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现状及建议分析

2024-05-21 23:02高靖
公关世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乡村振兴农村

高靖

摘要:近些年,乡村振兴所受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相关工作也在陆续推进,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也随之加大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虽然各地农村已增加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但公共管理实况却是不如人意,导致农村的整体发展还受到不小阻碍。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的意义进行探究,指出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农村公共管理改进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管理

引言

农村公共管理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各地都在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工作,公共管理也日渐规范,农村的社会秩序也获得了较大的改善,但公共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各地都需要充分认知农村公共管理现状,采取科学的措施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为居民营造更为宜居的农村环境。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的意义

(一)改善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生态面貌密切关联,也和村民的健康权益息息相关。农村公共管理主要任务是治理农村卫生环境、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优化基础设施,从而有效改善公共社会秩序。从农村公共管理现状来看,整体的管理水平已有较大程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改进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公共管理的推行可使得人居环境水平达到更高,居民对自身的生活环境也会更加满意。

(二)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内容众多,而在落实每一个环节的过程中,都需保障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公共事务的管理情况会给乡村振兴水平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对农村的和谐稳定起到有效地巩固作用。由此可见,农村公共管理对于乡村振兴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有效的公共管理措施,可使得群众在公共治理参与中获得幸福感,继而在积极配合之下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三)提升服务水平

农村公共服务本身具有公益性,居民们都有同等地获取公共服务资源的权利,都可享受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农村公共管理可有效促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因而创新传统公共管理方法是有必要性的。可见,公共管理机构必须将公共服务放在重要位置,确保广大居民可获得切实优质的农村公共服务。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现状

农村公共管理现已是国家公共管理事业极为关键的组成内容,其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从各地农村的公共管理实况来看,获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还有着不少问题。

(一)农村民众提升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民众不断提升对文化、交通、教育等各方面的需求,国家也随之增加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投入,但大多数供给都流向城镇地区,农村地区获得的资源极为有限。但如今的农民已有着较高的产品与服务需求,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其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此种不公平的资源分配情况,是公共产品与服务水平不高的关键原因。

(二)公共管理执行规划可行性不足

公共管理方案尚未結合农村建设现状来制定,通常都是凭借着主观经验进行,整体过于随意性,和科学推进农村公共管理的要求背道而驰。公共管理计划更新不到位,所以可行性相对较差,公共管理方案和农村需求不相契合,极易出现公共管理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公共管理方案必须避免片面化,应体现综合性,但如今大部分地区农村公共管理方案和农村实际管理需求关联性偏弱,时常都是照搬他人的做法,未开展详细的调研工作,因而执行的方案可行性较差,公共管理水平自然也无法获得显著提升。

(三)缺乏优秀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农村的整体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农村的公共管理人才仍然有着较大的缺口。首先,公共管理人才引入难度大。农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差距还是相对较大的,大多数人都觉得农村地区就业前景不佳,优先选择经济水平高、工作压力大的城市。加之农村薪资待遇不如人意,缺乏良好的晋升渠道,导致很多优秀管理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意愿偏低,这些都使得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引入受到影响。其次,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流动性大。农村薪资待遇和城市相比较差,且发展机遇不足,很多农村公共管理人才都是被迫调任的,内心都渴望能够离开农村,导致农村想留下这些人才相对不易。最后,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缺乏提升机会。大多数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年龄偏大,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也不愿接触新鲜事物,整体的发展空间狭窄。同时,农村未提供管理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平常的培训安排过于形式化,能力水平的提升具有局限性,从而导致公共管理队伍水平相对薄弱。

(四)农村公共管理规划制定不科学

基层政府的执政水平和农村公共管理效果息息相关,若要使得公共管理水平得以提升,政府执政水平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一环[1]。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基层政府尚未做好公共管理事务规划,过于看重短期利益,日常管理工作都是以短期工作成效为目的。但是,只在意短期绩效显然对农村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还容易出现重复工作的现象,使得公共管理效果不如人意。另一方面,农村公共管理工作时常都是按照上级发布的任务来简单执行,工作开展方法过于单一,并未根据农村实况寻找新的突破口,极易出现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某项上级布置的任务,最终是毫无效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优化建议

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而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明确当下存在的管理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的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保障农村公共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注重拓宽农村公共管理投资渠道

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加强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但因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要凭借自身的财政基础来实现这些投入是较为不易的。所以,除了政府出资外,还应当注重延伸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资金的充足性,才可更为顺利地开展公共管理工作。一方面,地方政府需合理加大农村的公共管理投入力度。如今大多数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建设都有了明显的效果,而农村地区在这些方面的建设都稍显滞后,和新时代农民的需求不相符合。所以,地方政府在分配公共管理资源时,可适当朝着农村倾斜,使得农民的公共产品及服务需求获得更好地满足。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公共管理的投资。对于有意愿到农村投资的企业,可通过政策鼓励或税收优惠等方式,使其提升投资的动力。如此一来,不单农村居民可享受更为便捷的公共服务,还可拓宽经济收入的渠道,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二)不断优化农村公共管理制度体系

近些年,农村公共管理制度愈发完善,但也需要结合管理工作的实况灵活调整制度内容。公共管理本就是一项涉及众多内容的工作,管理流程相对复杂,任何一环若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其他管理环节的工作开展,因而拥有规范的制度体系,可为公共管理工作提供良好指导。为使得农村民众可享受农村发展成果,公共基础设施需要定期更新,真正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营造更为宜居的人居环境[2]。村民需要遵从公共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到农村安全秩序维护中,在积极配合的良好氛围之下,才可使得农村公共管理制度获得更好地推广。农村公共管理部门需要肩负起社会秩序维护的重任,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保障居民的服务需求获得更高程度地满足。如今农村地区已步入全新的乡村振兴实施阶段,所以是否构建科学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着密切关系。农村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开展愈发深入,应确保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可切实为居民提供良好服务,真正履行管理人员的职责,将公共管理的价值真正展现出来,而这些都需要完善的公共管理体制作为基础。因此,各地农村都应切实做好公共管理制度的建设与优化工作,才可为实际的公共管理工作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三)及时更新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内容

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满意服务为目的的。各地的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内容相对来说不够完善,和如今的农村发展形势已不相匹配,因而对公共管理服务内容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内容的更新,除了要优化群众工作机制外,还应真正深入到各家各户,尤其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应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在物质上尽可能提供帮助[3]。同时,在农村公共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注重维护好农村的和谐,确保基层的每个角落都覆盖在服务范围中,让所有居民都可感受基层组织的温暖,从而更加自觉地配合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

(四)做好农村公共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公共管理资源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只有科学分配与高效利用公共管理资源,才可使得资源管理的价值真正展现出来。农村在公共管理资源优化配置时,应注重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应彻底地消除粗放化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才可使得现有的资源获得更为高效地利用。公共管理资源必须科学分配,使得农村资源分配获得有效保障,才不会出现城乡资源分配有着明显差距的现象。农村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应确保功能的完善性,使得所有公众都具有享受公共资源的平等权利。公共管理机构必须做好管理实践资源的配置工作,结合农村的实况为其分配最适合的资源,确保社会管理资源的分配更为均衡,资源也可将自身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不会有资源不足或是资源过剩的情况存在。如今的农村地区公共管理体制已不断优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举措和政府职能目标已基本匹配,负责农村公共管理的部门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各类管理事务,因而公共管理机构必须对公共管理职能形成清晰的认知,并在职能履行过程中控制好自身的行为,同时自觉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农村公共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并确保是全面覆盖的,为所有的基层群众提供其所需的服务,让民众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农村公共管理部门在管理职能履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立法规范,確保在职能履行时没有任何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4]

(五)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公共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一支结构科学、能力较强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引入与培养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管理工作执行时可体现出专业性,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为使得人才的引入与留下更为顺利,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合理地提升管理人才的待遇,使得工作岗位对优秀的管理人才有着更强的吸引力。需要定期安排人才到外交流培训,也可安排公共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农村开设讲座,为管理人员答疑解惑,促进管理队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使得对公共管理人才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必须结合地方实况构建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公共管理人才的考核工作,并邀请基层领导、普通民众等一同加入考核评分阵列中。需要注意的是,考核评价的人员不可和公共管理人员有亲属关系,避免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偏私的现象。而对于公共管理人员的考核,表现优异者可给予其升职加薪优先权,为其提供更多到外培训提升的机会。而考核过程中表现状况不佳的,需要让其再次参与常规培训,直至考核通过为止,若是态度不端正的人员,除了要口头批评外,还可公示批评。只有如此,公共管理人员才可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从而在工作过程中自觉履行各项职能,消除以往工作形式化的问题。

(六)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现如今,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创新,离预期实践效果也越来越近。但是部分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够完善,社会事务的管理虽已获得显著效果,但在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方面还有明显不足。这些实际都表明,农村必须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节奏,营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使得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有效提升[5]

首先,应注重能源基础建设工作的开展,引入更多新型环保的能源,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改善农村环境问题。其次,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引导民众充分认知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应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延伸自身的收入渠道。最后,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工作,为农村集体利益提供有效保障,需要结合不同民众的实际状况为其提供与之相对应的保障,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让留守老人与儿童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公共管理事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其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着密切关系。近些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民也在提升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要求,在此情况之下,寻找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成因,打造切实符合农村实况的公共管理体系,加强公共管理人才的引入与培养,优化公共管理资源的配置工作,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已是必然之趋。相信随着农村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的发展必将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条件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罗亦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农村公共管理困境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3(1):7-9.

[2]王恒博.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才智,2024(3):185-188.

[3]王亚云.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公共管理发展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3(12):67-68.

[4]马悦.试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公共管理[J].农村实用技术,2023(12):49-50.

[5]吴优.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3(11):75-76.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乡村振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