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廉林场油茶高效栽培技术简介

2024-05-25 13:03梁珍海黄梅英张华生
南方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油茶树树冠蚜虫

梁珍海,黄梅英,张华生,赵 融*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文利分场,广西钦州 535428;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广西钦州 535099;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石湾分场,广西钦州 536127)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山茶科山茶属常绿乔木[1],高度可达10~20 m,树皮呈灰色,树冠茂密;叶子为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光泽,叶缘有锯齿;花朵为白色或粉红色,具有芳香味;果实为球形或卵圆形的蒴果,成熟时呈黑色。油茶起源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地区,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其他亚洲国家也有分布[1-2]。

油茶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3],油茶树种子中的油脂含量较高,可达到50%,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油茶油中富含亚油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人体健康。此外,油茶油还可以用于制作肥皂、润滑剂和化妆品等,经济价值极高[4]。本研究以钦廉林场为例,系统阐述油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旨在为该类型气候区内的油茶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1 研究区概况

钦廉林场位于广西南部,地理坐标位于22°13′~22°43′N、108°40′~109°30′E,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高点为245.3 m,最大坡度为38°。该地区属北热带湿热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2 ℃,年均降雨量1 700~2 100 mm,光照较强,降雨充沛,水热情况良好。钦廉林场内植被以人工阔叶林为主,有少量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树种主要有桉树(Eucalyptus robust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龙 眼(Dimocarpus longan)、杉 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

2 油茶在钦廉林场的适生性

研究表明,油茶适宜在海拔600 m 以下,东、南坡向,年均气温16.0 ℃以上,≥10 ℃的年积温4 800 ℃以上,年均降雨量1 000 mm 以上,日照时间1 500 h 以上的地区生长[5-6]。钦廉林场全场林地海拔高一般在40~100 m,相对高为50~70 m,≥10 ℃年积温为7 886.3~7 982.7 ℃,年均降雨量1 771.4~2 103.3 mm,年日照时间为1 633.6~1 801.4 h,适宜油茶生长。

3 油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1 苗木选择

本研究使用的油茶苗木均来自钦廉林场培育的容器苗。为保证植株的质量和生长能力,选择苗高35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的2~3年生的I级容器苗。为进一步提高苗木的品质,对所选苗木进行炼苗处理,炼苗时间15 d以上。此外,所选苗木应具备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植株健壮、无机械损伤的特点[7]。

3.2 林地清理

栽培地点为钦廉林场文利分场文利工区、大垌寮工区等地,在东、南坡向栽培。在进行苗木种植前,需对林地进行清理,砍伐清理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和其他高大乔木,并清除林地内的石块等杂物。因清理病害木等特殊情况需进行炼山处理(原则上不炼山),炼山前需设置炼山防火线要求宽10 m 以上,危险地带宽20~30 m,中间开1~3 m见土隔离带,并报告地方防火主管部门做好备案,办理野外生产用火许可证。

3.3 整地处理

3.3.1 平整梯带

本研究选取的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区,故采用梯带整地法进行整地。沿水平种植行平整梯带,依地形变化呈水平状,间距相等,种植行水平距3 m或4 m(平均坡度20°及以下时水平距为3 m,20°以上时水平距为4 m),梯带宽25 m以上,靠内墙1 m宽,低于种植带5 cm。

3.3.2 挖坎

距边坡70 cm 挖明坎,坑面的长宽不作规定,深度设置为60 cm,底部宽设置为40 cm,挖出的表土需单独放置以备回坎使用。设置株距2.5 m,行距3 m,密度每667 m2约为89 坎。

3.3.3 排水

合理开挖排水沟,以均匀分配地表水到梯带各段,并对多余的地表水进行适当的排除工作。

3.4 放基肥、回坑

基肥施放有机复合肥(N、P、K 含量≥5%,有机质含量≥40%),施肥量为12.5 kg·株-1。施肥时需将肥料均匀施加在坎底,然后填回挖出的表土,回土需高出坎面约5 cm,泥团捣碎至直径小于2 cm;以种植行为中心覆盖农用薄膜,铺盖后用泥压盖薄膜两侧以防风吹。

3.5 定植、补植

3.5.1 定植

该地区每年3月开始气温回升进入春季,故于3—4 月底进行造林(最迟期限为5 月底),同时可在雨天或雨后土壤湿透后进行定植以进一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晴天造林是在定植前,也应浇透定植坑,待土壤变得湿润后再开始造林。在定植点中心开1 个小穴,将苗木放入其中并扶正,之后填上回表土并将其踩实以确保苗木固定。此外,在定植中应注意,薄膜营养袋杯苗取苗时应注意避免捏碎泥团,而采用无纺布营养杯苗时可直接带杯种植。

3.5.2 补植

种植后30 d 左右及时检查成活率,要求成活率达95%;未达到目标成活率的,需按定植方法在雨后土壤湿透后进行补植。

3.6 抚育管理

3.6.1 除草抚育

定植前,视天气及杂草情况可实施1次喷药除草。定植后的除草抚育方式为人工除草,带内杂草长到高度约40 cm,人工挖除,挖除的杂草作为覆盖物堆放在油茶树下。除草抚育一般为2~3次·年-1,具体视杂草情况而定,定期观察,杂草达到一定密度和高度即可除草。

3.6.2 根际追肥

当年林:于7—8月份进行1次施肥。在阴雨天或下雨前,在距植株茎部30 cm 处沿着树冠投影边缘开挖1条圆弧形沟(深约8 cm,宽约5 cm),并在其中施入尿素,施肥量为30~50 g·株-1。肥料施入后,需要用土将其覆盖好,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和利用。

2~4年生幼林:每年施肥3次,2—3月和5—6月或早春和初夏新梢萌动之前各施肥1 次,每次施复合肥150~250 g·株-1,冬季施有机肥2~3 kg·株-1,在树冠外沿圆弧形沟内施入肥料并进行覆土处理。

成林:第5 年起,每年施肥3 次,沿树冠投影内缘挖宽、深各30~40 cm 的弧形沟,将肥料施入、覆土,具体施肥时间和施肥量要求见表1。

表1 成林根际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3.6.3 根外追肥

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年追肥3~4 次即可,选用的肥料种类和浓度见表2。此外,还需施加叶面肥,施肥时选择一种或几种叶面肥混合施加至尚未转绿的新梢叶片上。

表2 根外施肥所需肥料

3.6.4 整形修剪

整枝修剪可以促进树冠的形成、控制徒长枝、疏去细弱侧枝、病枝和枯枝等,从而提高油茶树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其主要方法和步骤如下。

为促进树苗的生长发育,使其尽快形成树冠,在造林后的1~3 年,于每年10—12 月对油茶树进行摘除花蕾处理;在苗高约60 cm 时进行断顶处理,并剪除弱枝、脚枝,只保留3 个左右的强壮主枝,以促使树苗分枝,形成较为理想的树冠结构;在造林后的第2~4 年早春也需进行剪枝处理,以控制徒长枝,促进侧枝生长,实现树冠结构调整,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确保树体的生长和养分的分配。

4 油茶病虫害防治技术

4.1 油茶病害

钦廉林场常见病害主要包括软腐病、油茶炭疽病、油茶霜霉病和油茶根腐病。

4.1.1 软腐病

软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一般为Agaricodochium camelliae[8],主要侵袭油茶树的根、茎、叶等部位。病原菌通过伤口或者根部微小伤口入侵,引发病害。其主要症状为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黄化、枯萎和脱落。病斑最初为圆形或半圆形,随着病害的发展逐渐扩散。当软腐病菌侵害果实时,还会导致裂果或落果。该病害在钦廉林场一般于4 月下旬发病,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为5 月下旬至6 月下旬,二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冬季发病较少。

预防和治疗:油茶软腐病的预防方法包括定期清理油茶园地,控制病原菌扩散;调整土壤pH 值,避免酸性土壤环境;加强树体养分供应,提高油茶树的抗病能力等。对于已经发生病害的油茶树,需及时进行除病枝、病叶甚至直接伐除,然后喷洒波尔多液或多菌灵进行杀菌处理。

4.1.2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也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Glomerella cingulata等。发病时,油茶叶片和果实上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可能会扩展并融合。严重感染时,病斑会导致叶片和果实的凋萎和脱落[9]。该病害在钦廉林场多发于夏、秋两季,尤其是高温、高湿的雨季。

预防和治疗: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是预防该病害的主要方法。在发现油茶患有炭疽病后,应及时清除病斑部分,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杀菌,如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均可有效治疗。

4.1.3 油茶霜霉病

油茶霜霉病是由霜霉菌(Peronospora camelliae)引起的一种油茶病害。发病时,油茶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浅绿色的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变成灰白色,叶片下表面可能会出现灰白色霉层。严重感染时,叶片会变形、卷曲和脱落。该病害在钦廉林场多发于夏、秋两季,尤其是高温、高湿的雨季。

预防和治疗:预防手段为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避免过度密植导致林内通风不畅滋生霉菌。发现病害需及时清理病叶,可使用苯醚甲环唑、氧化锰等杀菌剂进行喷洒杀菌。

4.1.4 油茶根腐病

油茶根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主要病原菌包括褐腐病菌(Phytophthoraspp.)和白腐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等。发病时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枝条逐渐枯死;同时受感染的根部可能会变软、腐烂,并出现黑色或棕色的病斑[10]。该病害与土壤的含水率密切相关,在钦廉林场多发于雨季,尤其是排水不好的林区,根腐病易频发。

预防和治疗:预防该病害的主要方法为选择合适的土壤,并保持排水良好,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施肥。发生该病害后需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植株,并使用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治疗。

4.1.5 油茶煤污病

油茶煤污病是由多种煤炱目(Capnodiales)真菌引起的油茶病害。发病时油茶叶片的主叶脉两侧呈现煤黑色烟尘状病斑,并逐渐扩散,病斑厚度也会随之增加;叶片背面有煤黑色烟尘状菌苔分布,导致油茶叶片干枯开裂,影响其光合作用,造成油茶生长衰弱,严重时可导致油茶枯萎死亡。该病害的发生与蚜虫和介壳虫有关,在钦廉林场多发于林分密度较大、林内通风性差等易于蚜虫、介壳虫滋生的区域。

预防和治疗:预防该病害的主要方法为造林时避免造林密度较高,成林后定期修剪油茶枝条,保证林内通风性和透光性。发生该病害后需及时修剪受感染的枝叶,避免病害蔓延;油茶煤污病的发病多与蚜虫和介壳虫有关,因此采用治虫除病的方式进行化学防治,可采用50%乐果乳剂、50%三硫磷2 000 倍液等农药施药除虫。

4.2 油茶虫害

钦廉林场常见虫害主要包括蚜虫(Aphidoidea)、夜蛾(Noctuidae)、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茶籽象甲(Curculio chinensis)。

4.2.1 蚜虫

蚜虫是油茶的常见害虫,主要有绿蚜、黑蚜等。蚜虫会吸食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畸形。严重感染时,还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限[11]。钦廉林场蚜虫多发生于林分密度较大、林内通风性差等区域。

预防和治疗: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清除蚜虫。发生蚜虫害后,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如瓢虫)或喷洒含有苦参碱的植物提取物治疗蚜虫病害。

4.2.2 夜蛾

夜蛾是油茶上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侵害叶片,导致叶片被啃食,严重时会影响油茶树的生长。钦廉林场夜蛾虫害多发生于4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危害较大。

预防和治疗: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园区卫生,及时清除病残叶片,减少虫源。发现油茶受夜蛾虫害时,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菊酯乳油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4.2.3 桃蛀螟

桃蛀螟是一种为害油茶果实的害虫,其幼虫侵害油茶果实,导致果实内部被蛀食,严重时会显著影响果实产量[12]。桃蛀螟在钦廉林场每年可发生3~4 代,主要高发于4月、7月、8月。

预防和治疗:定期检查,及时清除病残果实,减少虫源是预防该虫害的主要方法。发现油茶桃蛀螟时,可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2.5%敌敌畏乳油、5%毒死蜱乳油等。

4.2.4 茶籽象甲

茶籽象甲又称油茶天牛,是一种危害油茶树的害虫。为害时,其幼虫通过口器咬住果实表皮,通过旋转身体将喙伸入果皮内部,取食种子,为害严重时可导致油茶大量落果。茶籽象甲在钦廉林场每2 年可发生1代,高发于5—8月。

预防和治疗:发现受害严重的油茶树,需及时清除,防止茶籽象甲蔓延。在茶籽象甲为害相对较轻时,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减少成虫数量;在茶籽象甲发生严重时,需使用敌百虫、杀螟丹、天王星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也可通过深耕利用茶籽象甲的假死特性灭虫。

猜你喜欢
油茶树树冠蚜虫
蚜虫婆婆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茶耳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树冠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