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绿带当风》隶属汉唐古典舞蹈,取材上可看出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另类创新发展。整个舞蹈,让我们看到了编导对不同历史时期舞蹈风格的精准把握与恰到好处地整合。舞者在舞动时将衣袖与身体融为一体,灵活转动身姿并用飘逸优美长袖舞出如水流动如春风沁人的无限美感,令观者真切感受到阳春三月的浪漫,在这样的舞蹈意境中悠然自得自我陶醉。本文旨在通过探折古典舞《绿带当风》编创的独特性,令更多舞蹈爱好者对古典舞有较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古典舞;《绿带当风》;独特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3—145—03
一、《绿带当风》舞蹈取材
(一)浓郁汉唐风
《绿带当风》取材于唐代著名软舞《绿腰》,充分展现了汉唐古典舞别样的含蓄委婉与独特的浓浓韵意。伴随舞者洒脱恣意的舞动,仿佛盎然春意在催化着无数生机频频绽放。在欣赏时,我们看到在春风和煦吹拂下,一位娇俏灵动的妙龄女子姗姗而来,徜徉在自由舒展的大自然中尽情起舞。她的衣袖在舞动时随风飘扬,少女或扭动纤细的腰肢曼妙旋转或灵巧拂腰遮袖,或展现出极尽娇羞妩媚之态或释放出飘逸洒脱之性情。舞者将舞蹈的自由天然的精神状态融入行云流水般的舞姿中,我们观看时只感到唯美轻灵心旷神怡,那顿挫无序的舞步令人赞叹。
该舞蹈有非常浓郁深厚的汉唐风,整个舞蹈风落拓不羁自由随性。身着绿衣的女子在初春时节满目凝结无限春意,自我陶醉于春天的美景中而翩然舞蹈。在优美的琵琶声中,绿衣女越跳越欢畅,以轻柔身形带动衣袖任意蹁跹,让人在眼花缭乱中分不清究竟是女子在舞还是衣袖在舞。绿衣女灵动娇俏的眉眼如初春新出的一抹清新绿色,她淡定从容与自然合为一体,轻巧的拧身、精妙的拂腰、自然的折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她自由不羁的情绪。她似乎只需惊鸿一瞥就令人久久难忘,在天地一色的自然美景中,她曼妙舞姿不断进行夸大人生,人景融为一体流连忘返。《绿带当风》在演绎中,将生命万物的自然律动、丝丝缕缕似水的清风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进行极致描绘,让我们欣赏到整个舞蹈画面的悠然美好意境,绿衣女兼具中国汉唐时期大家闺秀的雍容大度与小家碧玉的柔弱羞涩,这位女子鲜活明媚,令人难忘。
(二)艺术价值
立足艺术价值角度来说,《绿带当风》因巧妙揉合了汉唐古典舞元素而独具新意,同时又与个性化创作完美结合,虽没有丰富情節伦理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汉风特色。依据史书记载,软舞《绿腰》通常以舞袖为主,为女子独舞,基本遵循先慢后快的舞蹈节奏,在舞动时舞者需展示出飘逸轻灵的舞姿。从编排上来讲,《绿带当风》的创作特征与《绿腰》互相吻合,舞者在舞动时需要保持异常轻柔灵动的腰袖。同时,该舞蹈还让我们看到了形、神、劲、律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元素,主要为我们传递出惊鸿一瞥的情绪,舞蹈中的古典美感体现在灵活扭动的胯部与非对称的腰部等姿态中。
舞者在舞动时,衣袖不再单独是静态的衣物,也不只具备装饰与点缀的作用,而是作为肢体一部分被赋予生命张力与无限动感,在与动态运动融入时为意境所服务,充分体现了人体动态的延伸。如果简单评价该舞蹈,可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进行表达。在悠扬的乐声中,迎面走来以袖遮面欲说还休的佳人,她看起来非常恬静美丽,但伴随音乐声的还缓流动这位佳人开始释放出浪漫天性。她悠然起舞,其纤细的身体随着绿带在旋转中如肆意飞扬的风,让观者大饱眼福。该舞蹈非常重视节奏,舞者舞动时的具体速度、适当力度以及旋转幅度等都在以节奏为中心进行展现。该舞蹈巧妙结合了动静节奏,让观众感受到了既轻灵飘逸又稳重泰然、既古典优雅又鲜明新颖的舞蹈氛围。
二、创作手法
(一)不断转变的重心
《绿带当风》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舞者在舞动时需要通过不断转变的重心、安静舒缓的节奏、衣袖的飘逸等综合体现舞蹈意蕴。在编创时,编导别出心裁精妙独到地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巧妙地融入其中,同时根据人体结构的特性,巧妙运用舞者们膝盖与骨盆等部位的灵活变化,演绎出各具特色的动作幅度,令人体验欢畅的视觉之旅。因此,我们在欣赏时,能感受到静态造型的唯美宁静,也能切实体味到大拧、大仰等动态快速变化的迅速转换,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具体说来,《绿带当风》不断变化的重心为舞蹈动作处理的主要特征。仔细观看不难发现,舞者的重心从开始至结束都好像在较大幅度的失重中保持平衡。比如,在对舞者轻盈姿态美进行刻画时充分利用了身体的多变重心,舞者在开场控后腿造型中,主力腿负责单独撑地,而动力腿则以90度姿态造型在后面紧吸。该动作需要舞者保持完全倾斜的骨盆,且伸展出的手臂又要于身体拧的姿态保持相反方向,只有这样,舞者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姿态才能在身体各部位不同方向的用力下保持艺术平衡美,从而也展现出舞者筋骨的柔软与腰身的灵活。
再来看动态舞蹈,“大开大合云手”这一主干动作具有显著的标志性特征。在演绎这一动作时,舞者需竭尽全力将身体向后“仰”,并且在舞动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上身前行下身稳,下身流动上身随”的协调规律,以维持身体处于拧的状态。当作品推进至快板环节时,舞者的动作应当更加迅捷与顺滑。编导还巧妙在舞者脚下增添了不同动作,目的是为了通过不断创新展示出舞者极致的身体幅度。比如,增加了脚下半脚掌的动作,在做这个动作时,舞者需要弯曲膝盖并在完全顶开骨盆时,让身体的上下身保持平衡。而在做“仰”这个难度较高的动作时,舞者需要转换双脚姿态,转换右脚在前交叉至左脚在前,上身随之变为“拧”。“拧”在“大开大合云手”中有一个“含”的动作,但在该舞蹈中用“腆”代替了“含”,在做这个动作时舞者的骨盆完全倾斜出,并借助膝盖屈伸力量经过与二位蹲相似的走位,促使其上下身完美配合以此对空间充分占有。舞者在演绎这一动作时,膝盖充分屈伸,使得骨盆获得充足的倾仰活动范围。通过对比不同程度的起落变化,舞者在下盘空间内获得了更多的运动可能性,进而丰富了舞蹈的层次与动态。而且,舞者身体重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通过大开变成大拧然后再合回来,重心转换的难度就是难点重点。
(二)独具匠心的对比节奏
任意舞蹈的具体表现,在准备过程中都通常会预先设定与之相关的速度和力度变化范围。其中,节奏在基础性角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说,节奏是对时间的一种概念化表达。但当它与动作相结合时,便赋予了深远的情感内涵。正是凭借节奏,我们能够精确地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动态。在《绿带当风》中,节奏对比非常明显且强烈,或在整装待发的音乐中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或在绵延不断的音乐声中戛然而止,或如林间小溪般叮咚作响,整个舞蹈节奏呈现出不对称且不规律之特点。以动寓静,动中有线且在静时保持不间断的线,这样舞者在舞动起来才能做到飘逸流畅潇洒自如,有松弛感又有动态美。在抑扬顿挫时,让人感到刚柔并济,既有万千异态又有柔美婀娜之姿,恍如含苞待放的花蕾静待时机,人们自身的内在丰富情感与紧张的生活状态也完美呈现在动静结合与快慢之间。
舞蹈在宋元之前通常以独立姿态而存在,在汉魏唐朝时通过集百家之长达到并蓄兼容。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他们更喜欢不拘一格的创作艺术,喜欢自由开放的创作氛围。在此情形下,舞蹈编创人员不断迸发激情与灵感,使得舞蹈充满无限生气与时代活力,促使舞蹈逐渐成为反映具体社会环境与社会政治的表达方式。编导在《绿带当风》中新意频出,将汉唐时人们的抑扬顿挫通过不规律的节奏形态进行展现,并在舞者舒展肢体中展示出自由奔放的气态。可以说,这支舞蹈浓缩了古代舞蹈的精髓并再现了丰富的文化现象,在创作中充分围绕题材核心,彰显出编导的独具匠心。
三、舞蹈动态与动势
(一)变化中的动势
平圆、立圆、8字圆为中国古典舞蹈中比较常用的路线,比较讲究不同动作幅度要在既定路线轨道中做出相应改变,同时身体力度与身体速度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就是我们所说的顺势而行。在《绿带当风》中,编导巧妙利用了物极必反的原理,极致推动顺势发展并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编导并未在单独向后的动态中停滞,而是独具匠心地融入了身体的“靠”动作。为了无缝衔接这一动态,他在设计后退的步伐时特意增加了下腰的动作,从而让舞蹈从广阔的展开态势自然过渡到紧密的收束姿态。再来看逆势,本来舞者在保持下蹲时要往上跳,但在编导创意编排下下蹲成为空中向右移动的动势。本来应走一个立圆,却让舞者改变成了平圆,同时又与8字圆连接。本是倾拧的动作被改变成大幅度仰拧动作。经过这样的改变,舞蹈在舞动时仿佛在流动中跳,好像在空中不留痕迹地成形,在落地时如惊鸿,想抓却抓不住,只留下深远意境。
在编创中,编导编排出的所有舞蹈动作似乎都有些出其不意,根本没有遵循既定程式表演,而是频繁加入诸多新意,频繁改变舞蹈走向却又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中紧密围绕三圆路线规律。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所有舞蹈动作的变化均建立在重心快速变化之基础上。结合上述分析,可看出《绿带当风》舞蹈的重心流动具有创新意识,在这样的编排下舞蹈能用灵活的身体展现出千姿百态,从而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动势。
(二)身体自身动势
古典舞《绿带当风》中出现了几次“走”,不论是面朝3/7点的还是面朝1点的,均将腰作为起始点,通过腰部力量传导至胯部,并逐渐将力量蔓延至舞者的大腿部、膝盖部。舞蹈快板部分,有段专展下肢的舞蹈,此时,舞者上身轻盈摆动,随着胯部律动,双脚踏出清脆轻快的节奏,宛如乐曲中的跳跃音符。让头部自由扬起,仿佛在深切感受初春的美好气息,心情倍感舒畅。在这段表演中,编导一改往日的舞蹈编创习性,灵活运用胯步力量,让舞者通过下肢的传导力量带动上身运动,让上肢保持丰富语汇并发挥下肢的辅助作用。在视觉上,观者能欣赏到舞者自由舞动的S形动势,集中体现了东方审美的动态文化。
四、刚柔并济的艺术
(一)自然流畅的舞蹈动作
《绿带当风》主要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舞秀充分展现舞蹈的柔美,我们通过舞者的表演可以看出曼妙女子的灵动娇羞。在第一段的“引子”部分,我们看到了身着清新绿衣的唯美女子淡泊从容安静婉约,伴随悠扬的琵琶声她背向观众并立于舞台中央,虽然光线稍显昏暗,但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绿衣女子拂袖的双臂,它们灵动如林间精灵。随着悠扬的琵琶声响起,观众被那经典的后腿控制舞姿深深震撼,这一动作既展现出力量感,又不失柔美细腻。紧接着,她又轻盈地演绎了两个经典的风火轮舞姿,令人陶醉。突然绿衣女一个回眸转身让观众看到了她以袖遮面的楚楚动人形象,美丽婀娜的身影让人感到了典雅,仿佛世间纷扰已被抛却脑后心间只有一股青绿在缓慢流淌。在断断续续的琵琶声中,绿衣女挥袖折腰,一举手一投足间,美轮美奂,似精灵在林间穿梭似仙子拂去迷雾。
在第二段的快板部分,绿衣女的双手高举过头顶,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她的双手与双脚,以及头部,皆由上至下,如同行云流水般舞动,同时她的双臂则大胆地从下往上挥动,腿部与袖部的动作呈现出一种相互对立的态势。整个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优雅而和谐,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人感到目不暇接。而且,这一段的舞蹈动作还反复出现了以腰部为支撑的运动轨迹,自然灵动,再加上头顶不断闪烁的灯光,绿衣女多变的丰富内心情感被诠释的恰到好处。在舞动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不羁的少女灵魂,在这样的引导中我们被带入一个一场自由热烈且浪漫奔放的世界,内心不再受到俗世的困扰。
高潮部分为第三段。虽然起始动作依然是轻掩衣袖,但她的舞姿却逐渐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且充满艺术感的节奏。她的动作逐渐变得从容不迫且高雅,旨在营造一种超凡脱俗的诗意氛围。随着动作的缓缓舒展,原本连贯的音乐也戛然而止,转而化为跌宕起伏的旋律变化,将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身着绿衣的女子舞动得越来越张扬,身体的弯曲和伸展也变得越来越鲜明,犹如一只翱翔天际的仙鹤,又仿佛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最后,当她双手挥袖合一的那一刻,她以一个风度翩翩的翻滚技巧,优雅地完成了整个舞蹈的收尾。
(二)古典與现代的糅合
该舞蹈与南北朝时的《白纻舞》之“体如清风动流波”的柔婉有天然共性。而且,琵琶独奏是该舞蹈的主要乐曲基调,该乐曲音乐时而缓慢时而急促但却能保持顿挫有序的音乐速度。与《白纻舞》相比,虽然不能将《绿带当风》归类为软舞范畴,但我们在观看时总能感受到舞蹈的凝重氛围,感受到内在坚韧的力量感,这也是汉舞的独有特征。在整个舞蹈中,飘逸的衣袖不断翩飞起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如流水般自然,每一个动作都在细腻刻画出我也不知道舞者丰富的心境。舞者身上的衣袖比较短小灵翘,让我们看到了二八佳人的灵活娇俏,舞者将自身与衣袖相融并将其看作身体的一部分,既体现出深厚意境又是动作延伸的寄托。此外,《绿带当风》不仅仅是一部舞蹈的展示,更是一部用肢体语言讲述的生动故事。在这部作品中,舞者的舞姿,或轻盈飘逸,如春风拂面;或矫健有力,如狂风骤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转身,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五、结语
在任何时代,舞蹈都是一门高雅艺术,而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能烘托出舞蹈的独特氛围,音舞完美结合堪称绝妙。《绿带当风》这支古典舞,用琵琶声贯穿始末,且在舞蹈中琵琶声的快慢速度更凸显了舞蹈节奏。该舞蹈让观者充满遐思,让我们深刻感知古典舞蹈的韵味又让我们能够充分立足当代角度认真审视舞蹈作品,同时还让我们明确今后舞蹈的编创方向可围绕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兼容并蓄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忱.中国古典舞旋转舞姿的民族特色[J].大众文艺,2010(7).
[2]姜坤.谈古典舞的表现手法[J].戏剧之家,2019(18).
作者简介:高月昭(1991—),女,汉族,山西中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