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艺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中针对反馈法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此次分析中选取本校临床护理专业2021届学生6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学生一般资料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差异性(P>0.05)。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学生30名。其中研究组男学生17名、女学生13名,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08±0.87)岁;参照组男学生与女学生各15名,年龄19~20岁,平均年龄(19.35±0.83)岁。研究组学生接受反馈教学法,参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教学的方法。结果:接受反馈法的研究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教学法的参照组学生,且两组学生接受教学后成绩对比统计学意义有差异性(P<0.05)。两组学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评价平均优良率为90%。结论:反馈法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静脉输液技术水平、人文素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静脉输液;反馈法;教学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feedback method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teaching
GONG Yi
Xuanche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Xuancheng, Anhui 24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feedback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Methods: In this analysis, 60 students from the class of 2021 of clinical nursing in our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data of all students(P>0.05). On this basis,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with 30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re were 17 male students and 13 female stud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ged 19~21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20.08±0.87) years. There were 15 male students and 15 female stud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ged 19~20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19.35±0.83) years. The students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feedback teaching method, while the stud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o accepted the feedback teaching metho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o accepted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averag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90%.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eedback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humanistic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Intravenous infusion; Feedback method; Teaching and learning
在臨床工作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比较常见,是效果极佳的护理技术手段。相较于其他护理手段,静脉输液护理技术的特征比较明显,包括复杂性、代表性。静脉输液的一系列操作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综合素质,包括活跃的创造力与思维,在工作中可以为患者提供人为关怀,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操作,时刻注意卫生安全,以无菌理念操作。对此在招聘医护人员的时候,必须留意医护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静脉输液操作步骤繁多,给广大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静脉输液一系列操作,本次研究中在静脉输液教学中运用反馈法,并对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1.1 一般资料
此次分析中选取本校临床护理专业2021届学生6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学生一般资料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差异性(P>0.05)。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学生30名。其中研究组,男学生17名,女学生13名,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08±0.87)岁;参照组,男学生15名,女学生15名,年龄19~20岁,平均年龄(19.35±0.83)岁。研究组学生接受反馈教学法,参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教学的方法。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参照组学生:①操作者准备:学生在参与教学前,需要保持衣帽整洁、戴口罩、清洁双手。②物品准备:准备治疗盘,并在其中放入安尔碘、药液、输液器、输液贴、无菌棉签、止血带、垫枕等。③悬挂输液瓶:学生需要在输液架上挂输液瓶并倒置滴斗,随后打開调节器;药液抵达滴斗1/2处,此时迅速旋转滴斗,确保药液缓慢下降,目的是排净输液导管中存在的气体。(2)研究组学生:①教师准备。教师在组织教学前,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摄影技术,以此确保摄影图像的清晰度。②图片反馈。使用反馈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图片反馈的方式,实际教学中为练习环节与图片一对一的模式。③实验课。静脉输液反馈法教学实验课累计两轮,其中第1轮实验课中,教师会对研究组所有学生示范操作,在此基础上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用图片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到静脉输液操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④分组练习。教师在示范操作、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操作不足后,组织开展分组练习,将研究组所有学生平均分为两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互动与训练。
1.2.2 评价方法 学生在集中观看图片时,需要积极寻找操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进行组内讨论,完成讨论环节以后,由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之后按照教师的总结结论自行参与训练。为了保障学习有效性,第二轮的实验方式应保持与第1轮同步,当学生均参加两轮实验课结束后,由教师组织静脉输液操作考试,由教师结合学生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评价。
1.3 评价指标
(1)客观指标:结束实验以后以一对一的方式展开考核,教师需要认真记录每一名学生在操作中的表现。成绩方面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评分标准》中的规定评分。满分为100分,只有没有操作和责任心问题的学生才能拿到满分,如果学生考试中的分数超过85分,表明学生成绩合格予以通过。根据情况,安排两名教师同步考核参照组和研究租的学生。学生的总分构成包括床旁输液以及配液两个部分。(2)主观指标:完成实操考试以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与整理学生的满意度情况,确认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需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操作考核成绩
表1所示为两组学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评价,教学前两组学生成绩对比统计学意义无差异性(P>0.05)。其中接受反馈法的研究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教学法的参照组学生,且两组学生接受教学后成绩对比,统计学意义有差异性(P<0.05)。
2.2 学生评价
表2所示为对两组学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评价。
静脉输液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在医院临床治疗抢救中是一种重要手段。高质量的静脉输液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可以将治疗药物更加稳定、精准、快速的输注到病人体内,因此静脉输液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得到高度的重视[1]。
鉴于静脉输液的重要性,临床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全面理解输液理论与实践技术。伴随临床护理的技术、理念不断发展,传统护理技术操作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医疗活动中的一系列需求,更多的新型静脉输液方式、输液器材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新型静脉输液器材包括:静脉留置针、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输液泵管等[2]。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高水平的护理理论、实操水平,足够的临床应变能力、灵活的口语表达能力,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与学习情况,予以正确引导。反馈教学法具有十足的生动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渴望与热情,教学期间需要做好学生学习以及实操过程记录,应用摄像设备记录的方式监控操作流程能够更好的掌握每一名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并且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操作态度与习惯,减少侥幸心理。但是在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适应能力[3]。应用记录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问题,尤其是内向学生因为不敢询问教师自己的学习问题,所以更需要使用视频和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学习问题。运用反馈法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细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从而最大限度上确保教学思维逻辑清晰,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阶梯式学习,由浅入深思考问题并分步掌握教学内容。反馈法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在教学中完成目标,由此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4]。反馈法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观看图片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对一系列问题、知识进行讨论,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意识。反馈法贯穿教学全过程,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运用反馈法,教师可以及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各种类型的技能考核与测试,确认学生近期学习状态。当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教育目标并未实现,需要教师再次讲解疑难重点部分,通过再次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应加强问题分析针对性,直到学生能够顺利实现预期学习计划和目标,消除学生能力之间过大的差异,帮助学生全面进步。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反馈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形式,改变了许多传统教学弊病。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在灵活变通以及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中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改观课堂学习认知与看法,能够主动和教师互动,顺利达成学习任务与目标。传统静脉输液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护理操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教师通常会予以口头警告,但是显然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步骤繁多,学生无法形象感知 。静脉输液教学中应用反馈教学法,学生会在参与教学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反馈教学法的研究组学生的操作考试成绩(95.71±2.14)分,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91.13±2.18)分,统计学意义有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图片反馈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考试成绩,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对两组学生静脉输液考核成绩评价,最终结果显示平均优良率高达90%,由此进一步说明反馈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静脉输液的学习兴趣、人文素养、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使用反馈教学法可以显著提升静脉输液教学效果,对于提高学生操作技术水平、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反馈法值得在静脉输液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北京卫生职业学生.一种静脉输液教学用定位辅助工具:CN202222102065.X[P].2022-12-13.
[2] 栗英,韩娜,李亚南,等.基于“学习-见习-实习-反思”模式的远程教学在静脉输液港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4):4819-4822.
[3] 黄棋,龚媛媛,欧阳林奇.O2O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基本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2,8(21):2935-2939.
[4]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种留置针静脉输液辅助模拟教学引流系统:CN202123446454.6[P].2022-10-18.
[5] 岳晓艳,蔡艳艳.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客观结构化评价在高职学生静脉输液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8):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