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30例

2024-05-22 08:51马建英罗瑞琼李嘉雯刘文芝
光明中医 2024年9期
关键词:腕踝针耳穴腹痛

马建英 罗瑞琼 林 瑜 李嘉雯 刘文芝

不完全性肠梗阻(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IO)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导致肠管的功能和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排便排气减少或停止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此病发病机制为外邪客肠,与糟粕交阻,肠失传导,糟粕滞塞肠道,属于中医学“腹痛、腹胀、肠结”等病证。IIO患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临床上一般选用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等方法,有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对胃肠动力的改善不是很好。中医药在治疗IIO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1]。有研究表明,对耳部特应穴位进行短暂、持续的刺激,能起到减轻疼痛,疏通肠腑,活络散瘀的作用[2]。腕踝针作为针刺的一种,在镇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法突破传统针刺的局限,针对急性疼痛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等特点[3]。因此,本研究探讨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于IIO患者中的应用疗效,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IIO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77±10.68)岁;病程4~8 d,平均为5.6 d;既往手术史包括胃肠手术者8例、肝胆手术者9例、妇科手术者7例、阑尾手术者6例。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5.37±10.55)岁;病程4~7 d,平均为5.1 d;既往手术史包括胃肠手术者10例、肝胆手术者8例、妇科手术者7例、阑尾手术者5例。本研究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脱落、剔除案例,均能完成全部疗程的护理观察。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肠梗阻诊断治疗学》[4]中IIO的诊断标准:①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②出现呕吐、腹痛、腹胀以及停止肛门排气排便,腹部可见肠型、蠕动波以及肠鸣音亢进并伴气过水声;③腹部立位平片或者腹部CT提示肠胀气或气液平面。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IIO诊断标准;②肠腔内不存在占位性病变;③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④认知清晰,依从性好,配合治疗;⑤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过敏体质者;②有肠套叠、继发性肠梗阻者;③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④耳部皮肤破损者。

1.4 剔除 脱落与终止标准①无法接受腕踝针的受试者予以剔除;②试验过程中自身要求退出者为脱落案例;③用药时发现发生不良反应严重者,停止试验。

1.5 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耳穴贴压,一般治疗给予头孢拉定、甲硝唑抗炎治疗,屈他维林注射液缓解平滑肌痉挛。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遵照医嘱,指导患者暂时禁食,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使用安身静志法深呼吸缓解疼痛,遵医嘱给药。耳穴贴压:使用医用王不留行籽进行操作;耳穴选双侧耳神门、交感、大肠、小肠穴;操作步骤:先用75%酒精消毒耳部相关穴位,后用探针探查耳穴并确定敏感点,再将医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敏感点处。以拇指、食指按压所贴之处至穴位出现酸麻沉木或疼痛为宜,嘱患者每2 h或感到疼痛时按压所贴压的耳穴处30次。3 d作为1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腕踝针治疗。腕踝针选用0.22 mm×25 mm的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进行操作,取穴根据“上病取上、下病取下”的原则,选取下1区和下2区。下1区靠跟腱的内缘;下2区在内侧面,靠胫骨的后缘。操作步骤:先用75%酒精消毒施针部位后,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持针柄与皮肤呈30°,拇指来回轻捻,这样针尖能迅速穿透皮肤。针尖穿过皮下后把针摆平,将针体紧贴皮肤表面,沿直线方向从皮下进针,进针深度至接近针体末端,要求没有酸、麻、胀、痛等感觉,如果出现痛觉未能缓解,其原因排除疾病本身以外,常常与针刺点不够表浅、刺入深度不适宜等有关,需要将针缓慢退出予以纠正。留针时间为30 min,起针时快速用棉签压于针刺点1 min左右,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疗效评定参考《外科学》[5]中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痊愈:肠梗阻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均完全好转;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提示胀气、气液平面明显减少;有效:患者的症状、体征部分缓解,影像学检查提示胀气、气液平面减少;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均无改善。

1.6.2 腹痛程度采用长海痛尺评分[6]进行评估,于治疗前,治疗后1、3、5 h分别针对2组患者的腹痛程度进行分数评定,评分区间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痛感;1~3分表示疼痛轻度;>3分且≤5分表示疼痛中度;>5分且≤7分表示疼痛重度;>7分且≤9分表示疼痛剧烈;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

1.6.3 胃肠功能评估分别记录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1.6.4 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包括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腹痛评分对比治疗后,1、3、5 h的长海痛尺评分中,研究组均比对照组的分数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腹痛长海痛尺评分对比 [分,M(P25,P75)]

2.3 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首次排气用时、肠鸣音恢复用时以及首次排便的用时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2.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IIO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常反复发作,多见于老年人及腹腔术后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严重者可造成肠绞窄、肠坏死的可能。有关研究表明,IIO在治疗过程中会导致患者表现出负性应激情绪、生理功能紊乱等,均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如果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治疗干预,不仅可有效改善疾病预后,而且也可减少诸多不良并发症的发生[7]。根据IIO的临床症状与征象,可得知其病位以肠胃为主,主要病机为肠胃气机通降不畅所致的“便秘、肠结、腹痛”等病证。IIO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可减轻梗阻症状。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IIO的治疗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配合西医保守治疗,疗效更显著[8]。

《灵枢·口问》中有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部是身体经络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与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耳穴贴压疗法是指在耳部特定的穴位上贴压王不留行籽,并通过不断刺激反应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此疗法既无服药之苦,又无针刺之痛,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无创、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高的优点,疗效等同毫针、埋针,而且可产生持续刺激的作用[9]。本研究分别选择神门、交感、大肠、小肠穴进行耳穴刺激,其中神门、交感交通阴阳,具有安神的作用,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睡眠。大肠、小肠穴能促进肠蠕动,使气顺而通,利滞而利便,促使滞留在腹中的气体与糟粕排出体外。

腕踝针属于针刺疗法的一种,在治疗急性病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镇痛手段[10]。其理论出自《黄帝内经》中的皮部学说,其中写道:“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腕踝针是一套微针疗法,具有易操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见效快等优点[11]。其针刺部位限于患者的双手腕部及踝部,遵循着“上病取上、下病取下”的取穴原则,采用皮下浅刺的方法治疗疾病,对诸多内、外科的痛证均有良效。本研究选取下1区和下2区。下1区靠跟腱的内缘:主治上腹部胀痛、肚脐周围疼痛、急性肠炎等;下2区于内侧面,靠胫骨后缘;主治肝区及腹部疼痛、肠炎等。以上区域进行针刺,易于激发十二皮部经气,调节经脉脏腑之气。有研究发现,腕踝针可促进疼痛患者血液中β-内啡肽的释放与抑制P物质的产生,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12]。

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后的1、3、5 h的长海痛尺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说明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组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表明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胃肠道功能,起效时间更快;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操作具有更利于患者接受的特点,是一种便捷、舒适的护理治疗手段。因此,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是一种安全、简易、创伤小且患者接受度高的中医外治方法,在IIO患者的镇痛、改善胃肠功能方面疗效显著。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的患者均为急诊患者,留观时间相对住院患者来说较短,并且未进行随访,今后研究应当加强患者出院后随访和进行长期疗效评价。

猜你喜欢
腕踝针耳穴腹痛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腕踝针治疗疼痛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析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