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蕾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课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文素养。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到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大多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是把文章看了一遍,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阅读效率不高,阅读水平和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引导学生通读,掌握文本内涵
阅读的基础就是要“读”,一些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是走马观花式地读,甚至连基本的文本内容都无法精准掌握,也就无法把握文本的主要内涵。因此,教师要鼓动和引导学生去通读内容,不仅仅是要读文字,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1]
例如,在教学《海滨小城》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这是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通常我们写景色会有一定的描写规律,例如从里到外或是由远到近,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描写海滨小城的景色时又是运用了什么顺序和方法呢?”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文章,通过通读,可以发现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方法和通常见到的不同,第一部分是由远及近,先描写大海的景色,然后再描写近处的海滩,第二部分写小城的景色,庭院、公园、街道,通过空间顺序的变换,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小城的美,整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将段落连成篇章,不是单纯的由远及近,也不是单一的从内到外,作者生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精髓,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阅读方法,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经常会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去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比如,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来诠释文字,让文字变得生动,增加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一课时,对于北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海洋馆,能接触到海底的机会更是没有。因此,在阅读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海底生物有关的视频和影像资料,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海底的景观以及海底生物的活动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与植物。同时通过视频,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能更深入地理解,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读后感,通过写作进一步强化阅读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提倡合作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在现代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方法。同样的,这个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运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有问题互相交流、探讨,集思广益。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小组成员制订一定的阅读目标,要让学生有所收获,然后把得到的信息和大家交流,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而不是简单地浏览一遍,要起到阅读的真正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逐渐提高阅读效率。[2]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分组阅读,合作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文中陶罐和铁罐对待彼此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这两种态度哪个更让人喜欢等等,给学生列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完后,要互相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两种为人处世的态度。通过阅读和对文章进行合作分析,使学生看出,铁罐高傲自大,认为自己才是最结实有用的,它看不起脆弱的陶罐;但是陶罐是谦虚的,面对铁罐的挑衅也不生气。后来,时间证明了一切,陶罐变得有价值,而铁罐早已消失不见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这篇课文所表达的含义,学生之间可以互提意见,扬长补短,互相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效率和能力的提高。
在新课标改革的教育思想指引下,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地尝试探索,根据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不足,积极思考,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便为小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真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涵.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2):91-92.
[2]刘颖.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 [J]. 格言(校园版),2022(3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