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农业水价改革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2024-05-25 14:19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3期
关键词:济宁市水价节水

孟 迎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作为内陆农业大市,山东省济宁市农业消耗的水资源不仅占水资源总量的60%以上,而且农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66,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使得农业节水增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深入研究农业水价改革,探讨如何建立涵盖农田供水工程、水价形成机制、用水管理组织等多方面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这一课题,成为了济宁市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工作。

3月1日起,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的《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办法》决定将全省食品销售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纳入规范管理,明确全省范围内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应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食品经营单位应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采取考试、材料审核等方式进行监督抽查,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 济宁市水价改革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的成效

济宁市是一个坐落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内陆小城,同时也是鲁西南地区优质专用粮棉油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域内有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其中金乡、嘉祥、泗水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国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最多的地级市;济宁市还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51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328个,建成兖州粮油、泗水甘薯、邹城食用菌、金乡大蒜、嘉祥大豆等11个产业集群或产业化联合体,2022年全市农业产值655.2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081.9万亩、粮食总产量489.7万吨,居全省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37元,农业经济在第一产业内居于主导地位。济宁市水资源总量4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58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全市正常使用的农田水利设施有水闸757座、塘坝526座、泵站1923座、机电井328307眼、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458处,截至2022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527万亩,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8.7%,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低,农水计量设施少、农业用水管理粗放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深入持续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济宁市政府结合地区实际,在农业水权确权认证、提高农民用水管理积极性、完善节水灌溉体系、建立健全水价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1 推行了“三二一”确权认证

济宁市推行了农田水利工程“三二一”确权认证,对产权、水权和管理权逐项进行明确,在确权的基础上颁发产权证和使用权证,签订农水工程管护协议书,将农水指标细化到基层用水组织和灌区,截止2022年底,共分配农水指标1.36亿m3,颁发水权证407份,使基层用水单位初始水权水量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1.2 提高了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

济宁市大力推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发展,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水工程管理,先后成立了“农民用水合作社”、“农田用水服务中心”等农民用水合作组织70余个,在农田供水工程产权和使用权确权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基本确立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管护主体地位,实现了管护主体的市场化转变,形成了以农业供水单位-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为基础的工作格局。

上述研究得到了以港口企业利润最大和以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最优为目标的港口投资的收益函数与策略集合。在两种情况下,投资者都要预判竞争对手的行为,再做出有效反应。接着分析港口投资者的反应行为,确定投资者不愿意再做出反应的均衡状态是否存在。

确立农业水资源商品意识是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的的思想基础,为此,要建立宣传专班和县、乡、村三级宣传机制:县设指挥部,指挥协调市场、文化等部门,采用“文化搭台、农水唱戏”的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让农水商品意识在农民中萌芽发展;乡建宣传组,依托农民用水协会,制作发放印有宣传内容的环保袋、文化衫、手摇扇等农民喜爱的小日用品,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农水宣传走入千家万户;村有专管员,动员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县乡两级宣传活动,将水价改革和农水可持续利用推向深入。

1.3 加大了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改造的力度

济宁市按照“以机制促建设”的原则,以建立节水机制为抓手,以完善灌排设施和计量设备为途径,强化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落后工程改造,节水灌溉面积由2015年的392.91万亩增加到2022年的527万亩,增加了134.09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也由2015年的0.63提高到了2022年的0.66,取得了显著成效。

“控人数”即参与培训的教师人数总体控制在10人以内,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保证质量,在招收培训教师的人选上则注重挑选中职、中技、高职教师高低搭配,同时也注重专业主任和骨干教师按照一定比例搭配,这样一方面便于我们了解各类级别不同院校的教学现状和教学需求,另一方面也方便参与科研合作的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交流。

1.4 促使了分类农业水价、全额补给成本的新探索

本次国有水利工程水价采用目前已执行的水价。目前国有水利工程执行水价为 《石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首市水利工程农业灌溉水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石政法〔2006〕10 号)规定的价格,其中水田每年7.2元/亩,旱地每年5元/亩。

2 存在的问题

济宁市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地下水灌溉为主,农民对水价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本地水资源充沛,取水浇地不应收费,缺乏农业节水的动力,这些都导致了农业用水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不利于提高水资源商品意识,而且导致了农水资源的浪费。

2.1 农业水资源商品意识欠缺

农业水价改革和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建设涉及到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水权交易、节水补贴、灌溉水价、农水计量、农户负担和收益、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济宁市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济宁市根据不同的灌溉形式,对农业用水成本进行了核算,明确了运行维护成本和完全成本指导价格。例如邹城市制定了库塘自流灌区(运行维护成本0.04~0.17元/m3,完全成本价格0.15~0.36元/m3)、泵站灌区(运行维护成本0.17~0.44元/m3,完全成本价格0.28~0.61元/m3)、机井灌区(运行维护成本0.2~0.57元/m3,完全成本价格0.33~0.78元/m3)的供水价格,对确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节约用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水价与供水成本之间的矛盾突出

由于政府将保障粮食安全和减轻农民水费负担作为优先因素制定水价政策,造成了济宁市大部分县区的农业水价仍未达到成本水价水平,农业供水成本与农水价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业分类水价虽已施行并出台了奖补措施,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和终端水价制度尚未广泛推行,农业水价与供水成本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

2.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落后且缺乏有效管理

济宁市部分县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间较早,田间自流灌区末级渠系设施老化和配套不全导致了灌溉效率低下,加之部分管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设施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排除,致使农田供水计量设施难以有效正常运行,虽然节水灌溉面积有所增长,但是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却没有随之大幅提高,2022年比2015年仅提高了0.03,这说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节水效益的提升。

2.4 农民用水合作协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农民用水合作协会是吸引农户直接参与农田灌溉管理的平台,能够有效协调农户之间、农户与农业灌溉供水单位之间的矛盾。虽然济宁市各县区均已建立农业用水合作协会,但是目前大部分协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水设施管护能力较低、农户组织能力有限、用水纠纷调解能力不强普遍存在,需要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5 政府财政补贴不到位

济宁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泗水、鱼台等农业县,由于县级财政紧张导致奖补资金得不到保障,财政补贴不到位又造成了农田水利设施养护费用缺口越来越大,久而久之,不仅农水管理单位的经营日益困难,也阻碍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的建设。

3 解决的途径

3.1 加大宣传力度,确立农业水资源商品意识

3.1.1建立宣传专班和三级宣传机制

(3)群G为素数幂阶循环群.设有限群G的阶为,由(1)和(2)知G为循环群.若s≥2,则生成元个数1)···(ps-1)≥2,故可选取两个不同生成元x,y,再取p1阶元a,p2阶元b以及单位元1构成子集N={1,a,b,x,y},此时的诱导子图P(N)如图2所示,由引理1知P(G)不是某图的线图.

3.1.2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的宣传政策

济宁市东部南部塘坝自流灌区比重较大,水资源充沛,农民养成了粗放浪费的用水习惯;北部西部以泵站和机井灌区为主,水资源相对贫乏,私自打井、违法取水现象屡屡发生。用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农民在农业水资源商品意识的树立上存在着差异,宣传上就要根据差异制定个性化政策:对于农水资源充沛但灌溉方式粗放的县区应重点扭转农民“靠河吃河、靠湖吃湖”的传统思想,同时加大水权定额和超额累进计价的宣传力度,让农户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对于机井灌溉为主的县区,应加强水权法规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私自打井违法、偷取农水可耻的氛围,同时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推广,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入了解国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措施,认识到水价改革是“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德政善政,进一步树立农水商品意识。

(1)钻孔放样。在确定帷幕灌浆轴线的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应用木桩对孔的位置进行标识,合理控制桩距,相邻桩距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m,在正式开钻前,为了保证孔位和设计位置之间的距离≤50mm,应用米尺再次进行复核。

3.1.3利用信息化手段,全方位进行宣传

场所依恋和偏好与自我恢复感知的关系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场所依恋和偏好与自我恢复感知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场所依恋和偏好对自我恢复力感知有显著的影响,这与以往研究的结论是相同的[26-27],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自我恢复量表的有效性。

要重点推广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网络视频宣传,利用“快手”“抖音”平台,培育一批主播,发展一批网红,将政策、知识、成果、经验以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进行宣传;要充分发挥村级专管员的作用,抓住一点,影响一片,让农民认识到农水同种子、化肥一样是重要的商品,从而树立水权在农、水权生利的商品意识,让农民自觉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进而积极管理的角色转化,最终形成“宣传—参与—管理—得利”的良性循环。

3.2 完善农业水价构成体系,解决水价与成本之间的矛盾

3.2.1基于全成本模型建立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在管理制度规范化方面,要强化标准化管理,健全灌区规章制度,规范灌区管理行为,提高灌区人员素质,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在农业生产集约化方面,要科学调整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推广耐旱节水作物和低耗水作物面积,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技术科学化方面,大力推广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强供水计量正规化建设,实现农业用水科学管理;在灌溉计量高效化方面,推进“以电折水”“以时折水”信息网络的建设,强化取用水计量和监控,形成农村节水、供水、计量一体化应用模块,提高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水平。

3.2.2科学设定水费标准

农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是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的关键因素,要充分考虑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根本利益,综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地方财政补助能力等因素,开展农业水价成本核算工作。只有掌握了客观真实的农户水价承受能力数据,才能在对终端水价进行核算时尽量缩减农户用水的成本支出,对农业水价进行分类管理,在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和计量收费时严格界定农户的付费边界,从而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减轻农户的水费负担。

在选择调查题目过程中,所有数学研究组教师结合实际需求与状况,并在不断调整。经过修改、斟酌,具有了较强的信度与效度。其中共设27道题,由选择、填空以及简答三类题型组成,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知识有着较为全面的考核,其中检测时间为60分钟。

3.2.3对农业水价进行分类管理

在推行经济作物高于粮食作物、泵站灌溉水高于机井灌溉水的分类水价的同时实行多档水价,按照“多用水多付费”的原则确定水价阶梯和相应的加价幅度,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7]。可以参考金乡县分类管理的办法,将灌溉用水价格分为分类基本水价和分档水价:分类基本水价按照泵站水高于机井水的原则将泵站灌溉水定价为0.20~0.35元/m3、机井灌溉水定价为0.14~0.34元/m3;分档水价按照用水量小于或等于灌溉定额的、用水量超出灌溉定额20%(含)以内的部分的、用水量超出灌溉定额20%~50%(含)的部分的、用水量超出灌溉定额50%以上部分的分为四档,分别执行基本水价、超出部分按原水价1.1倍定价、超出部分按原水价1.2倍定价、超出部分按水价价格上限值定价的累进加价,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基层灌区管理单位和农民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3.3 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现代管理体系

3.3.1加强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在引河引湖和水库灌区要加大输水管渠改造力度,重点提升引水效率;在井灌区要重点建设机井配套设施,根据种植结构优化机井布局;在大田作物区推广造价低、易建设的无井房射频卡系统,实现管道灌溉智能精准化控制;在经济作物区推广嘉祥县“水肥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项目,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精准灌溉;在山地丘陵小水源灌区加大高位蓄水池、提水管道、自流管道建设,推广多水源联合灌溉;通过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拓宽有效灌溉面积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范围,努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1公里”问题。

3.3.2完善灌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

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兴建的供水工程,计量设施都要根据取用水管理要求配套建设,已投入使用的供水工程,特别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地下水超采地区要通过改造限期补足配齐;要灵活选择计量方式和方法,对于田间用水计量,要根据农民用水习惯,遵循简便易行、易于接受的原则,对引黄灌区和水库灌区既可按户计量也可按亩分摊,对小水源灌区可采用“以时折水”“以亩折水”,对井灌区可实行“以电定水、水电双控”,逐步推行按户计量、按方收费。

3.3.3水利管理要集约科学高效

为了解析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糟醅微生物与窖泥微生物的相互代谢关系,本研究模拟白酒窖内糟醅发酵情况,以五粮粉液体培养基作为载体,添加窖泥富集菌液与生产用曲粉,梯度培养并按设置节点取样,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物质,以期确定主要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找到糟醅微生物与窖泥微生物的相互代谢关系。通过模拟发酵解析酒醅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关系,可为后续实验阐明酒醅中微生物产风味物质机理,定向调控白酒生产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要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三管齐下”,基于全成本模型规范完善农业水价的定价调价行为,推行农水价格分级管理制度,对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农业水价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对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小型灌区和社会投资的供水设施,要在政府指导价格区间内推行指导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与农业用水精准补贴相结合,让社会资本获取合理收益,积极引导其参与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努力增强水价形成机制规范性和透明度,将政府定价、市场调价、精准补贴、收益补偿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政府实施有效、农户乐于接受,最终使农业水价总体达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地下水超采区、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发展集中区达到完全成本水平。

高校图书馆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让企事业单位对行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再结合高校自身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说明书。说明书中明确需要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以及获取方式。通过技术能力的难易程度,建立不同的层级,由高校师生报名参加,图书馆给不同的层级提供相应资料和服务。

3.4 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

3.4.1提高农户参会积极性

十五年后,重庆九院的成本管理效果凸显,主院区盖起了两栋新的大楼;在香港艾力彼公司对重庆市医院的综合评价中,重庆九院位居主城区管医院第一;在重庆市消费者协会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重庆九院名列第三;人均住院费连续多年低于重庆平均费用3000~4000元。

3.4.2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加快农田水利工程产权使用权移交,鼓励协会转让使用权来获得收益,完成从资源到资本再到资金的转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扶持协会承担水利工程专业管护、抗旱排涝等公益性服务,同时落实管护经费,增加协会收入;加大资金倾斜力度,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政策,解决协会管理设施建设用地问题,利用好“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策,将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协会,为协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针对农民学习应用新技术难度大的问题,推广协会统一组织实施灌溉、管护、维修等技术工作的模式:邹城市将康王村33.33hm2葡萄园滴灌工程使用权全部确权给协会,由协会统一组织灌溉,长期良性运转得到保障;鱼台县清河镇李桥排灌站确权给协会后,协会维修了电机、水泵和配电设备,仅当年节省的电费就收回了设备维护费用;金乡县协会统一为会员安装了IC卡射频器,老百姓编出了顺口溜:“妇女刷卡来浇田,腾出劳力去挣钱,省时省力又安全,感谢协会送甘泉”,这些措施让农户从协会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切实感受到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参会积极性。

3.4.3加强制度规范

建立市场化运作制度,协会在水权确权的基础上向农户颁发水权证书,在不影响粮食基本用水的前提下允许水权转让交易,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建立专业化服务制度,依托基层农技站,强化协会的应用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开展专业化灌溉、排水、供水、养殖等农水业务,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水平和效益;建立物业化管理制度,发挥协会在建设养护节水灌溉工程方面的优势,做到“建、管、养、用”一体化管理,提高协会的管理水平和收益。

3.5 统筹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5.1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

积极拓宽以PPP模式为代表的多元化投资渠道,由于PPP模式在项目初期就实现了风险分配,使得私人公司投资运营都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政府在减少债务增幅的情况下进行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规划建设,从而达到政府和私人公司的双赢。目前,邹城市正在按PPP模式实施南四湖湖水东调节水灌溉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91亿元由私人公司承担,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政府每年按照用水总量对项目补贴。经核算,政府年均项目补贴为977.96万元,项目年节水为1000万m3,政府将节约的水资源进行水权交易可获得工业用水收益600万元,收益冲抵补贴后,实际每年政府财政补贴不足400万元。用区区400万补贴,既建设了投资近2亿元的水改项目,又增加了工业用水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还解决了10万亩农田的高效节水灌溉问题,一举三得,充分证明了PPP模式的投资优势。

3.5.2完善水费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首先选择好了合适的机械,其次要正确的使用机械,使机械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再次要对机械进行维护和定期保养,确保机械的质量合格,最后还要建立健全机械管理制度,明确机械的管理负责人,以保证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的使用状态。同时还要对方法和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完善农业水费精准补贴机制的关键在于“精准”,要精准确定补贴对象,对于超定额用水、未实际灌溉、水价不达标和在农民承受力内的不纳入补贴对象范围;要精准确定补贴标准,按照水价和成本的差额确定补贴比例,及时根据价格波动进行调整。完善农业节水奖励机制的重点在于以奖促干,奖励对象主要为积极推广节水措施、取得明显节水成效的农业用水主体,重点奖励农村基层用水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采取灵活的奖励方式,资金不足奖资金,设备短缺奖设备,通过奖励最大程度调动节水积极性,从而有效化解“价低难节水、价高难收费”的问题。

3.5.3进行资金整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做好资金整合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前提,要按照“节水、减排、增产、增效”的资金使用原则统筹安排资金,做到集中投入、专项治理,集中优势资金产生规模效益;要建立整合资金管理机制,对资金规划要统一布局,对投资规模要统一标准,对项目建设要统一实施,对结项竣工要统一验收;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确保整合资金专款专用、安全高效;要加强资金使用激励手段,对资金使用成效显著的县区要给予资金奖励,在今后的资金整合使用上也要给予优惠倾斜,从而激励资金使用管理水平不高的县区加大管理使用力度,提高管理使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 结语

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设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是解决济宁市农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经过实践检验,加强资源整合、完善体制机制、增强统筹能力、细化责任落实、拓宽投资渠道、强化协调管理等应用措施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于实现农业水利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对宏观政策和微观市场研究分析上仍存在不足,应在水权交易、节水补贴、灌溉水价、农水计量、结构调整等方面继续细化完善,最终建立涵盖农田供水工程、水价形成机制、用水管理组织等多方面的科学有效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

猜你喜欢
济宁市水价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节水公益广告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