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文 李玉珍
*该文为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全育人理念下教育硕士全学期教育实践评价体系建构”(JGCG2022026)、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价研究”(2022JBJJ007)、內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创新项目”(2022JBXC015)、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化学教学中学生增值性评价工具的开发与运用”(CXJJS22109)的研究成果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推进,增值性评价的价值日益凸显,不仅彰显教学评价的公平性,促进教学评价科学化,还能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在行动逻辑上,增值性评价应该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创设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工作注入活力,为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开辟新的评估路径。在实践进路上,科学把握核心素养生成路向,厘清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构与内涵,确定测评要素,兼顾指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构建化学学习增值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实施节点,确保增值性评价得以运行。
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增值性评价
陈慧文,李玉珍.化学学习增值性评价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进路[J].教学与管理,2024(15):77-8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用好评价指挥棒,克服片面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的倾向,坚持育人原则,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增值性评价遵循发展理念,遵循师生教学可持续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综合素养进步幅度进行衡量的评价,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标准,还是一种评价方式,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1],与新时期教育评价理念极度契合。随着教育评价的改革,增值性评价的价值日益凸显,也逐渐具体化、学科化[2]。化学学习增值性评价是指学生经历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后,对其知识积累、能力发展、品德形成发生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增值性评价除了衡量化学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幅度,还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纳入评价范围,对其智力元素和非智力元素协同评价,从进口谈出口。所谓进口,是指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层、方法层、态度情感价值观层的基础水平;所谓出口,是指学生接受教育影响后达到的学科水平。认识增值性评价的价值并在化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增值性评价,有利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增值性评价的价值意蕴
作为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增值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理念的变革,对师生教学成效具有现实意义,存在多重价值意蕴。
1.彰显教学评价的公平性
增值性评价是基于学生原有基础评价学生各方面学习成效的现实选择。首先,增值性评价的公平性体现在考量了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同的学生接触的教育资源、教学环境等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和学习水平的不同,如果只是通过同样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一刀切”,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起点差异和过程差异,对于处于劣势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原有基础水平,重视学生起点差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评价。
其次,增值性评价的公平性体现在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上。评价标准的制定是评价的前提,而且制定评价标准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素养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会导致教学评价的不平等性。新时期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核心素养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又加大了其测评的难度,不过增值性评价适用于评价任何内容,包括道德素养、身体发展、知识技能、考试成绩等,这为核心素养的测评与落实打开了新思路[3]。增值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又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本身就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代言人”。
2.促进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增值性评价是基于学生长期发展的理念更新。首先,增值性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评价目的上。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评价中,教师重视正确率和及格率,过分看重成绩,忽略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以至于学生为片面追求高分,不惜采取机械化的题海战术。增值性评价以进步幅度为评价依据,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帮助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帮助学生看到自我发展,建立自信,帮助师生摆脱唯分数论。增值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评价,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知识层面、方法层面、态度情感价值观层面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某一学科的学习动态,促进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结果与学习动态建立联系,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也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而调整教学方法。
其次,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评价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模式以量化为主,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其科学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单一的量化测评无法保证测评结果的信度与效果。另外,教学实施成果在学生方面的体现具有内隐性,在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更为明显,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取相关量化信息。因此,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采用质性的评价方法来弥补量化评价的缺陷。增值性评价综合了量化与质性评价方法,增值性评价能更全面、更综合地收集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习成效的相关信息,更具有科学性。
3.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增值性评价的目的不局限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教师而言,增值性评价可以缓解其职业倦怠。教师职业需要其投入极大的专业工作和情感工作,对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增值性评价除了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层面的增值,还关注学生情感层面的增值,是对教师情感劳动付出的一种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于学生而言,增值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一刀切”的评价形式很容易让学习能力低的同学产生低成就感,表现为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和动力。增值性评价对学生核心素养发生“从零到有”的动态变化进行的追踪性评价,将学生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到自己变化与成长,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从中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增值性评价帮助师生增强自我效能感、建立个人成就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增值性评价的行动逻辑
增值性评价既是一种评价理念,也是一种评价方式,要想实现其价值,要结合现实教育评价的需要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进行逻辑选择。
1.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创设条件
核心素養的发展推动了“增值性评价”走进教育教学的进程。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的集合,其涉及维度广泛,又极具抽象性和复杂性,所以测评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新一轮课程标准渗透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传达了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强调评价学生在不同阶段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评价学生不同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探索增值性评价,基于证据诊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将核心素养凝练为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不仅纠正了“以成绩定一切”的教育评价,还丰富了化学学科增值性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5]。增值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所倡导的评价模式。
2.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入活力
增值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首先要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学科专业发展,从学科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品德等不同维度进行详细划分,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以具体的指标和方式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化学学科性。其次,增值性评价强调差异性与个性化的统一,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规律,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适宜的学习目标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增值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多元性,还要考虑多水平性,划分不同的水平层级供师生参考,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最后,增值性评价将教师自编试题测验、问卷量表、课堂观察、作品分析和成长档案袋等多元的评价工具引入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多维、多层、多次评估,从而了解学生横向与纵向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综合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弱势,通过优势建立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通过弱势分析原因并看到进步空间,增强学习动力并调整教学策略。
3.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开辟路径
增值性评价是对学生综合培养要求的适应。为应对新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不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实施,都指向教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真实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解决问题需要核心知识、科学方法、关键能力的加持,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则需要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加持。然而,知识、方法、能力和价值观的生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核心素养取向下化学课堂”系统的学习过程,即教师将每堂化学课教好,学生将每堂化学课学好。从整体课程的学习来看,学生核心知识的积累、关键能力的发展、科学品德的形成是随着学习逐渐进阶的。从单一课程内容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表现、品德表征可以反映学生课前课后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但由于学生的原有素养和个体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经历过相同内容的学习后会呈现出不同的素养表现。因此,通过测量学生各方面的增值情况来衡量学生整体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比较科学的,也是判断是否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增值性评价的实践进路
增值性评价重视学生起点差异,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意志的变化,其“育人功能”大于“诊断功能”。为实现增值性评价理念蕴含的价值,需要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和教育发展趋势,使增值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有序推进。
1.树立增值理念,把握素养生成路向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增值性评价理念,并将其贯穿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把握核心素养的“生成起点—生成过程—生成趋势”。核心素养的生成起点指教师要关注学生化学课堂学习前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原始水平和基线差异,尊重学生学习课程内容之前的思维认知与情感差异。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测试、提问、情境任务的安排等方式收集数据从而判断学生基线水平。核心素养的生成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课时任务、教学内容及学习情境设计增值性评价任务。通过分析测试文本或观察学生在情境任务中的行为表现考量学生核心素养生成效益。核心素养的生成效益数据来自对学生学习前后行为表现的记录,通过多次基线的变化情况判断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的增值趋势。
2.厘清核心素养,确定测评要素
“必备品格”一直是化学学习增值性评价构建的难点,“关键能力”则是化学学习增值性评价构建的重点。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一,化学观念明确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即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等,涵盖了分类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和能量观。从“定性视角”“定量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与变化;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分析、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其二,科学思维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层面提出解决化学问题的素养要求,明确各研究内容的认识视角。从“宏观视角”“微观视角”“符号视角”认识物质变化及其规律;从化学视角梳理研究内容的方法与思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其三,科学探究与实践从化学科学实践层面给出了解决化学问题的素养要求。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系列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方案的能力等,是知识、能力以及科学品德的整合。其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从化学科学应用层面给出了解决化学问题的素养要求,包括科学态度和对科学的态度。
3.兼顾指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构建增值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增值评价指标要对评价目标层层分解,构建具体、可操作且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整体性指“输入—过程—输出”指标的一致性。化学核心素养测评维度最终落脚到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科学品德。关键能力包括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发展能力,学生认知能力会在学习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依据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化学学科能力和认知方式的研究成果[6],参考东北师范大学郑长龙教授研究团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表征框架[7],确定测评核心知识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级指标是将二级指标具体化、学科化,见表1。
从关键能力的另一个视角,即学科发展能力确定一级指标为化学实验能力、化学语言表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化学计算能力。二级指标则是各项一级指标的具体化,预测学生的行为表现,并对不同表现进行水平划分。确定科学品德维度的一级指标为科学认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意识。将各项指标具体化形成二级指标,并为每一项二级指标设定相应的水平等级,见表2。
通过比较学生各项指标在不同学习阶段(当前测试和上一次测试)的水平等级判断学生的进步情况,设定退步、稳定、进步三个梯度,并对各个梯度赋分,退步赋-1分,稳定赋1分,进步赋2分,以此形成增值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判定学生核心素养是否实现增值。
4.明确评价实施节点,确保增值性评价得以运行
在增值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操作简单的分数差值法,其操作程序是“增值=输出值-输入值”,即用后测分数减去前测分数,取其差值作为学生的增值得分。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化学学习的不同阶段(节点)选择部分或者全部指标进行评价,而且每个二级指标至少被测试2次,确保评价得到体现增值效果的数据。另外,要结合课程学习进度,设计至少以单元学习为单位进行评價的时间节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涉及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在单元学习中一共进行2轮评价,分别为单元教学实施前的评价(节点1)和单元教学实施后的评价(节点2)。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设计两个评价节点,即第一阶段学生的水平(节点1)和后一阶段学生的水平(节点2),学习水平增值分由学生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水平的积分差异得出。
参考文献
[1] 张亮.美国学校效能增值模型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2015,36(11):135-144.
[2] 刘志军,范韵婧.我国增值评价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中国考试,2023(04):35-41.
[3] 尹忠根,孟现录,李采丰.学生体质健康增值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22(04):56-6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4-7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5-49.
[6] 王磊,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60-370.
[7] 郑长龙.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37.
[作者:陈慧文(1994-),女,山西朔州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生;李玉珍(197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