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泽林,龙泽海
(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2.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深刻、影响深远的社会议题,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富裕超越了简单的贫富差距鸿沟,涵盖了经济社会高效发展、资源合理分配及机会均等、公平公正等多个层面。共同富裕既体现了对于经济发展的追求,更是承载着社会和谐的价值导向,其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高水平共享”的共富型社会。[2]我国共同富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各省市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态势[3],但发展水平仍然不够充分,区域间依然存在不平衡现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复杂、艰难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4],如何有效实施共同富裕建设成为当前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共同富裕建设涵盖方方面面,其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性基础。[5]而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对于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实现具有显著影响。[6]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是知识和创新的聚集地,社会发展变革的孕育地,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之所,更是培养社会创新者、未来接班人的摇篮,要承担起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使命。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支柱,其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思维和行动,鼓励他们凭借自身所学及优势,积极参与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而多途径为共同富裕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7]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8],其强调效率与公平[9],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10]。共同富裕要抓住富裕和共享两个关键,即“富裕的共享”和“共享的富裕”,要将发展与共享相统一,要在发展中谋求共享、在共享中推动发展。[11]创业,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推手,不仅可以推动收入增长,而且可以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着“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双重作用。[12]一方面,创业活动通过知识溢出等机制实现技术创新,从而驱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并引导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崛起,这不仅激发企业间的竞争力,更为经济体系注入了活力,不断促进经济的稳健增长。[13]另一方面,创业活动在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机会均等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4],而且还可以促进就业[15]、改善民生[16],并能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17],从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创业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显著的影响[18],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不仅可以通过促进知识溢出、优化资源配置来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且又能有效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来提高共同富裕水平[19]。如今,多类创业模式正为共同富裕建设添砖加瓦,已有研究者从数字创业、返乡创业等不同模式分析了对于共同富裕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数字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新的推动力,数字创新创业具有要素数据化、主体多元化、过程高度模糊化等特征,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效率、公平和精神文化富裕等多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20]有学者认为:“返乡创业集群在示范效应、倒逼效应、网络效应及链式效应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实现良性发展,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途径。”[21]因此,要大力弘扬勤劳创新的致富精神,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新创业来创造财富,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氛围,最终实现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22]
尽管对于创新创业与共同富裕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更多的是着眼于两者本身及其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教育在它们之间所发挥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教育有着极为重要且独特的作用[23],教育的平衡充分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量[24]。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先行之地,应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服务水平,为推动高校毕业生步入中等收入群体,巩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更大的贡献。[25]要想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则必须要激发教育活动中的所有主体的创新精神,催生其创业能力,这一重任由创新创业教育肩负。[26]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卓越创业者、未来企业家,承担起了高等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战略使命。[27]有学者认为:“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28]因此,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将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对赋能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共同富裕领域,已有研究证实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共同富裕助推器具有显著潜力。然而,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赋能于共同富裕的概念框架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尚存亟待加强之处。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更为紧迫和复杂的任务,共同富裕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社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赋能机制,并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框架,有助于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够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效果,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共同富裕事业作出更为重要和可持续的贡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以来扮演着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关键角色。然而,它的使命不仅仅局限于开展课程和创业竞赛,更是以其独特的教育模式为经济社会贡献力量,是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引擎。
赋能理论从积极心理学迁移而来,指的是一个积极的、参与性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和群体获得对其生活的更大控制权,获得更多权利,并减少边缘感。[29]心理学上的赋能指向自我效能感提高的过程,强调处在困难环境的人自我识别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30]其主张发扬人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31]由此,“赋能”的第一层内涵为个体视角的“自我赋能”[32],即主体在复杂环境中的自我驱动、自我激励、自我升华,是自身持续激活其内在动力的过程。
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高校既是创新主体,又是环境的建构者,根据自我赋能理论,高校在系统中发挥主体的主动作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革新,尤其是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更应该通过高校的不断“自我赋能”,改革教育模式、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首要之策就是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养,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提高其技能水平,同时明显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意愿的提升。当学生具备了更为丰富的创新创业能力,其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机会的能力就会增加,这有助于减少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为共同富裕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另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必须依赖强有力的实践教学,不断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此,只有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和场景,才能使广大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形成创新创业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一方面,实践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创业质量及成功率,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更深入的实践感知,可以培养出更多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项目,持续为共同富裕助推赋能。高校是科技和创新的前沿阵地,而科技创新对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3],科技创新能有效地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及财富增长,为缩小地区、城乡间收入差距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此,科技创新成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35]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在知识传承、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其所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将为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通过不断“自我赋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帮助他们在各个领域开展创新工作,为共同富裕开辟一条充满光明的发展道路。
在组织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下,授权赋能理论逐渐兴起。授权赋能是一种通过授予主体权力、赋予能力和注入动能的策略,以激发主体的内在驱动力,强化他们的有效参与。[36]合法有效的授权赋能必须建立在一套能够促使所有员工或绝大多数员工积极参与的制度体系之上。[37]有研究指出:“授权赋能是组织环境的核心元素,它被定义为一组实践,其中包括将责任下放给下属,使他们在履行工作任务时拥有更广泛的决策自由。”[38]在领导学的视角下,授权赋能可通过激发下属内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以及鼓励他们自我管理、自我领导和积极参与目标制定等方法,有效地促使他们表现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39]已有研究指出:“授权赋能的概念涵盖了将权力赋予下属并分配更多责任与自主性(授权)以及通过这一过程提升下属的内在工作动机,使其感知到更高的工作效能等能量(赋能)。”[40]有组织学的研究者认为:“授权赋能强调文化环境建构,通过改变工作场所的关系及整体氛围而使员工享有权利。”[41]因此,“赋能”的第二层内涵为组织“授权赋能”[42],即组织系统中的激励者和引导者赋予的制度保障、资源条件和文化环境。
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主要表现为系统失灵,即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要素发育不足、制度不够完善及主体间互动网络失灵,最终造成系统动力不足。[43]因此,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政府的授权赋能就显得极为关键,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强化战略规划和制度建设,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得到充分的资源供给和有效的制度支持,并且还要发挥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这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个组织内部的封闭系统,而是具有开放性与协同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的资源同等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各主体可以在组织间充分互动,从而相互强化。在开放式创新理论下,各种创新可以通过建立跨越组织间潜在边界的资源流动通道实现内外部资源无障碍进出,从而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实施创新行动的过程中得以共享创新资源。[44]开放式创新理论很好地诠释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价值共创。因此,从组织系统的角度看,赋能的第三层内涵即为群体的“协同赋能”[45],强调组织中的各个主体通过良性互动和集体合作,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发挥“1+1>2”的协同效益,以持续激活、服务、支撑组织系统的战略目标。要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光靠高校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企业(产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不足之处填补起来。[46]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知识传播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企业则可以提供面向实际的创业机会和导师支持,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和法规,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社会组织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校创造了更加广泛的协同合作机遇,其与产业界、科研机构及其他高校的密切合作不仅可以带来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分享,同时也为教育和研究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且还能够不断扩展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通过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高校能够更加全面地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实现共同繁荣。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赋能”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际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至关重要。同时,这也为高校提供契机,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有望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益处。另外,高校通过与初创企业、创投机构和社会创新组织的合作,能够将知识和资源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解决社会问题,为共同富裕的实现作出贡献。
“赋能”理论的三个层次并非相互割裂的。当前风起云涌的新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全新方式颠覆着传统行业及其组织治理方式。未来的组织须实现权力分配的“非零和博弈”,创造性地分配权力,共享知识、信息、权力及责任,最大程度激活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组织能够实现“增权升能”。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如下:其一,“自我赋能”成为高校主体不断自我改造、激活和发展以应对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危机的核心对策;其二,“授权赋能”则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赋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我激活的制度保障、资源条件和文化环境;其三,“协同赋能”需要建立在内外两层赋能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主体间的互动和强化,进而充分协同合作以达成组织目标。这三者彼此相关,共同构成了系统的赋能概念框架。
实现共同富裕的构建不可或缺地依赖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与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运用“自我赋能”“授权赋能”“协同赋能”三重模式,持续推动自身发展,从而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1.整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理念,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其具备深刻塑造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能力,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愿景提供坚实的支持。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当成为培养具备广泛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学生的重要支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必须更加侧重于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而不仅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创业课程亟需进行深刻变革。课程内容应当贴近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和社会活动家应加强合作,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要不断强调创新创业活动的可持续性,使之不仅仅关注眼前效益,更要考虑对长期共同富裕目标的贡献。要教育学生关注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鼓励他们创办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推动可持续产业链的建设。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应着重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及社会创新项目。透过亲身经历,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社会问题的多层面和复杂性,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更为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能力。而且,鼓励针对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设计相关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帮助他们发现和利用本地资源,通过创新创业解决当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这些经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目标的整合代表了一种社会责任。高校应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创新创业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将创业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使创新创业活动兼具公益性。通过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为未来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塑造光辉未来。
2.强化师资队伍的赋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校自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都至关重要。
第一,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注重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师资队伍中的专任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学术知识,更需要能够将理论体系与实际应用相互贯通。要深入了解最新的创新创业动向和市场脉搏,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访问企业和创业孵化器来深入了解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以便为学生提供既有学术深度又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还应重视搭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与企业家之间的双向交流机制,创建高质量的创业指导教师资源库,不断规范并完善聘请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等各方面的杰出人才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的工作机制。[47]
第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持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在创新创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一直都保持着迅猛态势,教师们必须积极进行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能够始终保持在教育领域的前沿。高校有责任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比如,高校提供在线课程和召开研讨会,使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和提高。另外,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和国内会议,使得教师拥有与国际国内同行深入交流的契机,从而了解最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迭代更新,同时也促进高校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创新创业领域的发展需求,从而获得更显著的学术和实践效果。
第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师资队伍的多样性。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因此,高校要开展促进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的融合发展。
第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确立有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公正且全面的评价,并以此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这将有助于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3.打造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赋能共同富裕建设
推动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其中,打造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被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众创空间通过创新创业活动与共同富裕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联,其分工网络演化对促进共同富裕起到了关键作用。各类创业空间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生产分工专业化、交易中介化、分工网络复杂化和交易效率提升的过程,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48]这一战略举措与高校“自我赋能”的建设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政府引导的“授权赋能”,还有社会各界的“协同赋能”。
第一,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提供创新创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导师指导和资金渠道等关键要素,从而有力地助推了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同时,众创空间也创建了促进交流与协作的环境,有助于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者互相启发,激发跨学科合作,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第二,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提供前沿技术设施和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创业者不断追求创新,推动了科技领域的进步。同时,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添砖加瓦。
第三,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地方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和项目,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区域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创新创业活动也为地方财政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打造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中国在共同富裕建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高校充分发挥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的“孵化与转化”的引擎效应,持续推进“订单式”“浸入式”“定制式”等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不断推动众创空间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倡导“低成本”“协同”“互助”的运营方式,使众创空间从简单的“聚合”向更高层次的“聚变”演进。[49]这些平台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关键支持,还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创业者常常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资金短缺、法律法规的复杂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活动,需加大对创业者的引导和服务力度,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50]
1.强化政策导向,践行共同富裕理念
政策在引导社会行为与塑造价值观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理念融合的策源地,其政策制定的目标在于激发高校积极融入共同富裕的理念。政策的导向引领作用促使创业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社会效益。高校将共同富裕理念融入教育体系当中,其教育内容不仅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公益观念,这将有助于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另外,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诸如税收方面的更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社会企业和行业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社会效益。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创业者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努力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革。
2.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政策保障制度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建立系统完备的服务体系和制度,不断降低创业风险,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创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进一步带动周围人员,共同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健全创业服务和保障制度的关键要素包括资金支持、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市场准入和创业文化的培育等。其一,资金支持是创业者最为迫切需要的资源之一,政府可以通过授权高校设立创业基金、不断引导金融机构与高校合作,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投放等措施,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其二,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法律保障,降低法律风险,增加投资信心,特别是要完善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正当权益的法律保障。同时,政府应当提供支持授权高校制定更多制度措施和设立必要的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法律指导和服务。其三,市场准入需要政府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创业者参与竞争。其四,政府应积极营造创业文化环境,通过加强创业理念和创业价值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并且努力在社会中营造认同创业、鼓励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推动创业精神在全社会的蓬勃发展。[51]
在现代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已逐步超越传统范式,与共同富裕理念相交融,构筑起一幅充满活力和社会情怀的新图景。为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真正赋能于共同富裕愿景,多元主体协同成为不可或缺的驱动机制。
1.高校、社会共融的创新平台
教育融入共同富裕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与社会密切合作,它们共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的前沿,使广大高校学生更加敏锐地洞察社会的需求和问题。这种紧密的协同模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社会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或者非营利组织与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创新项目。通过协作,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实践经验,还能够将创新创业与社会共融的理念深度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和改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为社会创新和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资源。另外,实施社会资源整合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吸引了更多的创新者和投资者参与其中,促进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繁荣,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2.产学研融合的协同舞台
多元主体协同被广泛认为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重要纽带。“协同赋能”涉及多元主体的协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界之间的密切互动,构建出复杂而有机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首先,高校、科研机构、产业界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了知识转移的渠道。产业界提供实际问题和需求,这些问题成为了高校研究项目的基础,推动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知识为产业界的创新项目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这种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有助于加速创新过程,为产业界提供了竞争优势。高校与产业界通过协同合作,摆脱了以往高校关门进行教学及研究、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情况。[52]再次,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机会。这种合作关系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使他们能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以深入挖掘潜在的人才资源。通过高校与企业共同的努力,企业得以系统性地发现并培养具备潜力的员工,为其提供更广泛的发展机会,这样的协作构建了一种共同成长的机制,使得企业和潜在员工双方都能够实现更为持久和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对于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方案。
3.乡村振兴的赋能引擎
高校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举足轻重并持续为该领域注入活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鼓励广大学子及毕业生参与乡村实践项目乃至“返乡创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升级,而且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考路径和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与当地村民合作,更好地融入乡村当中,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实现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共同富裕。高校、乡镇政府、村委会及企业可在农村地区协同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与当地农民、企业家等相关主体密切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支持。这种基于实践基地的教育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高校、政府、乡村、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各类共享,高校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为乡村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不仅有助于当地产业更好地融入现代化体系,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弥合城乡发展差距,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