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4-05-23 08:39刘亚梅张云军
新闻潮 2024年4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大众文化短视频

刘亚梅 张云军

作者简介   刘亚梅,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张云军,北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在大众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以短时性、娱乐性及参与性迅速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而快速发展的同时,大众文化视域下的短视频文化也存在内容同质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等突出问题,这给大众在个性创作、审美鉴赏、批判性反思等方面带来影响。本文旨在从大众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当前短视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策略,以期为个体与短视频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众文化;短视频;发展困境;解决策略

当下,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视觉文化的急速转变,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形式,迅速崛起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短视频以短小精悍、形式多样、传播迅速等特点,满足大众对娱乐的消遣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成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而短视频的盛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不仅影响短视频内容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文化环境和大众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冲击。因此,探讨大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大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景观

大众文化通常以通俗易懂、娱乐性强为特点,而这些特点正好为短视频文化的兴起提供有利条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应运而生,迅速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化已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1]视觉文化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深受用户青睐。在文化媒介下沉的推动下,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影响着内容生产与传播,发展成独特的短视频文化,延伸至大众生活。

短视频因形式多样、内容轻松幽默、观看时间短等特点,满足了快节奏生活的当代人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各大平台更是抓住其“快、短”的特点,创作大批“土味”短剧,创下高额收入。平台通过算法机制使单一化的视频消费得以强化,进而推动短视频普及,也对大众的多元认识和思维产生影响。而平台降低内容创作门槛,普通大众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都可以创建账号发布视频,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文化更具多元性和平民化,但也造成内容质量高低不一。

短视频通过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使大众参与到内容交流过程中,形成一种线上社区文化。这种互动性强化了用户的归属感和参与性,快手、西瓜视频等APP的下载量超过亿次,可见短视频更易形成“病毒式”传播效应。创作者追求点击量和关注度,部分短视频内容过于迎合低俗趣味,缺乏深度和文化价值,可能导致大众审美肤浅化和文化品位单一化甚至退化,影响大众对事物更加全面的认识与理解。由此,短视频内容如何保量增质,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短视频内容创作困境阐释

在大众文化浪潮中,“短视频作为视觉文化的典型代表”[2],既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又对大众的生活和意识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频内容创作面临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短视频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同质化内容消解个性化

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短视频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的主要瓶颈之一。平台采用“信息蚕房”算法,优先推送点击率高、互动性强的内容,创作者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倾向于制作符合这一标准的视频。这导致创作者不断复制相同的视频格式和主题,而不是尝试创新和提供独特的视角。例如,“云南权妹”原创的《恐狼扛狼》爆火后,几乎全网采用“短视频+尬舞”的形式创作内容,此创作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增加观看量和点击率,但从长远的文化发展角度来看,势必会造成内容的单一化、同质化、简单化,影响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文化表达。“一个人只要有了闲暇时间,就不得不接受文化制造商提供给他的产品。”[3]“云南权妹”等一类作品被全网广泛使用后,作品的题材和形式逐渐缺少创造性和创新性,受众可能会感到审美疲劳,甚至造成大众思维逻辑单一化及价值观念倾向化。同质化还可能导致大众对内容的整体质量产生怀疑,从而影响短视频文化内容的创作。

再如,抖音平台出现的一系列“乡村文化”作品,旨在反映乡村生活,但其所呈现的内容并不一定全是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一些作品甚至将乡村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通过夸张的表演丑化。这不仅削弱用户的观看体验,也抑制文化多样性发展,严重影响大众的思维和价值观念。

“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实现了文化产品的批量复制生产,使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标准化特征,不再具备独一无二的个性。”[4]短视频作为一种大型的娱乐传播媒介,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没有实现大众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而是将其引到消解个性化的“洞穴”之中,致使人们长时间接受单调、相似的内容,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最终丧失个性。

(二)低俗化内容影响审美性

“文化工业产品的商品性质已经渗透到大众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化的交换价值已然替代使用价值。”[5]短视频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一种流行传播方式,因其快速、便捷和具有娱乐性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而参差不齐的内容质量,尤其是一些低俗内容,不仅对人们的审美感受与体验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低俗内容往往以夸张的表演、粗俗的语言、暴露的画面或者无底线的搞笑等形式为特点,其创作者为了不断地博取眼球,忽视对受众情感和审美的培养。当下大众对竖屏短剧的追捧达到了极致,长期接触这类内容可能会逐渐降低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对美的认知变得肤浅、单一。在短视频的文化环境中,如果低俗成为常态,公众就会逐渐失去高雅的审美感受,粗俗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他们习惯并沉溺于短视频所带来的即时性娱乐,这会对社会美学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低俗内容的盛行还会引导内容创作者的方向。为了迎合市场和流量的需求,一些创作者可能会放弃作品的原创性和深度,转而生产更多低俗、刺激的内容。“PK”惩罚效应盛行,大众不费脑力地感受到即时性娱乐。这种趋势不仅抑制高质量作品的产生,也破坏了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从而加剧审美能力的下降,真正丢失鉴赏能力。因此,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短视频文化创作环境,引导健康的文化审美趣味,是当前短视频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泛娱乐化内容影响反思性

短视频作为一种快速消费的媒介形式,在给人们带来信息和娱乐的同时,也对个体的批判性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既解构了大众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又瓦解了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其泛娱乐化的内容,更干扰了大众的深度思考,使其思考流于表面。

短视频为了能迅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以短小精悍、直击高潮的形式呈现。而短小、集中的“爽剧”内容使观众倾向快速、肤浅地浏览而非深入思考,这种快节奏信息传递方式容易导致个体注意力分散,缺乏足够时间去消化和思考视频的文化内容。长期处于这种大众文化消费模式下,人们可能会丧失深度阅读和长时段专注的能力,对需要连续逻辑推理和深度分析的问题,很难将零碎的信息符号链接,整合不完整的内容探究事物的本质,建构较为完整的认知思维模式。

于内容而言,短视频强调即时感官刺激与情感共鸣,而非理性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6]。这种以情绪为导向的内容传播方式可能会使大众更加依赖直观感受,而非通过逻辑推理形成自我见解。不同平台频频出现流量利益驱动的内容创作,这种对外在认可的追求很可能导致主体的内在思考和价值缺失,而创作者缺乏对内容的定位,不清楚创作方向,这不仅侵害大众的反思能力,对社会复杂问题的理解也渐趋表面化。这样单一的“信息茧房”限制受众接触多元观点的机会,长时间处于一个信息封闭的环境中,人们难以接触到挑战现有认知的信息,而减少自我反思和观点更新的可能性。

“法兰克福学派曾批判大众文化具有同一性、标准化、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趋势,这种特质在短视频上显露无遗。”[7]大众长时间沉溺于刷短视频,思维受单一化娱乐的影响,能力和专注度都会有所下降,甚至一些短视频为吸引大众而传播低俗或不实信息,这不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还可能误导观众、扭曲价值观。

二、促进短视频内容健康可持续发展策略

对于短视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行业内外人员基于内容重构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的发展,引导文化价值,重视个体的批判性思维,以促进短视频内容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大众提供一个更加绿色和谐的文化环境。

(一)重构主体个性化

短视频作为一种迅速获取快感的媒介形式,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习惯,同时也表达大众的情感、心理及认知等方面,体现大众的审美品位。对于短视频面临内容同质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等问题,重构短视频内容创作主体的个性化成为重要方面。这不仅能够提升短视频创作内容的文化价值,还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多样化及有深度内容的需要。

1.重视自我表达与技术支持

平台要鼓励创作者挖掘自身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个性化视角,将这些亲身体验与生活元素融入视频创作。带货兼讲解英语知识的董宇辉,以独特的内容讲解风格吸引大众。其通过个性创作,既用自身的深厚涵养感染观众群体,又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和艺术探索。同时,平台还要加强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为创作者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创作课程和工作坊,帮助他们掌握视频制作的技巧,如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手段,提高创作能力和作品质量,以及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表达。

2.提供个性环境与奖励机制

社会平台建立健康的短视频生态环境也十分重要,既要注重原创性又要鼓励创新性,从“人”的主体出发,创作出更多具有优质内容的作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弘扬具有深厚内蕴的优质文化作品,减少对单一内容的推广。各大平台提倡个性化知识性短视频创作,例如,董丽娜、李仓卯以朗读分享为主创作的内容为大众带来了情感、视觉、听觉的独特体验,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创建“读书知识角”等知识型视频,这必然会帮助内容创作转型,向更高的提升层次迈进。通过设置奖励机制,表彰那些在个性化创作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创作者,为其提供展示个性和交流思想的平台。这不仅能激发整个行业的创新活力,还能推动人们基于个体的真实生活经历,了解生活的真实需求与内涵,进而“巩固人的主体地位和塑造全面而自由的理想人格”[8],推动短视频内容创作的个性化发展。

(二)引导文化价值正向化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媒介,追求的文化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定有效策略引导内容创作的文化价值,不仅是提升短视频文化品质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1.加强文化教育与审美培养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媒介即认识论”[9]的观点。短视频在创作之初需有清晰的内容定位,比如,“康仔农人”“村生莫”“周周”“李子柒”等立足于乡村生活,通过一帧一帧的视频展现乡村气息,传承乡村文化,不仅促进传统文化创新,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还坚持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内容创新,增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意识,鼓励创作者挖掘生活、融入自然、扎根人民,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既有深度、广度又饱含人文情怀的作品,积极弘扬“真、善、美”的文化价值内容,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又如,“与辉同行”的作品为短视频提供了典范,它不仅是一个带货平台,更是为公众传递积极知识和正向能量的地方,既建立了解大众需求的交流渠道,又加强了文化的熏陶感染。媒体评论家、文化学者等也可以对短视频内容进行评论,湖北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创建了“主持人阿喆”抖音号,针对“好心人制止一帮小孩戏弄老人”“为何年轻人上班不愿意精致打扮”等一些热门话题,为公众提供批判性视角,引导大众形成多元视角,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短视频文化交流平台,推动短视频内容创作的文化價值观朝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

2.注重文化内涵与创作标准

平台以政策导向,建立和完善短视频内容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传播内容的监管;明确短视频内容创作的标准,遏制低俗、暴力、欺诈等不良信息的传播。通过技术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对短视频内容的监控效率,确保平台内容的清洁和健康,引导短视频文化朝着社会主流文化的方向发展。平台应支持高质量短视频内容的创作与传播。例如,抖音和B站以“美食、乡村文化”等为内容创作专项,给予创作者资金与技术支持,激励他们生产积极且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短视频有机结合,实现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播形式的转变,使人们易于传承与弘扬。“滇西小哥”以家乡为视频创作基点,为大众构建了一个了解云南美食的平台,促进美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基于人的理性及对科学技术的主宰,通过算法优化,增加优质视频的曝光率,引导市场和大众养成良好的内容消费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多维度地提高短视频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共同营造社会正能量。

(三)重塑内容主体哲思化

“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将改变人们的感受和经验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10]随着短视频内容的爆炸性增长,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意性也在不断提升。而这种快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模式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创作主体与接受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重构短视频内容主体的批判性思维极为关键。

1.关注个体意识与文化品位

短视频内容创作的丰富性归根于“人”的维度。平台应引导短视频内容生产者意识到他们在塑造大众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方面扮演的角色,从而生产有价值、有深度、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由沈丹创建的“乡愁”平台关注“三农”,带动乡村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谋到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这不仅体现内容创作者的个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更阐释了劳动的美好与价值,同时也将中华传统的乡风呈现出来,引导大众社会价值观。短视频内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提升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与内容创作者进行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引入更多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丰富短视频内容类型,共创高质量视频作品,提高大众文化品位。

2.引导主体思考与批判方向

观众是短视频内容消费的主体,他们的选择直接影响视频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短视频创作时代,宣传家乡文化、传播地方美食类的“乡愁”作品深受大众喜欢,这主要是因为创作者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精神寄托的空间,也突出了大众的情感需求。此外,通过教育和公共宣传,大众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塑造健康媒体环境中的关键作用,从而不断反思自我,增强是非辨别和独立批判与思考的能力。社会也应当建立一种开放、包容的批评文化,让内容主体接受批评,培育多维的批评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最终使短视频成为传播知识、文化和正面价值观的有力工具和平台。

四、结语

短视频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快速发展无疑革新了媒介传播方式,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同质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的短视频内容不仅严重影响大众的个性化发展、审美感受与鉴赏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价值观,甚至与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观相背离。由此,提升内容创作质量,培养批判性思维,倒逼市场向更高水平的内容生产迈进,这对短视频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推动短视频内容朝着更多元、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还可以使短视频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潮

参考文献

[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12.

[2]郑文清.短视频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3:15.

[3]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126.

[4][5][8]王乃哲.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视域下短视频文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大众文艺,2022(17):213-216.

[6]波茲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

[7]姜正君.“短视频”文化盛宴的文化哲学审思:基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20(2):97-107,148.

[9]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0.

[10]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陈水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大众文化短视频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新课改视阈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