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民居石刻艺术更迭与传承研究

2024-05-22 17:26孙亦凡
百花 2024年2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

孙亦凡

摘 要:陕西关中位于黄河流域,素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关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孕育了关中民居特有的建筑文化。民居建筑中的石刻艺术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在关中民居院落空间中无不体现着石刻的艺术与语言,本文在关中民居石刻的历史文化视角下,对石刻的装饰类型应用与技艺手法进行阐释,通过了解关中石刻艺术的更迭与演进,实现石刻艺术在当下的保护应用与价值体现。

关键词:关中民居;石刻艺术;装饰类型;保护传承

一、关中民居石刻的民俗历史文化背景

(一)自然环境因素

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地处亚洲夏季风边缘,北靠黄土高原南临秦岭,是我国南北与东西的地理枢纽,其地层出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为关中民居建造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关中地区自西向东长约360千米,为西窄东宽近似月牙形的盆形区域。渭河貫穿其中部,将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受到河流不断冲刷、地形的高差、泥沙的沉淀等因素影响,关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以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为主的地貌特征。渭河两岸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引了历代人口的聚居。随着时代发展,基于当地居民的世代积累与传承,关中传统民居在特有的材质机理下形成了本地特有的风格,民居建筑装饰构件上也更为变化多样、风格迥异。以砖石雕刻建筑艺术构件为载体的石刻类型应用也形成了本土独有的特征。关中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结合民间艺术家和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为陕西关中传统的砖石雕刻装饰图案以及中国传统民居雕刻装饰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

(二)人文历史因素

距今约20万年前,关中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聚居的痕迹,这里拥有众多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其中在半坡遗址房屋柱脚侧部斜置的扁砾石就是柱础石的原型。仰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这说明柱础的出现至少也有五六千年的历史。[2]关中自古以来就是富饶之地,“八百里秦川”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影响深远。

优越的地理条件让关中地区成为古代的天然粮仓,关中地区借助山川河流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首先,关中地区利用渭河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稳定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通过其影响力促使文化辐射周边。关中地区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利用地理区位优势长期处于安定的自然环境中,民俗艺术中表现出质朴、细腻、儒雅的区域文化特质。其次,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关中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这就有了不同地区宗教、习俗、文化的融合,各类文化在本土建筑艺术风格上兼容并进,外域的人物、动物形象出现在雕刻艺术上。再次,不同时期的文化反映在关中石刻艺术表现中,体现了陕西关中地区典型的美学思想,以及深厚、鲜明的地域文化。唐朝以后砖石雕刻逐渐成为民居建筑艺术的主流之一,它的发展规模及趋势使其技艺愈加完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石刻工艺更为纯熟,以至成为一些大户人家不惜成本装点门面的必备之物。最后,关中沉稳的政治环境和民间的粗犷民风互相交融,随着时代演进与发展,在人们的心里逐渐沉淀,形成关中特定的稳重、豪气、严谨、自由、和谐、刚毅的民居建筑风格,从民居建筑整体到砖石雕凿细节无不体现着由淳朴到骄奢,到达鼎盛,最终又回归到淳朴的演变与递进。

二、关中民居院落石刻装饰类型与技艺手法

(一)石刻装饰类型及载体

关中地区石刻艺术既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石刻装饰艺术也具备了一套完善的体系。无论是从其表达对象、本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多元融入上,还是从题材、造型及技法的纯熟程度上,都使关中民居石刻艺术名扬天下。这也形成了以门枕石、柱础、拴马桩、上马石等建筑构件为载体的石刻装饰艺术。门枕石类型丰富、形态各异,主要在民居建筑中起到驱邪镇宅的作用。关于门枕石的起源说法不一,根据建筑结构与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门枕石在脱离了原始穴居以后逐步发展形成,至少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3]门枕石按照民居建筑等级可以大致划分为门狮、抱鼓石、门墩。它们的造型以及雕花图案主要象征门第富贵,同时也有吉祥避邪,祈求多子多福、岁岁平安的含义。关中民居多以木柱为主要承重结构,为了防潮其下端往往加设石质柱基,柱基造型丰富、题材广泛,呈两至三面,用于门廊或独立造型表现,外部轮廓用回纹、云纹、卷草等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石刻纹样,给人以含蓄内敛、严谨庄重的艺术感受,石刻造型形态逼真、生动细腻,独具艺术表现力(图1)。关中地区受经济贸易往来和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许多大户人家的民居建筑外部常设置拴马桩以及上马石,这不仅具有实际作用还象征着宅主的财富与地位,另外,这也被赋予了镇宅驱邪的意味。关中民居石刻的装饰造型与纹样不仅体现了匠人们的智慧以及技艺的高超,还体现了关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与探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也是精神文化与物质功能融合的产物,对弘扬和保护本土民居建筑具有历史性的研究意义。

(二)关中民居石刻的营造技艺手法

关中民居石刻材料就地取材,多运用秦岭石、青石等石材。关于石刻手法,《营造法式》规定共有四种,即剔地起凸(高浮雕及圆雕)、压地隐起(浅浮雕)、减地平钑(平面浅浮雕)和素平(平面细琢)。[4]

1.浮雕

浮雕既有绘画艺术的平面感又具有雕塑的立体感,同时又利用光影,加之工匠高超的匠艺,作品往往精巧灵动、层次感强。此类手法在关中民居中应用广泛。关中民居建筑中的拴马桩柱身雕刻、入口照壁的雕花等都运用了浮雕技法,题材丰富,寓意祥瑞(图2)。

2.线刻

线刻运用以阴阳两线结合找形的雕刻手法,往往与浮雕联系紧密,线刻石浮雕也称“石刻画”,类似汉画像石表现手法,在关中最具代表性的拴马桩、抱鼓石等石刻载体上都有所体现。线刻所呈现出的卷草纹、水云纹、回纹等装饰纹样更加突出了石雕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石刻作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3.圓雕

圆雕又称为“立雕”,通常可分为单体圆雕和复合圆雕两大类,是一种可以多维度呈现的艺术表达形式。观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去欣赏和品鉴石刻作品。关中民居建筑中的圆雕主要应用于某一雕刻作品的局部,如拴马桩的桩首部分尤为精彩,主要由狮、人、猴或人与动物的混合造型构成,其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狮子或驯狮胡人为主的造型(图3),这也是在拴马桩表现题材中数量位居前二的造型。其中狮子蜷曲扭动的形态和表情都雕凿得栩栩如生,人物的体征神态、衣纹服饰等刻画得细致入微,也凸显了圆雕更具备细节表现这一特点。

关中民居中的各类石雕构件往往综合应用了上述多种表现手法,完美呈现所选题材,从而造就关中民居独特的石刻文化。

三、关中民居石刻艺术的更迭与演进

(一)关中地区自身的文化演进

关中地区的文化建立在当地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秦汉时期大量的陵墓石刻艺术反映出浮雕和线刻技法已发展得十分纯熟,不同时期的石刻作品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生活、社会特征,留下独特的历史符号。关中民居石刻艺术以民居建筑构件为基础,多体现在民居石构件应用方面,其代表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柱础、门枕石与拴马桩。建筑石雕的需求为石刻艺术的展现提供了舞台,典雅细腻的技法表现也反映了关中地区的美学思想,在工匠的手下这些石刻艺术跨越千百年仍生生不息。

民居中柱础作为最早出现的石刻品,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期,先秦时期大多用鹅卵石作为柱础;秦代开始已有用整颗石头作为柱础,简单的柱础做成素面的方形或鼓形;汉代已有类似覆盆、覆斗等样式的柱础,但形态仍较简单;佛教传入后为关中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在原本的柱础形态基础上又增添了人物、狮兽、莲瓣等形态,既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又展现出石刻技术的进步。柱础不仅在形态上有所变化,在饰面上关中的匠人还增添了多样化的题材,如麒麟、人物、蝙蝠,表达了家宅安康、阖家幸福等美好朴素的愿景(图4)。

关中民居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一便是丰富多样的门枕石。门枕石原本是古建筑中以支撑院门稳定的支撑结构,在脱离穴居时代后,门枕石便逐步发展形成。民居建筑多因地取材,因此关中民居建筑以木柱为主要支撑,且为保持木材的稳定与防止雨水侵蚀,又多以石制品做基础。门枕石造型各异,丰富多样,为关中民居中辟邪镇宅的象征,不同身份等级的住宅,也能通过门枕石来划分。关中民居门枕石中抱鼓石缺乏元代的记录,明代的抱鼓石以元代的造型为基础,融入自身时代的特征,清代则基本上以继承明代为主,并融入自身游牧民族的文化元素(图5)。

在三类石刻艺术中拴马桩是关中独有的石刻品。目前最早的是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收藏的元代拴马桩,拴马桩的分布反映了具体时代的社会现状。关中渭北地区是陕西历来较为发达的区域,因其与山西、河南两省相接,大量的商路、贸易都曾汇聚于此。宋代政治中心南移,民间石刻艺术在关中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宋元时期,关中贸易活动频繁,马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拴马桩数量随之上升。受元、清两个游牧民族的文化影响,拴马桩石刻艺术也更加被大范围接受。至民国时期,受工业革命影响,马匹逐步被汽车取代,拴马桩石刻艺术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外来文化的传播与浸染

外来文化是在关中文化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自汉代丝绸之路起,唐代对外的贸易往来,宋代之后政治中心南移,游牧民族文化大量入侵,关中文化与外来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历史中融合与碰撞。

以陕西最具有代表性与独特性的拴马桩为例,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关中地区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与贸易中心,域外文化不断涌入,它们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拴马桩中有大量形象以“胡人”为造型,“胡人降狮”造型的拴马桩说明了游牧民族的精神特点与关中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关中石刻艺术。

元代关中地区受到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各类文化逐渐与关中文化融合并沉淀,在时间催化下,至明清逐渐形成展现于石头上的雕刻技艺,成为石刻艺术。关中民居中的石刻艺术体现了关中及陕西地区典型的美学,同时又展现出跨越时代民族文化融合的思想。[5]

四、关中民居石刻的保护传承与应用价值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传统民居建筑在城镇化建设中逐渐消失,民居石刻艺术也随着建筑构件功能的更迭而逐渐消失。如何在新时代承载和弘扬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从当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重新审视关中传统民居石刻艺术,要如何发掘乡村的民居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作为建筑构建的石刻遗存,其存在的原有“土壤”已经发生环境与功能的位移,而新的乡村民居中建筑院落样式千篇一律,追其根源无非是文化意识的淡薄与追求效率等利益影响下技艺的缺失。

第一,我们应该实现原有石刻遗迹的在地保护。当下民居建筑中石材已经不再作为民居中重要的建筑构件存在,也不再承担传承与寄托传统文化精神的作用,民居建筑更多的是满足使用功能需要。对民居石刻遗迹在原有功能位置重建修复,或以陈列的方式展示在乡村环境中,可以形成新的乡村公共空间环境。

第二,在快餐式的观念影响下,民居建筑完全功能化,不再承载地域风格和文化特征,石刻文化功能的转变势在必行。乡村振兴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理念的变化,是当下关中民居石刻保护传承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利用关中民居石刻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价值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的民居建筑理念需要更新,石刻艺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让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乡村的发展,发掘出乡村人居环境中新的物质文化载体。

五、结 语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也不能单纯依靠建造博物馆以使其存续。在国家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重拾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发掘关中民居石刻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来带动区域内乡村的人居环境更新。当下,石刻艺术本身已成为文化符号去吸引群众的支持,推动大众生成主动保护的意识,促进文化创新,形成文化保护与创新带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保护与创新的良性循环。

关中民居石刻是特定地域、特殊环境、极具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从石刻文化的历史背后,能看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过往,石刻作品所雕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形态与奇闻逸事,更是在关中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最朴素的美好向往。时代更迭,关中民居文化不断受到碰撞,历经数代传承逐渐融合,形成这样独特的石刻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关中民居石刻艺术的探索与应用还在路上,希望本文能成为道路上的基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绵薄之力。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参考文献

[1] 李媛.关中传统民居砖石雕刻艺术与内涵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17.

[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7-8.

[3] 朱广宇.中国传统建筑门窗、隔扇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46.

[4] 刘怡燕.开封山陕甘会馆建筑装饰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33.

[5] 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5.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
传统村落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关联性研究
白族医药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云南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保护传承方法研究
武汉曲艺的发展与传承
晋商文化熏陶下的《一把酸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