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慧 徐国栋
【摘 要】博物馆是保存人类历史发展见证物的机构,古代的博物馆是贵族式的自我欣赏,近代资产阶级运动打开了博物馆的大门,博物馆由此开始了融入社会的进程。博物馆的属性从早期的艺术圣殿到现在的常态科普基地,从早期极为有限的开放到现在的全民共享,博物馆的社会化进程伴随着博物馆人辛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3—253—03
近几年以来,由于文化自信建设的推进,社会掀起了一轮文博热。各地博物馆游人如织,逐渐成为旅游城市的必打卡地。博物馆的社会属性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博物馆的社会化属性一开始就受到西方博物馆的影响。那么,博物馆的社会化是与生俱来的吗?它是如何演进的?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概述,并求教于各位学者同仁。
近代以来,博物馆除了保留了与生俱来的收藏、研究功能外,越来越注重以向社会提供教育、休闲等方面的服务来实现其自身价值。本文所谈博物馆社会化指博物馆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向大众提供陈列展示、教育传播、文物鉴定、接待参观等一系列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一、西方博物馆的社会化进程
(一)古代博物馆阶段
世界最早的博物馆是始建于3世纪的亚历山大博物馆。它聚集了亚历山大帝国从各地搜集和掠夺的珍贵艺术品和稀有古物,这里“有游览的场所,有集会的厅堂”[1]并偶尔向部分贵族和学者开放。到古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时期,皇室收藏和私人收藏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里面专门设陈列室,供极少数的贵族观赏。这时的博物馆社会化意识还未萌发,这里仅仅是掠夺者炫耀胜利果实的场所,是智慧女神的宫殿,艺术的殿堂,同时也是社会公众不能企及的文化宝库。
(二)近代博物馆阶段
14—18世纪,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运动将博物馆置于民主主义的旗帜下,王室和贵族们的私人文物收藏所成为资产阶级思想者和革命者推翻封建特权,反对封建意识,宣扬文化共享的重要阵地。被社会运动裹挟的博物馆开始了走向社会的转变。
19世纪至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博物馆日渐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重要机构。而在部分国家,博物馆在激发民族自豪感、宣扬民族主义、促发独立运动中开始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在开馆之初便公开申明,其宗旨是“推行全面性的教育与休闲活动”。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古德极力倡导博物馆在大众中的作用,并举办展览,吸引公众参观。而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提出“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更是强调了博物馆服务社会的作用。
从业务实践看,这一时期的博物馆逐渐开启了主动走向社会的进程,最终转变为向全民开放的文化机构。
16—18世纪的资产階级革命促发博物馆迈开了向大众开放的第一步。168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设立专门的实验和教学职能,成为博物馆为高校提供教育、科研教育的开端。1700年以后维也纳的皇家艺术陈列馆开始允许一般公众预约缴费参观,并受到欧洲一些皇宫的仿效。18世纪始,大不列颠博物馆、卢浮宫等相继宣布对大众开放。过去仅供宫廷和封建贵族赏阅的珍藏室,转化成为社会公众教育的博物馆[2]。当然,这些开放是依然是有限的,所谓的“开放大众参观”大多不是指普通民众,博物馆接待的对象仍然只是占社会少数的贵族阶层;而且,博物馆为“大众”提供的陈列和接待时间亦是极其有限的。
19世纪以后,博物馆真正开始了向全民开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藏品开始公诸于世,展览越来越具备科学性和观赏性,博物馆一跃成为开放的、供所有大众观摩欣赏休闲的场所;“露天博物馆”更是将博物馆这一“神殿”全部展现在普通大众面前。
(三)现代博物馆阶段
20世纪初,以美国新博物馆学的先驱达纳为代表,认为“博物馆是对社会是负有责任的”,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增加社区成员的幸福感、智慧和舒适度”。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尼瓦克博物馆,其展览以当地的工业为主题,并以本社区居民为最主要教育对象,这种实践便是最初的社区博物馆模式。
20世纪50至70年代,世界博物馆经历了对博物馆社会性作有了再认识,博物馆工作的基本原则被界定为:辅助教育的再创造、藏品的动态展示和对观众的亲切教育。[3]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强调了博物馆要“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教育”的原则,首次在学术上确立了博物馆这一文化机构在社会中所负的教育责任。由此,西方博物馆学界实现了从自发式教育到自觉式教育的转变[4]。主动出击的博物馆彻底改变了被动适应社会的态度,博物馆的工作重心开始了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社会教育成为其社会效益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博物馆学运动兴起,博物馆社会化意识逐步深入和细化:提倡建立社区博物馆,融入基层,为社区提供文化服务;倡导建立生态博物馆,保护经济落后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引入因特网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将博物馆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实现博物馆与网民互动,吸引潜在观众转变为普通观众。
21世纪,博物馆的社会属性进一步强化。首先,国际博协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业务目的首位。其次,学者提出博物馆要“坚决为社区教育”,要发展与学校、社区的关系,在避免文化冲突、协调文化矛盾、增进文化包容、鼓励文化创新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致力于社会和谐。
博物馆的服务形式不断创新和细化,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成为社会服务机构的重要部门:转换单一传统的图片及文字等陈列方式,应用和发展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式”交流模式,美国旧金山的“探索宫”博物馆在90年代就开始了探索;发展博物馆之友,为观众提供志愿服务平台;为社会弱势群体设立 “无障碍通道”;积极发展儿童博物馆;积极探索展厅谈话、电影、演讲、音乐会、俱乐部等轻松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关注观众的回馈,发行出版物,经营博物馆商店等等。另外,高校博物馆亦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提供全民性的公共服务,社会效益因此而明显提高。
二、我国博物馆的社会化进程
(一)清末民国时期——博物馆的民族主义使命
我国在古代封建社会几乎未有向普通大众开放的博物馆的先例。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我国产生了最初的博物馆理念。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认为博物馆“足以增进普通人之智慧”。近代实业家张謇在1905年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博物馆即南通博物院,使其“补助学校”,为学校教育服务。[5]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的博物馆学研究真正起步。费畊雨《博物馆学概论》、陈端志《博物馆学通论》以及曾昭燏《博物馆》书中,皆肯定了博物馆辅助学校的作用。曾昭燏老师的书中尤其强调了博物馆的民族责任:博物馆应向大众免费开放,应提供导览教育,讲解教育,出版指南以辅助民众参观,发行藏品目录以供观众查询,出版期刊以传播信息。这些学者一开始就把博物馆机构置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博物馆应为社会发展服务。
民国时期,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有所发展,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馆相继开放,在启迪民智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这一时期的苏区和解放区也积极利用陈列馆、博物馆举办展览,进行红色宣传。尤其在战争时期,这些博物馆性质的机构在激发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鼓舞作用。可以说,我国近代博物馆一开始就是为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国家十分重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1956年第一次全国性博物馆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三性二务论,“三性”即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二务”即博物馆“为科学研究教育,为人民群众教育”。这是第一次由官方确认了博物馆的人民性和服务性,为我国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工作指出了方向。
50—60年代,我国的博物馆向所有工农大众开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稍显不足的是,这一时期的展览内容相对单一,文物资源的内涵揭露较为浅显;展览形式多局限于文字图片,教育、教化意识明显,休闲娱乐精神比较欠缺。
(三)80年代至世纪之交——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形式的发展
80年代初,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物质文明的逐渐丰富促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业余学习、娱乐及休闲的重要场所。我国相继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博物馆“坚持为工农兵教育(为人民教育),为社会主义教育”[6],督促博物馆要走出馆舍,走进群众,要配合学校教学,加强科普宣传。
1983年,中国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西方关于博物馆融入社会的理念也逐渐影响到国内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博物馆通过展陈方式的创新、教育项目的增加吸引博物馆观众。积极应用先进科技,包括电影、幻灯、录像、广播、幻影成像等各种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地传达文物所蕴含的信息。其次,加强重视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提供相关的文物鉴定、修复等多种文化教育。然后,逐渐完善多种服务设施,包括参观、学习、研究、老年人及残障人士服务设施等,努力为所有观众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参观、游览、学习、研究和休闲娱乐的博物馆环境。
(四)21世纪以来——社会服务的多样创新和深入发展
以博物馆学者单霁翔为代表,提出新世纪的博物馆社会职能正在逐步调整和完善,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文化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的积极力量,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还有学者认为,新时期,人性化理念,个性化理念,互动理念,低碳理念和休闲理念已逐渐成为博物馆社会服务重要的指导性原则。博物馆要参与社区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在知识科普、文化自信的建设中发挥作用。
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国各类博物馆各尽其责,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文化服务,科学知识普及等方面不断开拓思路,探索创新服务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施行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由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开放,国有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
二是展览内容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文物信息的发掘更为深刻,表达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解读信息更加平易近人;展览形式更加多样,互动式展览、沉浸式体验的比重显著增加,观众活动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三是引入各种新颖的教育服务。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设立沉浸式互动展区等增加馆民互动,提供志愿服务平台。开展观众调查,重视观众反馈信息的收集。
四是策划流动展览,使博物馆文物走出殿堂,走向学校,工厂、乡村和社区;推动展览的馆际交流,繁荣文化市场。
五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实现博物馆联网以及建立数字博物馆,博物馆信息的传播范围无限放大。
六是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开发各类互动展示与体验,发展馆校合作,设计博物馆课程,组织研学,吸收小志愿者参与馆内服务。
七是除了将公众引进来,博物馆还积极走出去,与学校、企业、社区、厂矿、等机构联合,共同举办文化活动,与社会共享文化成果,助力文化自信建设。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即使是受2022年,我国博物馆仍不负社会所托,推出线上展览近万场、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更是超过百亿人次。2023年上半年,各地博物馆观众数量激增,文化活动备受欢迎,文创销售大幅增长,博物馆成为暑期研学活动的最重要阵地。这些表明,新时期,我国博物馆的科普、社会服务功能正在快速釋放。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
四、结语
博物馆博物馆的社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从最初的小范围展示到后来的全面开放、免费开放,从最初的只向特定人群的开放到向所有公众的开放,从早期的只提供文物展示到现在提供多种休闲娱乐活动,从最初的深居简出到现在主动走进社区、走入乡村。博物馆的社会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并在发生、发展、深化、拓展 过程中伴随着博物馆人辛勤的实践。
参考文献:
[1]苏东海.博物馆演变史纲[J].中国博物馆,1988(1).
[2][6]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杨玲,潘守永.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4]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傅振伦.近百年博物馆事业先辈的事迹[J].中国博物馆,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