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

2024-05-26 10:38王俊文岳广欣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证候理论研究

王俊文,岳广欣,赵 辉,梁 媛,杜 松,于 峥,张华敏△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2. 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北京 100700)

2023年作为“十四五”实施的关键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1],提出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诊疗规律与临床研究,强调了中医特色诊断治疗装备研发和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的创新。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2],对标准化开展中医治疗服务进行指导,并详细界定了经络穴位诊断、耳穴诊断等多项中医诊断技术的具体内容和风险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23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3]中,提出了如何构建中医证候表型组学的理论与技术、如何实现中医诊断的客观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等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在推动中医诊断学的智能化转型。依托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出版相关著作为主要信息来源,本研究团队自2021年起持续对中医诊断学领域的年度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4-5],本文回顾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中医诊断学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扼要述评,旨在为中医学界专业人士和从业者提供对中医诊断学领域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应用的整体性认识。

1 诊法理论研究进展

2023年,诊法理论研究继续深化,围绕传统的四诊基础理论,特别是望诊和脉诊领域展开。研究着力连接诊法理论与实际临床病证,力求通过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努力,为诊法理论提供坚实支撑。

1.1 望诊理论研究

望诊理论研究持续扩展至舌诊、面色诊、鼻诊和手诊等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观察,探析了舌诊理论形成的方法论与隐喻认知的相关性,并结合现代影像学,提升了诊断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吴彤等[6]基于隐喻认知考察了不同时期舌面脏腑分布理论,赖敏等[7]用隐喻理论解析了古代舌诊文献,并点出颜色隐喻如何桥接五行学说与舌颜色的关系。针对特定病证的舌诊表现,王仁杰等[8]基于临床实践,筛选了与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相关的典型舌象,宋连英等[9]关联舌象特征与胸部CT影像,进一步识别了病毒性肺炎的舌诊规律,马新宇[10]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展现特定的舌象,与病情严重度存在正相关性。

面色诊、鼻诊和手诊方面,赵雪淳[11]探讨了性别差异对面色诊和脉诊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其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并强调了有关男女差异的诊断重要性。毕伟博等[12]的研究揭示了望诊在辨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的应用潜力。余宗明等[13]整理了孙思邈的特色鼻诊法。王若冲等[14]将掌法七十二格手诊与社会化描述结合,系统诠释了该诊法的学术内容特色。李玉坤等[15]进一步梳理了临床上冠心病使用手诊的基础理论、方法、具体内容及局限性。

此外,其他传统望诊如甲诊和望乳房诊也在理论与实践经验上得到了进一步梳理。郑钦予等[16]厘清了甲诊学说从古至今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渠可盈等[17]结合古籍及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望乳房表面皮肤的病理性改变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2 闻诊理论研究

林雪娟等[18]通过研究发现,电子鼻能够准确识别慢性胃炎患者的口腔呼出气息,并判断不同湿热证的状态,为中医闻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王海楠等[19]构建的BP神经网络嗅诊分析系统,预测率高达99.1%,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嗅诊数字化客观化的研究。

1.3 脉诊理论研究

脉诊理论的研究也在多角度持续深入,不仅系统整理了古代医家对脉诊的理解和实践,而且结合现代医学不断推陈出新。

医家脉诊思想研究方面,李丛等[20]详细总结黄宫绣脉诊布指运指法,刘玉良[21]探讨张仲景以脉判断病证病位为核心的脉学理论,叶静等[22]系统梳理总结川派中医韩懋的脉学特色和绢上习脉的学习范式,为当今脉诊教学和临床诊疗提供了思路借鉴。

脉诊理论方面,唐文洁等[23]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脉诊“独取寸口”的内在含义;迟浩然等[24]深入探讨了脉贵有胃相关理论,阐明了诊察脉中胃气对脉诊具有重大意义。王超等[25-26]还原厘清四时五脏脉法和三阴三阳脉法的理论渊源,杨磊等[27]阐释了沉细脉主阳虚、寒与湿等证候,并与现代肿瘤病、风湿病等有密切联系。临床创新应用方面,张莉莉等[28]总结仝小林顶焦理论和顶焦脉,补充和完善了寸口脉相关理论。何海龙等[29]归纳了房颤常见脉象,为临床辨识房颤患者脉象提供借鉴。滕晶[30-31]基于“系统证脉学”,构建了“中医五神系统”脉诊,用以指导临床精神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脉诊客观化研究方面,齐于辰等[32]发现气滞状态的脉象要素规律和沉脉、动脉、涩脉的吻合度较高;罗赞等[33]以深度、速度、长度、宽度、力度、均匀度、紧张度等八个物理维度为切入点,为脉诊客观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4 其他诊法理论的拓展

本年度从理论和应用层面对其他诊法理论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腹诊、形体诊等特色诊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创新性探索,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涵,也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余秋慧等[34]深入阐述了恽铁樵诊法的思维、原理、体系、应用,并强调了诊病时应互相参照舌脉色诊,兼顾中西医理论。李萌等[35]运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萎缩炎患者舌脉与胃镜象的相关性,认为暗红舌与胃黏膜粗糙正相关,弦脉则与胃黏膜充血相关。王娇[36]结合秦汉之前的出土文献,整理了《黄帝内经》中关于色脉理论的古诊法,提出色脉合参的脉法主要是四时五脏脉。

在其他特色诊法方面,熊广华等[37]系统梳理并总结了中医腹诊理论,提出了腹诊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王克穷[38]总结了中医腹诊的概念、原理、诊断方法、重点腹证的症状表现,及腹诊与经方的临床融合实践。尹萌[39]基于《内经》筋、脉、肉、皮、骨五体理论,系统论述了五体理论在中医诊断中的体现和应用。王娇等[40]挖掘了廖平创立的“诊皮法”“皮络同诊”和以皮、络、经、筋、骨等五体为框架的“五诊法”,为还原《内经》古诊法提供了新的启示。

2 证候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

2.1 证候的理论及辨证体系研究

中医学界不断深化对传统辨证论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构建了多维的辨证体系,以适应现代医学要求,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对心血管疾病、咳嗽、疫病等具体疾病进行应用,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永炎院士[41]提出,中医药学的临床医学以辨证论治、治未病为核心内容,是具有原创思维、原创优势的中国特色的医药学,原创优势关键在于辨证论治临床经验重建。李致重[42]认为西医辨病理,中医辨病机,提炼了辨证论治逻辑思维过程的12个环节。陈银潇等[43]在中西医结合背景下,提出“辨证论治”传承创新的路径首先要坚持“辨证论治”的中医思维,其次挖掘“辨证论治”的现代科学内涵,发现“病证结合”以及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的内在规律和机制,最后形成规范化、可重复性的循证证据。王伟[44]系统阐释了证候的“新三因学说”,即致病因素、遗传体质、疾病发展阶段。韩学杰[45]总结了“三维七要”诊断法则,其中“三维”包括时间、空间和频率,“七要”包括生理生活、病因、病理、部位、功能、情志和特殊要素。戴永生[46]循“人与天地相应”“中和”的理念,提出中医五行辨证理论并附大量实践医案。江启煜等[47]尝试通过五行类象表达式对中药功效进行表征,建立了“时空-五行-功效-中药-方剂-疾病”时空辨证体系。王雪梅等[48]整理了傣医“经筋-四塔-脏腑”辨证思路,李顺民[49]则指出个体辨证论治和群体辨证论治同等重要,互为补充。王清坚等[50]在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方证”基础上,拓展出“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框架。

《心血管病证候学研究》系统整理了王阶近40年心血管疾病证候学研究成果,包括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生物学基础研究、证候临床研究、诊疗指南规范、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等多个领域[51]。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运用三维体系辨治咳嗽,以时间维度分期、功能维度辨脏腑、结构维度定部位,并将“调气”与“化痰”原则贯穿始终[52]。付芸芸等[53]提出了“时-邪-体-法”的四维辨证疫病方法;端建刚[54]以“一气周流”学说构建的中医气运病理生理模型,可快速进行疾病定位和寒热阴阳辨证;袁华等[55]采用血脉辨证理论解析高血压病理特点,辨证以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为纲、邪正虚实为目。另外,系统辨证脉学在诊治运动神经元病[56]、分析火行人生理病理特点[57]及气滞状态方面进行实践运用[29]。马雪颜等[58]从辨病因、病性、病位、病期、病势、病理6个维度,探讨基于膜系理论的辨证思路;张峰等[59]基于经筋和五体理论,提出以整体观念为核心、证素研究为共性方法、循证医学为理论依据的经筋辨证体系;周佳新[60]提出了五体辨证分类框架,王进[61]探讨了微病、络病的络脉病变辨证体系。胡镜清课题组核定气滞证辨证核心条目为“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喜叹息”“胸、胁、腹、背部胀闷疼痛,痛无定处,时轻时重”“症状变化与情志有关”“身体有异常感觉,部位不定(冷、热、麻、蚁行感等)”“脉弦”[62]。刘朴霖等[63]以志意辨证解析精神心理行为疾病躯体症状障碍,吴露璐等[64]构建了中医五脏辨证情志自量表,为个体的身心健康变化提供了现代评价依据。

2.2 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23年证候流行病学侧重于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域范围内对人群进行详尽的横断面调查,搜集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数据,发现证候分布规律。唐启盛等[65]采取大样本、多中心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证候,得出痰火扰神、心肝火旺、气滞血瘀等8个证候类型。李玥等[66]通过横断面研究发现肺结节主要证候包括气虚证、气郁证、阳虚证和寒热错杂证,且分布特点与肺结节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新发的结节具有显著相关性。徐寒莹等[67]对长春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464名青年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青年卒中主要集中在以风、痰、火3个病因要素为主的证型。此外,邹圣群[68]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针对易出现缺血性卒中后焦虑(Post-Stroke Anxiety, PSA)的人群,发现血瘀证、内火证、痰湿证3个证型的中风病患者出现焦虑的几率较高。

2.3 证候辨证方法研究

证候辨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临床调查和真实世界研究等,以及大数据挖掘、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手段。(1)文献分析:系统检索并分析相关文献,总结证候的理论基础和诊断标准,整理常见证候分型及其要素。王碧晴等[69]对2010—2020年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揭示虚实夹杂、阴虚阳亢为主要证候类型。(2)临床调查:收集临床案例数据,了解证候的分布和特点,探索证候与疾病的关系。张雨樵等[70]通过回顾性方法,从102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临床病历中提取规范化症状,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总结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症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以及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3)真实世界研究(RWS):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证候在真实临床环境中的表现和变化,有助于发现新的证候类型和特征,进一步完善证候诊断标准。如杨艳等[71]发现30岁以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主要以痰湿内阻为主,而31~60岁的患者中,痰湿内阻和痰瘀互结是主要的证型,但中老年群体中痰瘀互结证更为常见。(4)大数据挖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证候的内在规律和复杂关系,为证候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如李思璇等[72]运用德尔菲法制定《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诊断量表》,并以该量表为参照,对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深入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5)生物标志物研究:通过研究生物标志物与证候的关系,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证候,为证候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翟优等[73]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收集120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现冠心病痰湿证、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三种证候之间存在共性代谢物和差异性代谢物。(6)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对证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更高效地进行证候分类和特征提取,提高证候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杜昉臻等[74]基于全连接网络的模型实现对28种常见证候的分类,且准确率高达84.48%,说明人工智能的中医证候分类能力较好。

2.4 证候标准化研究

在中医学领域中,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旨在客观地反映临床患者的病因、病机及病情发展。鉴于证候具有兼挟性和动态特点,恰当选择辨证方法、融合现代技术开展研究,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对实现证候诊断与评估标准化至关重要。不过,这方面的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付长庚采用传统中医理念并结合现代科技方法,成功建立了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标准[75],这一标准可用于量化诊断和证候效果评估,为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费宇彤项目组提出构建以证候的最小化核心症状集为必备维度的病证结合中医证候标准化诊断多维核心信息集,强调通过患者自我报告和医生询问的方式,结合客观体征和检查结果,使证候诊断更加客观、标准[76]。栗贝贝等[77]结合关联规则的隐结构分析构建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状态辨识模型,具有良好的定量化辨识效果。李春阳等[78]通过自行设计的《乳腺癌中医证候调查表》对乳腺癌辅助化疗期患者进行了临床信息采集和系统整理分析,建立了“乳腺癌化疗期中医辨证分型判别模型”。李建生项目组起草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制指南》,在明确常见证候及其主要和次要症状后,采用诊断条件组合法或计量诊断法进行呈现[79]。

3 证候动物模型及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3.1 证候动物模型研究

通过构建各类动物模型来模拟中医中的人类疾病证候,已经成为验证中医理论和发掘治疗新方法的一个重要策略。研究者们通过药物诱导、手术干预、环境调节等多种手段,建立了反映脾气虚证、肝阴虚证、心阳虚证等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这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平台。

乔波等[80]通过比较发现利用水环境小平台建立的小鼠模型更符合脾气虚证诊断标准。黄淑敏[81]、杨梦等[82]以方测证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小鼠模型属心阳虚证。张亚雯等[83]发现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小鼠模型1周出现气虚证,2~4周逐渐演变为气虚血瘀证。丁崧等[84]通过比较“饮食不节+热性药灌胃”基础上分别联合负重游泳与睡眠剥夺2种造模方法发现前者更适合制备便秘相关的气阴两虚模型。对大鼠睡眠剥夺联合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能够建立气阴两虚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85]。睡眠剥夺6周后向左心室内注射栓塞微球(40~120 μm)可成功建立气虚血瘀证冠脉微血管疾病大鼠模型[86]。丁焕章等[87]采用“香烟烟熏法+脂多糖气管滴注联合番泻叶灌胃”构建了肺脾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谢丽等[88]采用毛果芸香碱注射复合大黄酸灌胃的“汗下复合法”造模方法成功复制阴虚肠燥证便秘大鼠模型。肖秋萍等[89]发现番泻叶联合葡聚糖硫酸钠能成功构建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刘金莲等[90]通过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猪油脂或酒建立湿热内蕴证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叶建桥等[91]用6 %盐水灌胃和高脂饲料饲养成功建立痰湿壅盛证正常高值血压大鼠模型。

在其他病证模拟方面,利用干燥箱中持续28 d苯扎氯氨溶液滴眼联合夹尾可成功建立干眼症肝经郁热证小鼠模型[92]。人肿瘤坏死因子α转基因小鼠经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脱敏后,被证实适用于中医寒痹模型[93]。杨程等[94]通过卵巢摘除+改良HULTH手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建立大鼠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蔡宏杰等[95]用内侧半月板失稳法联合低温诱导构建阳虚血瘀证KOA小鼠模型。高脂饲料结合蔗糖水、高温高湿饲养条件下经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足底手术致创并注射金葡萄球菌可造成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96]。

3.2 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

在现代中医学研究领域,对各类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进行研究已成为重要的趋势,这些研究覆盖了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代谢紊乱、免疫调节失衡以及炎症反应异常等生物学层面。透过代谢产物、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等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揭示了心气虚、心血瘀、肝郁等证候与特定的通路失常之间的关联。此外,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也被证实与证候的生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发现为中医证候的现代化解释提供了全新视角与科学依据。

李国栋等[97]提出气虚证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线粒体相关物质和/或能量代谢产物/蛋白及其相关调控通路失调有关。秦士焱[98]发现了冠心病心气虚证的潜在三种小分子标志物:盐酸吡哆醇、1-甲基-6-氧代吡啶-3-甲酰胺和2-氧代-3-苯基丙酸酯。赵辉等[99]研究显示冠心病心阳虚痰瘀互结证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ABC转运器、花生四烯酸代谢、嘧啶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李静等[100]发现冠心病心血瘀证的病理机制涉及葡萄糖代谢、线粒体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嘌呤代谢等多层次代谢网络紊乱。兰晓栋[101]提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小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作为冠心病血瘀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免疫-炎症”和脂质代谢调节相关通路[102],Th1/Th2平衡偏倚可能是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之一[103]。

张怡等[104]发现慢性应激肝郁气滞证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倾向于Th17/Treg细胞偏移引起的免疫抑制。洪银洁[105]推断氨基酸代谢紊乱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中医脑胃相关代谢生物学基础。刘泽伟等[106]研究提示,紧密连接蛋白、水通道蛋白3、水通道蛋白4可能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病机的物质基础。梁文青等[107]研究结果显示,海马脑区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功能异常是抑郁症阳虚肝郁证形成的病理机制之一。陈慧慧等[108]发现寒热证候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与T细胞相关分子的差异有关。于静波等[109]提出脾胃湿热证主要涉及机体免疫应答、物质及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等方面。从肠道菌群动态变化探讨温病湿热证“湿”“热”实质,研究结果提示拟杆菌(bacteroides)可能是“湿”的优势菌属,而乳酸菌(lactobacill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可能是“热”的优势菌属[110]。夏淑洁等[111]从“肠道菌群-脂代谢”角度探索代谢综合征痰证的病理机制,发现肠道菌群介导的脂代谢紊乱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中医诊断装备及技术研究进展

4.1 四诊智能化检测技术及装备

中医诊断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显著提高了传统诊断方法的精准度和客观性。研究人员借助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在舌诊、面诊和脉诊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运用高通量影像组学参数对儿童体质进行分析,开发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型以准确识别舌诊图像特征,采用阵列式气体传感器的电子鼻技术有效区分慢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个体的呼吸气体。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中医诊断的标准化和科学性,也为未来的远程医疗和个性化诊疗提供了可能。

舌诊信息的智能检测方面,袁飞等[112]通过4 949例学龄前儿童亚健康体质调查发现,舌的高通量影像组学参数与体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李阳辉[113]运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YOLOX-s模型来识别齿痕、裂纹、腻苔,总体平均精度值为91.95%。罗思言等[114]实现点刺标注召回率90.78%。蔡轶珩等[115]在高光谱舌图像数据集上实现优于RGB图像的分类精度,达到93.9%。钟俐芹等[116]公开发表了包含2 008张JPG图像数据的中医舌诊染苔图像数据集,可供下载使用。

使用面诊图像的数字化指标结合红外热成像方法和腧穴定位分析等,面部特征信息提取与分析更准确,具有多病证的敏感性,并适用于更广的医疗环境。李加才等[117]采集不同浓度血尿酸人群的面部图像,纳入鼻尖h、左颧a、左颊b等指标,得到ROC曲线下面积为0.72。杨娜婷等[118]发现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面诊特征参数与其他组相比具有差异性。陈佳萍等[119]认为相机、色差计、光电血流容积仪和红外热像仪可用于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周浩等[120]提出联合红外热像的人脸识别辅助诊断研究、基于骨性标志定位的人脸特征构建研究、基于腧穴特性的中医人脸远程诊疗研究三个方向。

脉诊信息采集和分析方面,黄霖等[121]基于OpenCV机器视觉库进行准确定位,并通过RS485通信技术驱动控制水平运动的步进电机,实现了寸关尺三部的智能定位。冯宏宇[122]完成了柔性传感器阵列器件制备与性能优化,而赵俊毅[123]、王葎菲等[124]各自基于柔性传感器设计了手套式三通道脉象数据采集装置。凌宇秀等[125]验证了气压传感器用于脉象采集设备的可行性。徐鸽等[126]构建了中医脉诊3D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包括脉象形成机制及脉象要素、脉象信号采集与分析训练等模块。

通过改善设备传感器和软件升级,智能嗅诊设备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林雪娟等[18]运用阵列式气体传感器电子鼻检测人体口腔呼气,发现慢性胃炎湿热证Hp阳性率为39.74%,随机森林模型对慢性胃炎和健康人气味图谱的分类准确率可达98%。王海楠等[19]构建的BP神经网络嗅诊分析系统预测准确率达99.1%。

4.2 创新检测技术及新装备

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传统中医诊断装备的性能,也增加了多种新型的装备。通过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热像仪、3D视觉相机、眼动追踪器和可穿戴式传感器,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分析不同证型的客观表征。智能诊断系统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的开发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同时为慢性病管理和居家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融合不仅优化了中医传统诊疗方法,还推动了中医诊断向着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热像仪等图像采集设备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辨证具有敏感性。黄凤媛等[127]采用热像仪检测KOA受试者背腰部、膝关节部及踝部19个穴位,发现3种不同证型在鹤顶、阴陵泉、膝关等8个穴位体表温度存在差异。阳虚寒凝证鹤顶、内膝眼、犊鼻等6个穴位温度高于其他两证型,肝肾亏虚证膝关温度低于其他两证型。陈颉等[128]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不同证型各部位之间红外热像值有差别,如湿热蕴脾证和脾虚湿盛证在胃脘区和四肢末端均有差异。樊迪等[129]提出通过温度阈值和压痛阈值分别判定阿是穴的寒热和虚实特性。费红琳等[130]基于3D视觉相机的图像采集与识别,实现中医通络机器人腰背部穴位智能定位。

可穿戴设备方面,李丹阳等[131]认为眼动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客观记录眼球运动轨迹、瞳孔变化等眼动特征的技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了中医目诊体系。姚俊杰等[132]应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分析,通过步频、步速、步幅,以及髋关节内收外展、髋关节旋转、膝关节内外翻等指标验证了中医综合疗法的作用优势。

《智能中医辅助诊断技术与装备》系统整理了计算机视觉处理、传感器、特征提取等智能技术,和14种中医诊断装备的检测原理及其在中医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情况[133]。温浩等[134]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舌诊图像、目诊图像以及诊断量表数据,构建了自适应权重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诊断准确率为92.7%。李颖等[135]通过互信息计算症状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指标验证症状的推荐效果,构建了中医症状推荐系统。王菁华等[136]构建了监测慢性病患者心肺功能变化的全周期智能康复诊疗平台。杨启城等[137]构建了环境、饮食、运动作息、生理指标4个维度无感监测用户健康的中医居家健康系统。

猜你喜欢
证候理论研究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