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吾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發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十二条要求“全面系统学习党史,学习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学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认识和把握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独特的发展道路,1956年,毛泽东同志相继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逐渐实现了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的转变,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转折点。思政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党史,了解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和历史性成就,尤其是要深刻理解这些成就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意义,进而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阔步进发。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以苏为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而且成为党的八大的重要议题,也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毛泽东同志和其他领导也逐步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不足,并提出“以苏联为鉴”,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转变。
“苏联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发展而来,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共产党在反对颠覆、保卫政权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作出的被动选择。列宁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对于苏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改革实验,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联模式”是在苏联面对来自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前提下,吸收了“战时共产主义”应对国内战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大林认为当时的苏联比西方国家落后了50—100年,必须在10年内走完这一段路。由此可见,超常规地发展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是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迫切需要的。实事求是地说,“苏联模式”虽然具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薄弱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一体两翼”的方针,强调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地位。这一方面有“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证明,这不单单是照搬苏联经验。当然,由于“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一度过多强调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造成农、轻、重比例一定程度的失调,但毛泽东同志等人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
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为了准备党的八大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广泛听取了国务院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在此基础上,分别于1956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苏为鉴”这一建设思路。以此为基础,党的八大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并将“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写进党章。党的八大期间,陈云同志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被大会采纳并写入决议。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12月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称之为“新经济政策”,并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赞同。邓小平同志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工业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论十大关系》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改革传统的“苏联模式”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改革的早期探索。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好理论准备
在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这是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运动最基本的理论遵循。但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预见未来社会的所有具体问题,因此,也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可能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作具体分析。列宁虽然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但由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恶劣、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自身身体原因,虽然对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有一定思考,但在其具体表现、普遍规律、解决方法等方面没有作出系统的论述。在列宁去世后的很长时期内,苏联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高度匹配,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系统性的内部矛盾。斯大林长期坚持以上观点,直到晚年才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长期没有把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作为根本性问题提出来。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论述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并深刻揭示了其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深入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对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方针和具体措施,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类型的矛盾的表现形式、解决办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一般来说,承认矛盾的存在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前提,而只有深入认识矛盾运动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长期忽视甚至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存在,就会走向保守和僵化,因为一个没有社会内部矛盾的“完美社会”,根本没有必要作体制层面的深入改革。承认了矛盾,就有了改革的动力;深入系统地研究矛盾、科学地分析矛盾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从这个角度而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反观苏联,由于长期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因此缺乏改革的思想动力,最终积重难返,造成严重的后果。
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不但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而且为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角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4%。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人民币,下同),1976年增加到29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1976年的319元。粮棉油和主要工业产品(如钢、煤、石油、电力等)世界排名明显上升。通过三十年不懈努力,随着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经济、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这些成就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物质基础。
(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提出“一化三改”的方针和“一体两翼”的改造路线,将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面临恶劣的外部环境,必须加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这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在这一阶段的建设实践中突出了“工业化”的目标,并迅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国家在钢铁、原油、煤炭、发电量等多项重要工业领域实现飞跃式增长,为国家的高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显著发展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种田、兴修水利、培育推广良种等手段保障粮食稳产高产,粮棉油等生活基本需求品产量迅速增长,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创下了世界公认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并很快取得丰硕成果,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教育方面,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投资。从1949年至1976年的27年间,小学数量从34.7万所发展到104.4万所,在校学生从2439万人增加到1.5亿人;中学数量从4045所增加到19.2万所,在校生从103.9万人增加到5836.5万人;高等学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从205所增加到434所,在校生从11.7万人增加到67.4万人。科学文化事业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三)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外交成就为改革开放拓展了国际合作空间
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尤其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1964—1980年,我国共投资2052亿元开展大规模“三线建设”,不仅极大增强了国防力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均衡的状况,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强大的国防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也是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国际合作空间的坚强后盾。
新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汗水,西方国家对中国开放的大门不是良心发现,而是中国冲破各种反华势力的圍堵,用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而打开的胜利之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1971年1月,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同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些伟大成就是新中国冲破围堵、拓展外交空间的坚实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把对外工作的目标确定为: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工作方针,积极争取苏联、东欧等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与外交工作的支持。毛泽东同志两次出访苏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多次出访苏联、印度、印尼等国家,为新中国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就总体外交形势来看,20世纪50年代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共二十大后,由于苏共党内大国沙文主义的影响,逐步恶化到“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但在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使“二战”之后形成的“冷战”格局有了新的变化,也为新中国外交工作带来新的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10月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西方国家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之所以能够在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快速提升国际地位,这些来之不易的外交成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密不可分。因为在西方主导之下,奉行“丛林法则”的国际关系领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国防实力是提升国际地位和维护民族利益的坚强后盾。中美关系的缓和为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改善关系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拓展了我国的国际合作空间。这些外交领域的突破促进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和成就对深化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艰苦探索和伟大成就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意义,进而教育引导学生在新时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1998(3):42-43.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233-235.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12:3.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党建课题(2022DJ-26)试论党史学习教育的“三个相结合”的课题成果。
(作者系湖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