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木印见证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与赣南解放

2024-05-26 13:25曾宏伟袁兴钱汪春翔
党史文苑 2024年5期
关键词:大余县信丰县信丰

曾宏伟 袁兴钱 汪春翔

解放战争时期,江西赣南地区有这样一支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他们是在赣南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地方武装部队,直到1949年5月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赣南支队。这支部队为赣州解放乃至广东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部队组建

194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决定:正式成立中共粤赣湘边区委员会。中共粤赣湘边区委下辖江南、九连、江北、滃江、五岭地委及珠江三角洲的地方党委。27日中央军委发来电报,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并任命林平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松坚为副司令员,梁威林任副政治委员,严尚民任参谋长,左洪涛为政治部主任。

1949年1月17日,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后,旋即下令将江南、江北、九连、滃江、五岭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所属部队统一改编。改编后的粤赣湘边纵队包括东江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北江第一、第二支队。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中共华南分局和粤赣湘边纵队决定立即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赣南支队和湘南支队以便配合解放大军南下。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赣南支队在大余县樟斗坑正式宣告成立,“赣南支队以刘建华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戴耀为副司令员,金阳为副政治委员,云昌遇为政治部主任。”下辖崇余大队(李安任大队长)、信余康游击大队(刘南文任大队长)、雄信游击大队(赖超雄任大队长、张定任政委)、全南游击大队四个大队,共500多人。同时,中共五岭地委决定将在赣南活动的北江第二支队所辖各部共500余人也统一编入赣南支队战斗序列。随着赣南支队的成立,其司令部、政治部印章也相继制备(印章均为木质,规格均为纵13厘米、横3厘米、高3厘米)。

解放赣南

赣南支队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配合南下大军作战,解放赣南,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的召开、为解放军进军广东创造条件。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司令部从油山转移到大余斗坑地区。在司令员兼政委刘建华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宣传、分化瓦解敌人,在公路沿线阻击敌人南进,配合南下解放军作战。赣南支队所属各部队纷纷主动出击。“崇余大队推进到赣余公路以北地区,接受国民党横江、左拔、池江等乡公所及其“自卫武装”的投诚,控制青龙、池江、新城区广大农村;信余康游击大队推进到信丰县城以北、大余章江以南地区;雄信游击大队接管国民党信丰九渡乡公所,控制健信公路中段;活动在全南的游击大队,解放整个黄田江流域和古家营、大庄等地,控制除县城和少数几个大坪镇以外的全南整个农村。”8月下旬,解放了赣南全境。

协助东江支队解放大余。大余县与广东南雄、仁化和湖南汝城县相连,1949年6月,赣南支队越过油山进入大余,用一个月的时间连续控制了池江乡、云山乡、左华乡,大余县的国民党和地方士绅纷纷投诚,驻防的国民党正规军仓皇逃窜。8月16日上午10时,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二支队主力团在赣南支队的配合下进入大余县城,解放大余县,大余也成为粤赣湘边纵队在江西解放的第一座县城。8月17日,五岭地委副书记、赣南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刘建華从大余抵达赣州,受到四十八军及赣州地委的热烈欢迎。8月19日,刘建华领导的赣南支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在大余县城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会师大会和入城仪式。

和平解放安西、古陂。1949年8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八军解放了赣州城,接着攻占了南康。为了配合解放军解放赣南,赣南支队在江西大余、崇义、信丰、南康及广东的南雄等地,积极开展游击活动。

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四三师攻下信丰县城,解放了大余新城。是日下午,刘建华带着赣南支队崇余康主力,到大余新城与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四二六团胜利会师。然而,此时信丰县还有安西、龙州、新田等乡镇未解放。解放军四二七团政治处副主任王非和宣传股长王建国等组成信丰留守处和一个混编连留守信丰,维护治安,进行解放信丰的收尾工作,主力部队则乘胜追击,继续南下安远、龙南。

当时,驻扎在安西、古陂等地的国民党军主要有“江西民众自卫军第四师第四团”和”直属五团”。“江西民众自卫军第四师第四团”是以保警队为基础扩编而成,下辖6 个连,共有740余人。国民党第四行政区保安副司令、信丰县县长邹俊任该团团长,黄达、陈政富任副团长。“直属五团”是以国民党信丰县政府机关人员为基础扩编而成,团长王国麒,副团长米国宝,下辖2个营、3个连,官兵260 余人。此团分别驻扎在古陂圩谢家祠和信丰县城。

1949 年5、6月间,赣南支队多渠道、多方面开展争取信丰国民党军政要员投诚起义的策反工作。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信余康大队政治委员的刘南文主动提出:可以利用亲友关系对盘踞在安西的国民党军残部进行劝降。在报请上级批准后,刘南文受命对盘踞在安西的国民党残部进行劝降。

8 月24 日,受降大会和遣散大会在安西小学操场上举行。王非、刘南文、中共信丰县委书记张景禄等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刘南文主持。此次投诚的国民党官兵(含地方团队)共1400 余人,交出重机枪6 挺、轻机枪30 多挺、步枪1000 多支、手枪100 多支。至此,信丰全境宣告解放。

盘踞在安西的“自卫军”主力投诚后,“直属五团”一营于26日到古陂向区人民政府投诚。直属五团二连,于26 日向大阿区人民政府投诚。至此,信丰境内的“江西民众自卫军”全部肃清。

1949年8月,战斗在赣南的粤赣湘边赣南支队、北江二支队与南下的四野四十八军一部在江西大余新城举行隆重的会师大会。8月22日,在东江第二支队配合下,四野南下部队解放寻乌县城。

编制撤销

1949年9月22日至28日,为适应形势需要,赣南支队根据上级指示,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集中到大余新城,进行集中整编。赣南支队1100余人中,新入伍的农民战士就地复员,部分干部随野战军进至广东,部分干部转入党政机关,部队番号正式宣布撤销。

赣南支队司令部和政治部的两枚木印从1949年5月制备,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部队番号撤销,前后短短5个月。然而,它们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依靠赣南人民支援,全体指战员紧密团结、英勇战斗,打击消灭大量敌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赣南乃至解放广东的光辉历史。1953年,江西省土改展览会将这两枚珍贵的木印拨交给江西省博物馆,后经专家评定,确定它们为国家三级文物。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师范大学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专项课题《江西馆藏红色印鉴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曾宏伟、袁兴钱单位系江西省博物馆,汪春翔单位系江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大余县信丰县信丰
信丰新面貌
习作《水粉画静物》
图片新闻3
赣南名楼
——信丰阁
南雄市老促会
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城南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
大余县群众羽毛球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构建五大体系,推进信丰脐橙产业转型发展
江西信丰县老年大学校歌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以信丰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