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荔枝品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2024-05-25 13:03李金枝郑雪文全振炫李伟才
南方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醛类醇类烯类

董 晨,李金枝,王 弋,郑雪文,全振炫,李伟才*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91;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果实香气物质是指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形成的多种芳香类化合物,各种果实都具有独特的香气。品种不同,香气组分也不尽相同,甚至产地、气候等多种外界条件也会影响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和比例,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赋予了不同品种荔枝果实独特的风味。香气组分能客观反映不同荔枝品种的风味特点,是评价荔枝风味指标的重要特征。特征香气是指相对含量大于1的香气化合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显著影响风味的形成。香气化合物为挥发性物质,提取香气成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分析法具有简便高效、灵敏度高等特点[4]。

荔枝种质资源多样,品种丰富,不同品种之间荔枝果实香气差异较大,由于各个香气成分及含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香型的荔枝品种。利用HS-SPMEGC-MS 检测荔枝果肉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根据挥发性成分总离子图,结合利用计算机谱库NIST05 进行检索定性分析。本研究通过对6 个品种果实品质基本指标的测定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法对观音绿、岭丰糯、桂味、妃子笑、灯泡荔、御金球果肉提取香气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各个品种的特征香气物质,并对各个品种的特征香气物质及相对含量进行比较,探索6 个品种香气组成的共性和差异性,丰富荔枝品种香气数据,为荔枝果实风味鉴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供试的6个品种观音绿、岭丰糯、桂味、妃子笑、灯泡荔、御金球取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荔枝资源圃。为了尽量减少采样误差,样品采集均由同一实验者完成。于荔枝成熟期采摘,每份种质选取10 个大小一致、无病害的果实运到实验室,取样采用四分法取果肉,用液氮速冻后,粉碎混匀,置于-80 ℃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1.2 实验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法。

样品前处理。取6.5 g 果浆置于20 mL 样品瓶中,加入1.5 g 氯化钠,密封,采用50/30 μm CAR/DVB/PDMS萃取头于室温萃取1 h(40 ℃水中静置20 min后开始插入萃取头萃取40 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5 MS 柱(30 m×0.25 mm);载气为高纯氦气,柱前压50 Pa,流速为1.0 μL·min-1;进样时间2 min。程序升温40 ℃,保持2 min,以5 ℃·min-1升至110 ℃,保持2 min,然后以5 ℃·min-1升至130 ℃,保持2 min,再以10 ℃·min-1升至220 ℃,保持5 min,最后以10 ℃·min-1升至230 ℃,保持5 min。

HS-SPME-GC-MS 分析中,可编程毛细管进样器(PPS)进样口设定为不分流进样方式,脱附时间为3 min。质谱条件:电子轰击源EI;电子能量70 eV;扫描质量范围为35~335 amu。

香气化合物的鉴定采用计算机谱库NIST05进行检索定性分析,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仅对匹配度大于80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并采用SPSS对各品种香气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荔枝品种香气HS-SPME-GC-MS总离子

将观音绿、岭丰糯、桂味、妃子笑、灯泡荔、御金球6 个荔枝品种的果肉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后进行分析,得到图1 中各个品种挥发性化合物的总离子图。观音绿和御金球的总离子图较相似,可能含有多种相同的化合物,两个品种的出峰数均较多,说明含有的香气化合物较多。岭丰糯与上述两个品种峰型略有相似之处,可能含有相似的化合物。桂味和灯泡荔略相似,两者可能有部分相同的化合物,两个品种的出峰数都少于其他品种,可能是此种萃取方法或者萃取头不合适。妃子笑的峰型与其余5 个品种不相似。

图1 顶空固相微萃取6个荔枝品种果肉香气成分离子图

2.2 不同荔枝品种主要香气成分分析

对检测出的香气化合物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本实验仅对特征香气化合物进行分析,6个品种的特征香气化合物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见表1。

表1 6个荔枝品种特征香气组分及相对含量

1)观音绿的特征香气化合物共有25 种,香气化合物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1.05%。观音绿的特征香气化合物中醇类化合物有7种,相对含量32.30%;烯类化合物有14 种,相对含量36.45%,其中α-衣兰油烯相对含量最高;醛类化合物有3 种,相对含量10.66%,正己醛(7.29%)的相对含量最高;除此之外,还检测出(1S,8aR)-1-异丙基-4,7-二甲基-1,2,3,5,6,8a-六氢萘(1.64%)。

2)岭丰糯的特征香气化合物共有19 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52.21%。醇类化合物有4 种,相对含量19.15%,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相对含量最高(11.99%);烯类化合物8 种,相对含量23.17%,10S,11S-雪松-3(12),4-二烯(7.91%)相对含量最高;醛类化合物有3 种,相对含量3.56%,柠檬醛(1.45%)相对含量最高;含有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55%)和1-乙烯基-1-甲基-4-丙-2-亚基-2-丙-1-烯-2-基环己烷(1.87%)2 种烷烃及2 种其他化合物。

3)桂味的特征香气化合物有17 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63.41%。醇类化合物7 种,相对含量26.34%,3-甲基-2-丁烯-1-醇(8.68%)相对含量最高;烯类化合物有2 种,相对含量4.22%;醛类化合物有6 种,相对含量28.95%,正己醛(18.39%)相对含量最高,具有青草气味;此外,含有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53%)和1种其他化合物。

4)妃子笑的特征香气化合物有11 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59.72%。醇类化合物4 种,相对含量为43.91%,(R)-(+)-β-香茅醇(35.83%)的相对含量最高;烯类化合物4 种,相对含量5.35%;醛类化合物2种,为正己醛(6.12%)和2-己烯醛(2.56%);此外,还含有(-)-玫瑰醚(1.78%)。

5)灯泡荔的特征香气化合物有18 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66.25%。醇类化合物5 种,相对含量12.38%,橙花醇(3.37%)的相对含量最高;烯类化合物2 种,相对含量5.48%,分别是萜品油烯(2.37%)和d-柠檬烯(3.11%);醛类化合物6 种,相对含量37.48%,正己醛(20.46%)的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2 种,相对含量3.94%;含有八甲基环四硅氧烷(3.04%)和2种其他化合物。

6)御金球的特征香气化合物有27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83.62%。醇类化合物有6种,相对含量21.65%,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10.45%)的相对含量最高;烯类化合物有15种,相对含量45.82%,α-衣兰油烯(7.02%)的相对含量最高;醛类化合物3 种,相对含量6.72%,3-甲基-2-丁烯醛(3.40%)的相对含量最高;其他化合物3种,相对含量9.44%。

2.3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共提取了2 个主成分,这2 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67.772%和23.008%,累积方差解释率90.780%,说明2 个主成分能够表达分析项90.780%的信息量,本次主成分分析效果好。DPL、GW、FZX、GYL、LFN、YJQ 均分布在成分图的右侧,表示6 个品种之间香气化合物虽然有差异,但也具有相似性。其中,DPL、GW、FZX 分布在成分图的上方,说明DPL、GW、FZX的香气挥发性化合物差异小,GYL、LFN、YJQ 聚类分布在成分图下侧且距离较近,表明GYL、LFN、YJQ 的香气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差异较小。

图2 6个荔枝品种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荔枝果实香气化合物由烯类、醇类、醛类、酯类、烷烃等化合物组成,共同影响荔枝风味。例如,孟祥春等采用气象离子迁移谱技术对仙进奉、水晶球、佛绿、冰荔、怀枝的主要风味组分进行鉴定及分析,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酯类、醛类、醇类、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各品种间存在风味差异[5]。徐禾礼等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SDE/GC-MS)法对桂味、黑叶、糯米糍、妃子笑、玉荷包、槐枝、挂绿荔枝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烯类、酯类、醛类等物质,这7 个品种间共有的特征成分为芳樟醇、柠檬烯,在组分及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6]。范妍等采用SPME/GC-MS 法对岭丰糯、糯米糍、怀山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3个荔枝品种在香气组成和含量上有所差异,烯类、醇类、醚类、酯类等化合物构成3种荔枝主要的香气成分[7]。由香气组分及相对含量分析可知,观音绿主要由烯类、醇类、醛类化合物组成;岭丰糯主要由烯类、醇类、醛类和烷烃化合物组成;桂味主要由醛类、醇类、烯类和烷烃化合物组成;妃子笑主要由醇类、醛类、烯类化合物组成;灯泡荔主要由醛类、醇类、烯类、酯类、烷烃化合物组成;御金球主要由烯类、醇类、醛类及其他化合物组成。以上结果表明,品种不同,特征香气化合物均主要是醇类、烯类和醛类化合物,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

猜你喜欢
醛类醇类烯类
固锈材料和低表面处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及涂料工艺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成熟期番石榴果实香气成分变化
连云港市化工园区VOCs排放情况调查研究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之间进阶关系分析
为什么有人讨厌香菜?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HS-SPME同时萃取衍生化定量白酒中反-2-烯醛和二烯醛类化合物
中型车辆用醇类-汽油机的性能及排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