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凡
[摘 要]语文新课标以素养导向为基本理念,将语文核心素养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其中,“语言运用”是关联和落实其他三个维度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建构语言,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展现出相应的语言运用状态。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强化诵读、强化赏析、强化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农村地区;儿童诗;语言运用;核心素养;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0-0082-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以素养导向为基本理念,将语文核心素养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其中,“语言运用”是关联和落实其他三个维度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建构语言,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展现出相应的语言运用状态。
当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持续增加,阅读磁场逐渐丧失。学校阅读材料单一,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总体水平不高;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方式单一。但农村地区也有着城区无可比拟的教育优势,为推动农村地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下面,笔者结合统编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的儿童诗,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强化诵读,在匹配方法中丰富语言储备
(一)创设鲜活情境,搭建积极体验支架
儿童诗,即以诗歌的语言来展现儿童的真实世界。低年级学生阅读儿童诗,重在用心灵去感受,而不是获取信息、理解大意。因此,强化儿童诗的多维诵读,成为学生感知气韵、丰富积淀的重要路径。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生活的独特优势,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诵读情境,使学生浸润在鲜活可感的情境中,将儿童诗的诵读转化为对真实生活的感悟。
如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一诗,描写了一个孩子因为“要远足”而睡不着时,畅想大自然的真实体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农村学生拥有的众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如有的学生因为发现一只不知名的昆虫,万分激动下难以入眠;有的学生因为傍晚与同伴在田野中玩耍,过于兴奋而无法入眠;还有的学生被一次美轮美奂的晚霞震撼到难以入眠……通过回忆和描述,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中的主人公产生共振。课堂上,教师辅以语言和音乐的渲染,促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情随声传。
诵读过程中,一幅幅真实鲜活的农村生活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闪过,一行行诗句在情感的调和下呈现出鲜明的节奏与韵律。学生用心体会儿童诗诵读带来的愉悦感,为积淀语言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依循儿童天性,搭建多维展示平台
儿童天性乐于表现自己。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农村生活,搭建适合农村学生的诵读展示平台,助力学生借助有声诵读,将原本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真实可感的画面,并在聆听中悦纳知识,提升诵读能力,有效促进语言的内在积淀。
首先,大胆尝试,勇敢展示诵读。学生只有在安全、自由的空间中,才能真正释放自我,展现出真实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诗与农村生活的融合点,引领学生在真实的状态下,展现自己的诵读能力。如一年级下册《夜色》一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对夜色从害怕到喜爱的心理转变过程。农村地区晚上往往少有灯光。教师可以在学生诵读后,利用农村夜晚的景象进行点评指导,如“看来,你和诗人一样,在幽静的夜晚也充满了紧张与不安”“你在读‘再累再黑的时候,语调特别轻柔,看来你也喜欢上了这样的夜晚”等。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农村夜晚之景,通过针对性的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契机,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丰富体验,鼓励挑战诵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持续性较弱,如果始终以一种形式展开诵读,学生就容易陷入审美僵局。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对农村生活最原始、最个性化的体验,鼓励学生将自己所理解的诗境和诗情,以不同的朗读形式呈现出来。如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诗中,有很多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如“谷穗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能快速勾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记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原始经验,从停顿节奏、重音把握、语气语调和动作神态等不同维度展开诵读,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体验,走进诗歌内核,实现语言的积极储备。
二、强化赏析,在明确方向中深化语言感知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凸显了语言运用的价值功能。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低年级儿童诗时,不能将理解内容作为第一要务,而要关注诗歌特有的言语形式,积极引导学生灵动地赏析品味,用儿童之心感受诗歌语言表达的内在奥妙。
(一)调整对比,感受智慧表达之序
人们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了解世界的,故在表达上也往往体现出鲜明的顺序逻辑。教师要根据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通过调整改变诗歌原本的表达顺序,并通过联系、统整、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从而进一步明确诗歌的表达效果。
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語言,将动物脚踩雪地比喻为画家作画,深受学生的喜爱。诗人根据不同动物的脚型特点,用不同的“画作”与之匹配:“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显然,小动物与具体画作之间并不是随意搭配的,但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很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尝试将顺序打乱:“小鸡画梅花,小狗画竹叶,小鸭画月牙,小马画枫叶。”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经常与这些小动物接触,对其外形比较熟悉。打乱顺序后,学生很快发现问题,质疑道:“小鸡怎么能画梅花?小狗也不会画竹叶啊!小鸭画月牙,小马画枫叶,都不符合现实啊!”于是,教师随机出示动物图片,特写其脚印形状,引导学生展开类比,尝试对表达的顺序进行调整,最终恢复到原本的表达质态。
上述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农村地区学生与自然、与动物接触频繁的特点,把握住学生对动物比较熟悉这一特殊学情,通过打乱顺序、激活经验、调整恢复等操作策略,使学生明确作者表达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积累了按顺序表达的基本方法。
(二)探寻发现,洞察智慧表达之妙
语文新课标强调:“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于儿童诗的受众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教师切不可机械讲解,开展灌输式教学,而要紧扣儿童诗清晰明了、反复循环等特点,在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经验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导,组织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置换辨析等策略,探寻儿童诗的表达奥秘。
如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诗,诗人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借助各个季节代表性的动植物,通过联想与拟人的手法,展现了各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全诗四个小节都有共同的表达模式和内在结构。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不宜对所有小节平均用力,而要以前面两个小节为载体,探寻并提炼诗歌的表达方式,建构基本的表达模型。其中,对典型事物的选择,教师可以相机组织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分别选择草芽、荷叶、谷穗和雪人作为描写对象?”学生已经从农村生活中了解到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能很快明白诗人所选择的事物都是那个季节的代表。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聚焦诗歌的形象化语言,感受“尖尖”“圆圆”“弯弯”以及“大肚子一挺”等产生的表达效果,就能事半功倍了。
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要品味儿童诗的语言形式,就需要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上述案例中,教师将思维辨析点聚焦在诗人对典型事物的选择以及形象化语言所产生的表达效果上,以学生对农村一年四季的认知经验为基础,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强化运用,在拓展迁移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属性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学以致用应该成为彰显语言效能、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渠道。儿童诗既有诗歌的优美与形象,又有童话的生动与有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文的范例价值,开拓仿写渠道,激活学生的表达意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聚焦留白,尝试仿照运用
诗歌语言往往比较简洁。优秀的儿童诗能针对儿童思维跳跃的特点,借助寥寥的童真话语,尽可能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因此,阅读儿童诗时,往往会有言已尽而意未穷的感受,这就是儿童诗常用的留白手法。诗人在表达过程中刻意设置空白,不仅给学生理解、品味儿童诗提供了绝佳的范本,而且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表达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成为一名儿童诗诗人的可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原始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促使学生真正体悟留白艺术所产生的效果,从而实现语言的模仿和发展。
如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诗,诗人以总—分—总的结构,借助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豌豆的不同特点以及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可以先从理解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植物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旨在推动学生的深入理解,明确诗歌的表达方法和语段结构;再利用农村地区的地域优势,提前要求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并模仿诗歌的拟人化手法,尝试运用“乘着风”“炸开”“蹦着跳着”等充满童趣的语言,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过程描写出来。这时,农村学生的原始经验就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有的选择了风力传播,有的选择了水力传播,还有的选择了自体传播……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教材中的儿童诗为范例,组织学生对农村生活和自然界进行全方位了解,借助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形成了丰富的认知体验,为模仿练笔提供了素材的支撑,丰富了表达的资源,推动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水涨船高。
(二)积极创新,尝试灵活运用
语文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低年级学生善于想象、乐于想象,教师要依循学生内在的思维方式,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并将其与教材交融互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呈现自己所了解的自然与社会。
首先,联结农村资源,还原真实生活。诗歌创作源于生活。教师要珍视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真实体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尤其是能够触动心灵的素材,并找准其与教材中的儿童诗的链接点,通过续写、拓展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的《谁会飞》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农村生活,通过互动性对话,将“会飞”进行迁移。教师提问:“在生活中,哪些动物会爬?”学生从已有经验中明确一种动物后,回忆其爬行的场景,迁移应用最形象、最生动的语言,描绘它爬行的样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会叫”“会跳”的动物等。
其次,激活思维,丰富言语表达。低年级学生习惯于直观性和形象性思维方式,教师不能只布置任务,而要通过再现思维过程,将学生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可视化。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一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聚焦诗歌第三小节,紧扣诗人新奇独特的想象,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再组织学生从农村的自然景象中选择一处展开描写。于是,有的学生选择了“秋天金黄色的田野”,有的学生选择了“春天黎明的日出”,还有的学生选择了“夏日傍晚的夕阳”……不同的场景呈现出不同的画面,为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原始认知经验展开想象,在辨析和品味语言形式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儿童诗。
语文核心素养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农村地区的学生能够更广泛地与自然接触,蓄积丰富的资源和素材,这是推动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遵循语文课程的学习规律,充分彰显农村地区的独特优势,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姜凌佳.小学高段“单元主题性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9(2):20-22.
[2] 谢绍贤.小学中低段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9(5):35-37.
(责编 蔡宇璇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