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一丹
摘 要 好的事理说明文一般需做到以下几点:清楚说明事理,合理安排顺序,采用恰当方法,注意用词精准,有些还要求做到语言生动有趣。教学中以此作为抓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事理说明文 阅读教学 方法
一、说得有“理”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统览了第二单元所有文章,这些课文涉及哪些领域?
生:物候学、地质学、生物学。
师:这些课文虽现象不一、领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它们都属于事理说明文。那编者为什么将《大自然的语言》放在第一篇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明确:这是事理说明文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典范性。)
师:典范性首先表现为它说得有“理”。下面请同学们说说本文让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
生:从第3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4-5自然段告诉我们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6-10自然段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文章最后还告诉我们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师:事理说明文首要任务就是要让读者明白相关的科学原理、科学道理,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一步。
二、说得有“序”
师: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作者要阐述的事理,那我们能随意先说哪个后说哪个吗?
生1:不行,这篇文章先描述四季物候现象,然后再揭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这应该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师:你说得很对,本文是循着“描述现象—做出解释—推究原因—阐明意义”的思路来阐述科学知识的。采用这种顺序有什么好处呢?
生2: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读者清晰完整地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
师:说得特别到位。其实不只整篇文章要讲究顺序合理,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各部分内部、各自然段内部、各个句子内部无不如此。下面就请同学们帮老师到文中找一找此话的例证。
生3:文章在第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时,从纬度说到经度,再到高下差异,最后说古今差异。这是按照由大到小、先空间再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生4:第1自然段内部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先后顺序来写的。
师:所以这篇文章做到了写得有“序”。
三、 写得得“法”
师:要把事理说得清楚明白,光讲顺序显然不够,怎么办?作者能办,我们可以看一下课本第28页第1条注释对作者的介绍。
生:(齐读)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师:竺可桢在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就让我们结合课后练习三,来看看这位大科学家在本文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又收到了怎样的说明效果。
生1:第3自然段“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这里用简明的语言揭示了物候学的本质特征,这是下定义。
生2:第5自然段第1句“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这里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比较晚的事实。
师:因为方法恰当,所以作者就把该说明的问题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了。
四、说得合“度”
师:作为一名科学家,严谨缜密是他的个性标签,除了选用科学的方法来说理,他的用语也极具分寸感。老师先举一例:“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句话中的“许多”一词就对“农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用语科学准确。
生1:第5自然段“……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左右”一词表约数,而不是正好10天。
生2:还有第8自然段“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示估计的副词,体现了用语上的精准有度。
师:是的,说明文是客观性特别强的一种文体,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用得得当,能很好地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
五、说得有“趣”
师:竺可桢除了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教育家。
(重新呈现竺可桢的简介,补充相关内容。)
师:教育家的语言就应不只有理,还要讲艺术,要说得有“趣”。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本文的语言还得讲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下面我们就从本文的标题入手,来看看作者用语的另一面。本文原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为什么后来改成《大自然的语言》了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大自然的语言”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新颖有趣,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除课文标题还有哪些语言也显得生动有趣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
生2:文章第一句話“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将大地人格化了。
生3:我觉得整个第1自然段写四季物候现象的时候,基本都使用描写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能很好地吸引读者。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大家再来看文中引用的俗语“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句又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4:这一俗语生动地说明了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对预报农时的作用。
师:这些语言或生动或有趣,让这篇事理说明文带上了艺术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课堂小结)
师:相信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会有所收获。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生1:我了解到了物候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阅读事理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生2:我知道了一篇好的事理说明文应该做到说得有“理”、说得有“序”、写得得“法”、说得合“度”、说得有“趣”。所以写的时候也可以以此作为标准。
师:同学们讲得都不错。但老师要提醒大家,一篇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选择、说明语言的选用,必须根据说明内容来定,要以收到良好的说明效果为标准,有时还需要看一看读者对象。孔子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焉。”希望同学们能在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这样,《大自然的语言》这篇经典之文才真正起到了经典之用。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