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014 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多种会议及活动现场也频繁出现“双创”理念,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稳健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就业问题。高校是我国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校应将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首先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然后再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战演练,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今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一直以来,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但是个别院校却任其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为提升双创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尽管此前高校已在构建“双创”激励机制方面取得成果,但仍有部分高校将现有的激励机制流于形式,未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双创的积极性。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首次提出了五大人类需求层次模式,分别是生理需要(食物、睡眠、性等需要)、安全需要(环境、生命、财产等方面安全)、有爱和归属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经过11 年的发展演变,马斯洛将原有的五大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变为七个层次,加入了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他认为,只有在人类满足较低需求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显现出来。相比之下,高层次需求需要更多的价值、发展和变化等因素才能得以满足。由此可见,满足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更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麦格雷戈(D.M.Mc Gregor)的X-Y 理论专门研究企业中人的特性,他认为传统学说理论中认为人厌恶工作、善于说谎、推卸责任等观点是错误的,他将为了提高生产率而采取的强制性、惩罚性措施称为“X 理论”。与之相反的“Y 理论”认为在生产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的参与者,只要能够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劳动者会将工作视为一种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途径,他们对待工作会更积极、更努力[3]。倘若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首先应该从管理体系入手,找出并去除影响劳动者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时代背景和激励机制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就目前高校在双创教育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及构建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共同探讨高校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激励不是盲目地赞扬和鼓励,而是通过挖掘激励对象的潜在能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客体得到创造性的发展。激励主体利用各种手段,使其固定化、规范化,从而形成与激励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构,最终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激励机制。高校将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作为目标,实施整套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激励机制,应用系列激励措施,以便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内在认同感和外在行动力,使大学生行为逐渐接近高校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目标管理机制[4]。通过开篇所介绍的X-Y 理论可知,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创新创业方面缺乏热情和能力,并不是因为懒惰、不上进,而是因为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未得到有效激发。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而言,只有建立完备的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以此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国家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公开讲话中反复提到“创新”一词,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是创新的不竭动力,而在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肩负着创新创业的重任,同时他们怀揣创业梦想,是驱动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想得以有效实施,需要具备“双创”精神的大学生的广泛参与,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其不断开拓视野、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当代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缓解人才与就业市场矛盾,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从每年刷新的高考学生人数和大学生毕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对于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显,人才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严重失衡,即“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同时显现。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有795 万大学生走出校园大门,其中有将近100 万人未能顺利就业,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仍处于“低就业”状态,即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或者处于半职业状态。根据就业报告显示,部分专业之所以就业率低下,其主要原因不单是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所致,还有高校人才培养实效性不足,使得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远不及产业和市场需求。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难题,高校必须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过程中,从而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良好格局,在有效缓解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的同时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使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不断得到优化[5]。
第三,促进学生个人价值实现,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追求创新创业的热情日渐高涨,“双创”型人才的特质符合大学生渴望得到认可和追求人生理想的特点,因此创新创业人才标签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但是由于多年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较为曲折,创新创业能力的发挥也受到极大阻碍,书本知识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市场所需的财务、法律、管理等实践性及专业性强的知识需求,更无法有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方面的教学指导,难以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因此,积极构建大学生“双创”激励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在逐步完善体系化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短板,积极改进,强化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技能,并且不断立足于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激励机制可鼓励大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做出成绩,挑战自我,最终实现人生价值,贡献社会。
第一,学生自身:“双创”意识淡薄,缺乏外部创业项目支持。首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更多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思维的重要性,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双创”的价值,从而未能将理论知识顺利内化为创业能力。其次,创新创业从想法的产生到付诸实践再到做出成绩,整个过程困难重重,周期漫长,部分学生也容易受学业、就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从而选择中途放弃。最后,抛开主观意愿的缺乏,大学生“双创”活动开展表现出实践层次低、缺乏外部创业项目支持等不足,使大学生“双创”活动更多的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参与其中。在现有的创业成果中,低层次占比较高,主要集中在实力单薄的小型服务性行业,在选择创新创业项目时通常回避高科技产业,导致孵化结果少,成果转化率不高,无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足够的效力。
第二,高校教育:学校教育体系落后,缺乏完善化的教育机制。高校作为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塑造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不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责无旁贷,然而实践证明,当前高校在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和教学评估三个环节的短板暴露无遗。首先,在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下,高校的教育仍以传授教材知识为主,创新创业理念的灌输只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其次,高校未能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和讲座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达标,其中信息技术、财经等方面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未灵活挂钩,导致专业教育与“双创”培养产生脱节;最后,高校教师专业水准和综合能力参差不齐,对学生无法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第三,社会支持:社会各界联动不足,大学生双创活动难以落地。从大学生“双创”现状不难看出,社会各界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并不大,未能形成政府、企业、学校、社会支持网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政府部门制定的“双创”成果申请标准过高、报批流程复杂、支持资金不到位等因素均导致已出台政策难以真正落地,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进程;第二,企业在高校创新创业活动中给予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力度较弱,对大学生“双创”活动的指导不足,导致其在实践活动中经验不足、创业成果孵化率低、“双创”成果不明显;第三,校方在联络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方面缺乏主动性,导致训练基地和孵化基地的建设深受影响。
首先,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充分重视“双创”教育的号召,积极将创新创业融入到高校常规课程中去,并在校园活动和社团活动中加以实践,将“双创”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其次,校方应加强“双创”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并完善相关平台,使学生对相关政策、信息等相关资讯解读更加准确,也有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高校可利用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一特点,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各新媒体平台创造“双创”氛围,深入到大学生中间了解大学生真正的心理诉求,及时掌握“双创”意识的发展动态,以兴趣为出发点,正确引导大学生抛开传统思想的束缚,培养其善于思考、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如果学历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敲门砖,那么能力是立足社会的核心优势。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要经过持续、动态、繁复的过程,最终完成从知识到技能再到能力的转化,而实践是联系三者的桥梁,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提高是知识、技能和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高校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组建创新团队、开展“双创”竞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双创能力。
第一,教育方式变革:将“双创”教育融入传统教育体系。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普及,高校在更新教学观念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但“双创”教育的改革不是盲目的,而是把传统教育作为基石,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有效完成传统专业课程、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拓展教学内容。例如,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有计划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定期组织各类创新竞赛活动,完善“政治、生产、学习、研究、使用”结合的协同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师资队伍提升:打造优质化的高校双创教育团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整体水平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影响深远,因此提高学校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一方面有助于巩固教师队伍的政策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加强学校之间和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开阔视野,学习经验,从而提高“双创”教育水平。此外,邀请优秀创业者和成功企业家走进校园,以最直观的切身经验指导学生进行“双创”活动,以及在教师中进行创新创业信息交流。通过制定一系列长期的培训方案及多方的交流机制,可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创”教育素养,同时大学生在遇到与创新创业有关的难题时不再求助无门,可获得全方位、高水准的指导和咨询。为更好的激发高校教师的“双创”教学热情和动力,学校在职称的评比与职位晋升中可将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业绩纳入考核范围,侧面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第三,强化教学评估:完善双创教育反馈及评估机制。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反馈和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检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效力。各大高校要成立专业性强的评估队伍,及时提交并汇报评估信息,编写并发布创新创业成果年度报告,同时保证“双创”成果汇报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及时性,认真分析成果客观反映出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改进。针对各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前景、创业效益、创业类型、创业率及创业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且深入地调查,以便使评估机制更科学、更严谨、更全面。除此之外,高校应对教师“双创”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考评,并且严格监督校内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地和执行情况,通过整改评估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让高校的“双创”工作产生实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积极探索并制定出高校与社会多元协作的机制势在必行。第一,政府支持。政府需对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落实和完善,在贷款、工商、税额等方面为有创新创业成果的大学生开“绿灯”。第二,高校推进。首先,高校应及时购买并更新科研仪器设备并主动向全体师生开放,同时在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其次,高校应主动为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条件,如提供孵化基地、创业园、科技园等线上、线下平台,全面整合“双创”资源,并通过校方自设、校企合作、商业投资等一系列渠道筹集资金,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无后顾之忧;最后,高校应利用各类平台,使得大学生的“双创”成果得以优先展示,个人成就感可激发大学生的“双创”热情和潜能。第三,企业助力。企业和高校均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不同的是企业掌握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能更好地把握市场风向,因此,企业应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校园宣讲、校企联合、搭建平台等活动中去,通过举办各类“双创”活动从而实现大学生“双创”成果成功对接市场,为大学生“双创”项目的产生贡献力量。同时,企业也可充当中间人的角色,鼓励校企、校际跨区域合作,搭建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综合性“双创”信息资源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综上所述,构建政、企、校一体化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形成多方协作、教科融通的“双创”育人机制,落实完善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为目的的保障体系,借助多元协作网络产生的“合力”促进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双创”的浪潮中去,实现自我价值,为人类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