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逆向教学设计校本实证研究

2024-05-19 04:49王艳梅徐敏吴健凤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7期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思政

王艳梅 徐敏 吴健凤

摘要:课程思政融入是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新问题。文章以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为主线,课程思政为辅线,通过前端分析、多层级教学目标、评估依据、教学活动等环节实施教学,构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学习框架。文章以“演示文稿制作”单元为例开展了校本实证研究,验证其应用效果,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逆向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演示文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7-0152-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背景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確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1]。信息技术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多年来其育人特点、育人方式和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元素融入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的表现不仅仅是思政元素的融入,而要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设计出发,以专业课程为依托,以育人目标作为设计的立足点,重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逻辑的体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逆向教学设计逐渐进入教师研究范畴。

2 逆向教学设计

2.1 逆向教学设计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内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两位学者受当时追求理解性学习思潮的影响,将“追求理解”(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 的教学设计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提出逆向教学设计[2]。UbD理论提出的逆向教学设计强调:理解与逆向。其中理解的内涵是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逆向主张“以终为始”,分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与教学三个阶段,三者环环相扣,从而实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本文结合逆向教学设计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系统、整体、专门的深入探究。在教学案例中有效融入文化传承、爱国情怀和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关注学生的理解性学习,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3]。

2.2 思政融入的逆向教学设计学习框架

本文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逆向教学设计学习框架,如图1所示,为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关键职业素养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1) 课程前端分析。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国家一级MS WPS考试大纲以及近三年的考级考证情况,分析社会需求和学习者特征提出衍生问题。

2) 确定教学目标。研读课程标准,将课程专业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有机融合,拟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3) 制定评估依据。挖掘契合思政元素的评估依据,精准定位价值观目标,通过收集相关评估证据来证明学生的理解水平层级。

4) 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评估依据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景、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游戏闯关和展示评价等方式实现理解性学习。

3 课程思政逆向教学设计案例——以“演示文稿制作”单元为例

本单元引导学生立足本土文化,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以“魅力阳山”为主题进行案例设计,通过主题活动学习逐步掌握文稿编辑、版式设计、配色方案、动画设置等方法,多元化地呈现文稿内容,结合自身专业深挖传统文化的内涵元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以浸润式主题任务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合,使用文稿作品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协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4]。

3.1 基于调研 提出衍生问题

教学对象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MS WPS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软件操作能力;他们专业兴趣较浓,动手能力较强,但软件功能理解不深入,设计分析能力薄弱。企业调研结果显示,能熟练应用演示文稿,准确捕捉设计元素并多元化呈现是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单元选自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课程中的“项目五——演示文稿的制作”。将教材内容调整为“魅力阳山”主题教学。围绕阳山发展融合思政元素,将知识点重新整合划分,设计了祖国有我、寻味美食、民俗文化和桃花朵朵四个主题活动。

3.2 对接需求 确定预期目标

基于企业用人的最新需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领会、应用、分析和创作层级化教学目标。

领会:学生将列举生活中应用到演示文稿的场合,解释演示文稿的作用。学生将明确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知识要点,阐述演示文稿基本操作、排版原则、色彩搭配方案和图形设计、动画应用、媒体编辑的方法。应用:学生将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多元化信息素材,确定课件结构框架,灵活应用设计技巧,动手实践制作出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的演示文稿。分析:学生将从演示设计规范、视觉元素应用等方面对比分析作品是否达到要求。创作:学生将能融入新颖的设计想法,集合信息的受众,实现更好的展示效果,提升审美水平。

3.3 对接岗位 制定评估依据

结合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本部分从理解层级、表现性任务及其他证据三方面制定评估依据,以掌握学生的理解水平层级。

1) 理解层级证据

领会:能准确定位服务对象,解释本次主题活动开展的目的,清晰阐述学生工作页中知识点答疑。应用:能顺利通过等级考试平台测试,绘制思维导图,列出“魅力阳山”逻辑框架,确定呈现的风格和文字内容,设计主题作品。分析:对比分析出各作品的优缺点,进一步优化本组作品。创作:从作品内容逻辑性、亮点、形式创新、审美等方面评价作品的创新性,选出最佳创作作品参加PPT竞赛。

2) 表现性任务证据

从“思维导图”“游戏通关”“模拟考证”“作品验收”和“参与竞赛”等形式实施考评,以真实的表现性任务来证明学生的理解层级。

3) 其他证据

通过“课堂测试”“知识问答”“技能测试”和“头脑风暴”等形式收集证据,来证明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4 追求理解 设计教学活动

结合“演示”设计工作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课前自主学习产生问题载体;课中翻转课堂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课后反思改进加强艺术熏陶和设计规范,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的互融互通。

1) 课前自学,诊断理解。课前,教师有针对性地推送学习资源,使学生提前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学生参加章节测试,教师平台查看学生学习情况,根据测试结果诊断学生的理解水平,调整学习“演示文稿制作”教学设计内容。

2) 提出问题,引发理解。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基础灵活调整指导策略,将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设计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 任务实施,驱动理解。对于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学习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先做后学,学后再做、游戏闯关等方法突破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效果好,学生积极性高。

①先做后学 学后再做:PPT排版操作时,学生力求做到画面美观,但由于学生构图理论相对缺乏,PPT呈现效果不佳。教师此时进行版面设计的理论教学,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存在内在的需求。在问题引导下学习,再运用获得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操作。既获得了理论的理解,又提升了技能。

②游戏闯关:采用游戏的方式贴合学生的生活。如在讲解色彩时,设计了一个H5“挑选色块小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领会色彩的理论知识,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为后面学习软件命令打好基础。

③举一反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知识的更新,情感的升华。软件学习不能以“操作命令”的会用为目的,要在真实的项目中灵活运用,能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

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协作协调能力,以互助探究的方式共同学习知识点、演练技能实操,学生职业能力得以螺旋式提升。

4) 分组汇报,展示理解。学生对初步成果展示汇报,展示制作思路、应用技巧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述于口,明于心,更有利于发展其主体性。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师生、企业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在梳理知识点内化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5) 课后拓展,延伸理解。课后,学生在平台上对作品进行再次审阅并分享作品,教师综合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和学生作品,给出全面、客观的指导。教师布置拓展作业,加深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5 数据分析 彰显教学成效

3.5.1 理解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对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实践研究和课堂观察,反思总结课程育人的成效和专业知识的达成度,持续优化教学设计。测试题目按照理解的四个层级对题目进行归类,设计了与领会、应用相关的浅层理解题目和与分析、创作相关的深层理解题目[5]。统计两个班级学生的测试结果,通过参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理解水平测试结果分析,如图2所示,查看学生理解水平发生变化的情况。

参照班结果显示,39%的学生能够达到领会的理解水平,这说明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对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简单说出演示文稿图文编排、配色方案、动画设计等概念。30%的学生能够应用课堂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制作主题演示文稿。11.3%的学生能够从感官上简单分析演示文稿规范和视觉元素的搭配,但对演示文稿创作流程和表达方式有待提升。6%的学生能够在深刻理解作品方案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出丰富的演示文稿。

实验班结果显示,无理解的学生人数明显减少,75%以上的学生能够领会所学的理论概念。85.52%的学生能够模仿教师的操作,习得演示文稿制作方法。43%的学生能够分析作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35.7%的学生能够在反复的训练和教师的启发下,提出新的设计方案,设计出惊艳的作品。通过实验班和参照班数据的分析对比,逆向教学设计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3.5.2 学生作品展示分析

学生生成的作品包括對问题的理解测试、绘制的思维导图以及制作的演示作品,这些学习成果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理解水平。本单元完成后,模拟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达到100%,学生能将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延伸到新的情景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实验班学生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PPT制作大赛”中脱颖而出并多次在联院PPT大赛中荣获佳绩。

4 结束语

逆向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对衍生性问题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基于理解逆向教学设计使学生的理解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习目标、评估证据、学习活动之间达成高度统一性,从而实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同时,学生的专业审美能力和价值观认同综合跃升,能充分挖掘单元育人特点和育人方式,用思政引导学生立足本土特色文化,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秉承精益求精精神,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瑾,曹进,张跃宇,等.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思政的逆向教学设计——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通信网络安全” 课程为例[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21,7(3):166-174.

[2] 赵萍,田俊.面向精准教学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2(2):98-105.

[3] 刘孟奇,王小巧,苏秀红.翻转课堂在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22,38(1):60-63.

[4] 武晓玲.浅谈office办公软件操作的课堂教学[J].高考(综合版),2015(11):96.

[5] 陈明选,李博文,李西彩.智慧课堂环境下促进深度理解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2):59-68.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逆向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思政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例谈“逆向教学设计”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望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设计
高中英语语法复习新方式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