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构建的路径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本研究通过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探究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提出通过建立衔接制度,搭建公共教育载体和建设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方式拓宽一体化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心理教育;本硕博一体化
引言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在“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在科研、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般分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阶段。由于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相对独立,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的阶段缺乏一体化整体设计,因此各个阶段之间可能会存在教育目标与内容之间衔接性不强,教育方法与途径重复性过高等脱节现象。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持续跟进,从而不断发生极端的心理危机事件。
本研究通过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本科和研究生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并与之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匹配,营造出更有利于研究生和本科生贯通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一、将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有理想信念,有本领担当的有为青年的光荣历史使命。
据研究发现,18.45%的研究生对研究生生活非常满意,66.2%的研究生感觉一般,11.65%的研究生不满意,3.88%的研究生非常不满意[1]。36.2%的本科生有轻度焦虑,4.3%的本科生有中度焦虑,0.2%的本科生有重度焦虑;33.3%的本科生有轻度抑郁,10.1%的本科生有中度抑郁,2.6%的本科生有中重及重度抑郁[2]。由此可见,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加强,国家和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强。高校在学业和科研方面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种做法虽然能够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但是在无形中也使得高校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和科研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en,C.)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或完成的心理冲突和主要任务[3]。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不同阶段的个体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存在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人的心理发展存在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年龄属于成年早期(18~30岁),位于八阶段的同一阶段。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本科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呈现出彼此隔离,相对独立的割裂现象,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高校学生心理压力源日趋复杂,呈现逐年增长,多样化的趋势,甚至发生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机构设置问题,本科学生管理一般由学生处/学工部负责,研究生由研究生院负责,各部门之间开展工作的协调性,针对性和连续性需要进一步提升,这就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压力激增。因此,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同向同行”有效衔接,无疑是对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逻辑
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贯通。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阶段与阶段之间并非完全割裂的,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是渐进发展的过程。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研究生院具体负责,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生工作部门具体负责,两个部门分别为本科学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宏观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性意见,这就导致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层面的不连贯与不完整,必然带来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脱节、断裂,客观上就不利于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实施过程中就无法实现有限的衔接和统一。因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本硕博一体化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割裂、零散化等问题。当前,无论是在人才培养[4]、科研创新[5]、教务管理[6]等领域,已经开展了一体化的研究工作,这也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本-硕-博教育上的融合态势。一体化的实质就是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合力,进而达到本-硕-博由浅入深、彼此连贯、循序渐进、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可以在形势、内容和外延上来实现。
形式一体化的内涵是实现教育阶段的衔接,强调高校教育的整体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阶段的衔接,是指本-硕-博各阶段教育工作的衔接、过渡和协调。高校学生个体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是连续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却因本-硕-博不同阶段呈现出彼此隔离,相对独立的状态,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会因为学历层次的提升迎刃而解,反而会随着学历的提升,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业与科研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以及情感与人际关系压力等[7]。要加强高校教育阶段的衔接,必须充分研究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着眼于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性研究。通过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具体衔接措施,由二级学院负责执行,实现不同教育阶段的循序渐进,也可让教育对象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顺利过渡。
内容一体化的内涵是实现教育关系的耦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发展特点的契合程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契合学生在各个阶段成长成才的需要和特点。教育过程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因此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必然要促进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关系的耦合,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本科阶段学生主要接触的是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研究生阶段学生主要接触的课题组导师。因此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在制定管理方案的时候更好地贯彻“双主体”理念,推动构建师生教育共同体。
外延一体化的内涵是实现学科教育的融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立于学科教育,而是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参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其他学科教育也应该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成果[8]。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升学习成效,反过来又会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真正做到“课程健心”。
三、本-硕-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路径
研究表明,心理发展变化在各个阶段的过渡时期表现得较为明显,本科生过渡到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过渡到博士研究生,都是高校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做好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本-硕-博各个阶段相对独立,各个学段之间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整体性设计,与学生实际心理发展容易出现脱节等问题。因此,要破解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脱节的难题,就必须构建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可操作的模式。通过建立衔接制度、搭建共育载体、成立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等方式,构建长效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一体化进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衔接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大多实行本科4年制,硕士研究生2~3年制,博士研究生3~4年制,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就造成了两个不同学段之间似乎有一段“隔离带”存在着需要去衔接。制度衔接是突破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壁垒的有效方式。在学校层面上,需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内容和总体指导思想。构建和运行管理制度是一体化衔接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学校成立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中层干部以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担任组员,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落实。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不仅能够避免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出现脱节现象,还能够保障学校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心理育人的教育实效。
(二)抓好关键队伍,搭建共育载体
学业和科研压力是高校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辅导员是本科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员之一,辅导员深入学生一线,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精神状态,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此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导师是研究生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数据显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发挥本硕博学生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以及心理专兼职教师等队伍的整体力量,打造良性互动的育人队伍,推动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的协同合作,使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实现多元统一,优化高校育人体系。发挥本硕博学生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以及心理专兼职教师等队伍的整体力量,打造良性互动的育人队伍,推动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的协同合作,使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实现多元统一,优化高校育人体系。
(三)在二级学院成立心理辅导站
高校本-硕-博心理健康教育既涉及本科学生的教育管理,又涉及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还涉及学校研究院、学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管理。这就导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结合管理本身存在难度,并且这些部门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相互争权、相互推诿的现象[9]。因此,可以试行在成立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后成立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直接受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管辖,赋予二级心理辅导员的建立、执行、监督和考核等相关的权力,统一开展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教育教学等,从而健全心理辅导站的统筹管理机制。成立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优势在于:同一学院的师生熟悉程度较高,并且服务群体有针对性,这就使得资源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缩小了心理辅导与学生的距离。并且本院师生之间熟悉程度高,也就更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心理问题,并且学生所学专业相近,个性特性相似性也将会更高,更有利于心理辅导站的老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结语
“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高校本硕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以学生心理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整体规划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详细内容,形成纵向符合个人成长成才发展规律,横向符合年龄特征,本-硕-博各阶段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新格局。
本文系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年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提升计划项目《心理绘画分析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应用》(项目编号:FDYYB20220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斯文.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才智,2021,(23):141-143.
[2]金春寒,张桥.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83-84.
[3]宛容,兰文杰.皮亚杰、埃里克森、西尔斯的心理发展理论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03-105.
[4]田倩,杨旭峰,韩俊德.农业管理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以天津农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9(12):41-44.
[5]胡顺仁,赵红,郑大青等.地方高校本硕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8,37(12):246-247.
[6]宣華,张秋芳.本—硕—博一体化教务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注册中心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03):9-11.
[7]陈丽.浅谈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3(3):133-136.
[8]谈传生,陶传谱.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运行模式建构——以“健康中国”理念为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03):112-120.
[9]周红红,孙作青,戚爰伟等.高校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朋辈心理辅导的界定和优势[J].改革与开放,2013,(12):182.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