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玮
习近平法治思想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将法治建设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视角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有利于深化人们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进而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更有效指导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应用下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在对法律现象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的,旨在阐释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规律。该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紧密相连,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演进,至今展现出其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发展道路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科学回答了21世纪中国法治进程面临的“世纪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它的出现是历史客观发展的必然。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百余年来法治建设的首要经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中国法治建设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在法治理论和实践中,应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不断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发展脉络
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运用到法哲学研究中形成马克思法哲学思想。马克思法哲学认为国家与法相互依存,法律从国家意志层面保障人的自由,同时确定了社会现实中自由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不断的运动变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人民观点的基础上,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法治中国建设根本性问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法治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和原理,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人民始终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无论我国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人民利益始终高于一切。第二,坚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中包含新时代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环节、全过程贯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浸润于中华優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面向,初步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后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提出“依法治国”思想,并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倡司法公平。后来儒家在法治文化中注入德治理念,主张“德主刑辅”,重视道德对百姓的教化作用,最终形成德法兼施的法治文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注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挖掘和全面吸收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哲学智慧,如仁爱思想、治国理念、道法自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创新。它将传统法治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法治理论体系。
根植于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践。党的十六大后,依法治国的方法和理念逐步完善。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都根据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探索。它不仅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和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方向,同时也为全球法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与策略。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创新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实行什么样的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法治中国”概念和“法治道路论”,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形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有机统一。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属性,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将人民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将人民根本利益转化为国家规范,以法治化方式切实维护人民权利,保障社会公平。具体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求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立足于政体谋划,构建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之治”。
有利于解决“实践之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也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四问”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之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有利于解决“实践之问”,更好地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
在中国之问上,习近平法治思想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和路径。这包括强调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等核心理念,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了系统性的法治解决方案。在世界之问上,我国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通过合作、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解决全球性挑战,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作出积极贡献。
在人民之问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人民、依法为民。推动法治建设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时代之问上,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提出法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的法治思想。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清晰、系统完备的科學理论体系,“法治文化”是其中具有基础性标识性的一个重要概念,“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文化环境,创造有利法治文化条件。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形成自身独特理论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此基础上,强调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等核心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理念相契合,体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在实践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此外,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国际交流中也展现积极的影响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法治交流与合作,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法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将继续引领中国法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方式方法
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良法善治的本质属性。良法善治是法律的本质。“良法”与“善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良法指的是公正、合理、有效的法律体系;善治则是指高效、透明、负责任的治理过程。良法善治需要做到有效、共建、透明、负责和法治。具体表现为政府应当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公民参与,确保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够反映民众意愿和需求;行政过程应当公开透明,便于公众监督和评价;依法行政,确保所有政府行为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防止滥用权力。
良法善治的本质在于保障和促进人民的权利和福祉,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法治成为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良法善治需要有良好的法治体系作为支撑,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法治建设与政府治理相结合,强调法治必须贯穿于治理全过程。二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政府治理与法治建设的系统衔接。
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想准确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历史性的分析,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唯物性、时代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将法治建设贯穿于国家治理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索实践,促进法治建设与社会实践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且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积极引导、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能更深刻、更准确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的根本力量,法治的本质在于保障和促进人民的权利和福祉。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法治建设的环节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治保障。新时代,应充分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结语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创新。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J].法治研究,2024(01):3-12.
[2]公丕祥.马克思法哲学实践论的革命[J].江海学刊,2024(01):159-167+256.
[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P3.
[4]闫竑羽.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化与发展——以“五对关系”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24(01):61-73+175.
[5]张人天.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与实践遵循[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2(04):10-18.
[6]宋佳,刘春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J].学理论,2024(01):22-23.
[7]李明倩.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J].当代世界,2024(03):42-47.
[8]王利明.法治:良法与善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02):114-121.
(作者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