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栎交
2020年的疫情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这既不是第一次,也相信不会是最后一次遭遇灾难。面对灾难,我们不禁思考,艺术到底能为我们提供什么?艺术能为人类做些什么?虽然在某些时刻,艺术似乎显得无能为力——我们可能无法仅凭画笔就参与到重灾区的重建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在灾难面前无能为力。
艺术作为一种载体,首先承担着记录的职能,它记载着人类的集体记忆。人类通过视觉感知世间万象,而艺术家则通过艺术作品传达他们的情感,并传递精神力量。艺术不仅再现了灾难现场,而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发出预警,这正是艺术在灾难时刻发挥的警示和教化作用。
一、 灾难与艺术:一种视觉化的存档
灾难基本指涉与定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灾难如同不断涌现的暗礁,屡屡打破宁静的水面。而2020年的疫情,这场全球性的灾难,无疑成为了近代史上的一块巨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冲击。新冠病毒的突然袭击不仅席卷了世界,更让全人类深刻体会到了大规模流行病带来的恐惧与无力感。
历史的长卷记载着中国先人在应对瘟疫这一古老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从史书到影像,从鼠疫到疟疾,每一场瘟疫的蔓延都深刻地触动了社会的神经,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的内涵,激发了艺术的创造力。在艺术的星空下,那些记录人类与瘟疫斗争的作品,不仅是对抗恐惧的盾牌,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的颂歌,在科学的边界之外,为人类精神的力量和生命的荣耀绘制了不朽的图腾。
人类对灾难的认知与应对往往深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下,至少在清朝以前,灾难被解读为超自然力量的警示,是神灵对人类行为的直接惩罚。因此,面对灾难,人们的应对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实际的救灾和预防行动,二是宗教与巫术的仪式,如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所述的各种祈雨、祭祀活动,这些仪式旨在获得天神的同情与援助。正如巫鸿在其著作《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中所指出的,中国古代的礼器、宗庙、宫殿和墓葬不仅是权力与信仰的象征,它们也是对那些灾难的集体记忆与纪念,是对人类在苦难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超越的永恒见证。
灾难被定义为具有潜在破坏性的事件,它们可能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例如,生物灾难如蝗灾,当蝗虫群体进入繁殖和迁徙的阶段,其对农作物的破坏可导致严重的粮食短缺和饥荒,从而构成灾难。其他形式的灾难,包括大规模流行性病毒或传染病的爆发,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这些都可能对社会结构和经济稳定造成重大威胁。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则对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层面带来毁灭性的破坏。[1]
在本研究中,我们可以将灾难划分为两大类:
1. 自然灾害:此类灾害源于自然环境中的异常现象,它们是突发性的事件,严重威胁人类的安全和生活。包括但不限于地震、风灾、洪水、干旱、海啸和火山爆发等。地震尤其因其巨大的破坏力而值得关注。[2]近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遭受的多次强地震不仅造成了经济和精神层面的损失,而且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地震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塑造了日本社会对生死观的认知。
2. 人为灾难:这类灾难是由人类社会中的人为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战争、屠杀、核事故和交通事故等。尽管各方对战争的看法可能因价值观的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里仍将种族灭绝事件归类为灾难。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大规模屠杀反映了人性的丧失,广泛被认为是人类面临的一种灾难。
艺术史中的灾难现场
回顾历史,人类社会不断经历各种灾难的考验,这些灾难无情地夺去生命,破坏财产,且往往对文明构成重大打击。然而,在这样的磨难中,人类不仅幸存了下来,而且通过记录和记忆这些事件,将其转化为跨代传承的教训和智慧。尽管各种悲剧的发生令人痛心,但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人类始终能够从灾难的废墟中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
历史上的灾难形态多样,从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灾和飓风,到瘟疫、饥荒和毒品导致的社会危机,无一不是对人类的严峻考验。在各个文化的神话传说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洪水灾害的记载。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统还是中国古代神话,洪水的图景都是普遍存在的。中国古代神话中赞颂的大禹治水故事,更是表现了人类面对洪水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时的智慧和勇气。
西蒙·德·米尔(Simon de Myle)所描繪的《诺亚方舟与洪水》是对《圣经》中洪水描述的一种艺术再现。虽然神话本身可能并不代表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但创作这些神话的人类作者确实存在,他们的作品是对早期历史中频繁发生的灾难的一种反映。这些叙述并非关于特定的灾难,而是表明在人类早期历史中,面对大规模灾难时的无力感是常态。
公元6世纪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相对较早的大流行病。首先是东罗马的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大瘟疫。瘟疫杀死了二十至三十万人,并使人口减少了近40%。在14和16世纪,整个欧洲爆发了许多次瘟疫,欧洲人民无法逃脱黑死病的魔爪。类似于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就像经历了一场大屠杀一样。中世纪被称为中世纪的原因也与此相关。希腊-罗马战线光彩夺目,文艺复兴时期也是无比辉煌的,而中世纪被认为是黑暗的,包括宗教,大流行病和其他灾难。但是就艺术而言,这个时期并不是黑暗的,而是光荣的。这些社会现实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后果,直接导致与灾难主题相关的艺术品数量激增。例如荷兰艺术家老布鲁格(Old Bruegel)创作了作品《死神的胜利》,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众心理渗入他的创作中,用于对社会的告诫。[3]
除了瘟疫,人类还面临其他自然灾害。最早有灾难记录的城市是庞贝古城,这是古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它位于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小镇,距维苏威火山仅10公里,在公元79年受到火山喷发的威胁。熔岩和恐慌很快袭击了这座城市。 考古发现表明,这座城市完全被火山喷发硬化后的火山灰所保护,保留着许多与罗马艺术有关的画作,甚至是珍贵的雕塑。在庞贝古城的考古发现之后,艺术家们亲临现场,甚至拿起画笔将庞贝古城作为历史绘画的主题,如1833年卡尔·布雷洛夫(Karl Braylov)创作的《庞贝末日》。
但是在现代人类历史上,战争才是最大的灾难。从18世纪到19世纪,许多次法国大革命都见证了这些灾难。《自由领导人民》是当时非常著名的艺术作品,由法国艺术家德拉克洛瓦(Delacroix)创作,以此纪念1830年的革命。作品精彩地呈现了一种悲惨而庄严的氛围。
在人类历史记忆中,激烈且漫长的战争留下了深刻的灾难烙印。例如,日本侵华战争被中国人民视为一段极为艰难和痛苦的历史。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艺术创作者,尤其是那些专注于宣传艺术的海報设计师、版画家以及漫画家们,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沉重,更是传递着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艺术家们利用强烈的视觉语言和感人至深的叙事手法,使观者得以窥见战争的残酷现实,以及人民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抵抗精神。
虽然艺术家无法直接终结灾难或挽救受其影响的人们,但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将深切的情感与对灾难的见证注入作品之中,从而为受难者和未来的观者留下永久的记忆。艺术在这里不仅承担着记录和传达历史的使命,而且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心灵慰藉,有助于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处理和理解灾难带来的影响。
艺术作品如同历史的见证者,为人类的集体记忆提供了一种视觉和情感上的桥梁。无论是庞贝古城被火山灰封存的静止瞬间,中世纪欧洲瘟疫期间的悲惨场景,富加迪亚(可能是指西班牙小镇布努埃尔,Fulgencio Batista是古巴的独裁者)统治下的苦难,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无言哀伤,还是中日战争的创伤,这些艺术作品都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这些记忆虽然痛苦,但同样是爱与人性坚韧不拔的证明。它们展示了在极端困境中,人们仍能彼此关爱、抚慰和支持。视觉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守护者,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工具和人类共同经验的传播媒介。
作为存档,艺术再现的是什么
灾难艺术家的关注范围远不止战争和武装冲突,他们还着眼于灾后重建和减少灾害风险(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他们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出发,探讨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如何感受到安全与不安全,这对于寻找更佳的危机应对方法、构建更具复原力和更加和平的社会至关重要。深入理解所谓的高危群体对于他们个人或集体安全的感受,无疑有助于全面了解这些群体的需求。
但是,研究人们何时、如何以及为何感到安全的过程,不仅可以重新审视关于安全、不安全和风险的既有论述,还可能引入通常被忽略的新视角,并且可能促成对于存在与感觉安全之间关系的新理解。了解人们思想和感受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艺术家以作品讲述的故事。多数人习惯于文字或演讲的故事叙述方式,然而故事亦可通过非文字的形式表达。我们关注的是那些与灾难直接相关的故事,或者那些源于灾难的叙事。艺术作为传达这些故事的强大工具,结合其他表现形式,能够揭示灾难经历中难以被理解的某些方面。这不仅对个人和护理人员有益,对于负责制定减少灾害风险方案的决策者以及在抗灾建设和灾害支持领域的工作者同样有价值。艺术作品与其他主题相比,具有独特的社会集体记忆功能,为灾难事件提供了特别的社会和历史意义。它们的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保存记忆: 记忆是人类对过去的感知和情感的集合,艺术作为记忆的容器,存储和展示了灾难的记忆。记忆是情感的源泉,而灾难的记忆往往充满了痛苦。艺术品保存了这部分记忆,并为人们提供了缅怀和尊重逝者的方式。灾难主题艺术通常与相关事件紧密相连,如在灾难现场创作的物品和摄影作品等,它们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激起情感共鸣。
记录历史与警示后人:许多艺术作品记录了灾难,它们的创作目的在于向后代传达警示,见证灾难的时刻和人类的坚韧,无遗留地重现历史,提供真实的体验。灾难带来的悲痛记忆与人类的温情共同构成对后人的提醒。
科普教育与科学研究:与灾难相关的创作和设计还鼓励人们进行思考并从痛苦中学习,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这一点在以灾难为主题的建筑中,(如日本阪神淡路地震纪念馆)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纪念馆不仅展示了灾害现场的情景,更通过各种展品、宣传,甚至互动手段促进了防震减灾知识的传播,帮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此外,就灾难主题的许多遗址而言,它们本身就是历史的博物馆,其中的有形或无形资料对灾难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二、警示,或是一种预言
艺术对灾难表达:写实、隐喻与象征
始于公元16世纪的“全球化”进程在20世纪末急剧加速。今天,地球上的人和人在死亡的维度上被紧紧相连。不论是等级、地位、财富、职业、信仰或制度如何,在死亡面前人人都被同等对待。
14至15世纪的欧洲,频频爆发的瘟疫使人口减少了一半,许多村庄也因此死气沉沉。一种纪念瘟疫的舞蹈最早出现在德国和瑞士:舞会周六在教堂举行,人们穿着贵族或者平民化的服饰,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身份。他们中有些人被打扮成骷髅,人与骷髅手拉手像鬼魂一样跳舞,为了同等的死亡而跳舞。也许是由于对灵魂永生的信念以及对善良的人们死后归向天堂的最终期望,那时的死亡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可怕。
对于这种舞蹈的描画,色彩保存最完好的是斯洛文尼亚科佩尔博物馆中Danse Macabre的壁画《死亡之舞》,但最独特的一幅在法国布列塔尼Colmar村的小教堂里。
这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于13世纪,其中央走廊内壁两侧镶嵌着壮观的壁画。这幅作品延展达20米,高仅1.3米,于15世纪至16世纪间精心绘制。画中展示了“23”位身份悬殊的人物,他们共乘一条小舟,一同航向死亡这一终极命运。这幅壁画的视觉叙事蕴含着现代的符号学意涵,其中的“23”象征着拉丁字母的全数。红衣主教、国王、贵族、警卫、骑士、乡绅、牧师、占星师、诗人、农夫、工匠、法官、商人、隐士等,皆被骷髅之手紧紧相连,一同面对死亡的不偏不倚。由于画面空间的限制,儿童形象未能入画。四个未被骨架隔开的角色分别为手持药瓶的医生、身着长袖连衣裙的女性、乞丐以及放贷者。骷髅象征着死亡的必然性,暗示着生命终结的必然结果。艺术家如同心理剖析者,细致描绘了各个角色在面对死亡时的痛苦、恐惧、悔恨、冷漠等独特反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骷髅们,它们虽缺少眼睛与嘴巴,却以生动的身姿表现出无言的讽刺。每位人物脚下都刻有一行文字,或尖锐或苛刻,宣告着一切世俗的财富与权力最终都与身体无关。这幅作品传递出一种力量——世俗的权势无法掩盖生命的脆弱,生活中可能潜伏的危急时刻提醒着我们,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无情的宿命。
与中世纪的欧洲人试图通过信仰的概念来理解生存终结的意义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则旨在直接提醒人们这个世界的重要性。死亡总会到来,所以我们必须在我们所处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快乐。
艺术的审美价值形成于艺术作品整个创作以及欣赏过程中,所以象征性作为艺术的一大特点,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是非常普遍的。象征性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就是通过一定的象征物来表达艺术家内心所构想的意义,艺术家通过某个象征物以含义曲折的方式暗示给欣赏者,表达某种抽象的思想感情;从接受者层面来说,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通过情感联想来感受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象征性为艺术创造出无限想象的魅力。
艺术作品并不仅在于通过与真实极度相似的再现手法直白地表达,艺术真实不只是需要表现生活现实,更要通过各具特色的手法寓深刻的意义于作品真实中。
我们不只需要纪实性的超写实作品,也需要像《格尔尼卡》那种形式上看似不和谐却极具内涵意义的作品。在很多情况下,艺术作品甚至是以丑的、古怪的、荒诞的、破败的形式呈现出来。
作为艺术表现的一个核心特性,象征性无论在创作还是在接受层面,均与艺术的其他特质一道,贯穿于艺术创造的整个过程。艺术作品,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内含着深刻的意义。象征性通过独特的形式,更加有效地传达出内容,从而完整地展现了艺术的审美价值。
在1961年,艺术家小野洋子(Yoko Ono)发布了她开创性的“彩绘系列”。她在画廊中展出了白色的画布和地球仪,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自由地添加色彩和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件作品继承了她1961年一系列作品的精神,灵感源自日本地震和海啸之后的难民危机。观者被邀请在展览空间内,从墙壁到地板的任意位置,留下他们对和平的祈愿。此举代表了艺术家以一种前卫且直接的手法,对爱与和平的倡议。
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的跨界艺术品《纸教堂》(装置艺术)2018年在森美术馆展出。坂茂的设计通常非常纯净,大部分为白色和木色,可以使人们完全放松并净化他们的心灵。他热衷于使用瓦楞纸板,竹子,泥砖和橡胶木作为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容易获得,而且价格便宜还可以回收。在建筑行业,坂茂还因大胆使用最便宜、最易碎的材料而闻名。 2006年,他用一顶中国竹帽为原型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设计了一座新博物馆。兵库县南部地震袭击日本时,他在短短一天之内为失去家园的受害者建造了一座教堂。[4]
从视觉的告知到公共警示
在2020年,新冠病毒(COVID-19)的爆发对全球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产生了深遠影响,迅速演变成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针对这种全球性的威胁,全球各地的人们通过在不同地区和空间内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共同应对了这场对生存的威胁。
COVID-19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我们知道它是一次灾难,并且意识到这样的事件在未来可能会重演。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一些艺术团体和机构启动了公共募捐活动,倡议建立一个纪念性项目。
纪念碑通常是建造的石制结构,旨在纪念逝去的生命或重大历史事件。最初表现为纪念性建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的艺术形式也愈发丰富,包括雕塑、书法、绘画、纪念物以及行为艺术等。世界上首个为COVID-19疫情建立的大型纪念馆,由乌拉圭建筑师Gomez Platello设计。其设计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的深情厚爱,更是象征了对大自然崇高之美的尊崇,以及由时代所引致的巨大脆弱性、孤独和不可避免的无奈。
疫情对全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一种新常态的出现。这种常态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习惯,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施加了前所未有的限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未来的不确定性愈加显著,迫使学术界和各个知识领域进行重组,以适应这一新兴危机。
这个建筑设计探讨了一种位于城市滨水区边缘、介于纪念碑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建筑设计。这一设计主张通过一个长人行道,引导游客穿越复杂的地形,从而逐渐远离都市的喧嚣,进入大自然的静谧之中。纪念馆中心的设计亮点是一个朝向湍急水面的穿孔孔洞,它鼓励参观者在大自然的纯净环境中,深思人类存在的脆弱性。
该项目,被命名为“世界大流行病纪念碑”,旨在成为一个供人们反思和悼念的场所。平台中央设有一道缝隙,让人们得以凝视并沉思大海的无穷变化。结构设计考虑到了社交距离的要求,可同时容纳至多三百名访客,其巨大的圆形结构象征着“连接城市与自然,构建内省环境的感官体验”。
从预言的视角到现实反思
在灾难面前,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的,我们经常寻求艺术的慰藉以纪念和珍视过去。自然灾害的残酷与人为灾害的悲哀同样激起了我们的集体记忆,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
前南斯拉夫建造了数千座纪念碑。它们位于巴尔干半岛,标记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战场和集中营。这些建筑不仅是年轻文明最新的“遗迹”,也是外来文明的遗物,预示着未来世界的面貌,而这些遗迹无疑也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纪念碑通常孤立地位于荒野之中,它们通过象征性的设计与我们的共同记忆进行着无形的连接。许多纪念碑由分散的部分组成,彼此相互依偎,却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独特的布局反映了纪念碑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标记,更是对历史深刻影响的隐喻。
在艺术与记忆的交汇处,这些纪念碑变成了从预言到现实反思的桥梁,它们促使我们回顾和反思历史。在这种反思中,我们不仅仅是在诉说历史,更是在寻找未来灾难预防和应对的线索。
《三个拳头》纪念碑中的建筑分别代表1942-1944年被纳粹杀害的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和罗姆人。
《断翅》是为了纪念在这里被屠杀的数百名学生和教师。
克罗地亚的柯尔敦与班吉亚起义纪念馆在2011年新西兰迷幻摇滚乐队Unknown Mortal Orchestra 发表的首张专辑封面出现。
艺术以其纪念的形式,成为一种跨越时代的对话,其在未来的表现将不断以新的形式复现。它既是对过去灾难的铭记之誓,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次提醒与反思。除了战争,经济、政治、环境和能源等多方面的危机同样需要通过这样的艺术反思来吸取历史的教训,并对未来作出承诺。
这份承诺虽然渺茫,但它应当被我们每个人珍视。艺术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我们的同情、责任感和对未来共同命运的深度认知。正是这种力量,让艺术成为了时间的见证者,也是未来变革的催化剂。
三、 治愈,或是一种重建
作为灾难中治愈的力量
“9·11”之殇
“9.11”事件给美国人民,尤其是受害者家属带来了深刻的心理创伤。这场恐怖袭击不仅震惊世界,也成为了美国人内心深处长期难以抚平的创痛。在灾难发生四年后的2005年1月,来自以色列的建筑师Michael Arad的作品“Reflecting Absence”在来自63个国家/地区的超过5000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9·11”纪念灾难的最终选定设计。
这个设计通过水池和树木的布置,创造了一个沉思和缅怀的空间,以此来纪念那些在此次悲剧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在9·11国家纪念馆的开幕式上表示:“这座纪念馆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造的,让他们能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为保护我们的自由而献出了宝贵生命。”
这个场所不仅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治愈。家属和访客可以在这里点燃蜡烛或静静祈祷。在纪念馆的另一个区域,永久安放着那些未能辨识的受害者遗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尊严的安息之地。纪念活动和这个空间的存在,为死者的家属以及整个社会提供了逐步治愈的可能。
汶川地震下的孩子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根据民政部的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中午12:00,四川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7923人失踪。 艺术家为这场灾难创作了作品《直》。
这项工作由大量钢筋捆扎在一栋建筑物中组成,该项目的原材料来自于在地震中倒塌并造成人员伤亡的建筑。
《直》不仅仅是通过物理形态的呈现来讲述一个故事,而且通过整个创作过程本身和展示作品的方式来传达更深层的信息和情感。作为这个作品的一部分,墙壁上列出了所有遇难者的姓名,这个细节加深了作品的情感和纪念意义,使观众能够与那些具体的、不再仅仅是数字的生命产生联系。
阿德里安·洛克(Adrian Locke)这样评价《直》所带来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通过创造“一种黑暗与寂静的氛围”,作品使观众不仅是在观看一件藝术品,更是在体验一场事件,感受生命的脆弱和流逝的重量。
艺术家在创作《直》时选择了一种非常直接和原始的方法,使用裸手而非机械工具来拉直扭曲的钢筋。这个选择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艺术声明。艺术家选择用最基本的人力来修正那些象征着建筑失败和人类悲剧的材料,从而强调这种手工劳动的价值,以及对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个体的尊重。
基于灾难意识的艺术创作
“每个人都关心、保护着另一个人。每个人的个体生命都依赖于另一个人的生命。在露西的作品中,一个人的温暖得以传递给他人。身体上的相互连接织就了一张社会的网。”法国城市哲学家保罗维希罗这样评价奥塔夫妇的作品《关联结构》。
露西·奥塔1966年出生于英国,乔治·奥塔1953年出生于阿根廷,这一对艺术家夫妇目前定居法国。奥塔夫妇的作品所探究的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生物多样性、环境条件、气候变化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奥塔夫妇关注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采用各种媒介做创作,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服装,丝网印刷到影像等各种手段。
“我和丈夫以及奥塔团队一起工作,所以我们其实是以一种社会公民形象作为立场。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究一些社会问题:孤独,无家可归,强迫迁移,饥荒,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等。我们尝试以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做作品,我们认同约瑟夫·博伊斯的理念——艺术可以作为社会改良的催化剂。在这里,我们已不是需要单独创作的个体,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个社会成员更广泛地参与进来。”
《关联结构》(1994-2004年)被认为是奥塔的标志性作品。该作品由多组借由“关联(Nexus)”连接部件和拉链而相互连接的工作服组成。“Nexus”意为关联或结合,而相互连接的创作元素则直接体现了社会关联的概念,从而形成了一件名副其实的“社会雕塑”。在世界各地的公共场所举行的展览中,这些工作服被穿着起来,化为了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同时又构成了一件行为艺术作品。在这个作品中,表演者与路人都亲身参与到事先编排的场景的构建过程中,通过摄影与摄像对这一活动进行记录。参与者与市民展开互动,他们钻入工作服中,拉上“关联”拉链,由此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亲密感受,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对“相互依赖”获得体验。[5]
南极的气候是世界上最恶劣的,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温度可能降至零下80摄氏度。尽管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原,但没有人类或土著人民的永久定居点。南极洲拥有惊人的自然资源,其冰川占地球淡水资源的80%。同时,南极洲未被任何国家占领,并且是地球上唯一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地区。露西·奥塔的《南极洲》(1995-2012)便记录下这一情况。
对于奥塔夫妇来说,南极洲绝对是乌托邦。这是一个欢迎所有人的陆地。由于其极端的气候,人们必须合作,相互帮助,团结和自由地进行科学研究,分享全人类的利益。“这片广阔的白银色平原蕴含着人类的共同愿望,并向子孙后代传达了希望的信息。”
介入灾后重建的艺术创作
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斥着不确定性,无论是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还是政治冲突触发的战争。因此,如何在灾难发生后挽救生命,照料弱势群体,成为了当前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全球设计师们纷纷推出令人鼓舞的设计作品。通过对这些设计项目的深入分析及综合研究,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应急建筑在特性、重要性和社会影响上的独特地位,也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思考。例如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的项目:
纸管临建屋:坂茂以其使用纸筒作为建筑材料的创新而著称。自1995年起,他已参与设计全球36个灾害应急建筑项目。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坂茂参与了灾后援助工程。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设计出的纸管临建屋,以纸管作为“梁”与“柱”,以塑料布作为“外墙”。这些3英寸直径的纸管表面涂覆聚氨酯,可相互连接构成防水且稳固的结构。这些材料易于获取且成本低廉,每套简易房屋的造价约为300美元。
成都华林小学:继2008年纸管临建屋项目完成后,坂茂迅速与西南交通大学展开合作,计划快速重建成都华林小学。这座临时建筑采用了成本低廉、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纸管材料,并且建造方法简便,适合非专业技术人员(如志愿者)施工。在恰当的施工管理下,仅用大约40天时间就建成了3幢建筑(共9个教室)。这些建筑是中国首批采用纸管结构的建筑,也是地震灾区重建的首批教育设施。
坂茂的“纸房子”项目,与传统的彩色面板房屋相比,更注重建筑对人们情感的滋养和美学追求的体现。相较于冷冰冰的钢板和混凝土,纸管和木材材料带来的触感更加温暖、安全且轻松。正如坂茂所言:“作为建筑师,我设计了一座美丽的建筑。同时,建筑师也必须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6]
在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尼泊尔等国,长期受战乱和饥荒等灾祸的困扰,灾后建立庇护所的需求迫在眉睫。宜家基金会与联合国难民署(UNHCR)携手合作,开发了一种名为“更宜居住宅”的解决方案,旨在为难民及偏远地区居民提供更佳的居住选择。该住宅采用轻型聚合物板材和保温材料构成,屋顶装配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提供长达4小时的照明,并设有USB端口,方便居民為移动设备充电。该避难所的建筑材料可被紧凑地压缩至两个箱子中,并能在不需任何额外工具的情况下,由四人在四小时内安装完成。每个完工的住宅面积约17.5平方米,足以容纳5人居住。
这种庇护所的框架设计可供重复使用,当塑料面板出现退化时,可以便捷地进行替换。自2015年6月以来,该“宜居庇护所”已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尼泊尔等国,部署了逾16000个单元。该项目以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荣获了2017年伦敦设计博物馆颁发的年度设计大奖。
四、再思考:重塑灾难议题下艺术的
社会行动力
关怀和使命:先于艺术家的艺术工作者
在流行病等大规模公共危机爆发时,社会进入应急状态,此时艺术家们常常让位给那些冲锋在前的战士。在日常生活中,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然而,当社会遭遇严峻考验时,舞台应让给那些直接与灾难作斗争的人们。艺术是否只限于提振士气和激发斗志的角色呢?这正是艺术社会价值的反思点。在面对流行病的挑战时,艺术的作用虽然不是直接的或立即的,但其间接影响力是通过长期积累的文化渗透和精神影响体现出来的。艺术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前提是它在平时就通过塑造人格和细腻地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来发挥作用。
在与灾难的长期斗争中,艺术具体能发挥何种作用?面对灾难,艺术相对于直接的救助行动似乎显得无力。正如社交媒体上流传的那句话:“艺术无法治愈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在灾难面前只能无所作为。
灾难是人类文明历史的一部分。无论是庞贝古城的湮灭、欧洲黑死病、二战的反法西斯斗争、日本海啸、汶川地震、福岛核泄漏,这些事件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存亡的危机感,同时也激发了对生活美好和未来希望的渴望。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在绝望之中,艺术总是能释放出能量,助人寻找希望。艺术家的作品虽不能直接作为救治手段,但它们在情感层面上能够提供疗愈,为历史铭记下集体的记忆和共鸣。
在灾难期的艺术回顾显示,艺术的社会功能并不总是直接在灾难中显现,也不仅仅依赖艺术家对灾难的即时响应。其深远的意义在于其能否在社会各界及个人心中,跨越阶级、种族、性别或身份的界限,建立起共情和共鸣的桥梁。重构艺术在灾难议题中的社会动能,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在每个人心中植入这种共通的感受。
科艺融合中的“预警机制”
文学大师福楼拜(Flaubert)曾经说过:“它们进步得越多,艺术就越显科学性,科学就越具艺术性。它们在山脚分道扬镳,在山顶重逢。”这一论述精准地捕捉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互补关系,两者作为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不朽主题,尽管表面上看似截然相反,实则相互联系,并促进对方的成就。
当艺术家与科学家携手合作时,便可能擦出创新的火花,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往往能带来超乎预期的成果。在当代,将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项目日益受到欢迎,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也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得以生动展现。例如,南极海冰研究计划中的科学艺术展示形式以及美学化学计划中的艺术表达,都展现了科学严谨性与艺术想象力的完美融合,预示着两个领域交汇处的巨大潜力。
奥克兰大学海洋物理科学家克雷格·史蒂文斯(Craig Stevens)和跨学科艺术家加比·奥康纳(Gabby O'Connor)完成了南极海冰的科学艺术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微小冰晶的形状及其在南极气候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微小的冰晶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冰的年度生长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解释该大陆周围海冰如何生长和下降。
这项联合研究项目新兴于网络,目的是建立一个具有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团队。利用人们对南极洲的好奇和对气候科学的兴趣,以南极海洋变化和南极气候变化的过程为探究目标,吸引了来自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加入。通过跨学科的参与和南极探险,该项目将艺术、教育和科学领域的创造力和思想融合在一起。最后,通过艺术家精湛的摄影技术向公众展示了各种微小的南极海冰冰晶形式,从而吸引了观察者的兴趣,并实现了科学传播南极海冰知识的效果。
长时间段的艺术性摄影也是对未来海洋和冰川灾难的一种监测。科学家通过对这些全年摄影作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灾害进行预测和警示。
以艺术行动建构命运的共同体
反战电影
在当前这个地区动荡与整体稳定并存的和平时代,人们对战争的记忆似乎正在逐渐淡去。对历史的反思在不同经历的人群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对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而言,回忆中的景象几乎是毁灭性的;然而对于大部分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的人来说,战争仅仅是历史的一页,是冷冰冰的记录。战争的残酷性与当前和平生活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后者难以真切感受到前者的恐怖。
在这种背景下,艺术作为连接人类共同情感与经验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艺术家通过创作反战电影,试图构建对战争灾难的共同记忆,唤醒公众的历史意识与和平信念。这些作品往往以直观、震撼的方式展现战争的真实面貌,使观众能够在心灵深处体验到战争的残酷,从而激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共同体的思考。
例如,日本电影艺术家所创作的一些反战电影,诸如揭露731部队罪行的《间谍的妻子》;还有德国电影《波斯》中对纳粹反犹太主义的公开,都是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和自我审视。通过这些影片,艺术家不仅回顾了自身国家的历史,也从中汲取了教训,将敌对转化为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
反战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行动,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描绘和记录,它也是一种呼吁,一种倡导,旨在激发人类共同体对和平的珍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在历史的教训中不断反思与成长的智慧。这种艺术行动有助于人类不分种族、肤色地团结起来,共同构建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命运共同体。
环保艺术展
全球环境危机与灾难日益严峻的当下,人类逐渐意识到我们作为一个物种,与自然共享着紧密相连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领先的高端时尚品牌也开始积极履行更广泛的社会责任。这些品牌不仅专注于开发降低能耗、可生物降解或可循环利用的新型环保材料,还通过艺术展览等方式,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普及至公众视野。在线学习平台的兴起,成为推广这一理念的新途径,提供了人们对可持续性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在佛罗伦萨的菲拉格(Ferragamo)博物馆,由著名的鞋类设计品牌FERRAGAMO家族策划的“可持续思维服装艺术展”(Sustainable Thinking Fashion Art Exhibition),便是探讨高级时装行业如何与环境友好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该展览集中展示了一系列创新且独特的服装作品,这些作品通过采用新型的环保高性能材料,并重复利用可回收材料,不仅改善了生产过程,还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并推动了绿色时尚的发展。这代设计师们的大胆实验,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使用,并且减轻了废水排放的环境压力。
展览的核心宣言“绿色即新时尚”(Green is the new fashion)贯穿整个展览,从细节到整体都体现出对环保时尚的追求。它向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必须共同珍惜地球上的资源,并致力于为未来留下一片绿色的遗产。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览,更是一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运动,旨在减轻地球的环境危机与灾难,为人类的未来开辟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道路。
灾难再思考:艺术的力量
艺术家虽无法直接挽救灾难,但艺术的意义不容忽视。艺术家肩负着情感表达和历史记录的双重责任。他们通过作品对灾难进行情感的映射和心理层面的慰藉,并以此作为后世的警示和教育。灾难面前,艺术转化为一种社会行为,它不仅是情感的宣泄和历史的载体,更是人类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的重要构成。艺术家通过作品对灾难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历史的书写,这一行为在人类学上被视为一种文化实践,它参与了社会记忆的建构与文化遗产的传承。艺术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唤起共情,促进社会连带感的形成,如此,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艺术均能将其转化为集体经验和智慧的沉淀。
艺术的视觉本质使其成为传播信息和保存人文记忆的有效媒介。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折射出社会结構与文化意识的演化。因此,艺术不仅是个体心灵的抚慰剂,也是社会凝聚力与文化连续性的重要纽带。
历史记忆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缺乏集体记忆,人类的未来难以想象。
在个体层面,每一个人的记忆都构成了其身份和经验的基石。同理,人类集体的记忆对于文明的连续性同样不可或缺。艺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以温情脉脉、深情厚谊的方式,使人们得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对当下现实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定位。
通过这些灾难主题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灾难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毁灭性的挑战。在灾难的巨大影响下,人类显示出的勇气、坚强、仁爱和团结等高尚品质,不仅值得被艺术作品所记录和歌颂,更应当被社会所铭记和提倡。
学术界针对灾难的研究不断深化,艺术则以其独有的语言和形式,让这些研究成果与更广泛的公众产生共鸣。灾难主题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更在社会科学中引发了关于如何通过文化实践促进社会恢复与发展的讨论。这些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灾难的反思、对遇难者的悼念、对生者的精神支持和对和平的追求,共同构筑了人类社会对灾难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回应。
艺术的价值在于其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成为人类共同体验和表达情感的平台。灾难艺术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录,它也是对未来的警示和指引,激励人类在困难面前展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正是艺术与社会科学相交汇流的独特价值所在。因此,艺术不仅是历史的档案,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灾难与人类》彭兆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徐占品、钟健.《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
[3]《艺术史上那些关于灾难,关于虚无的力量的作品》
[4]《坂茂思想及其作品浅析》傅诚 魏春雨.《华中建筑》.2009
[5]《艺术:社会的催化剂 Interview With Lucy+Jorge Orta》
[6]《「十方说」平凡而伟大的建筑魔法师——坂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