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世邦
和毛达博士约定的采访时间,刚好赶上北京一场短暂及时的春雨。走在迷宫般的办公区里,博士有着自己闲庭信步的节奏。几乎是在“迷宫”最深处,有个十平米见方的空间,被陈列架和柜子隔出里外,他的办公桌占据了外间的三分之二,“无毒先锋”的行动就是在这里影响着全国消费者。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无毒先锋”送检了千余件消费品,其中三成多的产品至少有一种有害化学物质超标。瑜伽垫、儿童鞋、袋泡茶的茶包、随身水杯、小桌板、爬行垫、饮用水桶、不粘锅……消费者在日常生活里都会用到的产品,从点击购买到入口贴身,遍布雷区。
2023年5月,毛达博士在讲演节目“一席”做了叙述,很多人由此知道了“小黄鸭调查行动”“电商去毒行动”,毛达和他的团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成为抗击隐形污染的一股核心力量。不到半年,他又被请回去“返场”做了一期“席外话”访谈,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分享了他在“零废弃”方面的环保公益工作,促使每个人反思自己日常消费行为与生态环境间的关联。
“无毒先锋”是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发起的一项公益行动,此行动可以说关系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尽可能关注每一个生活场景中的产品,追踪它们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可能会对公众产生的健康危害。检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提升消费者的防“毒”意识;同时向电商平台反馈,以实际行动督促商品下架或产品改进。可以说毛达和他的团队在消费者和电商平台之间搭建了一个“綠色保护区”。
2018年开始的小黄鸭调查行动,历时4年多时间,从一开始的孤军奋战,到消费者特别是宝妈们的逐步加入,“无毒先锋”的行动让电商平台的态度逐渐转变。2019年,“无毒先锋”发布了多平台的小黄鸭玩具邻苯二甲酸酯调查报告,只有25%达标。3年后,达标率逐步上升到94%。(在小黄鸭这类以PVC材料为主的产品里含有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它的含量如果超过特定标准,长期接触、摄入体内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发育异常等问题。除了小黄鸭,书皮、橡皮、保鲜膜、月饼托、输液袋都可能有邻苯二甲酸酯。)这一数据对消费者意味着安全感,对“无毒先锋”团队而言意味着战略方向的确立与坚定。
在过去5年中,“无毒先锋”团队推动了电商平台对数十种有风险的产品进行治理。通过对电商平台的督促,也把压力传递到了上游,进而带动生产链条发生变化,用毛达自己的话说——“行动带来改变”。
作为一个公益机构的领导者,对机构正在实施的公益行动、对这一公益事业的前景、对自己身为一个公益人的前路,毛达提出了三个愿景。首先是“一条底线”: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商品会是无毒的,至少有害物质含量被控制在标准以内。他说,这是我们生活的安全底线,也应该是全社会关注并必须为之努力去达到的底线。
通过与流量平台合作,“无毒先锋”的知识普及行动正在逐步扩大影响,很多消费者就此知道了自己的生活中可能随时会遭遇到隐形的“定时炸弹”:如果宝宝的爬行垫可能有增塑剂超标,那瑜伽垫呢?如果孩子的奶瓶可能有双酚A,那平时带着的饮水杯有没有风险?买东西拿到的热敏纸小票可能有双酚A涂层,该怎么样接触才安全?学生用的橡皮擦里有塑化剂,买红领巾的时候也必须要看清楚标识——以防过量的芳香胺染料和皮肤接触致敏甚至致癌……
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动找到“无毒先锋”,提出担忧和疑问。在交流中,消费者会帮助“无毒先锋”拓宽视野。逐渐形成的“消费者社群”,极大充实了“无毒先锋”的专业知识储备。消费者群已经有400多人,会有管理员即时回答常见问题。可贵的是,群里也会涌现出各种“达人”主动帮助解惑、抛出新知。“无毒先锋”同步搜集信息、梳理问题,进行二次创作,制成科普卡片后在公众号发布。公益组织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奔赴”,让毛达和他的同事们看到了星星之火。
无毒先锋受邀参与2023年慈展会,正在使用XRF快速检测仪器对消费者提供的产品进行安全检测。
除了公众号,视频也是主要的传播手段,让大家“看得见、听得到”更有助于提升意识。“无毒先锋”在凤凰视频、腾讯视频等平台也开设了公开课,还译介多部科普短片,其中有一部加拿大公益机构制作的《小东西更重要》(Little Things Matter),这部仅有六分多钟的短视频,以清新极简的视觉形式普及了塑料制品中的化学毒素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危害,“无毒先锋”为它制作了中文字幕,效果很好,流传甚广。
在“知”上的改变,远不如“行”来得更有效果。“无毒先锋”正在着手开发一款服务于消费者的产品,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去回应问题和需求。从不知道风险、到知道存在什么风险、再到应该怎样去选品——以问答服务的形式,去解答消费者选品面临的疑惑。这种产品,有朝一日也许会成为消费者随身的“避坑宝典”。
毛达已经投身环保事业近20年。除了提供更好更安全的选择工具,毛达希望去真正影响消费者的意识,尽量促进“可持续”消费。比起帮助大家做安全的消费者,他更希望帮助大家成为对环境、对下一代负责任的消费者。这正是毛达的第二个愿景。他希望消费者的观念越来越理性、简朴、节约。这个愿景更加任重道远。消费主义得到有效的遏制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毕竟个体的消费意愿是统摄在社会形势之下的。每个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买到、每家生产企业加把劲就能做出来,这种无休止的“增长主义”潜移默化地在我们身边每个角落渗透着。这是毛达最大的隐忧,同时也是他最想改变的现实。
毛达给公益机构的定位是“服务于公众”,但他同时也强调,他们并不服务于公众无止境的欲望。其实,渗透着劳动人民传统和智慧的生活方式才更安全、也更可持续。要做到“化学安全”,并不是用另一个商品去替代这个商品,而是应从满足效用的角度去权衡自己的行为。比如,汽车反光镜在雨天会被打湿、影响行车安全,大家到网上一搜就买来几瓶“防雨喷雾”。其实老一辈的司机都习惯在后备箱里放几个土豆,下雨天用土豆的切面涂抹后视镜,防雨效果不输几十块钱一瓶的喷雾,更加不用忍受喷雾带来的气味和潜在的化学危害。
毛达认为,每个人行为的改变,并不一定发端于意识的改变——经常是倒转过来的:我们的日常行为被某些条件给干预了,然后我们不得不改变。像中小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环保知识,回到家可能就面臨家长生活惯性的制约。一旦失去了环境,意识就会被割裂甚至消弭,再也影响不了他们的行为。
如果从行为的场景切入,可能会立竿见影。假设:你很喜欢也经常光顾的超市,突然有一天开始不再提供一次性袋子或者容器,买米或者买酒都没有现成的东西去装,你发现货架下面摆了个篮子,里面都是循环使用的袋子或者瓶子,你会不会买呢?等到你不得不买的时候,甚至开始主动把循环利用的袋子或者瓶子归还给超市的时候,你的意识就开始变化。
毛达的第三个愿景正与他对消费的反思直接相关:他希望能有一天,人们的消费行为本身,也应该能让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包括其它的生物种群)生活得更好。消费的过程,不只是让自己和家人更安全,也要考虑到下一代甚至与下一代共存的物种,这就牵涉到产品的“上游”链条。毛达强调说:很多时候我们购买的产品本身或许是无毒的,但是在这一产品的上游——包括产品的生产环境、供应链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毒害。我们购买的产品标签除了要印上“强制标准”的标识,也应增加供应链环节的信息。其实现实中有些企业特别重视化学品的标准,毛达曾经在访谈里提到,“宜家”在化学品管理方面的理念(也是它的核心理念之一):消费者在宜家卖场可以清晰看到其对化学品常识的普及,包括哪些产品不含PVC、这样做能避开什么风险。“宜家”的瓷器是不含铅的,因为她们考虑到在生产过程中,铅的使用会威胁工人的健康。其实,在今天的安全标准范围里,铅很难从釉面溢出,但这恰恰也说明了“宜家”在产品方面对上游的严格要求。
今天,环保的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生产、供应链、甚至设计环节,诸多带有“环保设计”理念的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Bruk”——塑料内衬纸包装的可持续替代品。这种产品分离了塑料内衬和纸覆盖物,喝奶的时候撕开纸盒,当纸覆盖物被撕成两半,聚乙烯衬里就会露出来,这衬里就可以回收利用。
但是,眼下也有不少主打“环保设计”理念的产品,大多集中在“可回收”这一焦点。毛达对此也表示了担忧。比如用稻壳为原材料制作的儿童积木,其“环保设计”理念是:稻壳具有高度抗自然降解的粗糙表面,做成玩具是希望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意义的产品”。初衷很美好,可是现实中堆肥厂数量远远不够,极难降解的稻壳要花费太长时间“降解”。产品设计的初衷和终极目的以及循环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设备等条件,都应成为“环保设计”必须考量的维度,“可降解”只是其中某一个角度。
毛达认为,真正的“环保设计”,其产品的上游生产和下游回收、废弃等环节,都应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这是毛达对“零废弃”理念的一个阐释角度:“零废弃”除了闭合循环、总量控制,还应该倡导全过程无毒。
毛达始终认为:当产品生产的“总量”控制在相对合理的低区间时,其变成废弃物对整个环境的影响也会随之降低。当下很多新产品的“环保设计”思路就过分偏离到“替代”这一逻辑上。有些“替代”反而刺激了总量的增加,有些“替代”更加剧了有毒化学品的危害。比如常见的魔方,就因为采用部分回收的塑料,含有溴系阻燃剂,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毛达更在意的是——对塑料产品总量的控制,而这涉及全球的石化行业,各方利益仍在博弈中。
作为我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毛达所在的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简称“深圳零废弃”)正积极参与到全球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中。深圳零废弃的代表分别于2023年5月和11月,参加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塑料污染问题政府间谈判第二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以下简称“INC-3”),该会议旨在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最新报告《切断根源: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创造循环经济》显示: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和地球健康的严重威胁,它驱动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物这三重地球危机。作为长期关注塑料等废弃物问题的民间公益机构,2023年3月6日,深圳零废弃正式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证的民间组织,获得联合国环境大会及其附属机构的观察员身份,并注册参加会议。
会议已过去一百余天,从毛达疲惫的语气看,公约能否如期达成共识、向前推进,仍面临重重挑战。他并不认为应该把产油国妖魔化,这些国家依赖石化产业的确是现状,但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原罪”,是整个工业的发展和资本的需求共同推动到了今天的险恶处境。它们当然是“塑料公约”谈判中最为保守的力量,但这个局面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资本的力量非常强大,一方面我们要明确它确实就是问题的制造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以它为对象、不断去反思这只无形的手带给我们什么?我们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分子,除了要保护自己的安全,还能做些什么?
肯尼亚内罗毕,在基贝拉贫民窟,30岁的弗雷德·马科里正在整理塑料油桶。回收利用减少了我们周围各种形式的污染,同时塑料回收为从当地社区收集塑料垃圾的志愿者提供了收入。
“SDG”是联合国公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其中当然包括我们作为人类对环境应尽的义务。毛达提到,有位外国学者提出了“IDG”,即:个人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应该建立自己的意识和标准,这个“目标”是对抗“增长主义”、对抗无形“体系”的一条路径。当下,物质总量正失控式增长,我们应该拥抱的其实是精神文明的增长。毛达提到,世界上有非常多的生态文学作品,也有浩瀚的博物学著作,更出现了很多“气候小说”等环保题材的文学类型,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反思甚至改变的机会。
在生活中,我们的垃圾产生量如果能做到逐渐递减,达成共识,那么生活的改观就会很快显现。在深圳零废弃参与的“塑料公约”谈判过程中,中方的社会组织提出过“总量控制”,如果把这一倡议落实到行动标准,成为义务甚至规范,产业也会调整,资本结构自然而然也会得以优化。“零废弃”就不再是一句乌托邦概念,而是“行动带来改变”的必然结果。
(责编:常凯)
按照自己的步调,毛达和“无毒先锋”正在为我们眼下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从产品到意识再到环境。古战场上,“先锋”总是冲在战斗方阵的最前沿,他们洞察敏锐、迅疾如火、甘于冒险,甚至在很多人意识到危险之前就已经解决战斗。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漂亮外表之外,我们还没有察觉到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把“无毒先锋”所提供的服务、把产品中的有害化学品看作是冰山一角,那必然有更巨大的冰川。身處闹市区的一间仅可容身的办公室里,毛达像站在一艘敏捷小巧的船上,敏锐观察着当前的激浪和暗流,而他的目光正聚焦在更远的地方。
美国Green Toys公司生产的飞机、汽车、潜水艇等玩具,用废弃奶粉罐制成,坚固耐玩。毛达家里也有两个,他认为如果一定要买玩具,可以选择这样的产品。除了回收理念更为环保,其在材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品管控都做得很好。在最终效果上,既减少了对原生材料的使用,同时也侧重了全链条的无害化,选择这样的“环保设计”产品,就是一种带有环保理念的行为。
“Shifting Nests”—— 一种预制房屋解决方案,由胶合板、金属覆层和波纹聚碳酸酯组成,位于一系列简单的框架上。该“房间”的布局分为休息、洗澡、烹饪、就餐、种植等区域。这一设计在未来会有助于空间利用、减少碳排放。
中国作为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塑料污染的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INC-3”召开前夕,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其中表示,将在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达成合作,这份声明也为当前全球协同应对塑料污染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在历次INC会议中,中国代表团在多轮讨论中积极陈述,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易向环境泄露的塑料制品,针对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采取分类管控措施,加强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