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特色甘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2024-05-25 13:03胡黎华黄振霖赵雨佳欧建龙
南方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鲜食种薯甘薯

胡黎华,黄振霖,赵雨佳,欧建龙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 401121)

甘薯是一种高产稳产、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重要农作物,是淀粉、酒精和轻工产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甘薯是21 世纪解决粮食短缺和能源问题的重要农作物之一[1]。甘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选为“十大最佳蔬菜”的冠军,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之一”[2]。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甘薯在20 种抗癌食品中排名首位,被誉为“抗癌之王”[3]。因此,甘薯的营养、保健及医用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前景广阔。

甘薯是重庆市传统优势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3 万hm2以上,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其中种植面积在1 万hm2以上的区县有17 个,占全市甘薯总面积的72%。甘薯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已成为重庆市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助农增收、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尤其是高淀粉品种、紫色薯、叶菜型品种、口感好的鲜食品种等特色甘薯,种植效益突出,是提高甘薯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增长点。为摸清重庆市特色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对全市17个甘薯主产区县的特色甘薯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等开展了详细调查。

1 发展现状

1.1 生产情况

2018年全市17个甘薯主产区县的特色甘薯种植面积达10.49 万hm2,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27.9%,产量279.6 万t,产值25.2 亿元;平均667 m2鲜薯产量1.78 t,产值1 537 元;产地平均售价0.86 元·kg-1,其中淀粉型品种0.78 元·kg-1,鲜食型品种1.5 元·kg-1,紫薯型品种1.9 元·kg-1;叶菜型品种平均667 m2产量3.5 t,产值1.3万元,平均售价4元·kg-1,4—5月提早上市售价最高可达10元·kg-1。

此次调查的17个区县中,特色甘薯栽培品种共有37个,其中淀粉型品种15个,紫薯型品种6个,黄肉鲜食型品种10个,兼用型品种3个,叶菜型品种3个。种植面积在0.33 万hm2以上的主栽品种有12 个,包括淀粉型品种:商薯19、南薯88、67-12、徐薯18、朝薯1 号、60 天、渝薯2 号;鲜食型品种:南瑞苕、渝薯34、万薯34;淀粉/鲜食兼用型品种:渝薯17、万薯7 号。667 m2产量在2 t 以上的品种有9 个,产量由高到底依次为龙薯9 号、台农57、渝紫10 号、渝薯27、渝薯2号、绵紫9号、商薯19、南薯88、豫薯13,其中龙薯9 号667 m2产量为4 t,台农57 为3.4 t,渝紫10 号为2.26 t。667 m2产值排名前10 的品种依次是福薯18(叶菜型)、鄂菜薯1 号(叶菜型)、福薯53(叶菜型)、渝紫10 号、绵紫9 号、渝紫7 号、渝薯2 号(淀粉型)、渝薯15(鲜食型)、龙薯9 号(鲜食型)(见表1)。

表1 重庆市特色甘薯生产情况调查结果

1.2 加工情况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见表2),17个甘薯主产区县从事甘薯加工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60余家,2018年加工特色甘薯34.15万t,产量6.64万t,加工产值7.42亿元。加工产品:以粉丝、粉条和淀粉为主,产量分别为3.62 万t 和2.74 万t,占比分别为55%和41%;薯干产量2 220 t(其中紫薯干20 t),薯丸410 t,方便酸辣粉110 t,方便面60 t,其他还包括少量的蛋白粉、紫薯酒、甘薯全粉等新型产品。产品价格:2018 年全市甘薯淀粉平均批发价为7 900 元·t-1;粉丝(粉条、粉皮)平均批发价1.33 万元·t-1,彭水、武隆等旅游区农户加工的手工粉条、粉皮零售价在24 元·kg-1左右;薯干平均批发价1.4 万元·t-1,薯丸平均批发价1.95 万元·t-1;方便酸辣粉批发价5.36 万元·t-1,方便面批发价4.27 万元·t-1。加工产品结构以传统的淀粉、粉丝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少,产业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高。

表2 重庆市特色甘薯加工情况调查结果

1.3 销售情况

重庆市特色甘薯的主要销售渠道包括订单销售、地头收购、进入加工厂和电商销售。由表3 可见,2018 年全市17 个甘薯主产县的特色甘薯通过地头收购销售3.42 万t,销售额2 580 万元,平均售价为750 元·t-1;进入加工厂34.16 万t,销售额2.82 亿元,平均售价828 元·t-1,其中进入休闲食品加工企业的价格较高,品种是胭脂红薯和渝紫10 号,分别为4 000 元·t-1和3000 元·t-1;订单销售28.84 万t,销售额2.56 亿元,平均售价886 元·t-1,价格最高的是南瑞苕,1 600元·t-1,其次是渝紫7号,1 400元·t-1;通过电商销售5 240.5 t,销售额1 769.8 万元,平均售价3 377 元·t-1,品种以鲜食型为主。通过电商销售的经济效益最高,销售价格是其他销售渠道的3~4倍,但销量有限,有待进一步发展,可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重庆市特色甘薯销售市场,扩大销售量,提高经济效益。

表3 重庆市特色甘薯销售情况调查结果

典型案例:秀山县创新开展“互联网+三农”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搭建“科研—大户—电商—加工”平台,促进甘薯产业稳产增效,联合当地甘薯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建立特色甘薯电商示范基地66.67 hm2,培育了“巴谷鲜”“丁丁网”“威其诺”“盾皇”“大嘴蛙”等实力电商企业,年销售鲜薯750 t。建立首条日加工量达3 t以上的紫薯深加工生产线,对商品性不佳的小薯和次品薯进行加工打粉再利用,解决了电商企业的后顾之忧,延长了产业链。2017 年,重庆巴谷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紫薯160 t、小香薯150 t,平均售价5 元·kg-1,收购价2 元·kg-1,销售金额达155万元,纯收益93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专用型品种缺乏,品种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需求大的专用型甘薯品种,优质品种占比少,一些地区仍以一些老品种为主栽品种,而高淀粉品种,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的鲜食品种种植面积小,且品种种性退化严重,抗病性较弱,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

2.2 脱毒种薯(苗)繁育体系建设滞后,脱毒种薯(苗)应用率低

推广种植脱毒种薯已经成为甘薯生产中防治病毒病、提高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重庆市甘薯脱毒种薯(苗)繁育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从事甘薯脱毒种薯(苗)繁育的主体单位缺乏,目前仅有一家,繁育基地数量有限,设施相对落后,导致甘薯脱毒种薯(苗)繁育能力有限,脱毒种薯(苗)普及率极低,严重制约了重庆市甘薯产业的发展。

2.3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到位率低

目前,重庆市一些地区的甘薯栽培管理仍然比较粗放,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到位率低;在肥料施用上,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偏施氮肥,大多忽略了钾肥的投入,造成薯秧旺长,不利于薯块生长,影响产量;在农药应用上,忽视了对甘薯病虫害的防控,高风险病虫害存在加重扩散趋势,导致甘薯减产。

2.4 农机农艺融合程度较低

甘薯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程度较低,仅限于机耕,甘薯生产机械化水平严重落后于平原坝区的生产应用水平,尤其是与中等马力动力配套在起垄、栽插、去蔓、收获环节的机具严重缺失,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下。

2.5 贮藏技术不过关,生产损失严重

目前重庆市甘薯仍以农户简易贮藏为主,采用井窖、地沟、屋内贮藏等方式,主要用作商品薯和种薯。由于甘薯不耐贮藏,贮藏设施不规范,许多农户对适时收获、预贮消毒、通风换气、控温控湿等关键技术措施应用不到位,一般只能贮存3~4个月,贮藏腐烂损失率达10%以上。收获后不能久贮、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出,制约了重庆市甘薯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6 加工业落后,加工能力与产值有待提高

重庆市甘薯加工业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薯产业的经济效益,但发展趋于缓慢,仍以加工传统的粉丝、粉条、淀粉、薯干等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产量都较少。制粉业以传统加工为主,厂小而杂,加工设备落后,淀粉出粉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原料分散,质量差,限制了产品产量和市场竞争力;深加工技术不配套,副产物利用率低,产业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3 重庆市特色甘薯产业发展对策

3.1 调优品种结构,加强专用型良种选育与推广

根据市场需求调优品种结构,扩大高淀粉加工型、薯干加工型、叶菜型、紫薯型、鲜食型等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种植面积,调减饲用型品种种植面积,淘汰商品性不佳、种植效益差的品种。

3.2 发挥生态区位优势,推广甘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发挥重庆市高山地区的生态优势,推广特色甘薯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生产优质绿色食品甘薯。开展轻简化、机械化(起垄、机插、机收)技术研发,节省劳力,提高生产效率。

3.3 加快推进甘薯脱毒种苗繁育体系建设

探索以脱毒中心(试管苗)+大棚原原种苗繁育基地(原原种苗)+原种生产基地(原种)+良种生产基地(生产种薯)为主体的脱毒甘薯四级繁供体系建设模式,因地制宜逐步建立甘薯脱毒种苗快繁体系,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重庆市甘薯脱毒种薯(苗)的供应能力,提高甘薯种薯(苗)质量。

3.4 加大贮藏技术研究与示范力度

积极发展以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中小规模贮藏,推广先进的贮藏设施;开展贮藏设施贮藏环境条件对甘薯品质影响的研究,贮藏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进一步改进贮藏技术,延长特色甘薯货架期,增加效益。

3.5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特色甘薯商品率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地方特色甘薯品牌,以优质产品为卖点,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强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如通过对接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加工厂等实行订单销售;充分利用微商、电商等线上销售平台,扩大销售面,提高特色甘薯的商品率,提高薯农收入。

3.6 调整加工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值

积极引导加工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值高的加工产品占比,如甘薯蛋白粉、甘薯全粉、甘薯多糖、天然色素、乙醇、紫薯酒、薯丸等。加强精深加工技术、设备的引进与研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鲜食种薯甘薯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