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白影像中感知色彩
2022年9月13日,享誉国际的法国著名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去世,终年91岁。作为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潜心创作的戈达尔一生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而说起他的电影代表作,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处女作《精疲力尽》。
1960年,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凭借电影《精疲力尽》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这部最具代表性的法国早期新浪潮影片,让戈达尔瞬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大师,成为最具新浪潮创作风格的领军人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走向衰落,世界各国的新电影运动风起云涌, “新浪潮电影”盛行。这个由记者最先提出的词语,巧妙形象地概括了当时法国的新气象。一大批新电影确实像潮水一样涌现出来,其中让·吕克·戈达尔导演的彻底革新传统电影语言的《精疲力尽》,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新浪潮之“新”,在于对传统的告别和反叛。新浪潮导演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电影风格也各不相同,但同时都对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嗤之以鼻。这些新导演崇尚个人独创性,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也许他们注重的并不是电影的情节和故事本身,而是为了传递一种思想。一部电影足以体现导演自身的风格和理念。
当戈达尔以法国新浪潮一员的身份出现时,谁也没有料到这场提倡“作者导演”的革命最终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几十年过去了,他依然秉持自己一贯的风格,将新兴的电影元素融入作品的创作。“我不会拍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戈达尔的确如他所说,从来没有从头到尾说完整一个故事。也许在戈达尔的逻辑中,故事性和线索向来没有清晰的条理。他致力于打破传统的叙事方法和结构,颠覆陈旧的电影美学观念和技法,不受传统电影观念的束缚,力图表现独创精神。他的电影结构松散、情节淡化,却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他的前卫性和颠覆性使之成为法国电影界独树一帜的风景。当年的法国电影人让·皮埃尔·梅尔维尔说过:“新浪潮没有特定的风格可言。如果说新浪潮确实有某种风格,那就是戈达尔的风格。”这样的评价无疑是非常高的,足以说明戈达尔在法国,在世界电影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看戈达尔的电影往往会使人一头雾水,跳跃的情节,混乱的叙事顺序,似乎毫无章法可言。他在电影创作中的随心所欲是他风格的张扬,也是不少人对他的电影望而却步的原因。他是60年代法国电影的关键人物,是著名的电影大师,却也是最难分析和评价的现代电影导演之一。但正是这些矛盾,使得戈达尔和他的电影有了划时代的存在意义。
解读戈达尔的电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只有崇拜他的人才可以将其看作是电影美学方面的创新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电影具有强烈的政治和时代意义。他在电影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个人思想和颠覆的观念,的确具有深刻的独创性。尽管有很多人骨子里并不喜欢戈达尔的电影,但依然对其新浪潮第一人的地位推崇备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1959年的《精疲力尽》是戈达尔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看过他其他作品的人应该知道,这部法国式的“黑色电影”也是戈达尔故事性最强的一部片子:无所事事的青年米歇尔经常以盗窃汽车为生,一次逃跑时,他开枪打死了警察。逃亡到巴黎后,米歇尔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街边偶遇的美国姑娘帕特莉夏,并且打算带她一起远走高飞。结果就在他们万事俱备的时候,帕特莉夏却打电话报了警,并说她不爱他,不想跟他去意大利。米歇尔虽然大吃一惊,却完全没有逃跑的意思。警长带人赶到,米歇爾身上连中数弹,摇摇晃晃地向前跑着,最后倒在大街的尽头……
略显无序的故事情节,完全摆脱了叙述故事的传统形式;跳跃的剪辑,不考虑传统的连续性和逻辑进程;对白中浓烈的文学气息以及革新的摄影机运动技巧,不得不承认是新浪潮电影的一个特色,而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设置也具有强烈的新浪潮的时代性。《精疲力尽》的男主人公是反英雄的悲剧式人物,当他得知女友出卖他时,情绪并不十分激动,反而很平静,也不想逃跑,直至饮弹,左摇右晃之后,最终躺倒在大街上。也许这样的情节设置,正是导演对人存在意义的一种探讨,是对生或者死的毫无意义的反抗。个人认为,这样的表现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尽管它是反传统的,不易为人所接受,却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思考,一种独创性精神的体现。这样的理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是有一定的存在基础的。社会的无秩序、无方向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彻底脱节使得人自身产生了孤独与虚无感。正是如此,现实的痛苦使得死亡成为唯一解脱的途径。
据称,该影片拍摄时间总共只有4个星期,戈达尔不用分镜头剧本,不租摄影棚,不用任何人工光源,把摄影机藏在一辆从邮局借来的手推车里,推过去,拉过来。他这种颠覆传统的拍摄技法和自然的叙事常规,使得这部影片毫无争议地成为新浪潮时期教科书级的代表作。
有人说戈达尔的电影就是一部黑白纪录片,只是空洞地展现画面,无论在视觉上还是情感上都毫无色彩,实际上这种说法是肤浅而片面的。在戈达尔的电影中,即便只有黑白两色,也能感受到丰富的色彩。所谓意义上的色彩和画面实际是结合在一起的,不是眼睛看到的,却是用心体会到的。
在我们已经习惯传统电影既定的模式,黑白电影逐渐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殆尽的今天,面对着银幕上色彩缤纷的图像,也许,戈达尔的电影能让人浮躁的心渐渐平息,让我们看到一个逝去时代的剪影,感受到一种回忆的情绪。
电影并非只是胶卷和屏幕的艺术,并非只是情节与故事性的单一表达。有些人一生都在追赶潮流,而戈达尔却选择抛弃潮流,从他采用黑白默片的表现手法不难看出,他更向往与过去结伴同行。当他将个人的理念融入20世纪的电影表现手法中时,人们才意识到,时代会变迁,关于潮流的记忆终将褪去,而电影是不会过时的。这便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是戈达尔的创作魅力。
西洋镜中的讽刺韵味
《都市风光》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作为编导的袁牧之,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这部清新活泼的都市小品,以其独特尖锐的艺术风格和奇妙新颖的构思,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年上映之初便赢得了电影评论界的一致赞誉。
影片讲述了一对农民夫妇,带着他们的女儿和没过门的女婿到上海去,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看了一段西洋镜中的《都市风光》,电影的故事便由此展开。
《都市风光》上映于1935年,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毫无疑问是中国电影的中心和聚集地。许多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电影都选择用镜头语言来表现都会、乡村与小镇的区别。上海这一个当时中国的国际化大城市,在黑白胶片上留下了她的倩影。当然,在胶片上留下的也不仅仅是她的繁荣和奢华,也留下了她的另外一面——贫富不均和阶级压迫。
《都市风光》中呈现出的上海虽然正处在不景气的时候,但外表依然光鲜亮丽,人们对于时尚和服饰的狂热追求丝毫不逊于当下。如圣诞节街头一场,各种“大减价”的广告、五花八门的物品、售货员的叫卖声,更有俊男美女穿梭其间,依稀可见如今繁华商业街的影子。
作为“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历来就被视为花花世界,对企图到上海谋生的外地人产生着极大的诱惑。而电影《都市风光》借西洋镜中的故事,着力表现的正是这种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音乐处理。《都市风光》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一座最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电影音乐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走向真正的自觉。袁牧之在拍摄这部电影时曾坦言:“音乐,我想不该是几支主题歌或是几支听厌了的西洋老调所独占的,所以,我诚想着能在这里贡献些其他部门的新鲜的音乐。喜剧,我想不该是跌跌打打的噱头或是哭哭闹闹的低级趣味所范围的。所以,我试想着能在这里贡献些能在笑里显现出丑恶的笑料。”正是因了这份自觉,使得《都市风光》中整个音乐尤其是拟人化音响的运用都呈现出一种风格化倾向,同时也成为“表现工具之一”,产生了喜剧情节本身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喜剧性效果。如拖欠房租的李梦华不小心把一块银圆落到了地板上发出了丁当的声响并引起了房东老太太的注意;情急之下,他只好用鞋底的口香糖粘住银圆,带着银圆的当嗞声若无其事地走下楼梯。影片相当夸张地处理了银圆发出的拟人化响声,相当准确地表现出了李梦华唯恐房东老太太发现的滑稽状态,蕴涵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揶揄和讽刺。这没有丝毫对白的一幕戏,仅靠演员的动作、神态、互动与音乐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更被赞誉为颇有表现主义的神韵。又如小芸父亲在当铺里与两个伙计的大声争吵,影片采用了器乐模拟人的声音,极具游戏感,也隐含着现实和人性的讽喻,使得《都市风光》的音乐,实际上同时兼具了电影音响和人物对白的描述功能。
除此之外,影片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它独特的构思和表现形式。《都市风光》中的故事并不是直接被叙述的,而是被安排在一个精心构置的西洋镜框架之中:等车的一家人看西洋镜,然而看到的却是他们自己,或者说不幸预知了他们在花花世界中不断沉沦和堕落的过程。因为至少从影片的设置上看,看洋片和被看的是同一群人。
袁牧之把自己扮演的放映西洋镜的小贩,当作影片故事的讲述者,而整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又是他拉的“洋片”当中讲述出来的,这种影片结构方式在当时是相当大胆新奇的。影片正是以“西洋镜”这一奇妙独特的视角,一方面嘲笑了当时都市社会的种种光怪陆离,另一方面也讽刺了小市民阶层的愚昧性格和梦幻心态。
影片中的都市,无疑是一个物质和金钱的世界。片头如梦幻仙境般闪烁变幻的霓虹灯,无非商品物质的广告和金钱消费的刺激;高楼大厦的繁华景象,无非由物质堆砌而成且昭示着金钱的威力。更重要的是,片中所有人物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几乎无不是围绕物质和金钱展开。李梦华与张小云之间的恋爱关系;张小云与王俊三之间的婚姻关系;包括张小云与陈秘书、陈秘书与小婢之间都离不开以物质金钱为基础。
只不过,现实生活远没有镜像中那样浪漫,真实的生活环境是经济衰败、市面萧条、金钱匮乏、物流不畅,即使上一刻腰缠万贯,下一刻也可能倾家荡产,最终难逃掉入金钱与物欲漩涡的下场。从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强烈的讽刺,看到电影编导对这个金钱世界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影片以此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大都市畸形的社会生活,生动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人物的停滞和愚昧。在艺术处理上它采用漫画式的手法,把真实的生活描绘和大胆的夸张塑造结合起来,使影片风格清新、活泼,又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尖锐的讽刺力量。
但另一方面,导演选择了上海这个大都市中,几个并不起眼的小人物的生活片断,作了喜剧性的呈现,又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些片段。《都市风光》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影片中不仅有对小市民世界的讽刺和揶揄,还有更深层次的对其中人物的人性悲悯与同情,如李梦华屡次拖交房租时说着明天就会有钱了,但这样的“明天”却始终没有来临;小云爹为店铺年终周转到处奔波却屡屡遭人白眼……看了均让人心生恻隐,感慨万千。
在讽刺眼光的尽处,饱含人生感慨和人道关怀的温暖目光,成为这部影片的底色。这部物质和金钱世界的讽刺喜剧,不只是都市浮华的讽刺画,更是悲悯人生的抒情诗。如此,《都市风光》才具有一种高贵罕见的人文价值和恒久不朽的艺术韵味。
幻想情侣
女孩儿朦胧的身影在梦中出现,声音由远及近,轻声问道:“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一个美国电影惯有的开场,铺陈在眼前的是一场让人敢想却不敢信的美梦。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天才小说家和他梦中情人的故事。作家卡尔文在新书中写着他梦中的女孩儿,写着写着,她竟就真的从书中走进了他的生活!哪个宅男的白日梦中,不曾出现过女神?幸运的是,卡尔文的美梦成真了。
聪明讨巧的点子,清新动人的风格,干净明快的基调,养眼的男女主角,再佐以奇幻手法作为点缀,几味调料加进去,让人不难联想起当年大热的《和萨莫的500天》。如果你碰巧還是《阳光小美女》的粉丝,那么《恋》中一系列主创的名字,应该也会令你激动不已。作为导演乔纳森·戴顿和维莱莉·法瑞斯自《阳光小美女》之后的另一部作品,《恋》处处彰显着独立制作的气质,女主角佐伊·卡赞不仅亲自担纲编剧,将女性视角独有的浪漫、细腻发挥到极致,还拉来了自己现实中的男友保罗·达诺一同出演。片中两人大秀恩爱的默契互动,完全可以看作其居家旅行随身DV中的甜蜜镜头。
虽然披着小清新的魔幻外衣,但《恋》的故事内核还是爱情中最现实的老生常谈——占有欲以及改造。
保罗·达诺饰演的卡尔文完全一副标准文艺男青年的形象,圆框眼镜,白T恤加衬衫,清瘦的身材,最要命的是他还具备大部分天才都难以摆脱的特质:人际沟通障碍且超级自负。
凭借处女作成名的卡尔文遭遇了创作瓶颈,为了完成心理医生的作业,邂逅了他的梦中女神——茹比。卡尔文迅速爱上了他笔下创作出来的这个人物,甚至将写作当成与她独处的时间,废寝忘食,直到有一天,茹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他面前。惊慌失措的卡尔文以为自己精神出了问题,当他从别人的眼神中证实茹比确实真实存在的时候,电影的戏剧性达到了高潮。
两人很快变得如胶似漆,因为茹比完全符合卡尔文对另一半的所有幻想:在听起来浪漫的俄亥俄州丹顿长大,爱约翰·列侬,早早退学,曾跟自己的老师相爱,同情弱小,同时情绪复杂难懂,这一点恰恰也是卡尔文最爱的一点,最后却成为他们之间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这个有趣的设定非常值得一提。或许在每一段爱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爱上的那个人,其实只是自己的幻想。我们想象他们的美好,以迎合自己的内心需要。他不善于交际,说明他不夸夸其谈;他敏感脆弱,却因此温柔体贴;他跟我有一样的兴趣爱好,那正好满足了我精神世界里某一项缺失的安全感。他不完美,可在那一刻,他对于我便是完美。
如果说卡尔文对茹比的塑造是为了寻找另一个自己,那茹比对卡尔文的爱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幻想的迷恋?茹比望着卡尔文,说他完全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可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觉得自己用尽一生为了寻找的那个人,就是他。当卡尔文担心地询问有一天茹比了解了他的全部,会不會讨厌他时,得到的回复是:永远不会。
但永远太长了,我们需要活在当下。当热恋的光晕消失,所有当初看起来甜蜜俏皮的小瑕疵,都会如过了午夜12点的灰姑娘一般,现出原形。
控制欲极强的卡尔文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女友个性独特、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她可以百依百顺、样样随心。在卡尔文看来,茹比是他创造出来的,他可以随意改写她的脾气性格,让她做任何事,而他现在之所以没有动用这个权力,只是因为他不想。所以,当茹比开始不断违背他的意愿,甚至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生活,将他抛在一边时,痛苦不堪的卡尔文重新搬出了打字机。
接下来的这一幕,对于恋爱中的两个人来说,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卡尔文敲击着键盘,向茹比证明他可以完完全全控制她的一举一动。她想要离开,但惊恐地发现自己根本走不出这个房间,她开始无意识地说起法语,不停地打响指,一边唱歌一边脱衣服,趴在地上学狗叫……这让卡尔文腹黑、自负的一面暴露无遗。他让她一遍遍地说永远爱他,爱他的每一部分,歇斯底里地大叫着他是天才,直到筋疲力尽……重新冷静下来的卡尔文这才意识到,他精心建立起的真实,在这一刻完全坍塌。他向茹比证明了自己的控制地位,却也恰恰证明了茹比其实并不存在。最后,他默许了茹比的离开。虽然在女性主义者眼中,茹比得到的自由还是来自卡尔文的释放,但无论如何,她已经不再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她自由了。
电影临近尾声,似曾相识的绿茵草地,就像离开Summer的Tom遇到了下一个Autumn,卡尔文重又遇到了那个红发的女孩儿。“我们以前见过?”女孩儿张口问。也许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见过,也许他们走进过同一家咖啡馆。她仰着脸说:“我们能重新开始吗?”
忽然想起很久之前曾经看过的一部很火的日剧《最完美的离婚》,喜欢樱花的星野嫁进可以看到樱花的家里,却不得不和讨厌樱花的人一起生活。她常抱怨老公滨崎是个怪人,但她爱的偏巧就是他的怪,最后却还是因为无法配合他的怪而离开。在写给老公的信里她说:“爱情与生活经常发生碰撞,这或许是在我有生之年都无法治愈的顽疾。”
我们见识过太多不完美的爱情,因此总是希望自己的理想情人能像动漫游戏一样个性化设置,但现实告诉我们,你爱的或许就是他的不完美。记得有个朋友在聊起他大学时代无疾而终的爱情时曾说,年轻的时候,从没想过谁会无端离开谁。多么自负的一句话!当爱情长途跋涉久了,太多的习以为常会被当成理所当然,曾经闪光的优点也好,不以为意的缺点也罢,都会现出他的本来面目,就像卡尔文在茹比离开后说的:“你在身边的时候我看不到你,现在你离开了,你的身影却随处可见。”只可惜,有些道理,终究只能等到失去之后才能恍然大悟。
爱情不完美,是因为我们自己并不完美。
逆转人生的友谊
犹如连绵不绝的丝丝暖流涌入心间,这就是看完法国影片《触不可及》之后,长久挥之不去的感觉。作为获得第70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触不可及》延续了法国电影轻松、欢快的基调,幽默的对白,演员的出色发挥,都似魔法般让看似沉闷的故事变得妙趣横生。
影片取材于一则真实事件,白人富翁菲利普因为一次跳伞事故,摔断了第三、第四节脊椎,导致从颈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只能瘫痪在床,欲招聘一名全职陪护。由于薪酬高,应聘者云集,个个舌灿莲花,却无法打动他的心。直到居住在贫民窟的黑人德瑞斯的出现才让他作出决定。德瑞斯刚从监狱出来,背负家庭重担,一心只想寻张辞退信以申领失业救济金,而且他明显对女助理的兴趣要远大于这份工作。但是菲利普还是一眼相中了这个小伙子。于是,德瑞斯开始了一个月的试用期。虽然舒适的豪宅环境让他倍感虚荣,但他仍面临很多挑战:不仅要为菲利普做身体复健,还得给他洗浴、灌肠、拆信、穿丝袜等。起初,两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大相径庭,但是,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竟然成为彼此一生的朋友。
这是一部心灵鸡汤似的电影,却没有沉闷的说教,只有好似涓涓细流般温润的娓娓道来。一个是拥有私人飞机,动不动就花得起上万欧元买一幅画的残疾人富翁;另一个是出身贫民窟、身世复杂,而且刚因为偷盗珠宝坐完牢且行事粗暴的黑人混混儿,如果不是因为那次意外的面试,恐怕他们一生也不会有任何交集。但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他们认识了彼此。
影片没有交代菲利普在遇见德瑞斯之前已经瘫痪了多久,但从他花白的头发和面试看护时脸上不耐烦的表情看得出来,这个卧床许久的老人应该并不好伺候,他恐怕早就厌烦了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很想在人生走近尾声的时候求得一点点改变。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菲利普放着那么多来面试的专业陪护不用,偏偏选择了没有一点看护经验,而且看起来完全不靠谱的德瑞斯。也许他内心深处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虽然言辞粗鄙却幽默健谈的德瑞斯能成为他沉闷生活的一点调味剂,他也想要看看,这个看似与他的生活完全不搭界的年轻人,到底能有多大的韧性?
在一个月的试用期里,德瑞斯和菲利普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在相互碰撞,也在相互磨合。因为没有专业的陪护经验,德瑞斯常常会闹笑话,甚至还会故意开一些出格的玩笑,比如把菲利普的按摩脚霜错当成洗发露,在菲利普头上玩命揉搓,还抱怨为什么不起泡沫;对菲利普完全失去知觉这件事充满好奇,甚至会拿开水浇在他腿上,然后盯着毫无反应的菲利普吃惊得大嚷大叫……然而种种状况都没有让菲利普辞退他,反而在一个月的试用期后,正式聘用了他。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菲利普的朋友很不理解,还专门约他出来,支开德瑞斯,细数德瑞斯背景有多复杂,有多少案底,而且说他生活在底层,为人粗暴,是个毫无同情心的人。谁知面对这种种“指控”,菲利普竟然毫不在意,甚至一句话说得朋友哑口无言。“他之前做过什么,对我来说毫不重要。你知道吗?他现在依然会在电话响起之后,随手递给我,而不是放到我耳边,因为他会忘记我的手不能动。你说得对,他没有同情心,但我需要的就是他不会同情我。”
也许正因为没有同情,在德瑞斯眼里,菲利普只是一个不会动的正常人,是不该被区别对待的。所以他不会因为抽烟对菲利普健康不好就戒烟,反而还会在菲利普出现痛苦的药物反应时主动递上香煙;他也不会因为菲利普双腿残疾就让他平躺在宽敞的保姆车后座,而是抱他坐进跑车的副驾驶。正是这份平等让菲利普重新尝到了生活的乐趣,也燃起了追求乐趣的渴望。
慢慢地,菲利普和德瑞斯的友谊开始一点点加深,他们会在难以入睡的深夜一起喝酒聊天,会一起找按摩小姐,一起跳伞,一起在庆祝生日时放弃菲利普常听的高雅的古典音乐,沉醉在德瑞斯喜欢的通俗流行音乐中,听歌剧时在德瑞斯幽默的吐槽中不顾旁人目光一起放肆地哈哈大笑……他们虽是主仆,却更像是朋友。德瑞斯不像菲利普聘用的其他陪护一样,对他的话惟命是从,而是会想尽办法让菲利普听从自己认为对的建议。特别是得知了菲利普有个交往半年、只有书信来往的笔友之后,他果断拨通了笔友留下的电话号码。虽然菲利普极不情愿地张口说了话,却因此让他跟笔友的关系更进一步,还约定了两人见面的时间。
菲利普的人生开始有了变化,而与此同时,德瑞斯也在渐渐改变。浮躁、好动的他竟然在去过美术馆之后开始静下心来画画,待人接物的方式也与之前有了很大不同。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德瑞斯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辞去陪护的工作,离开菲利普家时,看到门前有个司机又违规停车了,若是放到以前,他会二话不说,直接把司机从车里拽出来,脸按到墙上威胁一番。而这一次,看到车里的司机正在打电话,甚至语气冷淡地叫敲车窗的德瑞斯等等,他竟然一言不发在旁等待,等到对方通话结束后,礼貌地提醒对方这里不能停车。
菲利普和德瑞斯的雇佣关系彻底结束,各自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但并不意味着两人的友谊也画上了句点。就在菲利普因为想念德瑞斯而一蹶不振,放弃生活的希望时,德瑞斯又回到了菲利普身边,但这一次,是以朋友的身份。他偷偷收起了菲利普因为自卑而没有寄给笔友的坐在轮椅上的照片,还安排了一场在菲利普不知情的前提下,让菲利普不能再次逃避的约会。
“抱歉,我不能陪你吃饭了。”德瑞斯对菲利普说。菲利普脸上迅速掠过一丝失落,强颜欢笑地问道:“为什么?”“你不会独自吃饭的,因为你待会儿有个小约会。”说完,德瑞斯转身走了出去,紧接着,年轻美丽的笔友出现在了菲利普面前。菲利普凝望着窗外德瑞斯的背影,直到他越走越远……
这便是电影的最后一个画面,伴随着优美动人的配乐,电影中的故事就此拉上了帷幕。但在影片最后的字幕中我们了解到,真实生活中的两人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各自组建了家庭,德瑞斯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两人都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流畅的镜头,暖暖的阳光,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性关怀,暖人心窝。感谢命运让他们相遇,是友谊让他们各自获得了人生的蜕变,还能有什么比这样的情谊更珍贵的呢?
流淌的记忆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的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它成为一条最脏的河……看的时间长了,这条苏州河会让你看到一切,看到劳动的人们,看到友谊,看到父亲与孩子,看到孤独,看到婴儿的降生,看到一个女孩子从桥上跳下苏州河,看到一对年轻恋人的尸体被警察从水里拖起来……”
流经上海的这条古老的河流,承载着太多的往事与回忆,有的关于传说,也有的关于遥远的爱情。随着旁白慵懒的述说,我们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上海,寻找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电影的画面是偏灰暗的,天空被阴霾覆盖,难见到阳光的感觉。故事中的上海没有我们印象中的喧嚣与繁华,它是忧郁而略带伤感的。
“我”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是整部电影的拍摄视角,也是电影中的旁白。晃动而跳跃的镜头更像是出自“我”手中的摄像机。在“我”的镜头中记录了两段爱情故事,都与寻找有关,一个是寻找爱人,而另一个则是寻找爱情本身。整日骑着摩托车送货的马达和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姑娘牡丹,两个原本毫不相识的人却在某种刻意的安排下相识并相爱了。她坐在他的摩托车后,将纯真的笑容洒满整条路。也许多年后马达依然忘不了这种感觉,时光可以沉淀,但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是无法冲淡的。正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爱情发生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原因,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更像是牡丹一个人的爱情,她的爱那样简单而纯粹,就像她的眼睛,清澈见底毫无杂质。忘不了那个下着大雨的傍晚,浑身湿透的牡丹独自一人跑到马达的家里,抱着一大瓶酒喝,边哭边说着“只有我喝多了,你才会让我留下来”这样的话。这样一个单纯而惹人怜爱的小女孩,有那么一瞬,也似乎让马达想要放弃一直以来的计划,只不过他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也喜欢她。当情节发展得过于顺理成章的时候,镜头语言似乎开始提示我们,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绑架进行得那样顺利,当牡丹得知这一直以来都是场骗局的时候,她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她的眼神由伤心痛苦转变为对眼前这个自己深爱却背叛自己的人的怨恨和鄙视。她在他面前脱下裤子小便,眼睛里丝毫没有羞怯和张皇不安,反而异常镇定,毫无顾忌。镜头定格在马达没有表情的脸上,却让人读出了他内心的声音,他将永远也忘不了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了,这样一幅画面已经永久地保存在他的脑海中,与时间无关。只可惜当他意识到这段深刻的爱情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得知赎金是45万后,大叫着“自己可真便宜”的牡丹疯狂地向前跑着,停在苏州河的一座桥上,站在桥头看着自己深爱着的那个人,眼神迷离恍惚。带着她久违的纯真的微笑,牡丹对马达说自己跳下去了也要變成美人鱼回来找他。之后,便仰面跌进了苏州河,手里拿着马达送给自己的美人鱼娃娃。
多年后,苏州河依旧安静地流淌,却再也听不到她荡漾在整条街上的笑声和她天真的声音。从监狱里出来的马达,开着他的摩托车从南到北寻找,带着他的内疚和爱,却再也找不到那个记忆中的小姑娘。直到那一天,他看到了在世纪开心馆的大鱼缸里自由游动的美人鱼,一个和牡丹有着同样容貌的女孩。只可惜,她是美美,不是牡丹。和牡丹清澈单纯的眼神不同,美美是在这个喧嚣的城市沾染了太多世俗的酒吧女郎。在第一次见到马达的时候,听着他嘴里说的“以前认识”的话,轻蔑地羞辱他“你这样的人我见得多了”。但是,在马达的故事里,美美还是渐渐被打动了,她渴望得到眼前这个男人深刻而坚定的爱,甚至希望自己就是牡丹。她固执地一次次在自己的左腿上贴上和牡丹一样的,艳丽的牡丹花图案,只为让他相信,自己就是他要找的人。但他,终究还是走了。
在一间偏僻的小超市里,马达终于找到了他的牡丹。时隔多年,他还是从她的眼神中认出了她,一样的清澈纯净,却增添了岁月沧桑的痕迹。她微笑着,一如故人。在苏州河畔,他们恬静地倚靠在一起,追忆也在憧憬,醉在苏州河静寂的呼吸里,却再也没能醒来。劣质的酒使他们出了事故,轻易地结束了两个人的生命,也将这段童话般的爱情故事终结。如果他们不曾相见,故事也许可以永远。又或许,他们的重逢一开始便预示着结束。当他们的尸体从苏州河里被打捞出来的时候,一切都现实得惨不忍睹。美美终于知道了,原来他所讲给她的故事都是真的。苏州河,见证了他和牡丹艰辛的爱情,带给他们痛苦和希望,最终还是带走了他们。河水依旧,只是更加寂寥和无奈,一如既往地向前流淌……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会。”“会一直找吗?”“会。”“会一直找到死吗?”“会。”“你撒谎。”美美不相信童话般的爱情,却让她看到了童话的结局,因此她走了,只留下一张写着“来找我吧”的字条,也许只为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个童话。而“我”不承认有永远的爱情,因此也不会去寻找失踪的美美,只会坐在窗台前喝着酒,等待着下一次的爱情,也许这就是现实。
关于爱的悲怆回忆沿着苏州河流遍了整个上海,有人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角落是愿意相信真挚的童话的,尽管理智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它的虚幻。导演娄烨将这样亦真亦幻的感觉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时空的穿插、第一人称叙事的拍摄手法和一部手动摄像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虚幻却又真实的故事。甚至在影片的最后,马达找到的那个女孩真的就是牡丹吗?导演其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它美好得太不真实。但是他试图让观众相信,马达和他艰辛的寻找终于有了归宿,只不过结局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完美。
为了爱情的寻找是浪漫而美好的,故事因这条河流而起,却也因这条河流而终结。所有的一切传说、故事和回忆终将沿着苏州河的河水流淌而去,只留下见证过往事的历史还在孤独地追忆,舍不得放手。真实与虚幻的距离看似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也许,追求本身便意味着失去。
生命之旅
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坐在阔别已久的电影院里,看完了皮克斯的第23部动画长片——《心灵奇旅》。之所以会选择它,是因为这部被安排在年末低调上映的美国奇幻动画,不仅试图道出人生的意义,发掘灵魂的微光,更因其抚慰人心的力量被誉为2020年最为暖心和治愈的影片。
坐在电影院里,我回想着过去的一年,太多人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不得不遭受分离的痛苦,承受遗憾带来的折磨。而我的2020年,同样也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悲剧。人到中年,我竟近距离感知了死亡的气息,感受到在死亡面前人的渺小和脆弱——当一切尘埃落定,当失去成为注定,无论如何悲伤和自责,我们终归无能为力。是不是只有释然人生的意义,坦然接受生死,才是我们当下唯一可作为慰藉的选择?
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走进了电影院。
主人公乔伊在即将实现毕生追求的梦想时,因为意外猝然离世。他执着于未能登台完成的演出,企图打破规则重回人间,却在历尽艰难后发现人生的意义并非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不过在于一路上的风景。放下执念,也许能收获更多。
电影散场,灯光亮起,我却坐在座位上久久不愿离开。电影真是一场绚烂的梦,在那两个小时的梦境里,它极尽所能呈现出了人类最美好的幻想和最令人向往的希望,越真实就越残酷,越美好就越让人深陷其中不愿醒来。我们明知道现实中的困境永远无法被虚幻的梦境拯救,灯光亮起的那一刹,时间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悲伤而停下脚步。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愿意走进电影院,躲在每秒24帧的梦幻中,得到片刻的喘息和疗愈。
还记得在2020年底热播的那部辩论综艺里,曾讨论过这样一道辩题:如果可以一键重启2020,你愿意吗?看了七年的节目,从来没有那样一个瞬间让我如此希望这个荒谬的假设是真的。尽管我深知2020年不可能被重启,逝去的时间也绝不可能再重来,可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也唤醒了我潜藏在内心深处自私的幻想——让一切重头来过。即便最终我依然无法阻止死神的到来,即便要再一次承受离别的痛苦,可我仍然希望能在最后一刻拥有陪在他们身边的机会,而不是在突如其来的噩耗面前无能为力……
奶奶走得很突然。那是春节假期刚过,我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劈头的一句话有如晴天霹雳——奶奶没了……不可置信的我抖着手挂断了电话,眼泪失控地冲破眼睑而决堤。我换好衣服跑下楼,开着车直奔从小长大的那栋老楼,希望时间过得慢点再慢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见她最后一面,哪怕她已经不能睁开眼再看看我了。
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我停好车跑到奶奶家楼下,看到楼前停着一辆120急救车时那种焦急不安又惊慌失措的心情,我不敢有一丝松懈,踉跄着一口气跑上五楼,直到推门进去看到奶奶还安静地躺在床上,才终于安下心来。
我走到奶奶床前,她的表情是那么安详,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我边哭边拉起她的手,明明还是温的啊,就好像多握一会儿还可以把手焐热。
我多想就这样一直攥着,再也不松开……
奶奶的遗体终究还是被拉走了,安置火化了,最终只剩下墓碑上一个供后人凭吊的名字。在她离开之后的日子里,我曾经努力地在记忆里搜寻儿时有关奶奶的记忆——我从小是在奶奶家长大的,一闭上眼,奶奶家老房子里的一应摆设,桌椅板凳的位置,都像是过电影一样,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可唯独我们祖孙相处的画面,那些原本以为不会忘记的回忆,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慢慢褪色,逐渐失去清晰的轮廓,越想要记起就越模糊。我多想再听她唤我一次小名,多想听她给我打电话,唠叨问我想不想她,喊我回去吃饭……我多么想念上大学的时候,每个周末去爷爷奶奶家吃午饭,看着年近古稀的她在小厨房里为我和弟弟忙活好吃的,然后四口人围坐在饭桌前,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的场景……一晃竟是20多年前的事了。
一帆風顺、习以为常的日子太久,总是容易让人渐渐忘记生老病死这堂人生的必修课。人的一生,无非是和各种形式的死亡或相遇或擦肩或冷眼旁观的过程。我们恐惧死亡,避谈死亡,却又不得不终其一生去面对、理解,最终接受死亡。
曾经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电影《入殓师》中,剧中人曾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台词:“死亡是一扇门,不代表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我作为守门人,送很多人走过那扇门,对他们说一声:‘路上小心,后会有期。”生命终归是一场不可逆转的旅程,不断的离别,用爱和温暖将逝者送入新的旅程。
还记得2010年的冬天,姥爷过世的时候,家里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笼罩在悲伤的阴影中。我跟爸爸都心照不宣地从不在家里提起有关姥爷的任何话题,因为每次不经意地提起,我都会看到妈妈背过身偷偷地抹眼泪。
然而时间,好像真的能沉淀一切的伤痛,如今姥爷过世已经十多年了,我也终于能听到妈妈在和旁人聊天时笑着说出“我老爸还在时……”这样的字眼了。我想,那一刻的她,一定是因为想起了记忆中的老父亲而感到幸福而温暖吧。
虽然现在我还是常会看到父亲在房间里突然安静,一个人默默地想念奶奶,而我也会在每次路过去奶奶家必经的路口时心头一紧,甚至在厨房炒菜时因为忽然想起奶奶做过的饭菜而哭湿眼眶……但我想,总有一天所有的伤痛会被抚平,而那些锥心之痛也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因深爱过而获得的勋章,用来纪念你我人生中曾共同走过的那段旅程。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活着。
宋珅,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日报》副刊部主任编辑,天津市作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王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