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视域下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研究

2024-05-22 19:27赵丽娜
百花 2024年2期
关键词:口述史

赵丽娜

摘 要:本文以口述史视域为出发点,深入研究粤西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以湛江地区的傩舞与人龙舞为案例展开探讨。本文通过对口述史进行搜集与整理,详细还原了湛江地区傩舞与人龙舞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传承过程。在学术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系统的口述史采集与整理方法,構建了合理的学术研究框架。通过深入研究,本文不仅帮助人们全面理解湛江地区非遗舞蹈,还为口述史在非遗舞蹈研究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口述史;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湛江傩舞;湛江人龙舞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承自先辈的历史文明象征着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宛如一座富饶的宝库,延续着人类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片土地上不仅涌现了众多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深刻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涌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国文化在交融和碰撞中呈现出越发明显的冲突与融合。中国社会也在经历急剧而深刻的变迁。在这一变革时刻,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显得更加脆弱。在现代文化冲击下,许多卓越的民族传统文化岌岌可危,甚至濒临消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根植于土壤深处的生命力。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走向更好、更远的发展道路,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将以湛江地区的傩舞与人龙舞为例,运用口述史的视角,深入研究这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形式,还原傩舞与人龙舞的起源、发展历程,揭示其在湛江地区的演变与传承。

一、口述史对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的发展利弊分析

(一)口述史的概念与特征

口述史,又称口碑史学,是一种专门的历史研究方法,其核心在于搜集和利用口头传承的历史叙述材料,以还原并理解过去的文化、社会和人类活动。与书面史料相对,口述史更强调个体记忆的传递,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亲历者口述的方式来还原历史过程和事件的手段。

在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的研究中,口述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在正式史书中记录较少。因此,通过亲历者口述,我们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真实的历史信息。这让口述史成为研究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的重要工具。

口述史具有一系列独有的特征。其一,口述史注重个体经验的呈现,着眼于人类生活的细节和情感体验,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其二,口述史强调口头传承,让信息传递更富有亲身感受,更加贴近当地文化的实际情境。然而,正是这种亲身性,也让口述史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谨慎处理。在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特征,理解口述史作为一种非常规历史材料的价值,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对其不确定性有所戒备,以确保所得出的历史结论具备较高的可信度。

(二)口述史的优势与挑战

口述史在非遗舞蹈研究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首先,口述史能够弥补正式史书的不足,为非遗舞蹈提供更为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通过艺人口述,我们能够感受非遗舞蹈在当地生活中的真实意义,以及它是如何逐步演化、传承的。其次,口述史能够捕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微之处,如表演技巧、传统习俗等,使研究更加全面深入。然而,口述史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口述史存在着主观性和局限性,艺人在口述时可能受到个人记忆的影响,甚至出现记忆偏差。这需要研究者在采用口述史材料时要审慎对待,结合其他历史材料进行验证,以确保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可信度和准确性。

在非遗舞蹈研究中,口述史与非遗舞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口述史为非遗舞蹈提供了更为鲜活的历史背景,使其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表演形式,而是融入了当地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有机部分。通过口述史,我们能够理解非遗舞蹈的社会功能、文化内涵以及对当地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非遗舞蹈的研究也丰富了口述史的内容。非遗舞蹈的表演者口述史,向我们展示了当地文化的独特之处,也为口述史提供了更为具体和生动的历史细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更为完整和深刻的历史图景。在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研究中,口述史不仅可以为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的历史发展提供更多细致的信息,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在湛江地区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口述史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挖掘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的文化内涵,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二、湛江地区傩舞的口述历史

(一)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傩舞传承人彭秋生简介

湛江地区的傩舞传承人彭秋生,生于1956年6月,是傩舞传承的杰出代表。自1966年起,他跟随父亲彭英芳,一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始学习傩舞之旅。彭秋生凭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傩舞的执着追求,成为傩舞技艺的精湛传承者。彭秋生对傩舞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基本的手法、脚法,到跳傩程序、香火诀、步法与节拍、组织等傩舞的精髓,他都准确掌握。这不仅使他成为傩舞的行家里手,更使他能够将古老的傩舞技艺与现代相结合,为傩舞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起,彭秋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文字、录音、录像等形式对傩舞的表演技艺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傩舞技艺的保存,更为口述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记录,他成功将傩舞的丰富内涵传承给后人,成为湛江地区傩舞口述历史的活跃参与者。每年年例期间,彭秋生与父亲一起组织民间艺人参加本区域各村庄的跳傩活动,促进了傩舞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傩舞艺人,还是一位积极参与组织、传承、培训工作的文化传承者。他曾带领傩舞队多次参加省、市内的各种表演活动,为傩舞的推广树立了典范。同时,他积极协助父亲进行民间傩舞培训、传承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傩舞艺人,为傩舞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傩舞的起源与传承

湛江地区傩舞的根源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当时湛江地区属于百越地域。唐代,大批闽南人迁徙至雷州,傩舞也随之传入。湛江傩舞实属“雷傩”,以雷首公、五雷公将为主体,呈现雷神五将和历史英雄人物,同时包括土地婆、艄公婆等,俗称“走清将”“考兵”“舞六將”“舞二真”等。傩舞风格流派各异,但其表现目的始终相通,均为驱邪逐疫、祈求平安。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傩舞已从驱疫逐鬼的仪式逐渐演变为娱人的文化表演,但其历史痕迹仍深深植根于表演之中。傩仪活动通常包含一套相同的程序。首先,道士在庙前设坛,进行神灵的祭祀,包括烧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等仪式。随后,颁令、颁符,各路兵马包括五彩标旗队、八仙过海图像、飘色队、锣鼓班、傩舞队等,参与练兵活动。紧接着,各家各户参与驱邪捉鬼的行动,以求遣灾纳福。整个活动的高潮是游神,队伍沿途敬祭各地土地公,完成游神后再次举行祭神仪式,标志着整个活动的结束。不同的傩舞活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如“考兵”于正月十五进行,敬奉康皇及其部将车、麦、李、刘、洪。而“舞二真”则于正月初八至十五进行,祭祀康皇及其部将车、麦二真君。此外,“走清将”祭日在正月二十七,敬奉雷神或五雷官将马、郭、方、邓、田。“舞六将”则于农历三月初三活动,敬奉北帝及其部将。

(三)粤西国家级非遗舞蹈传统傩舞的表演形式与艺术特征

湛江地区傩舞通过人物特征、面具特征、舞蹈动作特征、音乐特征和演出需求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些特征的传承与演绎,不仅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还为非遗舞蹈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口述史资料。

湛江傩舞以雷首公为主神,辅以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五方雷将,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人物形态。这一舞蹈特色凸显了对雷神及历史英雄的崇敬,通过不同神明的舞蹈,呈现祈求平安、驱除邪灵的神秘氛围。各个神将在傩舞中担负不同职责,表演者通过表演动作、服饰和面具,生动展示出神明的形象。湛江傩舞的面具包括木质、橹罟、牛皮及彩绘等不同类型。这些面具是民俗文化的象征,也象征着传承了600年的雷傩文化。傩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同时也是驱疫的符号,其制作精良,呈现出黑、红、黄三种主色调,凸显出神祇的威严和神秘感。面具的设计充分融合了对雷公和祖先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呈现出奇特的容貌。

湛江傩舞的舞蹈动作体现了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风格。舞者以道教香火诀为基本手势,配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如提腿、扬鞭、转身等,展现了神明的威仪。舞者根据不同的傩舞类型,表演出各种具体的动作套路,如“考兵”中的踏三戈、扬鞭等,还有“走清将”中的吸腿跳转、碎步点鞭等。这些动作通过舞者的精湛演绎,传递出祈求平安、人丁繁衍、农业丰收等美好的生活期盼。湛江傩舞的音乐特征主要通过锣鼓、堂鼓、高边锣、大钹、小锣、小铃以及古老的陶鼓等多种伴奏敲击乐器体现。这些乐器的使用保留了古老的礼乐制度,体现了“以乐通神”“击鼓逐疫”“以乐送神”的传统。音乐的氛围在原始粗犷中又展现出对比强烈和神秘的特点,为傩舞表演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傩舞的演出队伍一般要求16~20人,演出场所主要包括广场、体育场馆、影剧院、综合舞台等。演出时,对灯光设备有一定要求,尤其在晚上演出时需要在场地上空布置灯光,使用追光灯等灯具,以突出舞者和舞台的效果。整个演出需要紧密协作,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演出成功的关键。此外,为确保演出效果,演出前需要进行傩祭活动,以保证神灵的庇佑和演出顺利进行。

三、湛江地区人龙舞的口述历史

(一)传承人吴爱平简介

湛江地区的人龙舞源远流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爱平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拥有丰富的口述历史。生于1961年的吴爱平,具有几十年的表演经验,是湛江人龙舞的骨干之一。他在湛江地区参与了多次人龙舞的表演,展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扎实的舞蹈技艺。作为代表性传承人,他将人龙舞的传统技艺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为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除了在本土的人龙舞表演中崭露头角,吴爱平还积极参与湛江市和广东省各类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大型展演活动。通过这些展演,他向外界展示了湛江人龙舞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这一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知晓。吴爱平不仅注重艺术表达,更注重对后辈的传承。他具有独到的教学方法,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耐心传授人龙舞的技艺,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演员。这种师徒制度的传承方式有助于保护和发展湛江地区人龙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口述历史中,吴爱平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舞者,还是一位人龙舞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人龙舞的变迁、发展和传承,让口述历史更加具体而生动。

(二)人龙舞的起源与演变

人龙舞作为湛江地区一项古老舞蹈,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口述历史中的记载揭示了人龙舞的起源,将我们带回时光隧道,回溯明末的历史场景。根据老艺人的回忆,明末一位将领率领余部南撤,恰逢八月十五,当地乡绅为了让士兵在这个重要的中秋佳节过得愉快,便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龙舞表演。在这个活动中,成年人模仿孩子的游戏,组成了一条生动的人龙,为节日增添了欢乐氛围。这场表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人们心中的佳话,也标志着人龙舞有了雏形。随着时间推移,人龙舞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固定的表演形式。据记载,清雍正十年(1732),雷州守备师迁驻东山圩,改名为东山水师营,官兵数量达到253名。此时,武秀才考试成为重大的社会活动,而东山圩因此变得繁荣。在此背景下,东山圩东、西街各出现一支人龙舞表演队。人龙舞的繁荣期主要集中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当时人龙舞成为东海岛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每当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以及其他特殊的喜庆日子到来时,东山圩的大街小巷都会装点一新,张灯结彩,人龙舞表演队乘兴而起,展开激烈的技艺竞赛。人龙舞的演变历程如同一部风云变幻的历史,映照着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初,人龙舞是由成年人模仿孩子的游戏而生,成为一种为中秋节而组织的庆祝活动。随着社会的演变,人龙舞逐渐从一种简单的游戏演变为一门具有复杂舞蹈技巧的艺术形式,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在口述历史中,人们对人龙舞演变的历史过程充满了自豪感。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延续,还是对地方社会发展的见证。通过人龙舞的起源与演变,湛江地区的口述历史得以再现,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本土文化演变的窗口。

(三)传统人龙舞的表演形式

湛江地区的人龙舞表演是一种极富创意和协同性的古老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涵盖了舞龙珠者和“人龙”两个关键组成部分。这项舞蹈的表演需要舞龙珠者与“人龙”相互配合,以呈现出妙趣横生的视觉效果。

舞龙珠者的动作特征如下。1.滚龙珠:舞龙珠者双手持龙珠,通过巧妙的手势和珠棍捻转,使龙珠在手中产生旋转的效果。2.舞珠花:舞者双手持龙珠,左右交替进行“大刀花”动作,展现出优美而独特的舞蹈花样。3.摇珠:舞者双手握住珠棍,高举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平圆划动,形成动感十足的摇珠动作。4.高转珠:舞者以高难度的技巧,在头上方水平转动珠棍,展现出独特而华丽的高转珠动作。

“人龙”的分部及动作特征如下。1.龙头:龙头舞者需要身高力大,威风凛凛,装备有面向观众的“龙眼”藤牌,并在腰间系上龙须。此外,他的肩膀还负责承载其他舞者,如“龙舌”“龙角”等,形成“龙头”部分。2.龙身:“龙身”由一名“龙头”和多名青壮年男子(“龙桩”)组成。每个“龙桩”肩上骑坐一名男孩(“龙脊”),依次列于“龙头”身后。男孩们相互连接,形成“龙身”的整体,呈现出人龙蜿蜒的身姿。3.龙尾:“龙尾”由身体强壮的男子饰演,“龙尾”负责手持椰树枝,进行剧烈摆动,营造出生动有趣的“龙尾”效果。

表演过程主要分为以下5个部分。1.起龙:舞者们齐心协力,完成托人上肩等高难度的动作,迅速组成“人龙”。2.游龙:从康王庙出发,舞者们穿梭于街巷之间,展开“游龙”表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3.高潮呈现:舞者们展开“滚龙珠”“舞珠花”“高转珠”等高难度阵形,通过手持龙珠者的灵活操控,呈现出生动有趣的舞蹈场面。4.盘龙:舞者们在广场中央集结,进行“摇珠”等动作,引导“人龙”回绕盘旋,达到盘龙舞蹈的高潮阶段。5.欢呼结束:当“人龙”摆出“单卷浪”队形时,舞者们高喊一聲,所有舞者齐声欢呼,标志着舞龙活动的圆满结束。

湛江地区的人龙舞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从舞龙珠者的巧妙动作到“人龙”身姿的变化,整个表演流程展现了舞者们高超的技艺和紧密协作的能力。人龙舞通过富有创意的舞蹈设计,不仅展示了湛江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还传达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结 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不断推进,口述史在非遗舞蹈研究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湛江地区的傩舞与人龙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舞蹈传统的生动代表。展望未来,口述史视域下非遗舞蹈研究仍然充满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会变得更加深入、多元,更好地服务于非遗舞蹈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学者们不懈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为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湛江地区的傩舞与人龙舞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将继续为非遗舞蹈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和经验。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青年目《粤西地区国家级非遗舞蹈口述史研究》(批准号:G D23YYS1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博士启动项目(立项编号:2022 bsqd2008)。

参考文献

[1] 陈文烈,梁浩波.湛江市民族传统体育人文地理的比较研究:以人龙舞、醒狮、舞鹰雄和海上龙舟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1):150-154.

[2] 胡淑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的地方旅游品牌建设:以“人龙舞”为例[J].文化产业,2022(24):115-117.

[3] 廖曼羽,曾仪,张明慧,等.新媒体背景下湛江人龙舞生存路径探索[J].新闻传播,2022(16):8-10.

[4] 李敏.湛江“人龙舞”文化传承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4):161-163.

[5] 曾华美.当代湛江傩舞面具的审美形象变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5):71-76.

[6] 朱培科.湛江傩舞教育功能价值及其实践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16,35(6):126-128.

[7] 曾华美.试论湛江傩舞文化的保护与价值[J].神州民俗,2015(12):64-67.

[8] 曾华美.广东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及文化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

[9] 朱培科.湛江傩舞的传承困境与保护策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169-172.

猜你喜欢
口述史
近20年国内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史研究综述
黄梅香自苦寒来
时光流逝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探索
试析口述史研究在革命纪念馆工作中的功用
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发展状况的个案研究
壮族民间侬智高传说的口述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