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怡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了PERMA理论,P代表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E代表投入(engagement),R代表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M代表意义(meaning),A代表成就(accomplishment),是提升幸福感的5个要素。为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我设计了此次主题班会。
班会准备
1. 学生填写美国心理学家迪纳编写的《生活满意度问卷》,评估班级学生现阶段的幸福感。
2. “命运卡”、小本子以及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环节一 自我测评
师:我的幸福有几分?我的烦恼有多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班的幸福指数。
(教师展示课前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的结果)
师:幸福感和什么有关?如果换一种生活,你会更幸福吗?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请同学们准备一个小本子作为记录本,将初步自评的幸福分数和自己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烦恼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结果引入主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和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环节二 角色扮演
师:有些同学总是在抱怨。抱怨自己的长相、家庭、性格和经历,羡慕别人的生活,认为自己和别人相比有许多不足和烦恼。今天,给大家一个重启人生的机会。从现在开始,请大家时刻记住,你不再是你自己,而是命运卡中的人物。
(教师随机分发“命运卡”,同学们拿到“命运卡”后,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看完以后将“命运卡”反扣在桌面上。学生思索:如果有机会重启人生,你愿意重新开始吗?请简单罗列理由。)
“命运卡”示例(节选)
[超级大美女/大帅哥,但从小被父母虐待 家里很有钱,但父母不喜欢自己,不管自己 IQ200,非常聪明
但是得了癌症没钱治疗 母胎solo,一辈子单身 成绩永远全班第一,但是在班上没有朋友 家庭幸福,生活順利,但个人资质平平 14岁出道红遍亚洲,却因吸毒偷税坐牢 生活在加沙地区,战火连天 初中毕业没钱读书,去送外卖 体育奇才,因为一次事故终身残疾 从小被拐卖到山区,找不到亲生父母 豪门富二代,家族破产后被到处追债 恋爱脑,为男/女朋友离家出走 情商很高,智商很低,考试永远最后一名 学业压力大,患上抑郁症 校园大姐大/大哥大,在学校欺凌他人 神童,13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但情商为负 严重游戏成瘾,不能离开手机超过2分钟 严重过敏体质,很多东西不能吃 有一个兄弟姐妹,样样都比自己强,还总欺负自己 在网上是几十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现实中很丑很肥 ]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不同的“命运卡”,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感受到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些遗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角色扮演的效果,增强沉浸式体验。
环节三 重启人生
1. 第一轮命运交换
师:同学们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吗?我看到有的同学在摇头,有的同学在微笑,有的同学紧锁眉头。没关系,现在我们有重启人生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一轮命运交换。
(规则:同学们有5分钟时间在全班范围内自由走动,交换“命运卡”。全程不能交流、不能公开自己的“命运卡”。每个人只能交换一次,并且交换后不得反悔。也可以选择不交换,不交换的同学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即可。)
2. 第二轮命运交换
师:交换命运后,你们满意了吗?从你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依旧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请大家把体会写在小本子上。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轮命运交换,这也是最后一轮交换了,请大家考虑清楚再行动。
(活动流程与第一轮一样。)
【设计意图】借用热门电视剧《重启人生》的模式,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在一次次的模拟“重启人生”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不同的命运,感受不同人生的悲欢离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计划内和计划外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明确人生的不确定性。通过调整心态来适应内外部纷繁变化的环境,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
环节四 审思复盘
1. 问题诱思
师:“重启人生”游戏结束,现在请同学们整理一下思绪,从“命运卡”的角色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世界里。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面4个问题。
问题一:最开始对自己命运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第一轮命运交换以后,你对交换的命运满意吗?那第二次交换呢?
问题三:如果重新回到第一次命运,你的满意度提升了吗?
问题四:从连续两次命运交换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2分钟,将答案写在小本子上。)
2. 多元讨论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整理好了思绪,准备好进入讨论环节了吗?我们先开始第一场滚雪球讨论。请就刚刚的4个问题,分享你的感受。
(滚雪球:根据环节四的第4个问题,采用“滚雪球”小组讨论法,限时8分钟。一人提出3个观点,2人一组选出3个观点,然后4人一组,再选出3个观点,最后全班一起集中归纳出3个观点。)
生1:我开始抽到的“命运卡”是“学业压力大,患上抑郁症”,我认为自己的命运很糟糕,第一次交换到的“命运卡”是“生活在加沙地区,战火连天”,我发现第一次的命运已经很好了。第二次我没有交换,怕遇到更差的情况,我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
生2:我一次也没有交换,我的命运卡是“13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但情商为负的神童”,我对这个命运很满意,人的一生不可能处处都比别人好,有一两个优点就够了。
生3:通过两次命运交换,我发现,我们对人生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态度。跟“命运卡”里的人物比起来,我现在的人生实在是太幸福了。
师: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的人生,殊不知,别人的人生里同样藏着无限的焦虑和遗憾,自己的命运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也不一定是最坏的。让我们再看大家最开始在小本子上写下的幸福指数与烦恼,相信大家有了新的体会。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场圆桌派讨论,时间为10分钟。
(圆桌派:围绕主题“为你的烦恼找到解决方案”,有着相似烦恼的学生组成一组一起分析、讨论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及形成原因。由成员代表讲述自己成功化解烦恼的经历。)
生1:我们小组的成员分享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的办法——“课题分离法”。将烦恼加以区分,有些烦恼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须在意,只有一小部分烦恼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生2:我们查阅了心理学资料,总结出了几个很实用的烦恼应对方法:注意转移法、积极归因法、情感宣泄法、理智制怒法。
3. 总结
师:面对人生中层出不穷的问题,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完全有能力处理。
(播放情緒ABC理论视频,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学会用积极心态对待人生。)
【设计意图】这是实现本堂班会课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对话沟通进行交流思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交流、自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组内交流是多元信息汇总、碰撞、融合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挫折和艰辛。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感受到面对人生中层出不穷的问题,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是正常的,自己有能力处理,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战胜不良情绪,感受拥有的幸福,珍惜现有的生活。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