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调水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4-05-25 14:19刘恒洋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3期
关键词:调水工地标准化

侯 奔,刘恒洋,成 雷

(1.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滨州分中心,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东营分中心,山东 广饶 257300)

近年来,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陆续投资兴建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完善调水工程基础功能,提升运行管理效率,推进调水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入,工程施工现场面临一些新形势、新需求和新矛盾,对管理制度、管理场所及管理行为提出新要求。

为更好适应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1]管理目标,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2021年12月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制定《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标准化工地建设指导意见》,并选取系统内部分2022年立项的较大投资项目进行试点工作。通过试点项目反馈问题,总结、完善、提升、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工地建设。2022年12月又发布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规范》并于2023年3月实施,在系统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逐步推行标准化工地建设。

1 标准化工地创建主要内容

胶东调水标准化工地主要包含总则、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场所管理、施工管理、临时设施、标志标牌和智慧工地等内容,采用文字、数据、表格、图片等方式,详细梳理出标准化工地进行创建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1)总则。包含标准化工地建设的目的、适用范围、建设原则和参照引用标准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和试点先行的原则,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及工地现场建设,适用于胶东调水系统内工程建设项目。

(2)制度建设。项目法人、代建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等参建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标准化工地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应建立的工作职责、质量、安全和其他等方面制度名录,通过程序性、流程化的制度约束和指导工程建设。

(3)人员管理。明确各参建单位的管理机构组建要求,包括内设机构、人员配备和岗位职责等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实现人脸识别或指纹打卡等方式考勤管理,结合山东水利工程电子投标系统对在建工程主要施工、建立管理人员进行自动识别锁定,严格控制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各参建单位配备统一工作服、安全帽和工作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正确穿戴。落实农民工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维护其合法权益。

(4)场所管理。按照“服务现场、方便管理、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简洁大方、满足需要”的原则,生活和办公区域分区设置,布局科学合理。办公、生活用房必须兼顾安全、耐用、美观、隔热通风,符合消防、治安、卫生、环保等要求。驻地采取封闭式管理,进出设置门卫值班室,围墙采用简易美观、通透型护栏,确保安全稳固。

(5)施工管理。实行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别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成立质量与安全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资金保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按照环保要求落实扬尘、噪声、废水等控制措施,落实文明施工措施,积极推行创建“文明工地”“和谐工地”“平安工地”“廉洁工地”活动。

(6)临时设施。施工现场的现场大门、现场围挡、临时道路、临时用电、临时便桥及临时加工区等遵循合理使用场地、利于施工、便于管理的要求,对满足防火、防汛等安全要求及环境保护要求提出具体标准。

(7)标志标牌。规定各类标志标牌的字体、大小、颜色等版式及设置场所、位置和数量,满足国家、行业等标准,做到标准统一、规范美观,并保持整洁、完好无损坏。

(8)智慧工地。加强数字赋能、智能监管,依托现有的山东调水系统平台,利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系统和BIM+GIS[3-6]应用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管理和信息自动化采集、告警,规范管理程序,实时纠正工作人员违规行为,提高建管单位工程现场监管水平。

2 标准化工地创建成效及亮点

2.1 创建成效

胶东调水工程标准化工地自创建以来,参建各方按照系统内实施的指导意见和规范要求,组建现场建设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将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并落实到位,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实现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安全,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环境明显改善,整个施工现场分区设置、物料堆放、标志标牌、人员行为及作业程序等规范有序,有效提升工程现场面貌,改变水利工程“脏、乱、差”过往形象[2],对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2 创建特色

2.2.1党建进工地

结合水利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党建进工地”试点[1]工作,鼓励项目参建各方成立临时联合党支部,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通过各参建单位相关支部联建、理论联学、实践联动,凝聚党建合力,积极引导参建单位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打造优质工程,凝聚工作合力,协商破解工程难题、有力推动工程有序实施,切实保障广大建设者自身权益、彰显为民服务宗旨。

2.2.2绿色环保、文明施工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生态绿化,围挡喷淋、高压雾炮、湿法作业等科学措施抑制扬尘,减少废水、废气和噪声等排放,垃圾实行分类、集中处理,落实沉淀池、化粪池等水土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晨会”制度,利用施工现场安全宣讲台,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参加,检查人员身体、心理和情绪等状态,布置工作任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作业人员紧绷安全弦,最大程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工程建设期间安全生产无事故。

2.2.3智慧监管

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施工现场视频监控、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等整合到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工程精细化管理、智慧化监管。视频监控系统[4]实时显示施工现场生产、办公情况,人脸自动识别工地人员和外来人员并通过喊话系统进行引导,对未佩戴安全帽人员进行告警提醒。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扬尘、噪声及气象数据,数据实时上传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平台和地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可集成喷淋控制系统根据设置限值开启设备除尘抑尘。巡检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对质量和安全隐患进行随手拍,进行问题描述并指定责任人。系统给责任人发送消息进行隐患整改,完成后销号实现闭合管理。

2.2.4档案自动生成、文件共享,便捷高效

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在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平台设置标准规范的制式表格和文本,使用者只需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系统后台自动生成标准文本档案资料,便于后期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各参建单位上传的文件材料能够实现共享,分配不同账号、设置不同人员管理权限,实现文件材料随时随地查看,掌握工程进度、质量控制和资金拨付,为建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 创建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

3.1 创建投入资金不足

标准化工地创建对办公、生活用房、各类材料加工区、施工围挡及临时道路等各类临时设施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较高,要真正的做好标准化工地创建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现行的水利工程定额临时设施部分基本采用费率进行计算费用,有些未设定标准化工地建设费用或费率较小,不足以保证标准化工地创建实际投入资金[2]。

3.2 部分参建单位积极性不够高

因缺少奖惩措施,部分参建单位对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积极性不高。创建中个别单位未能真正领会创建目的和意义,仅为了满足上级单位和领导的要求,制定制度生搬硬套,有些不切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加之制度执行不到位,创建初衷跑偏,形成走形式的“面子工程”。

3.3 未制定具体的量化赋分考核标准

标准化工地创建内容和标准都作出具体要求,但是没有把各部分内容的所占比重、具体赋分值进行量化,没有制定详细的标准化工地量化赋分考核标准。对创建项目的各参建单位没有形成具体分值的“刚性约束”,没有形成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3.4 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平台集成的各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各类信息化、数字化设备应用功能仍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其实际应用功能提升空间较大。部分管理人员知识和能力欠缺,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现场管理的强大促进作用。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前期规划,破解创建投入不足问题

项目法人应提前部署、科学谋划,尤其是设计阶段对投入资金较大的项目,如临时道路、项目区办公生活区临建设施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等进行分析梳理,并将此费用列入投资中,以方便将该笔费用列入招标范围,解决后期创建经费不足的问题。充分考虑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相结合,减少创建过程中临时措施费用的重复投入。如将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建设可与后期工程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临时道路与后期使用阶段管护道路相结合等[2]。

4.2 制定激励措施,提高创建积极性

在招投标阶段,项目法人明确标准化工地创建要求,设置相应奖惩措施,对于创建较好的企业给予适当政策加分;订立合同时明确约定激励条款,对创建工作完成较好的参建单位,给予一定考核奖励;同时利用媒体对创建较好企业予以表彰,通过多种形式激励措施,不断提升创建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3 明确考核办法,差别化制定评分标准

根据标准化工地创建内容及标准,明确考核机构组成、考核内容和程序。根据不同类型、规模的工程创建难度差异,制定符合工程现场实际的量化评分标准,进行差别化考核评定。

4.4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设更高水平数字化工地

结合数字孪生胶东调水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视频监控、智能控制、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功能,增强辅助工程建设管理效果,培养或引进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人才,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与效率。

4.5 推动形成地方标准

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水利工程工地标准化建设尚无统一标准。建议推动形成符合各省地方实际、利于发挥地区优势、利于贯彻执行的地方标准,推动各地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更好更快发展[3]。

4.6 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开展互评共学、完善提升

组织开展系统内或参加行业内标准化工地创建评比活动,由参与标准化创建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参与创建项目进行互相评审、共同学习提高,最终选出排名靠前的创建项目进行学习、观摩和经验分享,最终达到示范带动、引领提高的效果,真正发挥标准化工地提升建管水平作用。

5 结语

胶东调水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想,主动融入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调水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打造“管理规范、手段智能、绿色生态、人水和谐”的优质工程为目标,逐步实现工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省调水中心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利推动水利工程行业整体形象提升。

猜你喜欢
调水工地标准化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标准化简述
波比的小工地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热闹的工地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工地上的女人们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