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迷雾看星光

2024-05-20 14:00郭丰婷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穿透力迷雾层层

郭丰婷

文题亮相

什么是穿透力?

排除周围所有的纷纷扰扰,一心盯着前行的路,就是穿透力。你可以穿透黑夜,看到星光;你可以穿透交通拥挤的地方,走向远方;你可以穿透外界的干扰,专注学习。这就是穿透力。

请以“穿透迷雾看星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

思路导航

作为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材料的提示,我们第一时间要确定“穿透”在这里指的是专注目标、坚持不懈,同时指向我们在写作时需要具体细致地描述如何穿透,即如何“排除周围所有的纷纷扰扰”,将自己的眼睛始终聚焦在前行的路上。题目中的中心词“星光”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梦想、理想、初心。

文体上,写记叙文、议论文皆可。记叙文着力于描述事件,争取在立意方面有所升华,能够触类旁通、以点带面。议论文可以通过列举相关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对比论证来证明“只有专注目标、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一观点。

佳作展示

穿透迷雾看星光

◎陈汇文

前行路上,我们总会有陷入迷茫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穿透迷雾,获得那束属于自己的星光。

刚升入初中时,我总会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感到手足无措。“你的字写得真乱!”“你书包的颜色好幼稚啊!”“你唱歌确实不太好听。”难道我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吗?一句句负面评价让我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与自卑中。

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困惑,便趁着假期带我去爬山。

清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尽管远处的山被层层迷雾所笼罩,却让我更加向往迷雾下的景色了。爬到半山腰,我们在亭子里休息时,隐约听见了清脆的水流声。我出于好奇,循着声音,边向前走边探头,想找到这水声的来源。走着走着,那水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突然,我瞧见树叶的间隙中好像有几缕银丝在向下飘荡。我激动地向前走去,没错,是流水!是高山流水!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这悦耳的泉水叮咚,它仿佛是大自然的乐师:那泉水声有时激越如仰天的长啸,有时爽朗如清脆的银铃,有时悄悄如情人的私语,有时又缓缓如低声的吟唱。多么美妙的大自然之歌啊!

正当我感叹时,却突然想到:“如此美妙的泉声,若是无人欣赏,岂不是浪费了吗?”

我问妈妈,妈妈却只是对我笑了笑:“怎么会浪费呢?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就算无人来听,山爱听、树爱听,大自然的一切都爱听!”她停了停,看着我说,“又或许,它根本就不需要唱给谁听,唱给自己听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何必去在意他人呢?”

听了妈妈的话,我愣住了:“是啊,何必在意他人呢?做好自己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何必总活在别人的‘评论区呢?”

我们继续向上爬,不久便到了山顶。此时,迷雾散去,山川美景尽收眼底。前行的路上,我们总免不了听到他人的评论,但那又何妨?我们要学会做好自己,排除周围的一切干扰,一心盯着自己的路,勇往直前——这,便是穿透力。

我们永远都不要因他人的评论而感到不悦甚至自卑,也永远都不要活在他人的“评论区”。因為只有穿透层层迷雾,才能看到属于你的那束星光!

●点评

作文通过记叙小作者的一次爬山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看待他人的评论;拨开不自信的“迷雾”,坚持做自己,终得以看到星光。“穿透迷雾”一词一语双关,表面上是登临山顶,美景尽收眼底;实际上指向的是自己。

作文叙议结合,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迷雾散开,终见星光”,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穿透迷雾看星光

◎郑浩宸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穿透迷雾看星光”。

“穿透迷雾看星光”,本质上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时,一旦下定决心努力向前,便不再受外界困扰,始终如一,最终摘得胜利的果实。

穿透迷雾,不改初心。我们都曾学习过党史,读过《红星照耀中国》。那时,针对彭德怀、朱德、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国民党和外界人士都曾给他们开出丰厚的条件让他们加入,可他们却不改初心,坚定地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不懈奋斗。譬如朱德,有人曾给予其高官厚禄,但他断然拒绝,辗转大半个中国,不辞辛劳前往柏林寻找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红色革命胜利后,他们也名垂青史,为后人传颂。他们穿透迷雾,突破种种阻挠与诱惑,方见璀璨星光。

穿透迷雾,不屈威武。苏轼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颇多挫折,先后被贬至黄州、徽州、歙州等荒芜之地,亦到过偏僻的海南,但他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以乐观豁达的情怀看待一切,并造福一方百姓。他穿透迷雾,不畏艰难,看得星光,为后人敬仰,成为杰出诗人的同时,也在当地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穿透迷雾,不惧孤独。林则徐不为苦难所折服,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即使僻处一隅,却依然为人民服务,最后永驻人民心中;屠呦呦年少时甘坐冷板凳,不畏困难,坚定理想,终获诺贝尔奖;著名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人,他们为了文学事业不断奋斗,亦不为名利所动,专注投身于写作之中,终成一代名家,受万人敬仰。

拨开云层,便见月明;穿透迷雾,便得星光。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半途而废呢?我们更应不为周围事物所困扰,明智而笃行。

祝各位同学能穿透层层迷雾,见得闪耀星光。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小作者别出心裁,以演讲稿的形式夺人眼球,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作文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通过正面举例,“不改初心”——“不屈威武”——“不惧孤独”,无论哪种境遇,主人公都坚持目标不动摇,层层抽丝剥茧,充分阐述主题,并通过结尾有力的呼吁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小作者引经据典,名人故事信手拈来,体现了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增添了作文的说服力,让人读后热血沸腾。

【福建福州市延安中学】

猜你喜欢
穿透力迷雾层层
拨开迷雾 畅行无阻
层层深入写“端午粽”
迷雾中的闲庭信步
迷雾河往事
层层批示≠层层落实
层层请示≠层层重视
浅论莫言的小说创作特色
女人味,层层绽放
网络音乐文化研究
听剑桥院士聊中国诗歌“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