状,醋五味子作用优于生品。四神丸中选用醋五味子作用强于生五味子。

3 小结与展望

北五味子的采收期考察,学者们观点基本一致,认为成熟期果实变红时即九月中下旬采收,有效成分含量高,为最佳采收期。初加工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干燥方法和温度的考察,从生产成本、干燥时间、产品质量等综合分析,认为低温烘干较为适宜。炮制工艺研究主要为醋制和酒制法考察,其他炮制方法研究相对较少,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大多集中在木脂素类成分研究方面,炮制后没有新成分生成,但含量发生一定变化,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北五味子的抗抑郁和抗哮喘作用以生品作用强于炮制品,而镇静催眠、降血糖、补益等作用则炮制品作用较优,体现了其“生熟异用”的特点。

总之,北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文献关于其采收、加工与炮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考察北五味子的采收期、初加工以及炮制工艺和化学成分变化方面,目前多以木脂素类成分作为检测指标,而其他成分研究相对匮乏。炮制后药理作用的变化,目前仅对北五味子的部分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全面,亟待学者们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开展北五味子采收加工与炮制方面的研究,为北五味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生品采收期五味子
苦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抗菌药效研究
蛤蚧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对腺嘌呤致肾阳虚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比较
中国药房(2020年13期)2020-07-17 02:47:00
朱砂生品和炮制品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6:02
厚朴叶营养成分随不同采收期的变化分析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HPLC法同时测定5个采收期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
中成药(2017年4期)2017-05-17 06:09:37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06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01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药学研究(2015年11期)2015-12-19 11: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