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棍舞鹿城 点燃非遗校园传承的文化薪火

2024-05-22 19:27雷燕殷莉盛月盼
百花 2024年2期
关键词:商南商南县校园

雷燕 殷莉 盛月盼

一、案例背景

源于鹿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棍舞,历史悠久,融合传统舞蹈与武术动作,兼具艺术欣赏价值和强身健体功效,其形体展现生动活泼,表演手法富有韵律,是商南群众普遍喜爱的文化活动项目。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生命记忆,还是艺术创造的精神源泉,青少年是最年轻的传承者,他们决定着非遗的发展和未来。近年来,商南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指示为引领,以花棍舞为示范,强化制度保障、设立培训基地、开展常态培训、聘任小小传承人、丰富活动内容,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做出了独特探索,为秦巴山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示范引领。

二、主要做法

在点燃非遗校园传承的文化薪火方面,商南县做出了以下努力。

(一)强化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从非遗进校园迭代升级为非遗在校园是项富有挑战的工作,只有结合地域情况做足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才能确保实施效果。为此,商南文化、教育、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参与、集体论证,制定了《中小学生花棍舞学习培训普及办法》《中小学生花棍舞团队管理办法》《花棍舞小小传承人管理办法》《花棍舞培训基地管理办法》《“非遗花棍在校园 文化传承助双减”活动方案》《“开心快乐打花棍 文化大餐进万家”活动方案》等系列办法制度,明确了责任主体、职能职责、培训方式、团队建设、活动组织、效能考评等事项,编印了乡土教材《中小学生花棍舞培训简明教程》,为非遗在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建立校外校内培训阵地

商南县文化馆、非遗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立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4个,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花棍舞培训基地10个,依托两类基地定期开展面向青少年的花棍舞培训已成为商南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独特实践。同时,全县80%的中小学校设有培训点并建有培训团队,形成“文体共抓、文体共享”的花棍舞学习培训机制,“寻找文化根,打好花棍舞”已成为中小学师生追寻文化梦的共同心声。双基地的建立运行以及基地间的联合互动、资源共享实现了花棍舞培训学习的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全县中小学生中有60%的学生参加过相关培训,掌握了基本舞蹈技能,具备了一定表演能力。

(三)整合多方力量开展培训

目前,商南县已组建了包括志愿者、文化馆专业干部、学校文艺辅导员、社会培训机构讲师、家长在内的“五位一体”培训团队,为学生日常培训提供了充足的师资力量。自2021年以来,全县年均举办花棍舞培训50余场次,培养了6000多名花棍舞学员和志愿者,组建了23个花棍舞文艺团体,筹措资金10万元以购置服装道具。2022年4月,10名志愿者联合非遗项目试马花棍传承人江秋莲、泥塑传承人韩康,陆续走进城关希望小学、试马镇中心小学及幼儿园、英格睿思幼儿园、清油河小学等10所学校进行花棍舞及泥塑公益培训,累计培训37场7100人次,特别是在六一儿童节前,志愿者走进金福湾小学进行的培训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和浓厚兴趣。经过半个月的教学,小学生们已完全掌握花棍舞的基本特点和动作要领并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进行了精彩表演。2023年,文化馆专业干部已在15所中小学开展各类非遗技能培训。非遗传承人江秋莲和群文干部殷莉共同在线进行花棍舞教学分解和展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持续面向中小学生进行花棍舞普及教学。同时,中小学校依据双向选择原则,选聘非遗传承人、志愿者等兼职学校文艺辅导员,指导培训点开展培训并组织展演活动,还将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组织的包括花棍舞在内的公益性培训纳入考核范围。目前全县日常参与花棍舞这一群众性文化活动者已达3万多人,其中众多技能娴熟的家长已成为自家孩子最好的老师。

(四)实施非遗小小传承人制度

非遗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方能保持生命力,青少年是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决定着非遗的未来。在以花棍舞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中,中小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和传承,了解和认识了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参与非遗传承活动,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商南率先制定的《花棍舞小小传承人管理办法》正是让非遗文脉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商南县近两年选聘的24名花棍舞小小传承人,不仅表现出了艺术的天资,更表达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执着保护的精神。

(五)表演展示体现传承效果

花棍舞目前已成為中小学校举行各类文艺活动时的保留节目,在各类大型文艺活动中频繁出境。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金福湾小学举行,400名学生表演开场舞《花棍舞鹿城》,他们双手舞花棍、动作整齐、表情喜悦。活动以“线上+线下”联动形式举办,观众及浏览量达1.5万人次。2023年3月,在富水镇中心小学开展的“非遗花棍进校园 文化传承助双减”活动中,学生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表演的生动画面得到观众的极高评价。如今在商南,各种大型集会和传统节日活动,均有花棍舞竞赛与表演,如《八仙庆寿》《画扇面》《绣花灯》《正月里来是新春》等,都是百人以上的大型花棍舞节目。

三、主要成效

在学习、培训、推广花棍舞活动中,中小学师生定期参与,其艺术素养得以提升,身体素质得以增强,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双延伸。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的培训基地数量、培训教师人数、学生参加培训人次、活动开展场次相比2021年增长均在40%以上。问卷及访谈结果表明,师生及家长的满意度在96%以上。学生徐佳佳表示,“学习花棍舞,感觉很有意思,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让我们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还体验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乐趣”。金丝峡周报、爱商南、鹿城通等域内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花棍舞相关活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报刊网、荣耀陕西网、陕西教育信息网等媒体也都关注包括花棍舞在内的非遗在校园活动。地方传统民间艺术与广场舞有机融合排练的《花棍舞》在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暨全省广场舞展演活动和陕西省“永远跟党走”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中获奖,同时被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收录。

四、经验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在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方面,商南以地域特色鲜明、情调欢乐吉祥的花棍舞为切入点,制定完备的方法制度,依托培训基地实现非遗进课堂,以“五位一体”团队力量解决师资匮乏困境,以培养小小传承人实现非遗代代相传,以高频次展示活动提升非遗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形成了“人人知晓、人人热爱、人人学习传承”的浓厚氛围,在非遗与校园深度融合方面探索出富有成效的“商南经验”,具有示范引领的推广价值。

(商南县文化馆)

猜你喜欢
商南商南县校园
查账(中篇)
查账(中篇)
疫情下的金融担当
——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助力复工复产
商南县文化馆“2020约你过大年”民俗展演活动
秦巴山区民众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研究
阅一册《商南人》品一世盛县春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
基于RUSLE的2010年商南县土壤侵蚀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