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花,徐晓俊
1.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无锡 214000;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无锡 214000
肺癌恶性程度高,支气管腺体、黏膜为初始病变位置,癌变细胞作用下会造成咳嗽、咯血、胸痛等问题。了解肺癌发生特点后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肺腺癌有较高占比,该类癌症属于非小细胞肺癌,该病较隐匿,危害性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内即有远处转移的问题。当肺腺癌进展到晚期后会压迫或浸润附近组织,受损较为严重[1]。临床对于晚期肺腺癌的治疗受到较大限制,此时附近组织受到的浸润较为明显,其中铂类药物对于多种癌症有较好效果,作用于肺腺癌病灶后能维持对癌细胞杀伤机制,有效抑制肿瘤病灶的复刻,减轻肺部损伤。培美曲塞为当前常用化疗药物,是一种结构上含有核心为吡咯嘧啶基团的抗叶酸制剂,通过扰乱细胞内叶酸依赖性的正常代谢过程,来抑制细胞复制,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培美曲塞加铂类的方案使用频率高,但化疗仅能达到某个特定的疗效,达到瓶颈期后无法杀灭肿瘤病灶,转归差。近年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方案被提出,此类药物能对肺部肿瘤细胞发挥直接作用,可增强杀伤肿瘤强度,延长患者生存周期[2]。但临床对靶向+化疗的方案仍缺乏足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骰子分为化疗组、靶向组,均有31例。化疗组:年龄42~69岁,平均(56.45±3.02)岁;女13例,男18例;病程2~16个月,平均(9.33±1.85)个月;体质量45~78 kg,平均(61.47±2.84)kg。靶向组:年龄44~68岁,平均(57.12±3.37)岁;女14例,男17例;病程3~17个月,平均(9.87±1.46)个月;体质量46~78 kg,平均(61.90±2.01)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下执行。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EGFR突变的肺腺癌者;②晚期患者;③同意本研究者;④对化疗、靶向药物均耐受。
排除标准:①脑转移者;②有用药禁忌证者;③对抗癌治疗严重抵触者。
化疗组:化学药物治疗,培美曲塞(国药准字H20203664;规格:200 mg),剂量为500 mg/m²,仅需为患者静滴1次即可。顺铂(国药准字H20213819;规格:30 mg),剂量为30 mg/(m2·次),连用3 d,或80~120 mg/(m2·次),静滴1次,并需适当水化利尿。1个化疗周期为21 d,共坚持3个周期。
靶向组:增加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涉及药物为吉非替尼(国药准字H20213070;规格:250 mg),口服时间为早上,剂量250 mg/次,1次/d,与化疗组评估周期相同。
缓解率:①各项检查未观察到癌变病灶,四周内未复发,即完全缓解。②各项检查后可观察到病灶最大径之和降低,降幅≥30%,4周内未加重,即部分缓解。③各项检查后可观察到病灶最大径之和改变,降幅<30%,或增幅<20%,即稳定。④各项检查后可观察到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增幅≥20%,或观察到新的肺癌病灶,即进展。缓解率即(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统计其发生情况。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例数(n)和率(%)表示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靶向组缓解率为64.52%,高于化疗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缓解率比较
靶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35%,化疗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肺癌类型较多,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大占比,该类肺癌隐匿性强,早期阶段基本无症状,偶尔会出现咳嗽、咯血等问题,和其他肺部病变的症状有相似性,误诊率高。当非小细胞肺癌达到晚期后,其症状逐渐明显,有胸痛、大咯血及转移部位的症状等,此时有较高检出率,但该阶段内癌变细胞已经从肺部转移到其他位置,附近组织受到较为明显的浸润和侵袭,生存周期大幅缩短[3]。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已经不适用根治术治疗,为了消除肿瘤细胞,临床会为此类患者实施化学治疗,让药物与肿瘤接触,增强杀伤肿瘤机制,对于基因正常的肺癌患者有较好价值。但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晚期阶段存在基因突变的情况,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细胞会脱离免疫系统监视,导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4]。为提高肿瘤消除效果,临床常辅以靶向治疗,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涉及靶点较多,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作用于各靶点后,可强化抗肿瘤效果。吉非替尼使用频率高,此药在三磷酸腺苷、EGFR结合中有阻碍机制,可降低酪氨酸激酶活性,缩短肺癌患者的细胞生长周期,抑制下游信号通路,阻碍肿瘤细胞增殖,延续肺癌患者生命[5]。综合治疗顺铂作为基础,辅以培美曲塞治疗,该药能够抑制胸苷酸合成酶活性,在癌细胞RNA、DNA合成中均有抑制作用,增加聚谷氨酸盐生成量[6]。辅以吉非替尼治疗后,该药能降低EGFR活性,在肿瘤生长时有阻碍作用,可以抑制血管的合成,加快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延长肺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7]。
本研究中,靶向组缓解率为64.52%,高于化疗组的35.48%(P<0.05)。王淑世[8]的研究中,观察组疾病控制达到了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即分子靶向药物+化学治疗的方案可维持更高疾病控制率。顺铂对于各种肿瘤均有较好效果,但单独顺铂作用有限,临床会辅以其他化疗治疗。培美曲塞在临床使用频繁,作为抗代谢药物,能有效抑制肺腺癌的增殖和扩散。化疗药物可在前期阶段杀伤肿瘤细胞,使其活性大幅降低,但其作用有限,存在局部药物浓度低的情况,缓解率很难提高。此时辅以吉非替尼治疗,可提高肿瘤细胞杀伤精准度,增强肿瘤消除效果,能够抑制肿瘤繁殖,保护正常组织,维持健康状态。吉非替尼在临床使用率高,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将其用在肺癌治疗中,可以增强表皮生长因子调节机制,阻碍该因子磷酸化,抑制肿瘤侵袭,有效减轻机体损伤,在肿瘤细胞进一步发展时发挥阻碍作用,从而提升缓解率[9]。
本研究中,靶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35%,化疗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联合治疗能够避免肺癌患者出现更多不良反应。化疗治疗缺乏识别能力,肿瘤细胞在受到损伤的同时正常细胞也会受损,消化道、血液系统等均会受到影响,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可直接在肿瘤位置发挥作用,对正常细胞杀伤机制少,可以保护免疫系统,降低肺损伤程度,帮助患者调节凝血状态,防控各种不良反应,保证非小细胞肺癌就诊安全性[10-12]。
综上所述,分子靶向药物+培美曲塞加铂类治疗的效果好,可以防控不良反应,建议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