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嘉
童年时代,我曾在通县民族小学上学,那时的课外生活十分丰富,放学后,同学们结成“一对红”“对对红”,我们经常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那时我们玩的很多玩具都是自己做的,女同学玩跳皮筋、歘拐子、丢包……男同学玩弹球、扇方宝、打尜……除了这些,还一起到河东树林子粘唧鸟,玩打战游戏。让我最难忘的是小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
小队活动
我們在学校加入红领巾后,红领巾大队、中队和小队经常组织我们开展主题队日活动。
记得一天,我们小队的几个同学,由一道杠小队长举着印有五角星和火炬的小队旗,从学校门口排队出发,到北大街鼓楼上的少年之家过小队日。
鼓楼起源于汉代,里面有钟鼓,用于报时和遇灾时报警。通州的鼓楼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坐落在北大街堂子胡同和教子胡同这两条胡同东口之间的街中位置,横跨北大街。鼓楼上边有两层,下边的拱形大门洞高大宽敞,能并排走两辆马车。据说,鼓楼上曾分别有一面直径5尺(约1.67米)的大鼓和重达1000多公斤的大钟,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口大钟被日寇盗走了。
我们从鼓楼东侧的楼梯登上鼓楼,进入大殿阅览室,那里有不少书架子,上面摆满了书籍和小人书,已经有不少学生坐着板凳看书。
在通州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神话,被人们广为传颂,鼓楼也是这样。
辅导员老师把我们叫到一起,给我们讲了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这样的:从前,鼓楼上有个善良的敲钟人,他每天都准时准点,敲钟击鼓,为老百姓报时,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深得官府和老百姓的信任。有一天,敲钟人路过南关,瞅见监狱里的犯人在窑厂背坯、背砖。这些犯人的脚腕上都戴着沉重的脚镣,走路干活稍慢一点,就会遭受狱卒的谩骂和鞭打。许多犯人的脚腕都被磨得鲜血淋漓,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其中有他认识的人。这个敲钟人看到后很是气愤,他知道,这些犯人,大多数是穷苦人,有的面对地主、老财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勇敢起来反抗,就被关进大牢,还有的遭受了不白之冤,也被关进大牢。他想:“自己虽然不能救他们,可能不能帮着他们减少痛苦呢?”他听人说,在监狱里,狱卒每天早上给犯人上脚镣,晚上下脚镣,时间都以鼓楼的钟鼓声为准。于是,他就早上延迟敲钟的时间,晚上提前击鼓。后来,他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救苦救难的好事。玉帝得知后,就派一个神仙教他得道成了仙。据说,他成仙后,经常下凡帮助穷苦百姓,惩治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欺压老百姓的坏人。
辅导员老师讲完这个故事,从兜里拿出一本小人书,只见在牛皮纸封面上用钢笔写着《鼓楼敲钟人的故事》。他翻开小人书后告诉我们:“这本小人书是我用钢板和蜡纸刻好以后油印出来的,没几本儿,以后,你们谁最先做了三件好事,我就先借给谁看。”
接着,他又说:“敲钟人用善良的心去力所能及帮助老百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从小就要做善良的人,多做好事,让红领巾更加鲜艳。” 后来,我们班涌现出不少优秀少先队员,有的受到老师和校长的表扬,还有好几个同学到通县礼堂参加了县里的表彰大会。他们当中,有的参加工作后,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国家部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还有的走上了部队和地方的处级局级领导岗位。
如今回想起来,辅导员老师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的话就像刻针,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并伴随着我参加工作直至退休。
文化生活
我在通县民族小学上学的那些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是十分丰富的。老师组织我们聆听老红军、老八路讲故事,校长朱德才给我们讲述八路军在小楼饭馆里抓汉奸的传奇故事,学校还组织文艺节目表演和比赛,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那年放寒假,学校把北院的好些教室布置成文化娱乐区域,其中有猜谜室、游戏室、手工室、幻灯室、阅览室。在每个活动室门外的墙上,都贴着用报纸写的彩色大字标志和指引图,从早到晚都有高年级同学值班,义务为大家提供服务。
我和通县十八个半截儿胡同几个要好的男女同学经常聚在一起,做完寒假作业,就去学校,去的最多的就是幻灯室和图书室。
幻灯室的窗户上都临时挂着布帘子,黑板上挂着不大的白色幕布,教室后边正中间的课桌上放着幻灯机,幻灯机旁边的桌上有很多幻灯片。放幻灯的高年级同学先为我们放映了师生手绘的幻灯片,然后才放映购买的幻灯片,这种幻灯片固定在一个长方形框里,上边有两幅幻灯片,放映的时候,把幻灯片放到幻灯片槽内,用手推进,一次能连续放两幅幻灯片,然后再换一张。一部幻灯片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其中有戏曲、神话、反特、打仗和英雄题材的,记得有北京幻灯制片厂出品的《祖国面貌日日新》《小英雄雨来》《神笔马良》……每部幻灯片一般有32幅,才两块钱左右。幻灯片虽然不像小人书能装到兜里,但都是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连环画(小人书的学名)。在没有普及电视,没有手机,只有话匣子的年代,我们都爱看幻灯片。
阅览室的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刊和小人书。其中有《大众电影》《儿童时代》《中国少年报》《连环画报》《故事画报》等报刊杂志;《红旗飘飘》《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吕梁英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还有我们最喜欢的小人书,记得有《扁鹊》《金沙江畔》《苦菜花》《鸡毛信》《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上甘岭》《毛泽东时代的少年》《拾金不昧的故事》……这些小人书的题材很多,主要有古典、打仗、锄奸反特、英雄人物、科学常识、神话等题材,既有中国的,还有苏联等国家的。这些小人书大部分是由画家手绘,也有电影翻拍的,都是同学们从自己家里拿来,让大家共享。开学前,这些书刊和小人书都会完璧归赵。
丰富的课外生活,营造了寓教于乐、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润泽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并伴随我们踏上漫漫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