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银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5-21 12:18李竹梅寸丽涛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4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李竹梅 寸丽涛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产业振兴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途径。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有着悠久的银饰加工历史,发展银饰产业具有先天的优势。近年来,鹤庆县银饰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多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银饰产业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在分析鶴庆县银饰产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银饰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带动鹤庆县的乡村振兴。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银饰产业;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鹤庆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位于大理、丽江两大历史文化名城交界处,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鹤庆县素有“民间工艺之乡”和“银都水乡”的美称。全县从事银饰加工销售的有1787户,从业人员4426人,银饰加工销售年产值26亿元,年耗银300吨,银饰品种类200多种①。银饰产业是鹤庆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解决就业的重要产业,同时,银饰产业的发展也是白族文化传播的关键途径。所以,银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鹤庆县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鹤庆银手工艺加工有1000多年的历史,手工艺人技术精湛,以纯银为主料,与镂雕、鎏金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结合,根据所需制品形态、规格加工而成。在制作中只用木墩、小手锤、小凿子等工具,凭着工匠娴熟的技术、精湛的工艺敲打出一件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民族手工艺品。纯手工加工是鹤庆银饰不可复制的特点和优势,但是,近年来,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这种优势正在慢慢被简单粗糙且快速的机器加工所削弱。

近年来,鹤庆县银饰产业迅速发展,其产业规模、产值、从业户、从业人员数量都得到了快速的扩张,尤其随着“互联网+”和物流运输的发展,鹤庆县银饰的销售也由原先单纯依靠线下旅游市场带动拓宽到线下线上协同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从业户抗风险能力弱、产业辐射范围局限、产品同质化严重、工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线上营销模式不够成熟和过分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传承传播等问题。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是鹤庆银饰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银饰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银饰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但小规模经营较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弱

鹤庆县从事银饰加工销售的商户共计1787户,这些从业户从事的业务包括上游的银坯锻造、中游的银饰加工和下游的银饰销售,形成了一个上下游业务配套相对平衡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各从业户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在整个银饰产业链中,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占多数,主要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整个市场呈现出从业户小而多、竞争无序的状态,难成规模。2020年疫情暴发后,旅游市场遭到严重冲击,游客锐减,从业户的经营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抗风险能力较弱。

(二)银饰产业辐射效应凸显,但辐射范围有限

根据地貌特征,鹤庆县可简单地划分为坝区和山区两部分,银饰产业主要分布在坝区,产业振兴带来的经济辐射效应、就业辐射效应也主要集中在坝区,银饰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坝区群众致富的关键。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银饰产业对山区的辐射作用较小,给山区群众的生活、就业、经济收入带来的收益甚小。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物流行业的发展,银饰产业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所需的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人员结构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扩大银饰产业的辐射范围,带动山区群众就业、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实现坝区山区同步发展。

(三)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银饰市场上,银饰品在其工艺、款式、营销手段甚至商户在门店装修上都竞相模仿,导致整个银饰产业同质化问题严重。鹤庆县银饰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主要集中在新华村,据统计,截至2021年,新华村在“金三”系统内登记的企业有75户,个体工商户328户②,这些企业和个体户的银饰品相似度较高,缺乏核心竞争力,要扩大市场份额,各企业和个体户只能选择在价格上竞争,导致银饰产业门槛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竞争无秩序等普遍现象。

鹤庆银饰与东南沿海银饰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意义上的鹤庆银饰属于纯手工工艺,其制作周期长,人工成本高,对工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企业和个体户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收益,往往会倾向于选择机器生产,而丧失了鹤庆银饰原本应该具有的特色,经过长期的经营,整个银饰产业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四)工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导致银饰市场同质化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鹤庆工匠响应国家号召,在不断地追求突破,实现创新。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强和创新能力强的工匠就会发现创新的产品一旦推出市场,很快就会被模仿,而创新的价值对于工匠个人来说则无法实现。鹤庆县从事银饰手工工艺的工匠中,多数工匠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度较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匠的创新成果被模仿却无能为力。

(五)线上营销模式不完善、不成熟

随着“互联网+”和物流运输的快速发展,鹤庆县银饰品的流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旅游市场实体销售,线上销售也逐渐成为与实体销售比肩的主要销售渠道,2020年网络零售额达34543.2万元,鹤庆县新华村被评为“中国淘宝村”,在新华银器小镇银匠村一期,有57家商户入驻,其中,实现“线下零售+直播销售”业态的商户有28家,直播平台多为抖音、快手和淘宝①。可见,在线上线下模式协同发展的尝试中,鹤庆县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鹤庆县在“互联网+多平台销售”的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少数规模企业借助资金优势通过聘用专业人员来运营线上市场,但除了规模以上的企业,多数个体工商户主要通过微信渠道来进行线上销售,但是微信渠道存在朋友圈局限、刷屏频繁容易让客户厌倦等弊端;年轻的工匠尝试通过抖音、快手直播等方式来吸引顾客,但占比较低;也有一些商户会通过淘宝和京东等平台打开线上市场,但由于投入较大、缺乏运营经验等原因,多数小商户在淘宝和京东上的销量欠佳。

(六)不够重视文化元素在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与文化相关的消费者偏好被公认是最稳定、最难改变的,一旦消费者认可某一类产品的文化内涵,将会提高消费者对某类产品的黏度。近年来,鹤庆银饰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但是多数企业和个体户过分将关注点放在销量和市场份额等经济效益方面,忽视了鹤庆银饰独特的文化内涵。新华村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该地的生产生活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鹤庆银饰品与东南沿海的机制银饰品已经鲜有区别,多数产品并未体现手工工艺的特点和少数民族特色,缺乏文化内涵。导致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单价更低的机制银饰,手工银饰的竞争力日渐被削弱。

二、银饰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借力政府的帮扶,扩大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

银饰产业个体户无法扩大规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有限,资金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经营。银饰产业的原材料成本较高,且鹤庆银饰多为手工工艺,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导致从业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甚至需要大量垫资。基于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有资质的从业户的支持力度,通过贴息贷款等手段帮助从业户筹资来扩大和改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整个产业从业户数量较多,但是多数从业户都是独立经营,为了扩大规模,增强凝聚力,各从业户之间完全可以合力经营,重新整合资源,扩大经营规模,改进手工工艺,不断创新技艺,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强化政策引导,扩大银饰产业辐射范围

银饰产业的集聚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知识流。周边辐射区域能迅速集聚和扩散流量资源,将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带动区域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但是,由于鹤庆独特的地貌特征,鹤庆银饰产业的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坝区,对山区辐射效应不明显,鉴于此现象,银饰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引流山区闲置劳动力,为山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经济收入,逐渐缩小坝区和山区的贫富差距,通过产业振兴实现全面乡村振兴。

(三)从多方面着手,提高银饰品异质性

银饰品的异质性,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产品的款式设计、品牌、商标、包装等,甚至可以在每一款产品的某些细节处体现出细微的差别。鹤庆银饰有着悠久的手工制作历史,要提高产品的异质性,一方面,工匠可以更多地接受私人订制,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设计产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增加产品的设计感,提高产品的独特性,同时降低设计费用,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与高校的设计相关专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在提高设计能力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操的机会,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14所高校先后与鹤庆寸发标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8家银器手工加工销售企业结对,挂牌建立银器锻制技艺教学实训基地,但是这种模式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合作的可能性和方式,并将此种产学研模式在鹤庆有条件的企业中进行推广普及。

(四)宣讲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工匠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工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当创意被模仿,甚至被完全剽窃以后不知道如何去维权。所以,要鼓励工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相关部门有必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培训,让工匠们意识到自己的智力、劳力成果是受法律保护的,且可以带来经济收益和精神收益。在融媒体时代,有关部门和组织可以通过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途径,广泛刊登保护知识产权的文章,播放知识产权的宣传片和公益广告,强化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除了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等渠道进行知识产权法规的宣传、推广、政策的解读和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

(五)将电商培训深层次化、例行化,完善线上营销模式

近年来,鹤庆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2017年,鹤庆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截至2021年,鹤庆县已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开通运营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公众号;建成1个县级物流服务中心、1个创客孵化中心;建成9个乡镇级服务站,95个村级服务点,组织全县3450人次参加电商培训,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鹤庆电子商务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电商普及到一定范围,从业户对电商有一定的认知之后,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就成了一个现实而棘手的问题,要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就需要将电商相关培训深层次化,深入挖掘从业户的实际需求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并将电商培训例行化,安排电商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典型从业户的整个线上交易流程,了解银饰产业线上销售的特点和客户结构,优化电商销售渠道,力争完善线上营销模式,并将其推广,将电商培训的效果落到实处。

(六)将银饰与文化元素结合,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鹤庆县白族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59.50%,其生产生活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但是在银饰品的设计上却很少得到体现,尤其是银镯、银坠子等小型产品由于难以将各种文化元素按比例缩小雕刻,所以工匠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容易忽视小型产品的文化创意。鹤庆银饰品在设计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将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增加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提高银饰与文化元素的融合度,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鶴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七)采取外包模式,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银饰产业面临的销售环境发生了改变,已经从完全依靠旅游市场的单纯线下销售转变为线上线下协同的销售方式,鉴于鹤庆银饰企业缺乏相关专业运营人才的情况,为了完善鹤庆银饰线上营销的模式,可将企业并不擅长的线上运营及文创经营管理等相关业务外包,由第三方专业企业和人员来负责,可提高产品线上线下运营的效率,提高文创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同时,企业可将资源集中于设计、手工打造和线下市场的维护等方面。外包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人员参与学习,通过互学互鉴,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八)加强银饰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对银饰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银饰产业长远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通过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两方面来实现。

培训方面:首先,丰富培训内容,实现全方位培训。目前,在政府的带领下,鹤庆县针对银饰产业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包括电商方面的培训、实操技能方面的培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银饰产业的相关培训主要集中在技术技能方面,而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方面的培训较少。故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应适当增加对从业人员精神方面及银饰产业相关文化方面的培训,以丰富从业人员对该行业的了解,从多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在培训结束后,需要在一定的间隔期后,注意巩固培训效果,通过现场视察与线上交流等多种方式实时掌握从业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真正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人才引进方面:随着银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所需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所需的从业人员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能、专业密集型转变,所以,银饰产业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来增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综上,鹤庆县立足银饰产业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更多的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鹤庆群众的脱贫致富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也是鹤庆通过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是,在银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从业户抗风险能力弱、产业辐射范围局限、产品同质化严重、工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产品缺乏文化创意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通过扩大规模,增强从业户抗风险能力;通过政府引导,扩大银饰产业的辐射范围;从多方面着手提高银饰品的异质性;增强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及加强人才建设等措施,从多角度多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该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通过银饰产业的振兴带动鹤庆的全面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鹿彦.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业集聚及就业辐射效应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15):122-123.

[2]吴浩舟.融媒体环境下知识产权意识的传播路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1(02):116-118.

[3]李刚.旅游背景下大理银饰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大理大學学报,2018(01):33-37.

[4]漆文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J].商展经济,2021(15):124-126.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康旅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关于远安县乡村产业振兴的调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