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森晨
万 玮 摄
积木森德育工作室主持人,湖州市教坛新秀,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小学组一等奖、浙江省少先队争章技能大赛一等奖。多篇文章在《新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杂志上发表,在各地讲座、执教公开课五十余场。现为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副校长。
近年来,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学生应该从小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才会乐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那么,该如何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呢?在日常的劳动教育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格外喜爱制作美食。因此,通过挖掘传统节日中的美食元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是个不错的方法。
学校在围绕传统节日开展烹饪劳动体验活动时,可以通过“四步法”设计与实施活动。
第一步:梳理传统节日中的美食
学生最熟悉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6大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代表性美食,如春节的春卷、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清明粿、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以及重阳节的重阳糕等,这些是不分地域的,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品尝过,甚至制作过的食物。但因南北文化的差异,同一个节日中也有部分美食是不一样的,或是制作方法、制作材料不同,或是美食种类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调查传统节日背后的美食,为后续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做好准备。以我所处的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我们带领学生组建了“探寻传统节日中的美食”小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整理了传统节日美食表。
湖州市传统节日美食表
[传统节日 美食 春节 春卷、年糕、爆鱼、刺毛肉圆、腊肠、酱煨蛋、细沙羊尾、八宝饭、太湖三白 元宵节 汤圆、顺风圆子、稻稞团、茧圆、太均圆子 清明节 麦芽塌饼、清明花糕、茶食三珍、定胜糕、马兰头青团、梅花焦 端午节 “张天师的印”“五黄”、黄瓜拌桃子、绿豆糕、白切肉、苋菜、粽子 中秋节 月饼、桂花糯米藕、桂花酒、菱角、酒酿小圆子、糖炒栗子 重阳节 盆糕、重阳糕、菊花酒 ]
第二步:开发传统节日中的劳动项目
通过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中的美食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乐于制作美食,但该如何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呢?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劳动情境,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最终通过美食这一载体,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爱上传统文化。
在劳动项目开发之前,需要成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团队成员要对传统节日以及地方美食比较熟悉。接着,通过3个问题引领项目开发:创设一个怎样的情境?学生用什么方式完成项目?需要学生呈现怎样的成果?最后,将3个问题的答案进行细化,完成劳动项目的设计,并做好入项指导课、中期指导课和成果分享课材料的准备。
以开发《端午美食对对碰》项目为例,我们向全校老师发出了邀请,只要是对端午美食有了解的、乐于带领学生开展劳动项目的老师都可以报名加入项目团队。最终,我们成立了一支7人的项目开发小队。接着,通过头脑风暴,确定以“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但以往都是家长为我们准备端午美食,今年我们能否学习并制作端午美食”为驱动任务,分设“端午美食我调查”“端午美食我学习”“端午美食我创新”“端午美食我推介”4个子任务。最后,确定入项指导、美食品鉴、美食推广3节指导课,通过团队集体备课的方式,完成指导课材料包的开发。
再以《闪闪发光的重阳节》项目为例,我们团队以“为家里的老人准备神秘的美食”为驱动任务,分设“重阳美食我选择”“美食材料我挑选”“重阳美食我制作”“我为长辈送惊喜”“重阳美食我传承”5个子任务。除了常规的3阶段指导课外,我们还专门安排了一节营养与养生指导课,让学生了解适合老年人的食材,为后续的劳动实践做好准备。
第三步:体验传统节日中的劳动乐趣
完成了劳动项目的设计,下一步就是让学生去体验了。在这一环节,我们一般会让学生自由组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和实践。学生分组的依据一般是两个:①选择志趣相投的伙伴,经过商量,确定主题;②选择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和相同选择的伙伴组建小组。
完成了队伍的组建,各个小组先进行头脑风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化项目方案、定稿。接着按照方案,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均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求助他人。最后,各个小组对活动过程进行梳理,将完成的美食呈现。
以《年夜饭我做主》项目为例,前期,同学们自由分组,完成了年夜饭菜谱的设计。在除夕前,有的小组前往菜市场,询问菜价,货比三家,完成了年夜饭预算单;有的小组寻访当地的大厨,学习制作特色菜品;有的小组前往酒店,学习摆盘、装饰等技巧。接着,在除夕夜,学生和家人合作完成年夜饭。最后,在开学第一天,班级召开成果分享会,各组选一位代表,以“年夜饭的准备与制作”为主题进行分享。
第四步:宣传传统节日中的文化
完成了劳动项目的实践,相信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活动就停在这里,可能只有小部分学生会对传统节日产生浓厚兴趣,但要更多学生爱上传统节日,加入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就需要再往下走一步——传统节日美食宣传。
我们可以回归到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各个小组讨论,他们最想宣传推荐的美食是什么?该用什么方式来推荐?接着,小组讨论形成一组一策的宣传策劃案。最后,各个小组根据策划案准备,选择合适的时间,到计划的地点宣传。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宣传传统节日,乐于传承传统文化。
以《“好恰”的中秋》项目为例,各个小组选择了不同的宣传方式来推荐中秋美食:第一小组以制作宣传海报的方式在校园里推荐他们最喜爱的苏式蛋黄月饼,在海报中,他们还详细介绍了月饼的制作方式;第二小组以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方式向社会宣传他们认为最好吃的中秋美食,以及不同美食的搭配;第三小组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推荐桂花糯米藕,并从历史典故、食品营养、制作步骤三方面进行介绍。
通过“四步法”,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劳动项目自然生成。学生在一个个劳动项目中,通过探寻美食、学习美食、制作美食、宣传美食等活动,体验着劳动的乐趣。在劳动实践背后,是学生以美食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寻味之路。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