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梅
摘 要:加快推进农村老年教育,对于我国迎接老龄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别从国家配套政策、农村老年教育网络构建及乡村振兴和积极老龄化等4个方面梳理了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针对新时代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制度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匮乏等主要问题,深刻剖析制约新时代我国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症结根源;最后,着眼于未来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前瞻性对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旨在推进我国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老年教育;积极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0.055
新时代,我国的老年教育发展已初见成效。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教育在诸多方面还面临许多梗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老年教育的基数重点要放到基层和农村,要聚集优质资源向农村辐射,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均等化发展。本文在分析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进而提出未来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新时代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
1.1 老年教育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配套教育政策密集出台
老年教育作为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都明确赋予了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2001年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6年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老年教育发展方向,要求广泛开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补足农村社区教育短板”,发展至今,效果差强人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目前,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财政对老年教育按 200元/人年标准拨付经费。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逐渐加大对农村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生态环境。
1.2 老年教育服务网络构建不断健全,农村老年教育进一步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系统化、严密性、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全国多地均着力探索“互联网+老年教育”的发展思路。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依托国家开放大学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组织体系。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层次主要以县级以下为主,数量比之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过去的5年里,县级以下的老年学校数量平均增速为4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县级以下老年大学约71000所,约占老年大学总数的93%。从层次变化来看,近几年来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断向社区和农村基层延伸,规划中提出的“将老年教育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的政策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据相关统计,10年来,江苏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1260所,村(社区)居民学校(老年学校)万余所,全省95%的乡镇(街道)已建成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农村居民学习活动参与率分别达到40%以上。
1.3 农村老年教育的顺利实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内生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否则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取得长久胜利。从目前现实状况来看,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持续进行,农村中“空心化”“老龄化”“空巢化”等现象将愈发严峻。目前,“一老一小”的问题在农村十分普遍,在此形势下,农村老人成了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力量,在农村老人并不存在“退休”一说,只要身体尚可,农田耕种、抚育后代等事件全部落在了他们身上。乡村振兴想要顺利推进,农村老人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学习课程单一、参与乡村治理意愿不高,通过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对于提高农村老人的文化素养、劳动技能、乡村治理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农村老年教育,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老年人的头脑,让他们摒弃陈旧思想和观念,既满足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体现人生价值。
1.4 农村老年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并写入进“十四五”规划。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迅速上升和老年人群对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家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而老年教育的发展,重点、难点均在农村。首先,农村老年教育是农村老年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民生工程,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通过老年教育能帮助农村老人倡导积极的老龄观,形成政府、社会、家庭、老年人共同参与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再次,农村老年教育能宣传开展社会志愿互助服务。目前,上海、北京、青島、常州等城市纷纷开展“时间银行”试点,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年轻老年人以志愿的方式积极参与,最终成为为老服务的受益者。最后,农村老年教育能畅通老年群体价值实现的渠道,促进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价值。
2 新时代影响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近年来,借助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发展契机,农村老年教育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基于城乡二元化的发展背景,我国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学习参与度低、教育产品单一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当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2.1 农村老龄化加速态势与农村老年教育应对机制不对称
国家层面已高度重视老年教育的发展,但是缺乏对农村老年教育具体发展方向的指导,使得农村老年教育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农村老年人绝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地里有农活要干,家有儿孙需要照顾等原因,都使他们对老年教育的重视和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村老年教育政策法规本身还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地区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导向、推动、规范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相关工作成了“软任务”,阻碍了老年教育向基层农村推进。
由于未融入积极老龄化思想,缺少长远科学规划,在具体落实层面发展理念和目标定位也不够清晰,导致农村老年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受阻,致使农村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难以构建,农村老年教育功能属性尚未真正体现。因此,需要迫切加快建立适时的农村老年教育应对机制并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
2.2 农村老年教育的投入与老年教育的需求水平发展不对称
现阶段由于对农村老年教育投入经费不足,老年人中约70%生活在农村,规模众多,农村实际平均到每位老年人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相对较少,与城市相比,凸显出国家在农村老年教育投入方面存在短板。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老年教育经费82.9%来自政府和公共财政,社会投入、学校自筹经费仅为17.1%。目前国家正在探索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引导高校、企业、民间资本等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老年教育,但因激励措施和配套法律规定还不够明朗,参与者看不到发展前景,积极性不高,这也是目前我国农村老年教育活力未被充分激活的重要原因。
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满足更多的农村老人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成为当下老年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现下应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落后农村地区老年教育的投入,着力解决农村老年教育投入与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2.3 农村老年教育的供给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对称
目前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缺乏统一科学筹划和施行标准,教学内容多以娱乐、艺术、养生类为主,不能很好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方式也多以课堂教学形式开展,缺乏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此外农村老人文化水平不高,对空中课堂、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接受能力差,远程教育课程缺乏互动性,内容也不接地气,诸多原因导致农村老年教育吸引力不够,参与意愿不强。因此,农村老年教育课程既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也要符合农村老年人的需求、特点,结合各地地域文化特点,不断打造教育特色课程,创新构建多层次、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可通过设计一体化、相衔接的证书认证,探索学分银行的互认和转换,创新探索线上和线下学习无缝衔接等各类学习模式,促进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2.4 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师资人才实际需求不对称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农村老年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力量。农村老年教育师资水平,关乎着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高度。目前,农村老年教育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是主体,师资队伍极不稳定,他们有的甚至从未接触过农村老年教育,对其学习者学习需求、教学方式等都缺乏充分的了解。当下,我们应开展师资队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健全制度、确定合理薪资,建立教师评优评先的制度,多途径拓展师资引进渠道,如学校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人员、高校学生、社会志愿者等,通过培训这些人员都可以为我们的农村老年教育增添新鲜血液和活力。
3 新时代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路径
“十四五”将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我们亟待理清思路,根据人口结构变化规律和发展变化中的国情,尽早将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到乡村振兴行动中,破解农村老年教育发展难题。
3.1 健全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应对机制
第一,明晰理念体系。通过组织专家研讨、实际调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中国农村老年教育的理念体系,对中国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积极探讨和实践,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确立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二,制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和机构应掌握当地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现状、困难、难点和堵点,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出台适合当地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第三,厘清体制机制。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积极倡导村民对于农村老年教育的自治实践,探索各类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在积极探讨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模式中,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给予指导、科学评估和积极支持。
3.2 构建农村老年教育资金获取渠道多元化体系
资金是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组织运行的必要资源,但目前政府投入的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需求,需要构建资金支持多元化體系,改善存在的多种问题。以国外为例,英国第三年龄大学信托基金和美国多个非营利组织基金会都擅长整合公私部门的资源任己所用,法国的第三年龄大学设立于大学,最大程度地将现有教育资源再利用。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首先,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可通过财政补助、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加入,让更多的机构、高校和民企参与到农村老年教育领域。最后,可以通过慈善募捐的方式取得社会资金的支持。目前,江苏首批设立了17个“高校银龄学习中心”、元林基金会捐助2亿元建立3所老年大学交政府管理,部分老年大学还与养老机构合作探索养教结合的新模式。
3.3 创新教育模式,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当下,农村老年教育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媒体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的教育实践平台,实现乡镇远程教育全覆盖。此外,在农村老年教育推广中,要紧贴农村建设与农村老人实际需要,用广大农村老人听得懂、学得会的语言和形式进行专业解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养殖场,走进养老院,让农村老年教育更接地气,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已在试点,开创了新老年教育模式。其次农村老年教育的课程应将时代主旋律和国家大政方针有机结合,将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建设中,以开设讲座或专题课程,创新设计主题活动,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任务在老年课程中落实落细。广东、天津、山东、贵州等多省已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课程,融入教学。再次,各地要培育老年教育特色品牌,要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将民族文化、特色旅游、非遗传承作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如济南部分老年大学结合济南“七十二名泉”,开设了“泉水特色文化课程”。苏州吴中区的乡镇老年大学将苏绣融入课堂,助力工艺传承,赋能新农村建设。
3.4 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打造挖掘本乡本土农村老年教育人才队伍
当前农村老年教育面临师资数量不足、服务能力薄弱、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机遇下,可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研究探索。一是加强政府引领,地方积极响应,多举措、多途径举办老龄化国情教育、公益培训和各类宣传活动,将终身教育理念落实到农村老人中,逐渐提高村民对于农村老年教育的认知,激发他们从事农村老年教育的激情,为农村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奠定认知基础;二是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返乡人士、退休人员、能工巧匠和致富能手等纳入到队伍中来,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技能;三是高校、企业要加大农村老年服务方面的人才培育,将队伍中服务意愿强、专业水平高的中青年人吸纳到农村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四是统筹各方优质资源,加强对农村老年教育师资的培训质量,努力提升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要提高师资人员的薪资待遇,让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岗位更具弹性和吸引力。
总之,须以简政放权、多元共治等理念,厘清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探索“多层次、宽受众、多渠道”的全新开放新格局。
4 结语与展望
总而言之,新时代对农村老年教育的研究探索符合当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首先,发展好农村老年教育,符合中央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也能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通过学习参与农村治理、不断提高生命质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其次,通过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健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待时机成熟后将农村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让更多的农村老人通过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生活,跟上新时代,让农村老人真正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张金伟,李沛莉,关振国,等.新时代推进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21,(21).
[2]俞泓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7).
[3]张晓报,王怡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老年教育走进农村的必要、可能与路径[J].成人教育, 2019,39(05).
[4]董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动因及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