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琦,周欣玙,钟豪,张庆起,阎斌伦*
(1.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5;2.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5)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n rosebergii),原产自东南亚,是一种大型淡水虾,适宜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生存温度为15~35 ℃,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 ℃[1]。不喜肥水,对水体溶解氧含量要求>5 mg/L,栖息在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水体清新的底层,白天通常潜伏在水底或水草丛中,夜晚出来觅食。在自然界中,其幼体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长大以后常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物。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可以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人工饲料。
罗氏沼虾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自1976 年我国从日本引进罗氏沼虾在广东省试养成功后,该虾的养殖逐渐在全国得到推广;1989 年,江苏大丰县从无锡引进罗氏沼虾,自此,罗氏沼虾正式落户苏北地区。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同一片稻田既能养鱼又能种稻,以达到充分发挥稻田的水体、土地、光能等资源效能的目的[2]。自从农业农村部在我国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来,江苏省积极响应号召,开发实践了多种适合江苏地区的稻渔综合养殖模式,这些模式有“稻-鱼”“稻-蟹”“稻-虾(小龙虾)”“稻-鳖”“稻-虾(罗氏沼虾)”等。其中稻-虾(罗氏沼虾)主要在苏南地区推广较多。现介绍苏北稻渔综合养殖中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要点,旨在为提高罗氏沼虾在苏北稻鱼养殖中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用于罗氏沼虾养殖的稻田,其进水方便,水、电、路三通。水体清新,水源充足且无污染[3]。在稻田四周开挖虾沟,小范围水田以环形虾沟为主,大片水田为田状虾沟。虾沟大小主要根据水田规格而定,一般不超过水田面积的10%。虾沟上宽下狭,坡比通常为1∶1.0~1∶1.2。虾沟挖出的泥土,可用于加固、拓宽、夯实田埂。田埂高度一般为0.5~0.8 m,埂顶宽度为1 m 左右,在田埂上架设防逃网。
虾沟进排水管口按对角线设置。进水口一般设置在田埂上,排水口设置在虾沟最低处,以实现高进低排。在进、排水管口安装孔径为0.25 mm 双层密网,防止罗氏沼虾外逃以及敌害生物进入。根据养殖密度大小,在稻田中配备增氧机,进排水管口处配备抽水机泵。
在虾沟中种植轮叶黑藻、狐尾藻等,营造其自然生存的环境,为其提供遮蔽物,可作为部分植物性饵料,还可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稻品种和种植密度,通常为每667 m21 500~2 500 株。行间距为0.5~1.0 m,以确保良好的通风和光线。稻田水位应保持在30 cm左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控制水位。
进水前,清塘消毒,以防控敌害生物和病原生物。虾苗放养前20~30 d,排干虾沟中的水,晒塘;放苗前10~15 d,每667 m2使用150 kg 生石灰消毒。药效完全挥发后,加注新水,控制水深在70~80 cm。
进水后,施基肥,用于培育浮游生物。原则上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无论哪种肥,都需经过发酵才能使用。基肥尽量一次性施足,避免追肥。施基肥后,待水色转变为茶褐色时,即可放苗。
1.3.1 苗种选择及放养密度
根据苗种外观颜色、活力状况、健康状况、肢体完整性,选择体格健壮、规格一致的无毒病、抗病苗。虾苗规格0.8~1.0 cm/尾为宜,太小生存能力弱,太大苗种成本高。如果虾苗过小,可以先用网在水塘边围成一片区域,先把虾苗放在此区域暂养一段时间,有利于集中投喂饵料,提高饵料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成活率。
罗氏沼虾有互相蚕食的习性,放苗密度一般为每667 m21.5 万尾左右,具体密度要根据稻田条件、虾苗规格、饵料供应、养殖管理水平、计划产量等灵活掌握。此外,如与其他鱼虾等混养,还应注意放养顺序。
1.3.2 放苗时间
放苗时间应根据养殖水体的温度而定,并非越早越好。当放苗时的水温低于最适生长温度的下限,苗种虽能存活,但却生长缓慢,可能会错过苗种的快速生长期,而导致僵苗,即“老头苗”。根据苏北地区的气温规律,一般选择在5 月中下旬、水温通常在22 ℃左右、晴天、无风的上午放苗。放苗前,使用3%的盐水浸泡苗种3~5 min 消毒[4]。
罗氏沼虾属杂食性虾类,苗种阶段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幼体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前期苗种体质弱,应以投喂蛋黄、豆浆为主,半个月后,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后期可增喂一些蚬、螺、蚌等鲜活饵料。幼虾阶段,投喂饵料的蛋白质含量≥35%,成虾阶段为20%~35%。
投饵量应综合考虑甲壳类生物的摄食节律和生理周期,以及天气状况、水质状况、饵料质量等。设置饵料观察台,定时观察其摄食情况。如投饵后1 h 内吃完,说明投饵偏少;2 h 内吃完,说明投饵量基本合适;3 h 没吃完,说明投饵量过多。前期可通过少量多次投饵来把握投饵量,并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尽量减少更换饵料的次数。此外,在虾蜕壳期、水质状况差、天气恶劣、虾发病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减料或停料等相应措施。
饵料投喂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每天08:00 和18:00 左右分别投喂1 次,或投喂3 次,为08:00,17:00 和20:00。保证饲料质量,控制投饵量,可在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有益菌等来提高对虾体质。
罗氏沼虾养殖水体中应保持pH 值在7.5~8.5,ρ(溶解氧)为5~6 mg/L,透明度在40 cm 左右。养殖过程中如发现水体透明度降低、虾体靠岸等现象,应及时开启增氧机或换注新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以保持水体清新、溶解氧充足。换水时,先排后进或边排边进,控制水位。
水位要根据季节进行调整。放苗初期,水温偏低,低水位更有利于升温以及罗氏沼虾的生长;夏季高温,要定期加注或换注新水。每月定时检测养殖水体中溶解氧、pH 值、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总磷等指标,以确保水质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防治水产养殖病害,应控制罗氏沼虾的放养密度,及时换注新水,避免过量投饵造成水体污染、底质恶化等。在日常养殖管理中,要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等药物,对养殖场所、养殖器具、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加强巡塘,注意查看虾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范其他敌害生物对罗氏沼虾造成的危害,如水鸟、水蛇、鸭等,发现此类动物要及时驱赶。
罗氏沼虾常见疾病主要有白体病、弧菌病、黑斑病等。定期在饲料中加入益生菌、抗应激制剂及免疫多糖等,提高罗氏沼虾的抗病力,并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一旦发现病虾,要及时捞出送检,诊断并对症治疗。
针对水稻的病虫害,尽量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施药应选择晴天、水稻叶面无露珠时。喷洒农药时要将喷头朝上,尽量喷洒在稻叶上,避免施药对稻田水体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罗氏沼虾的存活和生长。应保证虾沟中有持续的新水注入,以降低农药在水体中的浓度。
罗氏沼虾捕获期,要根据气温和水温情况及时采捕。罗氏沼虾在<18 ℃的水体中,其摄食和活动量均减少,因此苏北地区一般在10 月下旬水温度下降至18 ℃左右时捕捞[5]。采捕务必在水温降低到14 ℃之前全部完成,防止寒潮来袭,导致罗氏沼虾大面积死亡。捕捞可通过渔网围捕或将虾沟中的水排干,然后在干沟中捕虾。捕获的虾,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暂养或直接销售。
苏北地区进行罗氏沼虾稻田养殖时,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场所,因地制宜,加强整体规划和田间工程建设;其次要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控制对虾养殖水、种、饵等,根据苏北地区的气候特点,适时放苗;根据其生态习性精准投喂;根据水质变化规律养水、调水;将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贯彻到整个养殖过程中,使养殖对象长得好、长得快、不生病、产量高,从而获得最佳养殖效果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